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馬紮

慶典雙輪馬車

13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馬紮

慶典雙輪馬車

1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是圖坦卡蒙的雙輪戰車,圖坦卡蒙去世的非常突然,所以才會匆匆下葬,所以死因也一直受到各種猜測,前幾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圖坦卡蒙可能是死於“車禍”,被高速行駛的雙輪馬車衝撞喪命。

因為運用最新技術重建圖坦卡蒙死因,發現其軀幹遭高速行駛的馬車車輪輾壓的可能性相當大,導致其重傷。因為在他的胸腔裡,不僅左側肋骨斷裂,胸骨和心臟也都不見了。這對製作木乃伊的人應該是極大的挑戰吧。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馬紮

慶典雙輪馬車

1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是圖坦卡蒙的雙輪戰車,圖坦卡蒙去世的非常突然,所以才會匆匆下葬,所以死因也一直受到各種猜測,前幾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圖坦卡蒙可能是死於“車禍”,被高速行駛的雙輪馬車衝撞喪命。

因為運用最新技術重建圖坦卡蒙死因,發現其軀幹遭高速行駛的馬車車輪輾壓的可能性相當大,導致其重傷。因為在他的胸腔裡,不僅左側肋骨斷裂,胸骨和心臟也都不見了。這對製作木乃伊的人應該是極大的挑戰吧。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

戰車在中王朝時期被引進埃及,到了新王國時期在軍隊中佔有重要地位,馬車伕成為最高的軍事級別,每輛戰車可以容納兩名士兵。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上刻畫最英勇的法老一般獨自衝鋒在最前方,他把韁繩系在腰上來控制馬車前進的方向,一邊騰出雙手拉弓射箭。這種雙輪馬車在民間是非常少見的。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9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馬紮

慶典雙輪馬車

1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是圖坦卡蒙的雙輪戰車,圖坦卡蒙去世的非常突然,所以才會匆匆下葬,所以死因也一直受到各種猜測,前幾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圖坦卡蒙可能是死於“車禍”,被高速行駛的雙輪馬車衝撞喪命。

因為運用最新技術重建圖坦卡蒙死因,發現其軀幹遭高速行駛的馬車車輪輾壓的可能性相當大,導致其重傷。因為在他的胸腔裡,不僅左側肋骨斷裂,胸骨和心臟也都不見了。這對製作木乃伊的人應該是極大的挑戰吧。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

戰車在中王朝時期被引進埃及,到了新王國時期在軍隊中佔有重要地位,馬車伕成為最高的軍事級別,每輛戰車可以容納兩名士兵。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上刻畫最英勇的法老一般獨自衝鋒在最前方,他把韁繩系在腰上來控制馬車前進的方向,一邊騰出雙手拉弓射箭。這種雙輪馬車在民間是非常少見的。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這尊阿努比斯雕像是一個箱子的滑蓋,它被放置在墓室的入口出,鼻子朝著棺材,可能是為了恐嚇盜墓賊,雕像是木頭的,外面塗有黑色的瀝青和金色的裝飾,眼睛是由黑曜石製作的,所以栩栩如生。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馬紮

慶典雙輪馬車

1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是圖坦卡蒙的雙輪戰車,圖坦卡蒙去世的非常突然,所以才會匆匆下葬,所以死因也一直受到各種猜測,前幾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圖坦卡蒙可能是死於“車禍”,被高速行駛的雙輪馬車衝撞喪命。

因為運用最新技術重建圖坦卡蒙死因,發現其軀幹遭高速行駛的馬車車輪輾壓的可能性相當大,導致其重傷。因為在他的胸腔裡,不僅左側肋骨斷裂,胸骨和心臟也都不見了。這對製作木乃伊的人應該是極大的挑戰吧。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

戰車在中王朝時期被引進埃及,到了新王國時期在軍隊中佔有重要地位,馬車伕成為最高的軍事級別,每輛戰車可以容納兩名士兵。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上刻畫最英勇的法老一般獨自衝鋒在最前方,他把韁繩系在腰上來控制馬車前進的方向,一邊騰出雙手拉弓射箭。這種雙輪馬車在民間是非常少見的。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這尊阿努比斯雕像是一個箱子的滑蓋,它被放置在墓室的入口出,鼻子朝著棺材,可能是為了恐嚇盜墓賊,雕像是木頭的,外面塗有黑色的瀝青和金色的裝飾,眼睛是由黑曜石製作的,所以栩栩如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阿努比斯是墳墓的守護者,一般在埃及的墓葬典禮中,會有祭司帶著豺狼的面具扮演它。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馬紮

