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面朝大海享漁利 與時俱進露新顏'

"
"
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面朝大海享漁利 與時俱進露新顏

站在怡和路向南望去,視線盡頭是膠州灣,左手邊是生意興旺的門頭和職工公寓,右手邊是塔吊林立的新安置區,這裡就是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這個膠州灣沿岸的漁村,通過出海捕魚和水產養殖在街道眾多社區中率先過上了好日子。如今出口加工區發展迅速,為周邊帶來了大量流動人員,潮海東也藉此機會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通過公寓出租和網點建設等方式,帶領居民把生活更上一層樓。

"
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面朝大海享漁利 與時俱進露新顏

站在怡和路向南望去,視線盡頭是膠州灣,左手邊是生意興旺的門頭和職工公寓,右手邊是塔吊林立的新安置區,這裡就是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這個膠州灣沿岸的漁村,通過出海捕魚和水產養殖在街道眾多社區中率先過上了好日子。如今出口加工區發展迅速,為周邊帶來了大量流動人員,潮海東也藉此機會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通過公寓出租和網點建設等方式,帶領居民把生活更上一層樓。

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面朝大海享漁利 與時俱進露新顏

膠州灣養育代代潮海人

站在潮海東社區向南望去,就是景色秀麗的膠州灣。在為潮海東提供了優美居住環境同時,膠州灣以廣闊的胸懷饋贈給潮海東居民豐富的物產、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潮海人。由於社區臨海土地貧瘠,每年的農作物不足以支撐生活,勤勞的潮海人就開始藉助膠州灣的漁業資源資源優勢自力更生,通過出海捕魚滿足日常生活。早在七十年代,社區漁船多為體量較小的帆船,船可以輕易從社區南側的淺灘上靠岸,一到漁汛期,漁民們就從這出海,一艘艘帆船緩緩出海、在一家人的期待中載回滿倉魚蝦。

到了八十年代,一種新的捕撈方式開始興起,漁民們稱之為“下小海”:在岸邊的淺灘上用竹竿固定好撐開的漁網,海水上漲將新鮮的海貨帶上岸,潮水褪去海貨就留在了漁網裡,漁民們就可以“坐收漁利”。

與此同時,海產養殖也在這時候開始興起。由於潮海東沿岸灘塗坡度小,居民們便在岸邊建起了堤壩開始從事養殖。沿岸的灘塗被長長的堤壩分為南北兩側,靠近岸邊的北側灘塗建成蝦池;水位較深的南側為天然的蛤蜊養殖場,只需在開春撒上蛤蜊苗就可以等待來年夏秋收穫。通過各式各樣的漁業生產方式,潮海東社區居民們即使在土地貧瘠的條件下依然過上了好日子。

趕海抓小海鮮惹人豔羨

如果說大海對於老一輩來說是養家餬口的資源庫,那對於他們的子孫來更是兒時的回憶和眷戀的情結。眾所周知,青島作為一座沿海城市海產豐富,蛤蜊、黃花魚等大名鼎鼎的海鮮是不少人的心頭好。而在河套,“四小海鮮”泥螞、海沙子、末貨、蠔艮的名氣同樣不小。由於河套環膠州灣沿岸的淺灘為半泥半沙的“泥灘”,十分適合這些“小海鮮”停留,因此盛產這“四小海鮮”的,當屬潮海東。

其中蠔艮每年二至四月為大量上市的季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潮海東社區居委會主任徐方秋正值十幾歲,年輕好動加上熱愛大海,每逢閒暇時候他就去趕海,“踩蠔艮”也就成了他當季的最大樂趣。每當這時潮水退卻後,平整的泥灘裸露出來,上面佈滿了小孔,這就是蠔艮存在的標誌。“那時候蠔艮多,看到灘上有小孔就在四周用腳踩,蠔艮就會從小孔裡鑽出來,這樣踩上不多久就可以收穫滿滿一小桶,家裡中午就可以添菜了。”回想起年少時踩蠔艮的畫面,徐方秋依然十分嚮往。那時潮海東的家家戶戶都能吃上鮮美的蠔艮,如今量少,海鮮市場很難見到蠔艮等“四小海鮮”的身影,個別有售賣的,一般凌晨就被酒店採購人員買走。

