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配送竟然用有氧箱,叮咚買菜的服務到底有多“變態”?'

"

海鮮配送竟然用有氧箱,叮咚買菜的服務到底有多“變態”?

"

海鮮配送竟然用有氧箱,叮咚買菜的服務到底有多“變態”?

海鮮配送竟然用有氧箱,叮咚買菜的服務到底有多“變態”?

​如果你在上海生活過,那你或多或少會聽過叮咚買菜。

成立於2017年4月,叮咚買菜是一家有200多個前置倉庫的創業公司,運營模式靠線上下單,送菜上門。目前已經獲得了高榕資本、今日資本、紅杉資本等機構投資,估值超百億。

可能是互聯網企業太少的原因,外界時有討論上海互聯網企業弱勢的原因,但是在生鮮電商看來,這裡卻是個角逐好地。

因為上海一直是生鮮市場最發達的地方。

1988年農業部以上海為試點城市,推行“菜籃子工程”,政府在上海周邊規劃多個生鮮種植基地,同時搭建生鮮基礎設施、完善多層級批發市場。

九年時間裡這些渠道的蔬菜供應已經占上海蔬菜總供應量的40%,至1996年,蔬菜經營又根據政策開始向區域化,專業化發展。

幾十年的經驗積累,上海已經成為中國生鮮產業基礎最成熟的城市。從種植到物流,再到各個供應市場,每個環節都有一套系統的流程。

上海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地方。

"

海鮮配送竟然用有氧箱,叮咚買菜的服務到底有多“變態”?

海鮮配送竟然用有氧箱,叮咚買菜的服務到底有多“變態”?

​如果你在上海生活過,那你或多或少會聽過叮咚買菜。

成立於2017年4月,叮咚買菜是一家有200多個前置倉庫的創業公司,運營模式靠線上下單,送菜上門。目前已經獲得了高榕資本、今日資本、紅杉資本等機構投資,估值超百億。

可能是互聯網企業太少的原因,外界時有討論上海互聯網企業弱勢的原因,但是在生鮮電商看來,這裡卻是個角逐好地。

因為上海一直是生鮮市場最發達的地方。

1988年農業部以上海為試點城市,推行“菜籃子工程”,政府在上海周邊規劃多個生鮮種植基地,同時搭建生鮮基礎設施、完善多層級批發市場。

九年時間裡這些渠道的蔬菜供應已經占上海蔬菜總供應量的40%,至1996年,蔬菜經營又根據政策開始向區域化,專業化發展。

幾十年的經驗積累,上海已經成為中國生鮮產業基礎最成熟的城市。從種植到物流,再到各個供應市場,每個環節都有一套系統的流程。

上海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地方。

海鮮配送竟然用有氧箱,叮咚買菜的服務到底有多“變態”?

​2016年,盒馬鮮生第一家店在上海開業,隨即開啟了生鮮電商新零售的大潮,京東7fresh和永輝超市則緊隨其後。在買菜領域,創立於北京的每日優鮮雖然比上海的叮咚買菜要做的早,但明顯叮咚買菜的增速要明顯更快,強龍不壓地頭蛇,是這麼個說法。

生鮮電商們不論如何創新,都要結合線上線下,而上海高度發達的線下供應,讓其成為新零售最佳的實驗場所。

在市場大環境下,風向是不確定的,即使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佔據了一定的市場,市場上的競爭依然充滿變數。在新零售項目、社區生鮮線下玩家等進入市場後,上海的生鮮市場已經變得十分擁擠,每家都開始劃分而治,此時想要突破彼此的城牆也變得十分困難。

前景被十分看好的生鮮市場,競爭卻如此激烈,因為大家幾乎都在虧錢,這似乎與市場不符合,大一點的企業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小點的企業還在持續補貼,沒誰敢說已經全面盈利。

叮咚買菜在盈利問題上表示,部分前置倉已經實現盈利,前置倉在開設半年內基本上可以達到收支平衡。調價、0配送費和優惠補貼是現行公司實施的戰略。

此前叮咚買菜在蔬菜、水果、百貨、水產等數百種產品上進行了大規模調價,平均降幅達25%,業內也認為高補貼、0配送費、低客單價等是叮咚買菜“燒錢”的原因。

"

海鮮配送竟然用有氧箱,叮咚買菜的服務到底有多“變態”?

海鮮配送竟然用有氧箱,叮咚買菜的服務到底有多“變態”?

​如果你在上海生活過,那你或多或少會聽過叮咚買菜。

成立於2017年4月,叮咚買菜是一家有200多個前置倉庫的創業公司,運營模式靠線上下單,送菜上門。目前已經獲得了高榕資本、今日資本、紅杉資本等機構投資,估值超百億。

可能是互聯網企業太少的原因,外界時有討論上海互聯網企業弱勢的原因,但是在生鮮電商看來,這裡卻是個角逐好地。

因為上海一直是生鮮市場最發達的地方。

1988年農業部以上海為試點城市,推行“菜籃子工程”,政府在上海周邊規劃多個生鮮種植基地,同時搭建生鮮基礎設施、完善多層級批發市場。

九年時間裡這些渠道的蔬菜供應已經占上海蔬菜總供應量的40%,至1996年,蔬菜經營又根據政策開始向區域化,專業化發展。

幾十年的經驗積累,上海已經成為中國生鮮產業基礎最成熟的城市。從種植到物流,再到各個供應市場,每個環節都有一套系統的流程。

上海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地方。

海鮮配送竟然用有氧箱,叮咚買菜的服務到底有多“變態”?