慶典雙輪馬車

1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是圖坦卡蒙的雙輪戰車,圖坦卡蒙去世的非常突然,所以才會匆匆下葬,所以死因也一直受到各種猜測,前幾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圖坦卡蒙可能是死於“車禍”,被高速行駛的雙輪馬車衝撞喪命。

因為運用最新技術重建圖坦卡蒙死因,發現其軀幹遭高速行駛的馬車車輪輾壓的可能性相當大,導致其重傷。因為在他的胸腔裡,不僅左側肋骨斷裂,胸骨和心臟也都不見了。這對製作木乃伊的人應該是極大的挑戰吧。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

戰車在中王朝時期被引進埃及,到了新王國時期在軍隊中佔有重要地位,馬車伕成為最高的軍事級別,每輛戰車可以容納兩名士兵。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上刻畫最英勇的法老一般獨自衝鋒在最前方,他把韁繩系在腰上來控制馬車前進的方向,一邊騰出雙手拉弓射箭。這種雙輪馬車在民間是非常少見的。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這尊阿努比斯雕像是一個箱子的滑蓋,它被放置在墓室的入口出,鼻子朝著棺材,可能是為了恐嚇盜墓賊,雕像是木頭的,外面塗有黑色的瀝青和金色的裝飾,眼睛是由黑曜石製作的,所以栩栩如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阿努比斯是墳墓的守護者,一般在埃及的墓葬典禮中,會有祭司帶著豺狼的面具扮演它。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諾匹斯瓶的聖盒

9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馬紮

慶典雙輪馬車

1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是圖坦卡蒙的雙輪戰車,圖坦卡蒙去世的非常突然,所以才會匆匆下葬,所以死因也一直受到各種猜測,前幾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圖坦卡蒙可能是死於“車禍”,被高速行駛的雙輪馬車衝撞喪命。

因為運用最新技術重建圖坦卡蒙死因,發現其軀幹遭高速行駛的馬車車輪輾壓的可能性相當大,導致其重傷。因為在他的胸腔裡,不僅左側肋骨斷裂,胸骨和心臟也都不見了。這對製作木乃伊的人應該是極大的挑戰吧。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

戰車在中王朝時期被引進埃及,到了新王國時期在軍隊中佔有重要地位,馬車伕成為最高的軍事級別,每輛戰車可以容納兩名士兵。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上刻畫最英勇的法老一般獨自衝鋒在最前方,他把韁繩系在腰上來控制馬車前進的方向,一邊騰出雙手拉弓射箭。這種雙輪馬車在民間是非常少見的。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這尊阿努比斯雕像是一個箱子的滑蓋,它被放置在墓室的入口出,鼻子朝著棺材,可能是為了恐嚇盜墓賊,雕像是木頭的,外面塗有黑色的瀝青和金色的裝飾,眼睛是由黑曜石製作的,所以栩栩如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阿努比斯是墳墓的守護者,一般在埃及的墓葬典禮中,會有祭司帶著豺狼的面具扮演它。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諾匹斯瓶的聖盒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個是裝圖坦卡蒙內臟的卡諾匹斯罐的聖盒,用的是聖殿的建築造型,華蓋上是聖蛇頂著太陽圓盤,四位不同的女神張開雙臂守護法老的內臟。四個女神的造型基本一致,從頭飾可以區分不同女神的身份。比如頭頂王座的這位一看就是伊西斯女神。每個女神都面向一個荷魯斯的孩子,荷魯斯的孩子的職責就是保護法老內臟。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馬紮

慶典雙輪馬車

1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是圖坦卡蒙的雙輪戰車,圖坦卡蒙去世的非常突然,所以才會匆匆下葬,所以死因也一直受到各種猜測,前幾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圖坦卡蒙可能是死於“車禍”,被高速行駛的雙輪馬車衝撞喪命。

因為運用最新技術重建圖坦卡蒙死因,發現其軀幹遭高速行駛的馬車車輪輾壓的可能性相當大,導致其重傷。因為在他的胸腔裡,不僅左側肋骨斷裂,胸骨和心臟也都不見了。這對製作木乃伊的人應該是極大的挑戰吧。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

