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92歲老人談70餘載家庭生活變遷 一家30多口人四代同堂過上好日子

海口92歲老人談70餘載家庭生活變遷 一家30多口人四代同堂過上好日子

周春英老人與部分兒孫合影 。

海口92歲老人談70餘載家庭生活變遷 一家30多口人四代同堂過上好日子

冼開明說老古井已經被自來水取代。

海口92歲老人談70餘載家庭生活變遷 一家30多口人四代同堂過上好日子

周春英兒子在村裡蓋起新樓房。

清晨的陽光灑滿鄉間小道,鳥兒在樹上歡唱,92歲的周春英老人坐在自家的小院裡晒太陽、聽鳥鳴。她佈滿皺紋的臉上寫滿了坎坷與滄桑,平靜的眼神透露出祥和與滿足。

“70年前,戰火紛飛,我們必須忍受貧窮、飢餓,有家不能回。”周春英表示,那時,她對家的概念是模糊的。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家”才有了具體的形狀,從最初的經濟拮据,到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再到如今奔小康,家庭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憶往昔 忍受貧窮、飢餓,有家不能回

1927年10月,周春英出生在海口龍塘鎮。在她3歲時,經父母之命,她與隔壁村時年僅2歲的冼同榮訂了娃娃親。

1943年,周春英嫁給冼同榮。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人生大喜事並未給周春英及家人帶來太大的興奮。

婚後不久,周春英離開了家,跟隨中國共產黨加入抗日戰爭。“我十幾歲就與中國共產黨員相識,之後騎馬為共產黨員祕密傳送書信,擔任通訊員。”周春英回憶,婚後不久,為了躲避敵人,她未來得及向家人說明情況就離開了家。沒想到,這一走就是七八年。多年來,她躲在深山裡,有家不能回。那時的生活苦不堪言,男女同胞擠在一個山洞裡,席地而臥,餓了啃樹皮、吃野菜,受傷了也不敢去醫院,只能強忍著。

隨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相繼勝利,周春英於1953年才回到家,過上正常的家庭生活。

談變化 從花轎迎親到汽車接新娘

在周春英看來,戰爭年代的生活是貧窮的、充滿飢餓的、提心吊膽的。而新中國成立後,全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周春英的印象中,家裡的明顯變化是從大兒子冼畢輝結婚時開始的。她記得,當時,大兒媳婦黃玉金化著新娘妝,坐著解放牌小汽車被迎娶到家裡。當時,家裡擺了好幾桌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好好熱鬧了一番。而後,二兒子、小兒子娶媳婦,一次比一次熱鬧。

“我結婚時,坐著花轎來的,沒有鑼鼓喧天,也沒有鞭炮齊鳴。”周春英回憶,那時條件艱苦,基本上沒擺酒宴,只邀請部分親戚一起吃了頓飯。婚宴桌上的菜少得可憐,肉更是不見蹤影。

“我們年輕的時候,生活很艱苦。”周春英回憶,她1953年重返冼家時,公公因患病未及時醫治已去世,老公冼同榮做木匠,但生意不好,全家依靠婆婆做媒來換取生活所需。為了補貼家用,當時周春英在村裡擔任婦女主任,每月領六毛錢的工資。

“頓頓吃不飽,一年半載看不到碗裡有肉,過年過節也不例外。衣服更是不知補了多少補丁。”周春英說,等到孩子稍大點,生活條件才逐步改善。

 從住石頭房到搬進新樓房

生活的變化,讓周春英有些應接不暇。1980年,大兒子冼畢輝一家以打石頭謀生,收入微薄。“我記得小時候,家裡住的是用火山石蓋的石頭房,房子牆壁上有明顯的洞口。”冼畢輝的小兒子冼開明回憶,小時候他和兄弟姐妹都是一起擠在一間小石頭房裡,一張床不夠睡就橫著睡。

1990年,冼畢輝的媳婦黃玉金加工豆腐拿到縣城賣。1996年,冼畢輝夫婦在村裡開起了公交車。2000年,經過勤奮打拼,冼畢輝一家人蓋起了樓房。2009年,冼畢輝一家又在海口市內買了新房。

周春英表示,二兒子、小兒子的生活水平也不斷在提高。他們在老家蓋起了樓房,小孩在海口讀書。

生活的改善體現在方方面面。走進玉仙村,在村的南邊有一口老古井,井邊雜草叢生,已經停用17年。“以前,我們吃水都要去井裡挑,全村人吃一口井,人多時要排隊,很不方便。洗衣服更麻煩,要去河邊洗。”周春英說,2002年,全村通上自來水。剛開始,她很好奇,水龍頭這麼神奇,怎麼會有乾淨的水流出來,且家家戶戶都可以裝,不用再跑到井邊挑水。後來,她聽兒孫們說,城裡早就用上自來水了,才放心喝。

周春英說介紹,如今,大兒子已從公交車行業退休,二兒子在建築工地當保安;小兒子做起菸酒生意。

幾個孫子的成長讓周春英更是驕傲。周春英的二孫子冼開明於2004年考上大學,也是家裡的第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冼開明在一家汽車公司擔任機械設計師,並已買房安家。其他幾個孫子或開環衛車、或開貨車、或做房地產生意,都有各自喜歡的工作。

如今,周春英一家30多口人四代同堂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生活很幸福。 (南國都市報 記者 黃婷 實習生 邢利芳 文/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