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山歌劇:“非遺”綻放的“姐妹花”

“布機排屋夕朝響,稻田車水長短歌”

南通清末民初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張謇在《江雲》詩中提及的車水長短歌就是海門山歌。

海門山歌不僅在海門流行,還傳唱於啟東、通州部分地區,鹽城大豐沙地移民區,上海的崇明、奉賢,蘇州張家港等地,是吳歌的一個重要支脈。

2008年6月,海門山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序號:593 Ⅱ-94。

海門山歌劇:“非遺”綻放的“姐妹花”


而海門山歌劇,則是由海門山歌衍生而來的“姐妹花”。

1953年11月,海門縣舉辦民間文藝演唱會,中興鄉民歌手趙樹勳演唱了傳統敘事山歌《搖船郎》。

1956年1月,中興鄉業餘劇團(陸行白等人)將山歌《搖船郎》改編成山歌劇《淘米記》搬上舞臺,一路走紅。

翌年3月,進京參加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受到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等領導的接見和鼓勵。

山歌劇迅速成為啟、海、沙地區群眾業餘戲曲活動的熱點。

1958年8月,專業的海門縣山歌劇團成立。初創時期的山歌劇,有清代江南移民文化深深的印記,以[山歌調〕和〔對花調〕為基本唱腔,同時吸收部分民歌小調,近乎江南絲竹,這一表演生活化新興劇種受到觀眾喜愛與追捧。


海門山歌劇:“非遺”綻放的“姐妹花”


1962年後,海門山歌劇演出足跡遍及長江口南北兩岸城鄉。

海門山歌劇曲調優美樸實,清新流暢,鄉土氣息濃郁,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海門山歌劇常用曲調60餘首,其中以“山歌調”、“對花調”為基本調,以羽、徵調式兩種聲腔形成對比;由板腔,聯曲兩種板式結構組織而成。已有板式:“山歌調”慢板、中板、清板、流水板、聯板、緊板、疊板、快拉慢唱等九種板式,“對花調”慢板、中板、清板、寬板、雲水板、簡板等六種板式。並吸收許多小調和說唱音樂。有的用於抒情,有的用於敘事。如“月月節”,這首曲調感情充沛,意境深遠,用於載歌載舞最為適宜;《小郎依兒來》活躍有彈性;“香袋調”旋律優美,容易上口;“佛祈調”十分靈活,不受唱詞字數限制,可長可短,可緊可鬆,善於表達愉快的心情;“打櫻桃調”、“五更鼓兒調”擅長男女對歌、抒發情愛;另有“牌經調”“採仙桃調”等油腔滑調,適於反面人物的表演。

在移植其他劇種古裝戲的同時,戲曲傳統程式也一併滲入,逐步有了生、旦、淨、醜的行當之分。

1977年後,海門山歌劇團三進上海市區公演,其中移植改編的諷刺喜劇《楓葉紅了的時候》連演九十場,現代戲《餘麗娜之死》為許多省、市劇團移植上演。

此外,海門山歌劇團還創作演出了《看桃人》《倆媳婦》《古宮奇冤》等劇目,《倆媳婦》於1980年元旦由上海電視臺錄製播出。

海門山歌劇:“非遺”綻放的“姐妹花”


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門山歌劇團三次北上,在東臺、大豐等地演出,受到歡迎。

藉助現代傳媒,《唐伯虎與沈九娘》被拍成戲曲電視片,戲曲演唱《日子香來夢也香》《新嫁妝舊嫁妝》等參加各種電視晚會。

山歌劇的新劇目不斷問世,業餘劇團創作上演《送葡萄》《重上鴛鴦橋》《串鄉記》《求醫記》等。

專業劇團先後創作和移植的劇目有《初戀的情人》《賠衣記》《家庭公案》《情繫法網》《花季風雨》等。

1993年5月,《青龍角》劇組應文化部藝術局邀請,演出於北京兒童藝術劇場。

1994年8月,《青龍角》音樂作品參加由中國戲曲音樂學會、蒙古二人臺學會聯合在內蒙古烏海市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戲曲音樂“孔三傳獎”暨學術研討會,榮膺金獎。

2002年12月,《獻給媽媽的歌》獻演北京。

2002年春節,《淘米記》《倆媳婦》應邀參加中國(杭州)“城隍閣杯”民間戲曲大賽,亮相西子湖畔,捧回銀獎、優秀表演獎、組織獎。

2005年,《採桃》參加了中國濱州·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演出,登上了與國際接軌的平臺。

在新中國成立後培養起來的地方劇種中,有四大劇種是中國戲曲事業的領軍劇種。其中北為龍江劇、南為白劇、西為隴劇,而東,就是廣泛流傳於江海大地的海門山歌劇。海門山歌劇團是海門山歌劇種唯一的劇團,被譽為“江海平原一枝花”。

有研究者(鄒仁嶽先生)指出:長期的一支獨秀,缺乏競爭,從而在編劇、導演和演員各個環節上都面臨人才斷流的危機。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還有待社會各界深入研究。

相關閱讀

南通與黃梅戲的不解之緣

原來,“茶”真的是從“荼”而來的

南通越劇:吹遍江海大地的越儂軟語

南通通劇是童子戲還是僮子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