戰車在中王朝時期被引進埃及,到了新王國時期在軍隊中佔有重要地位,馬車伕成為最高的軍事級別,每輛戰車可以容納兩名士兵。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上刻畫最英勇的法老一般獨自衝鋒在最前方,他把韁繩系在腰上來控制馬車前進的方向,一邊騰出雙手拉弓射箭。這種雙輪馬車在民間是非常少見的。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這尊阿努比斯雕像是一個箱子的滑蓋,它被放置在墓室的入口出,鼻子朝著棺材,可能是為了恐嚇盜墓賊,雕像是木頭的,外面塗有黑色的瀝青和金色的裝飾,眼睛是由黑曜石製作的,所以栩栩如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阿努比斯是墳墓的守護者,一般在埃及的墓葬典禮中,會有祭司帶著豺狼的面具扮演它。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諾匹斯瓶的聖盒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個是裝圖坦卡蒙內臟的卡諾匹斯罐的聖盒,用的是聖殿的建築造型,華蓋上是聖蛇頂著太陽圓盤,四位不同的女神張開雙臂守護法老的內臟。四個女神的造型基本一致,從頭飾可以區分不同女神的身份。比如頭頂王座的這位一看就是伊西斯女神。每個女神都面向一個荷魯斯的孩子,荷魯斯的孩子的職責就是保護法老內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就是裡面裝著圖坦卡蒙內臟的卡諾匹斯罐。

圖坦卡蒙金面具

3陳列室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馬紮

慶典雙輪馬車

1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是圖坦卡蒙的雙輪戰車,圖坦卡蒙去世的非常突然,所以才會匆匆下葬,所以死因也一直受到各種猜測,前幾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圖坦卡蒙可能是死於“車禍”,被高速行駛的雙輪馬車衝撞喪命。

因為運用最新技術重建圖坦卡蒙死因,發現其軀幹遭高速行駛的馬車車輪輾壓的可能性相當大,導致其重傷。因為在他的胸腔裡,不僅左側肋骨斷裂,胸骨和心臟也都不見了。這對製作木乃伊的人應該是極大的挑戰吧。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

戰車在中王朝時期被引進埃及,到了新王國時期在軍隊中佔有重要地位,馬車伕成為最高的軍事級別,每輛戰車可以容納兩名士兵。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上刻畫最英勇的法老一般獨自衝鋒在最前方,他把韁繩系在腰上來控制馬車前進的方向,一邊騰出雙手拉弓射箭。這種雙輪馬車在民間是非常少見的。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這尊阿努比斯雕像是一個箱子的滑蓋,它被放置在墓室的入口出,鼻子朝著棺材,可能是為了恐嚇盜墓賊,雕像是木頭的,外面塗有黑色的瀝青和金色的裝飾,眼睛是由黑曜石製作的,所以栩栩如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阿努比斯是墳墓的守護者,一般在埃及的墓葬典禮中,會有祭司帶著豺狼的面具扮演它。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諾匹斯瓶的聖盒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個是裝圖坦卡蒙內臟的卡諾匹斯罐的聖盒,用的是聖殿的建築造型,華蓋上是聖蛇頂著太陽圓盤,四位不同的女神張開雙臂守護法老的內臟。四個女神的造型基本一致,從頭飾可以區分不同女神的身份。比如頭頂王座的這位一看就是伊西斯女神。每個女神都面向一個荷魯斯的孩子,荷魯斯的孩子的職責就是保護法老內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就是裡面裝著圖坦卡蒙內臟的卡諾匹斯罐。

圖坦卡蒙金面具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金面具應該是開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了,也是全世界最為知名的文物之一,這件面具在專門的展廳展出,是不允許拍照的。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馬紮

慶典雙輪馬車

1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是圖坦卡蒙的雙輪戰車,圖坦卡蒙去世的非常突然,所以才會匆匆下葬,所以死因也一直受到各種猜測,前幾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圖坦卡蒙可能是死於“車禍”,被高速行駛的雙輪馬車衝撞喪命。

因為運用最新技術重建圖坦卡蒙死因,發現其軀幹遭高速行駛的馬車車輪輾壓的可能性相當大,導致其重傷。因為在他的胸腔裡,不僅左側肋骨斷裂,胸骨和心臟也都不見了。這對製作木乃伊的人應該是極大的挑戰吧。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

戰車在中王朝時期被引進埃及,到了新王國時期在軍隊中佔有重要地位,馬車伕成為最高的軍事級別,每輛戰車可以容納兩名士兵。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上刻畫最英勇的法老一般獨自衝鋒在最前方,他把韁繩系在腰上來控制馬車前進的方向,一邊騰出雙手拉弓射箭。這種雙輪馬車在民間是非常少見的。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這尊阿努比斯雕像是一個箱子的滑蓋,它被放置在墓室的入口出,鼻子朝著棺材,可能是為了恐嚇盜墓賊,雕像是木頭的,外面塗有黑色的瀝青和金色的裝飾,眼睛是由黑曜石製作的,所以栩栩如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阿努比斯是墳墓的守護者,一般在埃及的墓葬典禮中,會有祭司帶著豺狼的面具扮演它。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諾匹斯瓶的聖盒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個是裝圖坦卡蒙內臟的卡諾匹斯罐的聖盒,用的是聖殿的建築造型,華蓋上是聖蛇頂著太陽圓盤,四位不同的女神張開雙臂守護法老的內臟。四個女神的造型基本一致,從頭飾可以區分不同女神的身份。比如頭頂王座的這位一看就是伊西斯女神。每個女神都面向一個荷魯斯的孩子,荷魯斯的孩子的職責就是保護法老內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就是裡面裝著圖坦卡蒙內臟的卡諾匹斯罐。

