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安村位於海陽市境西南部,屬於辛安鎮,傳說明宣德二年(1427年),於志孝攜二子於時曜、於日曜從本縣桃林遷此建村,取新村久安之義,命名新安,後演變成辛安。

"

辛安村位於海陽市境西南部,屬於辛安鎮,傳說明宣德二年(1427年),於志孝攜二子於時曜、於日曜從本縣桃林遷此建村,取新村久安之義,命名新安,後演變成辛安。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

辛安村位於海陽市境西南部,屬於辛安鎮,傳說明宣德二年(1427年),於志孝攜二子於時曜、於日曜從本縣桃林遷此建村,取新村久安之義,命名新安,後演變成辛安。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辛安村是一個三面丘陵,一面向海的古村落。古時村前十一片海灘,一條小河自西向東繞村而過,其下游與涼水灣流出的水一併流向大海。如今已經是滄海變桑田了,涼水灣的水的確很涼,它是地下滲出的,灣的北岸古時有一小村落,名叫百馬張家,相傳該村養馬總數九十九匹,每日都驅趕著到涼水灣飲清澈的泉水,一日放馬人清點馬匹時突然發現好像多出了一匹,數過來說過去,就是多了一匹,他把這件事向村人陳述,眾人紛紛議論,感覺有點不可思議,此時有人提出把村子裡的馬都做上記號,如果發現那匹無記號的馬就用火槍打,看看它到底是什麼?這天飲馬,終於看到了那匹沒有記號的馬,村民按計劃開了槍,結果那匹馬不見了,自從那以後這個村莊就慢慢敗落了。

"

辛安村位於海陽市境西南部,屬於辛安鎮,傳說明宣德二年(1427年),於志孝攜二子於時曜、於日曜從本縣桃林遷此建村,取新村久安之義,命名新安,後演變成辛安。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辛安村是一個三面丘陵,一面向海的古村落。古時村前十一片海灘,一條小河自西向東繞村而過,其下游與涼水灣流出的水一併流向大海。如今已經是滄海變桑田了,涼水灣的水的確很涼,它是地下滲出的,灣的北岸古時有一小村落,名叫百馬張家,相傳該村養馬總數九十九匹,每日都驅趕著到涼水灣飲清澈的泉水,一日放馬人清點馬匹時突然發現好像多出了一匹,數過來說過去,就是多了一匹,他把這件事向村人陳述,眾人紛紛議論,感覺有點不可思議,此時有人提出把村子裡的馬都做上記號,如果發現那匹無記號的馬就用火槍打,看看它到底是什麼?這天飲馬,終於看到了那匹沒有記號的馬,村民按計劃開了槍,結果那匹馬不見了,自從那以後這個村莊就慢慢敗落了。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後人傳說它是一匹神馬,這可能是一個神話故事,不過確實有這幾個遺址,叫“城壕底”,在那裡也發現了有人居住過的跡象,如水井等,在城壕底西北面五十米處有一土城叫做城子頂,,南北約一百五十米,東西一百五六十米,出土了一些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鹿角、陶瓷碎片和燒窯的遺址等,被國家列為歷史文物保護地,並發現有生活垃圾、貝殼、牡蠣等碎屑,也屬於一個貝丘遺址。

"