​2016年,盒馬鮮生第一家店在上海開業,隨即開啟了生鮮電商新零售的大潮,京東7fresh和永輝超市則緊隨其後。在買菜領域,創立於北京的每日優鮮雖然比上海的叮咚買菜要做的早,但明顯叮咚買菜的增速要明顯更快,強龍不壓地頭蛇,是這麼個說法。

生鮮電商們不論如何創新,都要結合線上線下,而上海高度發達的線下供應,讓其成為新零售最佳的實驗場所。

在市場大環境下,風向是不確定的,即使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佔據了一定的市場,市場上的競爭依然充滿變數。在新零售項目、社區生鮮線下玩家等進入市場後,上海的生鮮市場已經變得十分擁擠,每家都開始劃分而治,此時想要突破彼此的城牆也變得十分困難。

前景被十分看好的生鮮市場,競爭卻如此激烈,因為大家幾乎都在虧錢,這似乎與市場不符合,大一點的企業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小點的企業還在持續補貼,沒誰敢說已經全面盈利。

叮咚買菜在盈利問題上表示,部分前置倉已經實現盈利,前置倉在開設半年內基本上可以達到收支平衡。調價、0配送費和優惠補貼是現行公司實施的戰略。

此前叮咚買菜在蔬菜、水果、百貨、水產等數百種產品上進行了大規模調價,平均降幅達25%,業內也認為高補貼、0配送費、低客單價等是叮咚買菜“燒錢”的原因。

海鮮配送竟然用有氧箱,叮咚買菜的服務到底有多“變態”?

​雖然市場前景是廣闊的,但入場後的反差卻是巨大的。

根本原因還是生鮮市場的特殊性:

第一:生鮮的高損耗。

第二:供應冷鏈高要求。

第三:商品質量不穩定性。

區域上的差異,也讓很多來上海的生鮮企業都“水土不服”,除了來自北京的每日優鮮,很多都活的沒本地企業滋潤。

叮咚買菜就是很滋潤的一個。

叮咚買菜創始人樑昌霖之前做的是叮咚社區,後帶領團隊專做叮咚買菜,相比於其他生鮮電商,叮咚買菜開始方向很明確,解決用戶買菜的便利性,並發展為核心賣點。

這也決定了用戶以中青年人群為主,這個群體有幾個特點:沒時間買菜,多為上班族;對商品的品質要求高;有人幫忙挑購。

叮咚買菜以其獨特的模式在生鮮市場殺出一條出路。

前置倉+送菜上門

前置倉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倉庫前置的是為了送貨方便,省卻反覆的遠程重複搬運。比如說就是有的人家沒時間顧及家庭,就將部分到掃整理工作讓保姆來做,這就是前置倉的職能代替。

前置倉的核心作用是離社區近,送貨方便。這一點就免去要到店購物的麻煩。

從品類上看,雖然超市,生鮮電商都有果肉蛋奶的分類,但是各家不同的定位,決定用戶對於不同品類的選擇。同質化是生鮮競爭的一大難點,盒馬鮮生在海鮮上佔優勢,每日優鮮則是水果更受歡迎。

叮咚買菜主打的認知就是“買菜”,從定位上,與其他家有明顯區別。

在此基礎上叮咚買菜推出移動端下單、前置倉配貨、半小時到家的模式。

叮咚買菜在上海有200個面積在300平米左右的前置倉,SKU數1500個,每個前置倉都能服務附近3公里內的社區,基本覆蓋上海市區,目前日訂單量15萬,客單價超過50元。

在價格方面,海通證券調研報告稱,叮咚買菜的產品價格整體低於盒馬鮮生,高於大潤發和永輝。

高效率高質量服務

在採購方面叮咚買菜也是以城市批發為主,這就導致大家的進貨渠道都一樣,沒有了差異化競爭自然就激烈起來,但叮咚買菜不是想著如何做好差異化,而是滿足消費者對蔬菜的需求。在配送方面,叮咚有著十分嚴格的考核,在海鮮和果蔬肉類有著兩套考核系統,不光是0元配送,還追求客戶的體驗,目前投訴率不到1%。

供應鏈的同質化並沒有對叮咚買菜造成業績衝擊,反而是高質量的服務給叮咚買菜優勢,同時快速的生鮮流動率也解決了冷鏈這一行業難題,而“冷鏈”問題,也是中國生鮮市場發展的一大阻礙。

強大的推廣能力

不少人在地鐵上都接過叮咚買菜的傳單,在上海的很多社區的廣告欄上也都貼滿叮咚買菜的小廣告,這就其初期的宣發目標。叮咚買菜創始人樑昌霖解釋:這種地推式的宣傳,把公司現有的一萬多名前端工作人員的目標都定在一條水平線上,我們既是戰鬥隊,又是宣傳隊,發傳單不是為了數據而數據。所以這種傳統的方式給了叮咚買菜贏得優勢。

但是也存在一個問題,在上海這種人口密度大、消費水平高的一線的城市如此推廣還有可行性,但是放到二三線城市就難以大量複製。

在如今生鮮風口火熱的大環境下,叮咚買菜的模式贏得了一部分市場份額,但是還面臨著前置倉的優化、高額的引流成本、不夠豐富的SKU等問題,叮咚買菜能否堅韌紮實地走下去,才是在上海這個生鮮發展最成熟、競爭最激烈的市場獲勝的關鍵。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