圖坦卡蒙金面具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金面具應該是開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了,也是全世界最為知名的文物之一,這件面具在專門的展廳展出,是不允許拍照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這頂金面具是用來保護圖坦卡蒙木乃伊的頭部、肩膀和上胸部的。法老清秀的面容是理想化的體現,微微拉長的臉部,杏仁眼,彎曲的眉毛和豐滿的嘴脣,都是埃赫那吞統治時期典型的肖像特徵。

結語: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馬紮

慶典雙輪馬車

1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是圖坦卡蒙的雙輪戰車,圖坦卡蒙去世的非常突然,所以才會匆匆下葬,所以死因也一直受到各種猜測,前幾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圖坦卡蒙可能是死於“車禍”,被高速行駛的雙輪馬車衝撞喪命。

因為運用最新技術重建圖坦卡蒙死因,發現其軀幹遭高速行駛的馬車車輪輾壓的可能性相當大,導致其重傷。因為在他的胸腔裡,不僅左側肋骨斷裂,胸骨和心臟也都不見了。這對製作木乃伊的人應該是極大的挑戰吧。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

戰車在中王朝時期被引進埃及,到了新王國時期在軍隊中佔有重要地位,馬車伕成為最高的軍事級別,每輛戰車可以容納兩名士兵。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上刻畫最英勇的法老一般獨自衝鋒在最前方,他把韁繩系在腰上來控制馬車前進的方向,一邊騰出雙手拉弓射箭。這種雙輪馬車在民間是非常少見的。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這尊阿努比斯雕像是一個箱子的滑蓋,它被放置在墓室的入口出,鼻子朝著棺材,可能是為了恐嚇盜墓賊,雕像是木頭的,外面塗有黑色的瀝青和金色的裝飾,眼睛是由黑曜石製作的,所以栩栩如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阿努比斯是墳墓的守護者,一般在埃及的墓葬典禮中,會有祭司帶著豺狼的面具扮演它。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諾匹斯瓶的聖盒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個是裝圖坦卡蒙內臟的卡諾匹斯罐的聖盒,用的是聖殿的建築造型,華蓋上是聖蛇頂著太陽圓盤,四位不同的女神張開雙臂守護法老的內臟。四個女神的造型基本一致,從頭飾可以區分不同女神的身份。比如頭頂王座的這位一看就是伊西斯女神。每個女神都面向一個荷魯斯的孩子,荷魯斯的孩子的職責就是保護法老內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就是裡面裝著圖坦卡蒙內臟的卡諾匹斯罐。

圖坦卡蒙金面具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金面具應該是開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了,也是全世界最為知名的文物之一,這件面具在專門的展廳展出,是不允許拍照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這頂金面具是用來保護圖坦卡蒙木乃伊的頭部、肩膀和上胸部的。法老清秀的面容是理想化的體現,微微拉長的臉部,杏仁眼,彎曲的眉毛和豐滿的嘴脣,都是埃赫那吞統治時期典型的肖像特徵。

結語: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開羅的博物館裡的展品太多了,實在不能一一分享,甚至短暫的一天參觀時間我都沒能一一看完,埃及藝術是人類最早的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強烈的崇高感,高度觀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希望有一天可以再來參觀一次,來將這篇遊記補充的更加豐富一下。

這篇主要介紹了開羅博物館,接下來還會更新幾篇關於埃及神話體系及埃及建築的文章,希望把這次埃及之行了解到的知識點都能比較全面的記錄下來。有興趣的可以繼續關注~

最後一個彩蛋:

"