辛安村位於海陽市境西南部,屬於辛安鎮,傳說明宣德二年(1427年),於志孝攜二子於時曜、於日曜從本縣桃林遷此建村,取新村久安之義,命名新安,後演變成辛安。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辛安村是一個三面丘陵,一面向海的古村落。古時村前十一片海灘,一條小河自西向東繞村而過,其下游與涼水灣流出的水一併流向大海。如今已經是滄海變桑田了,涼水灣的水的確很涼,它是地下滲出的,灣的北岸古時有一小村落,名叫百馬張家,相傳該村養馬總數九十九匹,每日都驅趕著到涼水灣飲清澈的泉水,一日放馬人清點馬匹時突然發現好像多出了一匹,數過來說過去,就是多了一匹,他把這件事向村人陳述,眾人紛紛議論,感覺有點不可思議,此時有人提出把村子裡的馬都做上記號,如果發現那匹無記號的馬就用火槍打,看看它到底是什麼?這天飲馬,終於看到了那匹沒有記號的馬,村民按計劃開了槍,結果那匹馬不見了,自從那以後這個村莊就慢慢敗落了。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後人傳說它是一匹神馬,這可能是一個神話故事,不過確實有這幾個遺址,叫“城壕底”,在那裡也發現了有人居住過的跡象,如水井等,在城壕底西北面五十米處有一土城叫做城子頂,,南北約一百五十米,東西一百五六十米,出土了一些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鹿角、陶瓷碎片和燒窯的遺址等,被國家列為歷史文物保護地,並發現有生活垃圾、貝殼、牡蠣等碎屑,也屬於一個貝丘遺址。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城子頂南頭有座魁星樓,樓上下三層,內有石膏塑的神像,頂端有一魁星神像,手裡拿毛筆擎過頭頂,筆尖正對著獅子門,這是同治帝為於浦所建,民間稱是魁星點狀元。獅子門是同治初年皇封的,獅子門所謂即門兩旁有一對石獅子,門上有匾,上寫:恩承世職敕封世職雲騎尉從五品,下方有大印一方,文官路過此地要下轎,武官要下馬,還有皇帝下的聖旨,此皇封是因咸豐十一年九月,於蒲例授登仕郎,因抗擊捻軍而陣亡,被封為世襲雲騎尉,同治六年,後人為於琢、繼仲、於蒲祖孫三代立了碑,於蒲是龍頭碑,上面刻有聖旨,繼仲是於蒲的父親,是雲頭碑,上面刻的是龍光,現立在南山公墓,為歷史文物受政府保護。

"

辛安村位於海陽市境西南部,屬於辛安鎮,傳說明宣德二年(1427年),於志孝攜二子於時曜、於日曜從本縣桃林遷此建村,取新村久安之義,命名新安,後演變成辛安。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辛安村是一個三面丘陵,一面向海的古村落。古時村前十一片海灘,一條小河自西向東繞村而過,其下游與涼水灣流出的水一併流向大海。如今已經是滄海變桑田了,涼水灣的水的確很涼,它是地下滲出的,灣的北岸古時有一小村落,名叫百馬張家,相傳該村養馬總數九十九匹,每日都驅趕著到涼水灣飲清澈的泉水,一日放馬人清點馬匹時突然發現好像多出了一匹,數過來說過去,就是多了一匹,他把這件事向村人陳述,眾人紛紛議論,感覺有點不可思議,此時有人提出把村子裡的馬都做上記號,如果發現那匹無記號的馬就用火槍打,看看它到底是什麼?這天飲馬,終於看到了那匹沒有記號的馬,村民按計劃開了槍,結果那匹馬不見了,自從那以後這個村莊就慢慢敗落了。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後人傳說它是一匹神馬,這可能是一個神話故事,不過確實有這幾個遺址,叫“城壕底”,在那裡也發現了有人居住過的跡象,如水井等,在城壕底西北面五十米處有一土城叫做城子頂,,南北約一百五十米,東西一百五六十米,出土了一些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鹿角、陶瓷碎片和燒窯的遺址等,被國家列為歷史文物保護地,並發現有生活垃圾、貝殼、牡蠣等碎屑,也屬於一個貝丘遺址。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城子頂南頭有座魁星樓,樓上下三層,內有石膏塑的神像,頂端有一魁星神像,手裡拿毛筆擎過頭頂,筆尖正對著獅子門,這是同治帝為於浦所建,民間稱是魁星點狀元。獅子門是同治初年皇封的,獅子門所謂即門兩旁有一對石獅子,門上有匾,上寫:恩承世職敕封世職雲騎尉從五品,下方有大印一方,文官路過此地要下轎,武官要下馬,還有皇帝下的聖旨,此皇封是因咸豐十一年九月,於蒲例授登仕郎,因抗擊捻軍而陣亡,被封為世襲雲騎尉,同治六年,後人為於琢、繼仲、於蒲祖孫三代立了碑,於蒲是龍頭碑,上面刻有聖旨,繼仲是於蒲的父親,是雲頭碑,上面刻的是龍光,現立在南山公墓,為歷史文物受政府保護。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風俗之厚薄,在民間影響著一村之村風,一村有一兩位賢且智者,則眾人擁戴,這些人向義,則眾人與之赴義,反則趨利。眾人勢之歸義,故疾乎風,夫,十室之邑,必有好義之士,推進向善,成全百人向善,諸公吾村之士矣。

