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出塞》:“河”還是“沙”?

古詩 王之渙 詩歌 黃河 運城新聞網 2017-06-17

古典詩詞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份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為什麼同一位詩人的同一首詩中的同一句,在不同的版本中會有不同的字、詞呢?為什麼有個別詩人的經典詩句生澀難懂、有悖常理呢?這充分證明這些詩句在流傳中有個別學者傳抄時筆下有誤。

由於歷史漫長、年代久遠,在千百年來流傳過程中難免個別地方發生錯誤。

筆者認為原因很多,大體有以下四種情形:一是漢字在書寫時楷、行、草、隸、篆難免混雜,抄寫過程中看錯字行,造成失誤、顛倒、筆誤,如:沙、河,水、木;二是中國地域遼闊,同一個字、詞在不同地方發音差別較大,如倚、綺,百、白;三是諸多漢字的發音相近、相同而含意不同,如雲、銀,蜀、楚;四是刻版、印刷過程中工人文化水平、歷史知識深淺不同,校勘過程中粗心大意,如烏孫、烏珠,湘、江。故而造成古詩詞中少數詩句順序顛倒,字詞失真,句子生硬,意思生澀,無法理解,難以註釋。大多數學者先入為主,照本宣科,硬去牽強附會,而不敢解放思想,大膽地糾正一些明顯的錯誤。

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這說明,在古代,我們的先哲們就已發現了書中存在的問題。“晉三豕過河”的錯誤也證實,不少文章在流傳中確有魯魚混淆的情況。

為了探尋詩人之原創,為了不讓經典中明顯違背常識的詩句繼續流傳,不但貽誤子孫後代,而且也有損於中華詩詞的光輝形象。必須對此類問題逐一進行認真的分析、鑑別,以求最接近詩人原作為佳。

古人云:“作詩不可一字無來歷,讀詩不可一字不考核也。”

筆者認為,在閱讀、註釋任何一首古詩詞時,首先要弄清詩人寫此詩的時間、地點,否則就不能正確理解其初心,就必然要出錯。

舉一例,唐代王之渙的七絕《出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題《出塞》,說明詩人出使塞外,進入邊境。這首絕句在其他詩集中的詩題是《涼州詞》。《出塞》《涼州詞》《涼州曲》,都是一個意思,寫邊塞風光、生活。涼州古治在今甘肅武威一帶。

玉門關,故址在甘肅敦煌以西。新址在嘉峪關以西。從詩的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可知,詩人是站在玉門關上的。

請問:古玉門關邊有黃河嗎?沒有。新玉門關旁有黃河嗎?沒有。玉門關旁從古到今沒有黃河流過,這是千真萬確的歷史事實。黃河從青海發源,向東流經甘肅蘭州,然後九曲十八灣流向大海。蘭州邊的黃河距玉門關何止千里,那第一句“黃河遠上白雲間”便有點讓人費思量。

筆者以為,此句王之渙原句是“黃沙遠上白雲間”而不是黃河。行草中“河”“沙”極為相似,粗心的傳抄人誤讀誤寫造成今天的“疑案”。按照“黃河”一說,此詩不好解釋。按照“黃沙”一說,一幅十分逼真的塞外風光盡收眼底,一切則順理成章了。

歷史事實是:玉門關是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國的必經之路,春季也是大唐與西域各國互相交流最多的時候,玉門關一帶,每天日中多會颳起大風,揚起黃沙,鋪天蓋地!

筆者的理解是,詩人站在玉門關上:舉目遠眺,黃沙彌漫,直衝雲霄;抬頭近觀,高山矗立,懸崖壁立;側耳傾聽,一曲很熟悉的《折揚柳》羌笛聲傳來,詩人觸景生情,大發感慨:這裡是塞外邊城,是沒有春天的;這裡是殺戮的戰場,有的永遠是寒冷的冬天。這首詩表達了王之渙希望和平,反對戰爭,企盼各民族之間睦鄰友好的真實心理。

用王之渙的另一首著名的五言絕句《登鸛雀樓》來證明吧: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鸛雀樓在山西蒲州城的黃河岸邊,詩人站在鸛雀樓上,抬頭看天空,太陽東出西落,低頭看樓下,濤濤黃河水奔向大海,面對這一自然規律,詩人發出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感嘆。登高必望遠的哲理躍然紙上。在《登鸛雀樓》一詩中,黃河是真實存在的,而在玉門關是看不見黃河的,把看得見的黃沙寫上不是更合情合理嗎?

筆者目前閱讀到的唐詩中,有關邊塞戰鬥、生活的詩篇有多處寫到“北風”“白雪”“黃沙”的。

再欣賞幾篇與王之渙同時代的其他詩人的名篇吧:

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翰·《涼州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王之渙《出塞》一詩,有的學者曾經指出過以“沙”代“河”,筆者與其產生共鳴,也算是所見略同吧。 (申中善 楊啟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