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騎牛上學”與國學教育

國學 動物 教育 蘇州中公教育 蘇州中公教育 2017-07-30
<div><p><img src='full/f5a4de347a45d91a36eb572654734da91ef0ff11' img_width='640' img_height='640' alt='2018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騎牛上學”與國學教育' inline='0'>【熱點背景】</p><p>近日,成都一位醉心國學的父親李裡,為了讓三歲兒子更好地學習國學,從去年冬天開始用牛送他上幼兒園,途中帶孩子背誦古詩詞經典,李裡認為,傳統文化應該貫穿到生活的衣食住行當中;而騎牛,便是在“行”方面的嘗試。</p><p>【中公解析】</p><p>作為父親,能夠堅持上學、放學接送孩子,確實是一種父愛的體現。該父親通過騎牛送兒子上學,雖屬於在“行”方面對於國學傳承的一種嘗試,但其效果及方式卻值得考量。</p><p>“騎牛上學”在這位父親看來,是為了傳承國學。但眾所周知,國學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文明輝煌燦爛的思想根基。國學經典中蘊涵的傳統美德,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們的人格,提升孩子們的素養。如孝親敬長,誠實守信,謙恭有禮,生活中要尊師重教,尊老愛幼,要知道怎樣做人做事等。但該父親不明白,傳承國學並非單純為了模仿古人,而是立足當下,令祖先的智慧得以承續,以期在現實語境下生成新的意義。傳承國學需要傳承的是精神內涵,是文化素養,而不是形式主義。</p><p>與此同時,時代在變化,環境亦在變化。“騎牛上學”放在當下的交通環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對於城市的管理來說,《道路交通安全法》雖沒有規定馬或者牛等動物不能騎上路,但動物容易受到驚嚇,騎行上路對騎行者和其他交通參與者都會造成一定的交通安全隱患。在交通工具十分發達的今天,有人牽著牛,到學校接送孩子,很容易引起圍觀,影響孩子健康心理的成長;而且讓孩子騎牛上學,其實是在無形中否定現代文化,還容易讓孩子產生困惑。</p><p>因此,要讓孩子多受傳統文化的薰陶,絕非照搬複製古人的生活方式。在育子問題上,父母要避免走極端,不僅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給“電子保姆”,讓孩子變得五體不勤、五穀不分,也不能動輒讓孩子“穿越”,與現實生活脫節。總之,要想實現國學與時俱進地“復活”,讓國學與現代生活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家長就需要選擇一個更好的方式,更理性去邂逅國學,也許會對孩子的安全、成長更為有利。</p></div>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