如於起淑,清朝康熙年間人,公好公益事,康熙三十年重修大山玉皇廟,他奔波鄉里,說服眾人,捐錢修廟,又為玉皇廟撰寫了碑文,這次重修,發動面廣,東起東村,西到行村,方圓幾十裡,不少人捐助,廟落成後立碑上方刻有重修字樣,中鐫有聖旨二字,外延是火焰紋,上方書:玉皇上帝昊天金闕字樣,下方寫著捐錢善男信女的名字。

參加組織此項工程的還有:兵部運糧千總於起雲、於起汴和於明道、于思慧等。事後人們評論公做事善始善終。

"

辛安村位於海陽市境西南部,屬於辛安鎮,傳說明宣德二年(1427年),於志孝攜二子於時曜、於日曜從本縣桃林遷此建村,取新村久安之義,命名新安,後演變成辛安。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辛安村是一個三面丘陵,一面向海的古村落。古時村前十一片海灘,一條小河自西向東繞村而過,其下游與涼水灣流出的水一併流向大海。如今已經是滄海變桑田了,涼水灣的水的確很涼,它是地下滲出的,灣的北岸古時有一小村落,名叫百馬張家,相傳該村養馬總數九十九匹,每日都驅趕著到涼水灣飲清澈的泉水,一日放馬人清點馬匹時突然發現好像多出了一匹,數過來說過去,就是多了一匹,他把這件事向村人陳述,眾人紛紛議論,感覺有點不可思議,此時有人提出把村子裡的馬都做上記號,如果發現那匹無記號的馬就用火槍打,看看它到底是什麼?這天飲馬,終於看到了那匹沒有記號的馬,村民按計劃開了槍,結果那匹馬不見了,自從那以後這個村莊就慢慢敗落了。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後人傳說它是一匹神馬,這可能是一個神話故事,不過確實有這幾個遺址,叫“城壕底”,在那裡也發現了有人居住過的跡象,如水井等,在城壕底西北面五十米處有一土城叫做城子頂,,南北約一百五十米,東西一百五六十米,出土了一些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鹿角、陶瓷碎片和燒窯的遺址等,被國家列為歷史文物保護地,並發現有生活垃圾、貝殼、牡蠣等碎屑,也屬於一個貝丘遺址。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城子頂南頭有座魁星樓,樓上下三層,內有石膏塑的神像,頂端有一魁星神像,手裡拿毛筆擎過頭頂,筆尖正對著獅子門,這是同治帝為於浦所建,民間稱是魁星點狀元。獅子門是同治初年皇封的,獅子門所謂即門兩旁有一對石獅子,門上有匾,上寫:恩承世職敕封世職雲騎尉從五品,下方有大印一方,文官路過此地要下轎,武官要下馬,還有皇帝下的聖旨,此皇封是因咸豐十一年九月,於蒲例授登仕郎,因抗擊捻軍而陣亡,被封為世襲雲騎尉,同治六年,後人為於琢、繼仲、於蒲祖孫三代立了碑,於蒲是龍頭碑,上面刻有聖旨,繼仲是於蒲的父親,是雲頭碑,上面刻的是龍光,現立在南山公墓,為歷史文物受政府保護。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風俗之厚薄,在民間影響著一村之村風,一村有一兩位賢且智者,則眾人擁戴,這些人向義,則眾人與之赴義,反則趨利。眾人勢之歸義,故疾乎風,夫,十室之邑,必有好義之士,推進向善,成全百人向善,諸公吾村之士矣。

如於起淑,清朝康熙年間人,公好公益事,康熙三十年重修大山玉皇廟,他奔波鄉里,說服眾人,捐錢修廟,又為玉皇廟撰寫了碑文,這次重修,發動面廣,東起東村,西到行村,方圓幾十裡,不少人捐助,廟落成後立碑上方刻有重修字樣,中鐫有聖旨二字,外延是火焰紋,上方書:玉皇上帝昊天金闕字樣,下方寫著捐錢善男信女的名字。

參加組織此項工程的還有:兵部運糧千總於起雲、於起汴和於明道、于思慧等。事後人們評論公做事善始善終。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再如上文提及的於蒲,西四支人,獅子門的主人,也是名聞一方的人士。

