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不起中國科技?海信成功搶佔日本市場,用實力讓日本人心服口服

嗨咯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科技資訊。

時至今日,我們享受著現代化、網絡化的智能生活,但我們十年前、二十年前能想到今天嗎?回過頭去看,我們發現科技和生活水平提升真是飛快,不說一天一個樣,最起碼是一年一個樣,而且這個發展進步越來越迅速。

但這份進步的背後,其實有許多的日以夜繼乃至咬牙切齒的奮鬥。

日以夜繼大家都能理解,但為什麼說是咬牙切齒呢?因為發展之初,我們中國企業的科技並不被外國企業所看好,有時甚至還有歧視。

比如十來年前的海信,他們跟一家海外的大企業談合作,但海信發現對方根本沒有要使用自家生產的零件產品的意思,海信代表對此很不解,沒想到對方看似很友好卻很武斷的表示:組裝也是很有前途的,外殼也是很重要的。

瞧不起中國科技?海信成功搶佔日本市場,用實力讓日本人心服口服

言下之意,海信負責電視產品的外殼就行了,一切技術產品有他們海外負責。這算什麼?中國科技生產的電視產品,就一定沒有銷量嗎!

況且,把別人的東西裝上去,套上自己的殼子,就說是自家的產品?捫心自問,這件事海信做不來,更別提對方還毫不掩飾對自家科技的質疑跟歧視。

於是十數年來,海信電器可以說是咬牙切齒的研發,哪項技術難、哪項技術新,他們就進攻那一項技術。終於,如今海信電視已經成為全球熱門產品,在歐美市場均是頂尖的存在;更值得驕傲的是,海信去年還突破了"地獄級"的日本市場。

瞧不起中國科技?海信成功搶佔日本市場,用實力讓日本人心服口服

為什麼說日本市場是"地獄級"的,因為這裡擁有全球最頂尖的電視企業索尼、松下。大家都知道,在兩款產品技術含量相差不多的時候,絕大部分人會選擇"國產品牌",甚至在國產產品稍遜外國產品的時候,大部分人也會選擇"國產"。這一點,大家只要看我們國內三星的處境就能知道,世界第一的手機巨頭,卻幾乎完全丟掉了中國市場。

而在日本,索尼、松下就是這樣令人驕傲的"國產品牌"。

所以,就連三星、LG這樣的顯示巨頭都在這裡折戟沉沙,國產電視更是不敢觸碰日本市場,直到海信的出現。

瞧不起中國科技?海信成功搶佔日本市場,用實力讓日本人心服口服

今年以來,在被眾多日本企業視為"後院"和"大本營"的日本本土彩電市場上,"海信全面超越索尼,高居日本彩電市場第二位"的新聞,引發了整個日本彩電產業的一片譁然。

2018年度IHS Markit的統計數據顯示,海信系電視在日本市場佔有率達15.8%,跑贏索尼的13%,挺進前三。2019年GFK最新數據表明,1-15周,海信系電視在日本市場的佔比已經高達21.38%,領先佔比為20.73%的松下及佔比為14.75%的索尼,銷量排名第二。

也就是說,海信距離登頂日本彩電市場,只有一步之遙!

瞧不起中國科技?海信成功搶佔日本市場,用實力讓日本人心服口服

而海信電器廝殺日本市場,靠的並非什麼"出奇制勝"的營銷手段,而是過硬的絕對實力。這一點,我們只要看日本消費者對海信電視的評價就能知道。

比如以型號為50A6800的海信品牌Hisense電視,有日本用戶認為,畫質非常好,重新地認識了Hisense,優點主要體現在:1.畫質好的能吃驚,4K信號播放,信號播放,觀看Youtube視頻內容非常豔麗。2. 音質挺好,完全可以滿足日常需要。3.配置了 4K調諧器。4. 可以用Google Home等進行聲音控制。另外,REGZA引擎真的特別的好。

再比如65U7E電視,性能也是打動日本消費者的第一要素,用戶認為該電視有最先進的REGZA引擎NEO plus,黑色很好,克服了VA屏的缺點,比想象的聲音要好。信號播放的畫質非常好,4K畫質也很好。

瞧不起中國科技?海信成功搶佔日本市場,用實力讓日本人心服口服

這樣看來,海信電器在日本的勝利就容易理解了,因為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畫質這一評比電視優劣的核心要素越來越重要,大家不會再為了"廉價"而放棄品質。

而海信為了實現極致的視覺體驗,海信電器自主研發了ULED控光技術+海信AI畫質調教算法正式升級為U+超畫質引擎,同時,海信新一代超高清畫質處理芯片——"信芯H3"畫質芯片正式研製成功。

海信U7、U8系列ULED電視,就應用了全新信芯H3芯片和U+超畫質引擎,實現畫面色彩、對比度、清晰度以及暗場細節、運動流暢度得到了全面提升。海信U7有著100分區控光技術,是同等價位裡唯一做到了100分區控光的高端產品。

瞧不起中國科技?海信成功搶佔日本市場,用實力讓日本人心服口服

另外,懂電視的人都知道海信電器推出的激光電視解決了行業難題,放眼全球都是頂尖的存在,其三色激光更是全球獨一份。

當然,海信激光電視也來之不易,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擴展搜索一下。而這一些進步的背後,是海信人咬牙切齒的努力,是對中國電視科技"走向世界,力奪第一"的決心支持。

如今,像這樣不肯"就地取材"而拼命自研的企業,其實不多,許多企業信奉"拿來主義",雖然這也沒錯,但我們一定要在"拿來"的同時也努力發展自身,這樣才不會在未來某一天,處處受制於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