除了捕捉時令海鮮,潮海東居民日常也會緊跟潮汐變化趕海。每月初一十五是天文大潮,一天潮漲潮落兩次,由於潮海東沿岸灘塗寬闊,每逢落潮就會有大面積的灘塗裸露出來,沿岸居民們抓住這一優勢,算好日子就去趕海。潮水落到最低位置後會停留一小時左右然後開始回漲,中間這段時間灘塗面積最大、水位也不再變動,漁民就可以盡情帶著工具撿拾魚蝦貝類,當地人成為“趕潮頭”。尤其是晚上落潮,村裡人都閒下來,大家成群結隊打著手電去趕潮頭,灘上密密麻麻全是人,家家戶戶都能滿簍滿筐,趕潮頭成了不少七八十年代生人的美好記憶。

抓住機遇轉型第三產業

由於出海捕撈危險性大,越來越多的漁民棄船上岸,開始轉型謀求新生活。在潮海東社區北側,是出口加工區。出口加工區的成立,帶動了河套街道的發展,更為一街之隔的潮海東創造了機遇。

從怡和路向南一走進潮海東社區,就能看到豎立的樓房和整齊的網點,網點房周邊人來人往帶動了社區集體經濟活躍,這都是出口加工區的建設和有遠見的潮海東領導班子的功勞。2003年,出口加工區批准成立,位於潮海東社區北側,僅僅隔著一條馬路。企業的不斷入駐帶來了大量人口,住房和基礎設施的需求也隨之而來。潮海東社區在街道的支持下修建了4幢職工公寓樓,用來解決加工區職工的住房問題。公寓樓外側便是密密麻麻的網店房,商店、餐館、旅館等日常需求都可以在這裡滿足。每到午飯時間,出口加工區的大量員工到這裡飽餐一頓,街道人來人往十分熱鬧,被居民們稱為“河套中山路”。

加工區的成立為潮海東居民創造了商業機會,也吸納了部分居民到此就業。原本跟隨老一輩出海的居民都選擇走出漁村、到附近和更繁榮的地方創造新生活。

"
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面朝大海享漁利 與時俱進露新顏

站在怡和路向南望去,視線盡頭是膠州灣,左手邊是生意興旺的門頭和職工公寓,右手邊是塔吊林立的新安置區,這裡就是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這個膠州灣沿岸的漁村,通過出海捕魚和水產養殖在街道眾多社區中率先過上了好日子。如今出口加工區發展迅速,為周邊帶來了大量流動人員,潮海東也藉此機會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通過公寓出租和網點建設等方式,帶領居民把生活更上一層樓。

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面朝大海享漁利 與時俱進露新顏

膠州灣養育代代潮海人

站在潮海東社區向南望去,就是景色秀麗的膠州灣。在為潮海東提供了優美居住環境同時,膠州灣以廣闊的胸懷饋贈給潮海東居民豐富的物產、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潮海人。由於社區臨海土地貧瘠,每年的農作物不足以支撐生活,勤勞的潮海人就開始藉助膠州灣的漁業資源資源優勢自力更生,通過出海捕魚滿足日常生活。早在七十年代,社區漁船多為體量較小的帆船,船可以輕易從社區南側的淺灘上靠岸,一到漁汛期,漁民們就從這出海,一艘艘帆船緩緩出海、在一家人的期待中載回滿倉魚蝦。

到了八十年代,一種新的捕撈方式開始興起,漁民們稱之為“下小海”:在岸邊的淺灘上用竹竿固定好撐開的漁網,海水上漲將新鮮的海貨帶上岸,潮水褪去海貨就留在了漁網裡,漁民們就可以“坐收漁利”。

與此同時,海產養殖也在這時候開始興起。由於潮海東沿岸灘塗坡度小,居民們便在岸邊建起了堤壩開始從事養殖。沿岸的灘塗被長長的堤壩分為南北兩側,靠近岸邊的北側灘塗建成蝦池;水位較深的南側為天然的蛤蜊養殖場,只需在開春撒上蛤蜊苗就可以等待來年夏秋收穫。通過各式各樣的漁業生產方式,潮海東社區居民們即使在土地貧瘠的條件下依然過上了好日子。

趕海抓小海鮮惹人豔羨

如果說大海對於老一輩來說是養家餬口的資源庫,那對於他們的子孫來更是兒時的回憶和眷戀的情結。眾所周知,青島作為一座沿海城市海產豐富,蛤蜊、黃花魚等大名鼎鼎的海鮮是不少人的心頭好。而在河套,“四小海鮮”泥螞、海沙子、末貨、蠔艮的名氣同樣不小。由於河套環膠州灣沿岸的淺灘為半泥半沙的“泥灘”,十分適合這些“小海鮮”停留,因此盛產這“四小海鮮”的,當屬潮海東。

