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西玉米地“長出”服裝城'

""哈西玉米地“長出”服裝城

2017年,國貿服裝城大屏幕播放黨的十九大開幕盛況。

編者按

新中國成立70年間,冰城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在直觀可見的城區建築與設施變遷背後,是哈爾濱在商業、人居、工業等各個領域的驚人成就。即日起,本報以不同年代的城郊點位為視角,推出“那一年,這兒是城郊”系列報道。通過走訪不同年代工作或居住在當時“城郊”的當事人,講述他們眼中冰城諸多領域發生的變遷。

南崗區學府路與中興大道交口,高樓鱗次櫛比。其中幾座四到五層樓高的商廈呈“L”形分佈,每天奔赴這裡的市民與外地顧客川流不息。

這裡,是哈爾濱的著名地標之一——服裝城。當年只有一棟樓的“服裝城”,如今已成為集國貿服裝城、哈西服裝城、哈爾濱服裝城、國潤家飾城、哈西綜合批發市場等於一體的“服裝城商圈”。

20多年時間裡,從當年南崗城郊的一片玉米地,變身為哈爾濱無數家庭購置衣物、家用百貨等的“打卡點”——某種程度上,“服裝城”見證了哈爾濱商業的蓬勃發展與時尚高地的自然迭代。

"哈西玉米地“長出”服裝城

2017年,國貿服裝城大屏幕播放黨的十九大開幕盛況。

編者按

新中國成立70年間,冰城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在直觀可見的城區建築與設施變遷背後,是哈爾濱在商業、人居、工業等各個領域的驚人成就。即日起,本報以不同年代的城郊點位為視角,推出“那一年,這兒是城郊”系列報道。通過走訪不同年代工作或居住在當時“城郊”的當事人,講述他們眼中冰城諸多領域發生的變遷。

南崗區學府路與中興大道交口,高樓鱗次櫛比。其中幾座四到五層樓高的商廈呈“L”形分佈,每天奔赴這裡的市民與外地顧客川流不息。

這裡,是哈爾濱的著名地標之一——服裝城。當年只有一棟樓的“服裝城”,如今已成為集國貿服裝城、哈西服裝城、哈爾濱服裝城、國潤家飾城、哈西綜合批發市場等於一體的“服裝城商圈”。

20多年時間裡,從當年南崗城郊的一片玉米地,變身為哈爾濱無數家庭購置衣物、家用百貨等的“打卡點”——某種程度上,“服裝城”見證了哈爾濱商業的蓬勃發展與時尚高地的自然迭代。

哈西玉米地“長出”服裝城

1996年的哈爾濱服裝城。

玉米地變身“時尚中心”

時光追溯到上世紀。眼前服裝城諸多商廈樓體所處的片區,還只是南崗區躍進鄉翻身村的一片耕地。由於土質條件限制,這片耕地主要種植玉米等農作物。哈西地區,除了農田,就是稀疏的村落。城區的街道上,經常有拉貨的馬車穿梭。

彼時,哈爾濱並沒有規模化服裝批發及加工基地,服裝、衣帽等商品主要從廣州等南方城市引進。而時尚、洋氣的哈爾濱人對服裝衣物的需求量,每年都在快速攀升。哈市相關部門決定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建設哈爾濱自己的服裝製作、加工基地。

1995年,由南崗區政府和哈爾濱國際貿易城8000名個體業者共同投資興建的國貿服裝城建成營業。由於款式新穎,面料、輔料齊全,國貿服裝城剛一營業就吸引了哈爾濱周邊群眾到這裡選購。國潤家飾城總經理宋世鋼回憶,那時國貿服裝城採用的“前店後廠”模式,前店銷售,後廠加工。老百姓穿衣用物有什麼需求和想法,很快就能做出來。由於加工、銷售的服裝款式新穎、樣式更新速度快,國貿服裝城的名氣迅速在哈爾濱“時尚圈”打響。

有多火?每天早上8點國貿服裝城一開門,攤床就被前來購買服裝的市民或來批發布料的省內外商戶圍住。前來批發的廠商中,不乏金髮碧眼的洋麵孔,因為語言不通,很多人都是一邊用手比畫,一邊用筆在紙上指指點點。

那時,服裝城會舉辦“服裝展示會”——相當於如今時裝發佈會,模特現場走秀展示潮流服飾。“當時能在服裝城做上一件衣服,那時尚感,不亞於現在在專賣店買上一身名牌。”宋世鋼說。

"哈西玉米地“長出”服裝城

2017年,國貿服裝城大屏幕播放黨的十九大開幕盛況。

編者按

新中國成立70年間,冰城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在直觀可見的城區建築與設施變遷背後,是哈爾濱在商業、人居、工業等各個領域的驚人成就。即日起,本報以不同年代的城郊點位為視角,推出“那一年,這兒是城郊”系列報道。通過走訪不同年代工作或居住在當時“城郊”的當事人,講述他們眼中冰城諸多領域發生的變遷。

