東漢末年,諸侯紛爭,中原大地狼煙四起,一個王朝又要被另一個王朝取代。

漢獻帝劉協最後的抗爭

​東漢王朝末代皇帝漢獻帝劉協9歲登基,54歲去世。45年的時間裡一直被外戚挾持。先是董卓,後是李傕與郭汜,最後經過努力,僥倖擺脫控制,但讓他始料不及的是剛出狼群又入虎口,作為漢朝最後的君主中,漢獻帝最後也在竭力抗爭,但威權已去,民心不穩,最終只是徒勞。

漢靈帝劉宏死後,董卓廢掉少帝劉辯,改立時年9歲的陳留王劉協為皇帝,史稱漢獻帝。此後董卓自封為丞相,後又加封為太師,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權。董卓的軍隊在洛陽劫掠財物,無惡不作,又把洛陽城燒成一片廢墟。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與司隸校尉黃琬、僕射士孫瑞、中郎將呂布等密謀將董卓刺殺。這才使得漢獻帝擺脫了董卓的控制,升任王允為錄尚書事,呂布晉升為奮威將軍,二人共同主持朝政。王允得手後,驕傲自滿,加上氣量狹小,未能維持住關中的局勢。

漢獻帝劉協最後的抗爭

​不到一個月,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人擊敗呂布,佔領長安,殺死王允,控制了東漢政權。興平二年(195年),李傕與郭汜為了爭得政治上的主動權,陰謀將劉協劫持。李傕搶在前面,派兵將劉協、皇后、宮人及大臣們劫去。李傕、郭汜相攻數月,死者萬數,長安城幾乎變成一片廢墟。不久,劉協在原李傕部將楊奉、牛輔部將董承等的護衛下,擺脫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農,進駐安邑,又輾轉洛陽。

在這段時間裡,漢獻帝兩次次被人所挾持,但又兩次僥倖擺脫,這確實對於東漢的江山社稷之事是幸運的。但不幸的是漢獻帝劉協還有第三次被挾持,這次挾持讓其最終丟了帝位。

漢獻帝劉協最後的抗爭

​漢獻帝入主洛陽時,當時中原地區袁紹和曹操兩大軍閥正進行著頻繁的政治和軍事鬥爭。當時的局勢為孫策佔據了江東,劉表佔據了荊州,劉璋割據益州,涼州為韓遂、馬騰佔有,公孫度盤踞遼東。劉協東還,無疑是一面可利用的旗幟。曹操搶先率軍進駐洛陽,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地位。劉協賜曹操節鉞,標誌著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時代的開始。隨後曹操脅持劉協遷都到許昌。但劉協依然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重權這次又落到曹操手裡。

可憐的漢獻帝只能守著皇帝的空位子,皇宮的守衛和內部的侍從人員,都是曹操的黨羽親戚。曹操也不允許其他官員和漢獻帝接觸。議郎趙彥曾經向漢獻帝陳述時策,為曹操所厭惡而被殺死。原來漢獻帝身邊的一些官員,也被曹操用各種罪名處死。

漢獻帝劉協最後的抗爭

​漢獻帝當然不甘心於傀儡的地位,做了最後的抗爭。他寫好密詔,讓車騎將軍董承於衣帶中藏好帶出,命令宗室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呈子、王服等密謀除去曹操。建安五年(200年),董承等密謀洩漏,為曹操所殺。劉備借擊袁術之機逃離曹營,佔領了徐州,曹操移兵東向奪回徐州,劉備投奔袁紹。就在這一年,曹操和袁紹的軍隊在官渡進行了一場決戰。曹操以少勝多,擊潰了袁紹的主力,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第二年,曹操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為丞相。同年,曹操南征,在赤壁為孫權和劉備聯軍擊潰。建安十六年,曹操進軍關中,擊敗韓逐、馬超,平定涼州。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自立為魏公,加九錫,作最後代漢的政治準備。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死,其子曹丕襲爵為魏王。就在這一年,曹丕逼迫漢獻帝遜位,自稱天子,標誌東漢政權的最後滅亡。

漢獻帝劉協最後的抗爭

​漢獻帝這個漢代最後的君主,為何前幾次被挾持後都能從狼群中擺脫,怎麼就不能從曹操的虎口中脫險。原因有以下幾個,首先,曹操有雄霸天下的氣概,在曹操落難時,仍然擁有“寧我負天下人,毋天下人負我”的豪言壯語,這一點是董卓、呂布、李傕等所不及的。其次,曹操有能征善戰的本領,當曹操知道漢獻帝託董承等密謀除掉他時,先殺董承,後將劉備打敗,又在官渡戰敗袁紹,這一系列的戰爭為他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再者,曹操有治國理政的才能,曹朝統一北方後,立即將東漢設置的司徒、司空和太尉三公罷除,改立自己為丞相,等於大權獨攬,三權皆歸於他。最後就是曹操有殘暴陰險的手段,董承密謀事敗後,董承女兒是漢獻帝的貴人。曹操殺死董承後又要殺董貴人。董貴人這時有身孕,漢獻帝為其求情,曹操始終不允,這足見曹操殘暴的一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