其中蠔艮每年二至四月為大量上市的季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潮海東社區居委會主任徐方秋正值十幾歲,年輕好動加上熱愛大海,每逢閒暇時候他就去趕海,“踩蠔艮”也就成了他當季的最大樂趣。每當這時潮水退卻後,平整的泥灘裸露出來,上面佈滿了小孔,這就是蠔艮存在的標誌。“那時候蠔艮多,看到灘上有小孔就在四周用腳踩,蠔艮就會從小孔裡鑽出來,這樣踩上不多久就可以收穫滿滿一小桶,家裡中午就可以添菜了。”回想起年少時踩蠔艮的畫面,徐方秋依然十分嚮往。那時潮海東的家家戶戶都能吃上鮮美的蠔艮,如今量少,海鮮市場很難見到蠔艮等“四小海鮮”的身影,個別有售賣的,一般凌晨就被酒店採購人員買走。

除了捕捉時令海鮮,潮海東居民日常也會緊跟潮汐變化趕海。每月初一十五是天文大潮,一天潮漲潮落兩次,由於潮海東沿岸灘塗寬闊,每逢落潮就會有大面積的灘塗裸露出來,沿岸居民們抓住這一優勢,算好日子就去趕海。潮水落到最低位置後會停留一小時左右然後開始回漲,中間這段時間灘塗面積最大、水位也不再變動,漁民就可以盡情帶著工具撿拾魚蝦貝類,當地人成為“趕潮頭”。尤其是晚上落潮,村裡人都閒下來,大家成群結隊打著手電去趕潮頭,灘上密密麻麻全是人,家家戶戶都能滿簍滿筐,趕潮頭成了不少七八十年代生人的美好記憶。

抓住機遇轉型第三產業

由於出海捕撈危險性大,越來越多的漁民棄船上岸,開始轉型謀求新生活。在潮海東社區北側,是出口加工區。出口加工區的成立,帶動了河套街道的發展,更為一街之隔的潮海東創造了機遇。

從怡和路向南一走進潮海東社區,就能看到豎立的樓房和整齊的網點,網點房周邊人來人往帶動了社區集體經濟活躍,這都是出口加工區的建設和有遠見的潮海東領導班子的功勞。2003年,出口加工區批准成立,位於潮海東社區北側,僅僅隔著一條馬路。企業的不斷入駐帶來了大量人口,住房和基礎設施的需求也隨之而來。潮海東社區在街道的支持下修建了4幢職工公寓樓,用來解決加工區職工的住房問題。公寓樓外側便是密密麻麻的網店房,商店、餐館、旅館等日常需求都可以在這裡滿足。每到午飯時間,出口加工區的大量員工到這裡飽餐一頓,街道人來人往十分熱鬧,被居民們稱為“河套中山路”。

加工區的成立為潮海東居民創造了商業機會,也吸納了部分居民到此就業。原本跟隨老一輩出海的居民都選擇走出漁村、到附近和更繁榮的地方創造新生活。

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面朝大海享漁利 與時俱進露新顏

助老食堂送上暖心服務

在青年人走出社區謀發展的同時,工作日家裡行動不便老人的午餐成了問題。民有所憂,我有所應。去年年底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潮海東社區將社區中原有的一處快餐店鋪重新裝修,打造成河套街道首家“助老大食堂”。社區黨支部書記徐正穆介紹,助老大食堂位於社區中心商業街北側,目前食堂內外部裝修已經完工,內部包含後廚區和進餐區,其中進餐區可容納120餘位老人同時就餐,整個食堂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啟用。

“啟用後的助老食堂將配備有專業的廚師和營養搭配人員,每天中午時間段為社區老人準備6-8種葷素搭配菜品。”徐正穆說,籌建助老大食堂的初衷便是要為居民送上暖心的服務和優惠待遇,因此助老大食堂在高新區和街道給予一定政策補貼後,社區中60-70歲的老人花費6元便可享受一葷一素一湯和主食,而70歲以上和困難戶老人,則分別僅需5元、2元便可吃上放心可口的飯菜。此外,社區還打算籌劃送餐上門服務,讓身體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戶便可享用午餐。

"
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面朝大海享漁利 與時俱進露新顏

站在怡和路向南望去,視線盡頭是膠州灣,左手邊是生意興旺的門頭和職工公寓,右手邊是塔吊林立的新安置區,這裡就是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這個膠州灣沿岸的漁村,通過出海捕魚和水產養殖在街道眾多社區中率先過上了好日子。如今出口加工區發展迅速,為周邊帶來了大量流動人員,潮海東也藉此機會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通過公寓出租和網點建設等方式,帶領居民把生活更上一層樓。

