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網首個智慧用能小區投產,電網將與互聯網融合,綜合能源服務還有多遠?

能源 中國南方電網 智能家居 投資 南方能源觀察 2017-04-03

eo記者 陳儀方

近日,廣州供電局建設完成了南方電網公司首個“互聯網+智慧用能綜合示範小區”項目(下稱“智能小區”)。

智能小區位於廣州中新知識城,將在今年移交使用。

電網將可與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融合

在這個小區內,“智能”體現在這些方面:電錶、水錶和氣表數據的遠程集抄,四網融合、智能家居、小區物業的智能管理等。

實現智慧用能的技術基礎是電力光纖入戶,藉助這一技術,廣州供電局在智能小區內開展了“四網融合”業務示範。電力光纖入戶採用光纖複合低壓電纜(OPLC),將光纖組合在電力電纜的結構層中。因此,除了滿足智能用電需求,OPLC還可以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的同網信號傳輸,實現電網,電信網,廣電網和互聯網的模擬融合。

廣州供電局通信中心王敏介紹,電力企業在布放電力電纜的同時實現光纖入戶能夠節約成本避免重複建設,未來電網企業也可以向互聯網業務拓展,利用富餘的光纜資源和運營商合作,開展租用等增值業務。

電水氣不必分開繳費

對於未來的住戶來說,用戶可以不必分開繳納水電氣費用,通過供電局一個平臺即可完成。中新知識城智能小區在A1棟64戶內設計了電水氣三表集抄系統,並計劃將集抄系統在整個小區推廣。集抄系統依託智能計量表和數據集中採集設備,實現對水電氣數據的同步採集。

南網首個智慧用能小區投產,電網將與互聯網融合,綜合能源服務還有多遠?

除了廣州,在南網範圍內,佛山也在2017年2月完成了一個小區376戶居民用戶的電、水、氣表等用能數據自動採集,這個小區因此成為南方電網供電區域內首個實現“電水氣”多表集抄的小區。

多表集抄有助提升社會效率

多表集抄也是國家電網公司的重點工作,在供暖的北方地區,多表集抄還涵蓋了計熱表,形成“四表集抄”。

多表集抄有一個前提:電錶、水錶、燃氣表都要實現智能化,在此基礎上,才能加裝採集設備,彙集不同儀表的數據。在表計方面,智能電錶普及程度遠高於水錶和氣表,因此電網企業具有主導多表集抄的先天優勢。

多表集抄避免了公用事業企業各自採集數據帶來的重複建設,有助於社會整體效益的提升。對於公用事業企業來講,遠傳集抄有助於提高抄表的準確度和工作效率,而且能夠實時進行遠程控制,故障診斷和能效分析。

但是,由電力企業收取費用後再向供水供氣企業結算,另外還涉及數據資源,這些因素將是公用事業企業合作的障礙。

廣州供電局的工作人員介紹,此次試點小區是政府投資的拆遷安置小區 ,不涉及開發商等因素。由於是示範項目,供水供氣企業都比較積極。未來廣州供電局還計劃選擇一家房地產開放商合作,再建設一個多表集抄的試點小區,並與開發商和供水供電企業探索各方均能受益的合作模式。

綜合能源服務不應再分割

在中國,供電企業,自來水公司,燃氣公司截然分開。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美國擁有大量區域性的公用事業公司,居民用戶可以選擇一家公用事業公司同時辦理水、電和燃氣業務。不少業內人士希望逐步改變壟斷專營和條塊分割格局,促進終端供電、供熱、供氣、供水和電動交通充電網絡融合發展。

但是,由於政府能源主管部門長期沿襲行業供應側分類管理模式,客觀上對供應側思維和條塊分割格局的轉變造成障礙。未來應從更好服務用戶的角度出發,以政府和市場力量聯合做好能源服務平臺搭建工作,讓用戶需求與專業化能源服務企業更好對接。

綜合能源業務目前也是電網公司積極拓展的領域。南方電網公司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要大力拓展綜合能源業務,充分發揮公司的資金、市場、客戶、數據等資源優勢,打造新型綜合能源服務商。構建以節能為核心的現代能源服務體系,重點發展工業節能、建築節能業務,有序開發分佈式能源、港口岸電等能源綜合利用業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