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韓國打破頭,為啥美國袖手旁觀?'

"
"
日本韓國打破頭,為啥美國袖手旁觀?

圖片來自網絡

最近東亞地區上演的最熱鬧的戲碼就是日韓在G20之後馬上翻臉開打。要說此事是貿易戰可能不太貼切,因為雙方手裡的籌碼明顯不對等。日本緊緊掐住了韓國賴以為生的半導體制造業重要原材料基本依靠日本進口這一點,突然發動了禁售,而韓國能夠發動反擊的領域幾乎等於零,所以立即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目前韓國要求對話談判的效果也很不妙,正如這張圖所示,日方接待韓國代表的態度就說明了一切,隨便找倆人去對付一下,隨便找個倉庫,隨便找個桌子,沒國旗沒禮儀?一切都跟日本人最常見的彬彬有禮的路數反著來,啥意思?就是要告訴韓國人,日本不想談!

韓國無奈之下只能去要求美國調停,可是美國呢?按理說兩個重要盟國之間真的出現一個要搞垮另一個經濟臺柱子的這種大事,美國作為盟主早就該坐不住了才對,就算是拉偏架也要趕緊解決這個問題。偏偏美國現在也學當年蘇聯採取了西納特拉主義,不管……

反而是半島北方的主要媒體突然加大力度開始批判日本針對韓國的這種刻薄做法。

事情為什麼會詭異成了這樣子?

安倍用貿易手段修理在兩國曆史問題緊緊咬住不放的韓國文在寅政府,這沒啥不好理解的。畢竟安倍想要的是正常大國地位,而揹著這麼一個包袱註定是辦不到的。

可是僅僅如此理解又不能解釋,為什麼美國會袖手旁觀。

儘管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對於搞什麼多邊機制不感興趣,但是根子是在他不想多掏錢。如果有個經濟實惠的多邊機制實現美國的目的,他怎麼會不喜歡呢?

另外,在半島問題上,美國是需要搞出來一點成績的。畢竟那邊快大選了,現在美國國內的經濟數字看著還是不錯的,可是隱憂也有一大把,國際問題上吧,實惠是撈了一些,可是因為吃相太難看了,弄得霸權基礎都有點動搖了。

更重要的是,美國現在挑起的熱點問題,基本上都成了半截子工程。伊朗核問題現在是僵局,美國雖然只是多掏了一點軍費,被打掉了一架幾億美元的無人機,可問題看起來不是太容易解決。委內瑞拉麼,也還是僵局,美國支持的瓜伊多怎麼折騰,馬杜羅還是好好地坐在總統府裡。敘利亞,雖然最後不撤軍了,但是前陣子支持的自由軍現在主要是跟土耳其混,反而因為庫爾德問題美國快跟土耳其這個盟國翻臉了……

盤盤點一圈,就剩下半島這裡是真緩和了,只是要說實際效果麼,只能說還得努力吧。

現在的東北亞格局就是,中俄的立場明確而且堅定,還佔據了有利地形,日本盤算怎麼撈一把,但是一直夠不著,美國需要再推進一下,這樣子特朗普才能告訴國民說,你們看我真的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可是半島的南北方現在形勢有點複雜。

韓國左翼勢力的文在寅目前處境不太好,原本答應提振經濟的承諾明顯沒有達標,用“張紫妍自殺”案等演藝圈的醜聞整肅了右翼在司法界的勢力,聚集了點人氣,不過用不了多久就會用完。最能讓他站穩腳跟的,其實還是對於整個民族來說的統一大業,就算是沒法真的統一,最少能徹底緩和緊張對峙局面建立良好關係,這也是大功一件,足夠給韓國國民一個交代了。所以,文在寅在這方面上特別賣力。

要想韓國掌握這件事的主導,文在寅面前的障礙不少,美國至少能從戰略上把握總體走向,所以文在寅毫不猶豫的把拖了十來年的“作戰指揮權”要回來了。不管這個拿到手的“指揮權”成色如何,至少面上看著過得去。

這一來恐怕就跟美國想把握節奏推進局勢緩和有了差距。美國的戰術從來都是讓對方餓著,不得不服軟大幅度讓步。可是文在寅在緩和問題上跑的比自己還快,這不是讓對方有了一個博弈的籌碼麼?

另外,因為東北亞地區的戰略重要性,就算是特朗普心痛軍費,他也不會真研究撤退問題。前幾天嚷嚷幾聲《日美安保條約》不合理不要算了,其實那是嚇唬日本多掏錢多承擔義務呢。君不見他從韓國又勒索出來新的駐軍費用分擔比例了,然後就不談什麼撤退之類的事情了?

與之相反,美國最近還在盤算搞出點新花樣,重新把那個只剩下空殼的法外違章建築——聯合國軍司令部重新做實呢。什麼意思,要打仗麼?絕對不是,而是拉來更多的小夥伴然後大家一起“眾籌”……這種省錢還嚇唬“戰略競爭對手的”多邊機制,特朗普會不喜歡?

所以說,美國現在其實很想在東亞地區讓自己的同盟體系緊密化和擴大化,一方面確保自己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優勢 ,同時還能利用這個給自己省錢。

這就更麻煩了,現在美國的同盟體系下如果美國當真這麼幹就要出現日軍進駐韓國的問題了。這個問題有多敏感?用腳指頭都想得到。

韓國長期以來就是因為歷史問題,一直堅持美國在東亞地區的他同盟體系中,美日同盟和美韓同盟絕對不是三角同盟,而是兩個分立的戰略指向絕對不同的同盟,韓日之間不是盟國……

甚至前一屆朴槿惠政府因為在美國的撮合下籤署了《日韓軍事情報交流協定》(其實主要是涉及交換薩德系統的導彈防禦數據等),最後下臺入獄後還成了她的一條罪狀。

文在寅上臺後清算韓國右翼勢力時候,必須要用慰安婦等歷史問題作為依據,先從前面韓國右翼政府跟日本政府達成的慰安婦和強迫勞動賠償協議開刀,對其一概推翻,把右翼政府定性成對日妥協,然後就對外使出了歷史問題還沒解決先談其他那是危害國家利益這一招。

這讓美國費了半天勁賺了一個白忙活,想要的同盟體系又一杆子可能被支到猴年馬月去;讓日本前面掏的錢打了水漂,還得重新面對日後可能無休無止的這個老大難問題。

安倍會高興?還是特朗普會高興?

所以今天到底是不是安倍在跟特朗普一起唱雙簧,想用貿易手段制服或者搞垮文在寅都不好說,指望美國來在這個節骨眼上做和事佬麼?那就開玩笑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