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面朝大海享漁利 與時俱進露新顏

膠州灣養育代代潮海人

站在潮海東社區向南望去,就是景色秀麗的膠州灣。在為潮海東提供了優美居住環境同時,膠州灣以廣闊的胸懷饋贈給潮海東居民豐富的物產、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潮海人。由於社區臨海土地貧瘠,每年的農作物不足以支撐生活,勤勞的潮海人就開始藉助膠州灣的漁業資源資源優勢自力更生,通過出海捕魚滿足日常生活。早在七十年代,社區漁船多為體量較小的帆船,船可以輕易從社區南側的淺灘上靠岸,一到漁汛期,漁民們就從這出海,一艘艘帆船緩緩出海、在一家人的期待中載回滿倉魚蝦。

到了八十年代,一種新的捕撈方式開始興起,漁民們稱之為“下小海”:在岸邊的淺灘上用竹竿固定好撐開的漁網,海水上漲將新鮮的海貨帶上岸,潮水褪去海貨就留在了漁網裡,漁民們就可以“坐收漁利”。

與此同時,海產養殖也在這時候開始興起。由於潮海東沿岸灘塗坡度小,居民們便在岸邊建起了堤壩開始從事養殖。沿岸的灘塗被長長的堤壩分為南北兩側,靠近岸邊的北側灘塗建成蝦池;水位較深的南側為天然的蛤蜊養殖場,只需在開春撒上蛤蜊苗就可以等待來年夏秋收穫。通過各式各樣的漁業生產方式,潮海東社區居民們即使在土地貧瘠的條件下依然過上了好日子。

趕海抓小海鮮惹人豔羨

如果說大海對於老一輩來說是養家餬口的資源庫,那對於他們的子孫來更是兒時的回憶和眷戀的情結。眾所周知,青島作為一座沿海城市海產豐富,蛤蜊、黃花魚等大名鼎鼎的海鮮是不少人的心頭好。而在河套,“四小海鮮”泥螞、海沙子、末貨、蠔艮的名氣同樣不小。由於河套環膠州灣沿岸的淺灘為半泥半沙的“泥灘”,十分適合這些“小海鮮”停留,因此盛產這“四小海鮮”的,當屬潮海東。

其中蠔艮每年二至四月為大量上市的季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潮海東社區居委會主任徐方秋正值十幾歲,年輕好動加上熱愛大海,每逢閒暇時候他就去趕海,“踩蠔艮”也就成了他當季的最大樂趣。每當這時潮水退卻後,平整的泥灘裸露出來,上面佈滿了小孔,這就是蠔艮存在的標誌。“那時候蠔艮多,看到灘上有小孔就在四周用腳踩,蠔艮就會從小孔裡鑽出來,這樣踩上不多久就可以收穫滿滿一小桶,家裡中午就可以添菜了。”回想起年少時踩蠔艮的畫面,徐方秋依然十分嚮往。那時潮海東的家家戶戶都能吃上鮮美的蠔艮,如今量少,海鮮市場很難見到蠔艮等“四小海鮮”的身影,個別有售賣的,一般凌晨就被酒店採購人員買走。

除了捕捉時令海鮮,潮海東居民日常也會緊跟潮汐變化趕海。每月初一十五是天文大潮,一天潮漲潮落兩次,由於潮海東沿岸灘塗寬闊,每逢落潮就會有大面積的灘塗裸露出來,沿岸居民們抓住這一優勢,算好日子就去趕海。潮水落到最低位置後會停留一小時左右然後開始回漲,中間這段時間灘塗面積最大、水位也不再變動,漁民就可以盡情帶著工具撿拾魚蝦貝類,當地人成為“趕潮頭”。尤其是晚上落潮,村裡人都閒下來,大家成群結隊打著手電去趕潮頭,灘上密密麻麻全是人,家家戶戶都能滿簍滿筐,趕潮頭成了不少七八十年代生人的美好記憶。

抓住機遇轉型第三產業

由於出海捕撈危險性大,越來越多的漁民棄船上岸,開始轉型謀求新生活。在潮海東社區北側,是出口加工區。出口加工區的成立,帶動了河套街道的發展,更為一街之隔的潮海東創造了機遇。