再如於廣仁,字壽泉,雲騎尉,蒲之長子,幼讀書,繼長赴京師,投身商界,遂為商界鉅子,通向赴京師從商者,多受其栽培,尤能善識士類,同鄉學者荊煥鍔、徐希南皆住依之,萊陽王公茵昇未第時亦依公,公為人覓館舍,供其泛用,王由是得翰林。廣仁又善言談,當時名公卿王懿榮、翁同龢,善與往來,而公益心尤重,尚與同鄉李華孔、臧鳳元(東村人)、劉華祥、冷乾義、徐方興等創辦海陽義園於齋地門外(今東城區胡家樓),旅京同鄉喪亡者,亦賴之視其居家業。廣仁公事母孝順,諸弟及子孫輩,慈而嚴處,鄉里多施予。四子一女,長子富春世襲雲騎尉,三子金春貢生。而公嫁女、娶婦,喜於農家為婚姻,蓋集平生所重,實在稼穡。

他晚年與海陽同鳳城鄧家人鄧俶為友,儒醫而隱於商,遊京師,多與士大夫相交,丙午春山東同鄉會創辦,齊魯中學二人皆相助,共領海陽工商界捐銀七百餘兩。

海陽當時住京商家二百餘,廣仁公力促將義園發展成海陽會館,山東在京有三家會館,海陽居其一,當時海陽人在京猶一家,眾仰慕之。

"

辛安村位於海陽市境西南部,屬於辛安鎮,傳說明宣德二年(1427年),於志孝攜二子於時曜、於日曜從本縣桃林遷此建村,取新村久安之義,命名新安,後演變成辛安。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辛安村是一個三面丘陵,一面向海的古村落。古時村前十一片海灘,一條小河自西向東繞村而過,其下游與涼水灣流出的水一併流向大海。如今已經是滄海變桑田了,涼水灣的水的確很涼,它是地下滲出的,灣的北岸古時有一小村落,名叫百馬張家,相傳該村養馬總數九十九匹,每日都驅趕著到涼水灣飲清澈的泉水,一日放馬人清點馬匹時突然發現好像多出了一匹,數過來說過去,就是多了一匹,他把這件事向村人陳述,眾人紛紛議論,感覺有點不可思議,此時有人提出把村子裡的馬都做上記號,如果發現那匹無記號的馬就用火槍打,看看它到底是什麼?這天飲馬,終於看到了那匹沒有記號的馬,村民按計劃開了槍,結果那匹馬不見了,自從那以後這個村莊就慢慢敗落了。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後人傳說它是一匹神馬,這可能是一個神話故事,不過確實有這幾個遺址,叫“城壕底”,在那裡也發現了有人居住過的跡象,如水井等,在城壕底西北面五十米處有一土城叫做城子頂,,南北約一百五十米,東西一百五六十米,出土了一些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鹿角、陶瓷碎片和燒窯的遺址等,被國家列為歷史文物保護地,並發現有生活垃圾、貝殼、牡蠣等碎屑,也屬於一個貝丘遺址。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城子頂南頭有座魁星樓,樓上下三層,內有石膏塑的神像,頂端有一魁星神像,手裡拿毛筆擎過頭頂,筆尖正對著獅子門,這是同治帝為於浦所建,民間稱是魁星點狀元。獅子門是同治初年皇封的,獅子門所謂即門兩旁有一對石獅子,門上有匾,上寫:恩承世職敕封世職雲騎尉從五品,下方有大印一方,文官路過此地要下轎,武官要下馬,還有皇帝下的聖旨,此皇封是因咸豐十一年九月,於蒲例授登仕郎,因抗擊捻軍而陣亡,被封為世襲雲騎尉,同治六年,後人為於琢、繼仲、於蒲祖孫三代立了碑,於蒲是龍頭碑,上面刻有聖旨,繼仲是於蒲的父親,是雲頭碑,上面刻的是龍光,現立在南山公墓,為歷史文物受政府保護。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風俗之厚薄,在民間影響著一村之村風,一村有一兩位賢且智者,則眾人擁戴,這些人向義,則眾人與之赴義,反則趨利。眾人勢之歸義,故疾乎風,夫,十室之邑,必有好義之士,推進向善,成全百人向善,諸公吾村之士矣。

如於起淑,清朝康熙年間人,公好公益事,康熙三十年重修大山玉皇廟,他奔波鄉里,說服眾人,捐錢修廟,又為玉皇廟撰寫了碑文,這次重修,發動面廣,東起東村,西到行村,方圓幾十裡,不少人捐助,廟落成後立碑上方刻有重修字樣,中鐫有聖旨二字,外延是火焰紋,上方書:玉皇上帝昊天金闕字樣,下方寫著捐錢善男信女的名字。

