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管理者是講故事的高手

溝通的目的是交流思想、增加理解與信任、消除隔閡、化解矛盾、統一思想、最終達成共識等。因此以溝通為目的“故事”必須將真實和真誠作為基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想獲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不僅僅在於怎麼“說”,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去“做”,管理的核心還是在於腳踏實地地去創造價值

文/張潤斌 上海致盛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致盛文化(871426)董事長,新加坡國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溝通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有多種多樣,如語言、文字、網絡等。企業管理者的溝通能力尤為重要,尤其是在如今的信息時代,良好的溝通能力是一名優秀的管理者應該具備的素質之一。溝通的目的是讓對方正確接收信息,即有效溝通。實現有效溝通的方式其實多種多樣,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為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很多優秀的管理者想到了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幫助自己的聽眾有效地吸取和整合信息、知識與策略。

任何時代,人們都喜歡聽故事。以前有一本叫《故事會》的刊物,薄薄的小冊子裡全是短小精悍的故事,賣遍全中國,上到七八十的老年人下到剛識字的孩童,都喜歡讀。進入互聯網時代,紙媒沒有了昔日的風光,但故事並沒有因此失去它的受眾,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存在。微博、微信上的段子手們成了新的“故事會”,會講故事的人能夠在短時間內集聚大量的人氣和粉絲,可見人們對故事的喜愛程度之深,以及故事這種表現形式對人的影響力之大。故事不僅僅是一種消遣娛樂,它還能夠迅速把人們的思維統一起來,形成合力,這與企業管理的最終目標不謀而合。以故事為載體,會讓你的觀點更容易被聽眾記住和接納。所以,最優秀的企業家和管理者都是講故事的高手、出色的演說家,他們能夠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去感染聽眾,將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直接輸送到聽眾的腦中。

當我們提到會講故事的企業家時,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馬雲。有人說馬雲是故事大王、在中國的企業家裡他是最會講故事的,我相信聽過他演講的人都不會反駁。馬雲的故事之所以動人,在於他不僅僅是單純地闡述自己的觀點,而是從分享自己的一個見聞、一個經歷,然後將其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將故事和觀點結合起來。這與他白手起家的創業經歷分不開,他所說的故事來自於他的個人經歷。倘若只是一味的說教,那麼觀點就會變得乾癟和無趣,自然不會有太多人能夠被吸引。所以,“藥”還是同一味“藥”,但裹上了名為“故事”的糖衣,吃的人就不覺得苦了。

我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就發現很多能力很強的管理者在溝通這塊存在短板,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缺乏講故事的能力。管理是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和物品,人都是有感情的,講故事的本質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想要講好故事,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何為共情?它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有人會把共情和同情弄混,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同情是指我重視你的感受,理解你的困難並願意提供幫助。而共情則比同情要難,真正的共情,應該是站在對方的角度,體會他的感受、明白他的思想、知道他的心聲。從根本上說,每個人都有被人傾聽和被人理解的需求,就像每個人都渴望獲得一個“知音”,共情能力也因此顯得重要。當你覺得被他人理解,並與之建立某種連接時,你對這個人的一言一行接受程度就會提高,並讓自己反饋這種情感的連接,最終形成雙向的良好溝通機制。

企業管理者為什麼需要共情能力?有人會說,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中,應該是用制度來管理,管理者不需要付出過多的情感,而是應該冷靜、客觀、嚴格和高效,這些當然是企業管理者的基本素質,但管理者如果只依賴制度去領導團隊,那麼和一臺能夠發號施令的機器人有什麼區別?特別是今後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是高科技引領創新,只有創造力高的人才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持續盈利。而越是創造能力高的員工對工作環境、工作氛圍、企業文化等的要求也更高,僅僅依靠制度很難留住人才。

管理者想要講好故事、實現有效溝通,光說不練是不行的,想要能夠和員工達成共情的狀態,就需要去親身體驗員工的真實工作狀態,才能從情感上理解他們。時至2019年初,在致盛公司,我們幾乎所有的核心管理人員都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在選拔和考核高管時,擁有基層工作經驗是基本的條件之一。我們還要求高管在不同的崗位、項目和地區之間進行輪換。剛開始有些管理者不願意進行工作上的調動,覺得這對他們的工作專業度和持久度有所影響,但後來他們很多人都發現了這種制度的優勢。曾有一位項目經理,他在調動到新崗位之後非常不適應,就來找我談話,說想要回到原來的崗位上,被我拒絕了。我問他為什麼無法適應,他說問題出在和項目原有團隊的磨合上,自己卯足了勁卻感覺使不上力,覺得自己孤立無援。

對於這位經理的調動其實是我有意為之,因為我對他的瞭解比較深,他本人的工作能力很強,性格比較雷厲風行,唯一的欠缺就是在與人的溝通上。他習慣於用要求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團隊成員,一旦成員出現差錯或不能令他滿意的地方,他就會對人比較嚴厲,批評不留情面。跟他比較久的員工都適應了他的工作方式,但換到新的崗位,新的團隊就會對他的管理風格產生排斥情緒。

其實我一直在等他來找我談話,因為我知道只有自己親身體驗過,才能夠深刻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以這次工作調動為契機,我指出了他的問題,同時告訴了他一些解決的辦法。比如我要求他,對於員工沒有做好的工作,要親自去指導直至工作圓滿完成,且不能太過嚴厲;在每次召開項目例會時,必須點名表揚至少一位表現不錯的團隊成員;還要定期組織員工進行聯誼、拓展、聚餐等活動。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之後,他在新的崗位上擁有了一些新的“戰友”,工作的推進非常順利。他對工作的具體問題、細節的把握更加準確了,並且能夠真正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幫助、激勵他們,從而建立起情感的紐帶,達到價值觀的驅同,那麼他再去跟團隊溝通,大家的接受度和認可度都隨之提高了,工作自然事半功倍。

溝通的目的是交流思想、增加理解與信任、消除隔閡、化解矛盾、統一思想、最終達成共識等。因此以溝通為目的“故事”必須將真實和真誠作為基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想獲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不僅僅在於怎麼“說”,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去“做”,管理的核心還是在於腳踏實地地去創造價值。因為成功從來都是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溝通”出來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