從怡和路向南一走進潮海東社區,就能看到豎立的樓房和整齊的網點,網點房周邊人來人往帶動了社區集體經濟活躍,這都是出口加工區的建設和有遠見的潮海東領導班子的功勞。2003年,出口加工區批准成立,位於潮海東社區北側,僅僅隔著一條馬路。企業的不斷入駐帶來了大量人口,住房和基礎設施的需求也隨之而來。潮海東社區在街道的支持下修建了4幢職工公寓樓,用來解決加工區職工的住房問題。公寓樓外側便是密密麻麻的網店房,商店、餐館、旅館等日常需求都可以在這裡滿足。每到午飯時間,出口加工區的大量員工到這裡飽餐一頓,街道人來人往十分熱鬧,被居民們稱為“河套中山路”。

加工區的成立為潮海東居民創造了商業機會,也吸納了部分居民到此就業。原本跟隨老一輩出海的居民都選擇走出漁村、到附近和更繁榮的地方創造新生活。

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面朝大海享漁利 與時俱進露新顏

助老食堂送上暖心服務

在青年人走出社區謀發展的同時,工作日家裡行動不便老人的午餐成了問題。民有所憂,我有所應。去年年底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潮海東社區將社區中原有的一處快餐店鋪重新裝修,打造成河套街道首家“助老大食堂”。社區黨支部書記徐正穆介紹,助老大食堂位於社區中心商業街北側,目前食堂內外部裝修已經完工,內部包含後廚區和進餐區,其中進餐區可容納120餘位老人同時就餐,整個食堂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啟用。

“啟用後的助老食堂將配備有專業的廚師和營養搭配人員,每天中午時間段為社區老人準備6-8種葷素搭配菜品。”徐正穆說,籌建助老大食堂的初衷便是要為居民送上暖心的服務和優惠待遇,因此助老大食堂在高新區和街道給予一定政策補貼後,社區中60-70歲的老人花費6元便可享受一葷一素一湯和主食,而70歲以上和困難戶老人,則分別僅需5元、2元便可吃上放心可口的飯菜。此外,社區還打算籌劃送餐上門服務,讓身體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戶便可享用午餐。

河套街道潮海東社區:面朝大海享漁利 與時俱進露新顏

敲鑼打鼓舞出新風采

百姓們日子越過越紅火,隨之而來精神生活自然也越來越豐富。在潮海東社區裡,有這樣一支特色文化隊伍,他們雖然人數只有十餘人,但是隻要他們出現的地方,總能為百姓帶來一片片歡歌笑語,他們便是社區的鑼鼓隊。社區兩委成員徐攀介紹說,以前社區裡便有愛好打鼓表演的居民,但遲遲沒有組織編排成隊。去年潮海東安置區舉行封頂儀式,社區便將這支隊伍重新組織起來,購置了全新道具,全新的鑼鼓隊正式亮相。“這支隊伍由1只主鼓、6只副鼓和6個鑼組合而成。以後社區裡面有婚禮舉行,我們也會讓鑼鼓隊免費為新人表演,讓大家都能看看鑼隊的風采,也增添喜慶氛圍。”社區兩委成員徐攀說,自從有了鑼鼓隊後,社區又重拾為現役和退伍軍人家庭送光榮燈的傳統。去年除夕夜時,社區便組織兩委成員和鑼鼓隊一同走上社區街頭,在為家家戶戶增添節日喜悅同時,也將光榮燈一一送至軍屬之家。

除了鑼鼓隊外,社區還成立了秧歌隊、太極拳隊、廣場舞、合唱隊等各類文化隊伍,每天晚上吃過飯後,居民便相聚在社區居委會北面的文化大院裡,跟隨音樂舒緩一天工作的疲憊。在社區領導班子的帶領和居民的積極參與下,社區多次在街道誦讀比賽、原創小品大賽、合唱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如今社區居民生活不斷豐富,居住環境也將迎來新變遷。在社區現住址北側,有一處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的工地,六七座高大的塔吊正在緩緩地工作著,不少樓座的雛形也已經顯現,這就是潮海東社區改造安置區。徐正穆介紹說,自2016年社區改造工作開展以來,社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簽約率達97%,計劃將在安置區內共建成21個樓座,預計今年11月底完成樓座主體部分並封頂,居民們預計將於2020年至2021年前後回遷,屆時百姓們將住進新樓,搬進全新的現代化綜合社區之中,實現村民到市民的轉變。

相關鏈接:

明中期,徐氏從東徐戈莊(現趙家嶺村)遷臨海處立潮海村。1961年4月,潮海村成立了兩個生產大隊。1984年9月,兩個大隊各建立了村民委員會,此位東,故名。現有居民870戶,2687人。

(消息來源:青島高新區宣推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