參加組織此項工程的還有:兵部運糧千總於起雲、於起汴和於明道、于思慧等。事後人們評論公做事善始善終。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再如上文提及的於蒲,西四支人,獅子門的主人,也是名聞一方的人士。

再如於廣仁,字壽泉,雲騎尉,蒲之長子,幼讀書,繼長赴京師,投身商界,遂為商界鉅子,通向赴京師從商者,多受其栽培,尤能善識士類,同鄉學者荊煥鍔、徐希南皆住依之,萊陽王公茵昇未第時亦依公,公為人覓館舍,供其泛用,王由是得翰林。廣仁又善言談,當時名公卿王懿榮、翁同龢,善與往來,而公益心尤重,尚與同鄉李華孔、臧鳳元(東村人)、劉華祥、冷乾義、徐方興等創辦海陽義園於齋地門外(今東城區胡家樓),旅京同鄉喪亡者,亦賴之視其居家業。廣仁公事母孝順,諸弟及子孫輩,慈而嚴處,鄉里多施予。四子一女,長子富春世襲雲騎尉,三子金春貢生。而公嫁女、娶婦,喜於農家為婚姻,蓋集平生所重,實在稼穡。

他晚年與海陽同鳳城鄧家人鄧俶為友,儒醫而隱於商,遊京師,多與士大夫相交,丙午春山東同鄉會創辦,齊魯中學二人皆相助,共領海陽工商界捐銀七百餘兩。

海陽當時住京商家二百餘,廣仁公力促將義園發展成海陽會館,山東在京有三家會館,海陽居其一,當時海陽人在京猶一家,眾仰慕之。

於氏村落——辛安村記憶

辛安很早就有了教育,辛安完小位於辛安村東,前後兩院,前院是於氏祠堂,後院為學校,後來祠堂改為小學辦公室。

學校是當時國民黨保安團長李建吾籌建,名氣很大,方圓幾十裡的優秀教師都來本校任教,為國家培養了很多有用人才。

在抗日戰爭期間,我父親名學春字文軒是一位青年教師也在本校任職,有愛國進步思想。日本鬼子想統治中國,他們編寫了日本的教科書,叫中國的孩子念他們的書,但我們是中國人,不能受日本的教育,所以在共產黨領導下編寫了自己的教科書。當時日本鬼子在行村駐有一箇中隊,在大山所駐有一個小隊,他們經常出來掃蕩。有一次鬼子來了,我父親他們把我們的書藏在被地下,被鬼子搜了出來,當時就把我父親還有一個女教師叫於仲蘭,一塊抓到了大山所據點,後又轉到了行村,據當時的村長、共產黨員樑兆喜說,共產黨多方面託人營救,又有我姑父王國霖的幫助,我姑父是行村大戶,做生意,在家收花生糧食賣到青島,又在青島運回生活日用品,他是行村的村長也是當時的財糧委員,他用這個有利條件,與抗日組織、進步人士聯繫,為抗日籌軍餉,支援抗日,他還利用自己的身份救了一名游擊隊員,抗戰勝利後這人來答謝過,但由於姑父看不慣鬼子的暴行,抗戰勝利前就離家出走了,他沒能見到救命恩人。

由於漢奸王心一的告密,鬼子中隊長井田帶了一幫打手到我姑父家大打出手,把姑父打的昏了過去,用涼水潑醒後再打,幾次打的死去活來。後經幾個月的調養才漸漸恢復了。通過這次教訓,姑父聰明起來,他用重金收買了日本鬼子的翻譯官,兩人在行村合夥開了個海陽飯店,利用飯店過往客人多的便利條件為共產黨瞭解敵人各方面的情報,並暗地裡通報給海陽的抗日武裝、海陽獨立營,為抗日做出了貢獻,也就是結交了沈翻譯,才有條件幫忙把我父親釋放了。抗日戰爭時期,鬼子掃蕩打死了我村好幾個村民,其中有於德澄父女二人,跑鬼子逃到海邊船上,被鬼子槍殺於船上,日本鬼子的罪行我們世代不能忘。

(材料提供:於泮吉老人,整理海洋雲飛,上述文章及圖片材料版權歸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經同意引用、轉載發佈請註明出處,隨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權歸屬屬於侵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