南崗區學府路與中興大道交口,高樓鱗次櫛比。其中幾座四到五層樓高的商廈呈“L”形分佈,每天奔赴這裡的市民與外地顧客川流不息。

這裡,是哈爾濱的著名地標之一——服裝城。當年只有一棟樓的“服裝城”,如今已成為集國貿服裝城、哈西服裝城、哈爾濱服裝城、國潤家飾城、哈西綜合批發市場等於一體的“服裝城商圈”。

20多年時間裡,從當年南崗城郊的一片玉米地,變身為哈爾濱無數家庭購置衣物、家用百貨等的“打卡點”——某種程度上,“服裝城”見證了哈爾濱商業的蓬勃發展與時尚高地的自然迭代。

哈西玉米地“長出”服裝城

1996年的哈爾濱服裝城。

玉米地變身“時尚中心”

時光追溯到上世紀。眼前服裝城諸多商廈樓體所處的片區,還只是南崗區躍進鄉翻身村的一片耕地。由於土質條件限制,這片耕地主要種植玉米等農作物。哈西地區,除了農田,就是稀疏的村落。城區的街道上,經常有拉貨的馬車穿梭。

彼時,哈爾濱並沒有規模化服裝批發及加工基地,服裝、衣帽等商品主要從廣州等南方城市引進。而時尚、洋氣的哈爾濱人對服裝衣物的需求量,每年都在快速攀升。哈市相關部門決定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建設哈爾濱自己的服裝製作、加工基地。

1995年,由南崗區政府和哈爾濱國際貿易城8000名個體業者共同投資興建的國貿服裝城建成營業。由於款式新穎,面料、輔料齊全,國貿服裝城剛一營業就吸引了哈爾濱周邊群眾到這裡選購。國潤家飾城總經理宋世鋼回憶,那時國貿服裝城採用的“前店後廠”模式,前店銷售,後廠加工。老百姓穿衣用物有什麼需求和想法,很快就能做出來。由於加工、銷售的服裝款式新穎、樣式更新速度快,國貿服裝城的名氣迅速在哈爾濱“時尚圈”打響。

有多火?每天早上8點國貿服裝城一開門,攤床就被前來購買服裝的市民或來批發布料的省內外商戶圍住。前來批發的廠商中,不乏金髮碧眼的洋麵孔,因為語言不通,很多人都是一邊用手比畫,一邊用筆在紙上指指點點。

那時,服裝城會舉辦“服裝展示會”——相當於如今時裝發佈會,模特現場走秀展示潮流服飾。“當時能在服裝城做上一件衣服,那時尚感,不亞於現在在專賣店買上一身名牌。”宋世鋼說。

哈西玉米地“長出”服裝城

下圖:1996年,哈爾濱服裝城內攤床林立。

各大購物中心“包圍”服裝城

國貿服裝城的成功,吸引了更多商戶在此集聚,挖掘哈爾濱服裝業的巨大潛力。2000年,哈西服裝城、國潤家飾城相繼開業;2002年哈爾濱服裝城正式開門納客……如今的服裝城商圈,已成為佔地30多萬平方米,擁有商戶6700餘戶、從業人員3萬餘人的黑龍江省內紡織品、服裝生產銷售輻射力較強的大市場。

由於地處京哈、哈大、哈雙公路途經要道,服裝城商圈已成為哈爾濱市周邊地區以及龍江對外服裝流通的一條“通道”。除本市及周邊縣市的業戶外,大批溫州、石獅、香港、俄羅斯等國內外客商都與服裝城商圈內的商場建立起業務聯繫。“服裝城”也成為冰城商業的一大品牌。

服裝城當年所在的城郊片區,眼下早已成為城市核心繁華商業區之一。

哈西地區時尚購物中心與商業業態如雨後春筍。從2012年開門營業的學府凱德廣場,到2014年哈西萬達商業廣場;從2016年開門納客的哈西西城紅場,再到2017年營業的宜家家居……目前,哈西商圈早已形成了百貨商品、家居零售、餐飲娛樂等完備的商業格局。

哈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0年翻232倍

服裝城商圈蝶變發展的近30年時間裡,哈爾濱市的商業生態也在快速成長:在傳統的中央大街、秋林商圈之外,道里愛建商圈、群力商圈,香坊樂鬆商圈……陸續湧現。

眼下的服裝城,早已不再是市民購置時尚衣物的第一選擇。但目前很難有一個商場或商圈,能產生如同當年的“服裝城”對哈爾濱人的號召力——冰城商業佈局及業態的極大豐富,讓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

來自哈爾濱市統計局的統計數字顯示,改革開放40年來,全市商品供應總量持續擴大,品種明顯增多,新的商業形態不斷湧現。200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1000億元,2011年超2000億元,2017年達到4044.8億元,是1978年的232.5倍,年均增長15%。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