開羅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八大博物館之一,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開羅解放廣場,建於1858年,1902年遷至現在這座古老而豪華的雙層石建築內。那裡珍藏著自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羅馬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共10萬多件,埃及博物館可以付費拍照,不過不要開閃光燈,但是圖坦卡蒙館是不允許帶任何拍攝設備進入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在博物館的入口,種植著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專門將這兩種植物拍出來,因為埃及經常在壁畫或者雕塑中將這兩種植物纏繞在一起表達上下埃及的統一,所以這裡特別強調一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荷花代表上埃及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紙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進開羅國家博物館,第一反應一定是——陳列的也太擁擠太亂了。而這種陳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館長別有用心的設計,因為古埃及人就喜歡這樣的擺設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廟裡立滿了雕塑,陵墓裡的每一處可利用空間都寫滿了象形文字,就連普通民宅的傢俱用品也被擺得滿滿的。連現代的埃及人屋裡的空牆壁上也要掛上畫。所以這種擁擠的陳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審美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展館的第一層佈局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第二層的佈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題排列的,陳列有最珍貴的館藏,比如圖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寶,還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這邊把一些珍貴文物按照展廳的時間脈絡和主題進行整理,有一些是當天沒有在參觀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義的文物,還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Part 1

前王朝-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40-27世紀)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時期,在這一千多年中,尼羅河水年年氾濫,多次改變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衝擊平原上古老的歷史遺蹟,所以這時期留下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都不充分,因此目前還不能重現這一段歷史。

納爾邁調色板

零王朝 納爾邁統治時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

納爾邁調色板,對古埃及的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調色板正反兩邊的畫面講述了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統一的記錄。

現在考古對上下埃及統一前的前王朝時期、南北對峙以及征服的經過了解非常少。而這個調色板描繪的正好是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取得勝利,征服了下埃及後的景象。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調色板的正面是戰爭勝利後國王前往戰場視察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屍體,他身後跟著一個替他拿涼鞋的貴族,前面有四面旗幟,旗幟從遠古時期就被認為是領土的象徵。

納爾邁頭頂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國王的王冠,這象徵他是上埃及的領導者,手裡拿著的權杖象徵它的權力不容置疑。

畫面下方是國王化身成為公牛破壞了一座城並將敵人踩在腳下。而畫面中間那兩隻長得像長脖子草泥馬的動物,它們長長的脖子纏繞在一起,象徵阻擾國王統一的力量都將會被克服。最上方還有兩個哈託女神,之間有一個王宮門,上面刻著國王的名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納爾邁調色板背面

調色板背面畫面刻畫的是國王打擊敵軍將軍、取得勝利的場景,旁邊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右邊的鷹象徵國王化身為鷹神荷魯斯,它站在一個長著紙莎草的人頭上,紙莎草是下埃及的標誌,所以象徵國王對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因為調色板正面的納爾邁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而且有時兩冠合一,被稱為紅白王冠。因此,調色板被認為是納爾邁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利比亞調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利比亞調色板

利比亞調色板的畫面雖然有破損,但依然能看出來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欖林。

利比亞在古代盛產橄欖油,所以普遍認為這塊調色板記錄的場景為利比亞向埃及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埃及當時的勢力範圍到達什麼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這塊調色板在藝術處理上也比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繪非常生動,刻畫敏銳表現了不同牲畜的習性:公牛不習慣列隊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顯得煩躁不安;而驢子擅長跋涉顯得逆來順受;最下列的公羊習慣被驅趕,顯得溫順。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於調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動物刻到最後版面不夠了,於是雕刻家把最後一頭羊刻畫成朝後看的了,不但解決了版面問題,也讓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單調。

Part 2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7-22世紀)

埃及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空前的進步,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認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瑪阿特)在世界被創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來了,只有法老才能運用瑪阿特的真理保衛國家,所以在這一時期,以維護法老的統治為核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鷹神荷魯斯的化身,所以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話色彩。

書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園前25世紀中期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書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會寫字,除了祭司和貴族,只有專業的書吏可以讀寫。所以書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這尊古王國時期的書吏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體分開了,顯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這在古埃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古埃及追求永恆,分離的部件十分容易損壞,這不符合古埃及的審美。古埃及的一邊都是手腳緊緊的併攏在身軀兩邊,顯得安全死板但永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傳統書吏對比圖

而書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來做雕塑。但其實這是用銅鑲邊仿造化妝的眼線,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寶石鑲嵌而成。因此這尊雕像是古王國時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佩爾雕像

第五王朝 烏塞爾卡夫統治時期 公元前25世紀

4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第五王朝越來越廣泛的開始使用木頭製作雕刻,木頭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壞,所以能保存下來的木頭雕刻都非常珍貴。一般會在木頭雕像上會覆蓋石膏粉,不過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卡佩爾雕像

這尊雕像刻畫的非常寫實,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製成,栩栩如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雕刻的人物姿勢更像壁畫上的樣子,邁開一字步。這在立體雕刻中是很少見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雙手雙腳併攏的,這樣雕刻更加結實,符合埃及追求永恆的審美。

但是可能因為木頭雕像比石雕柔軟,可以雕的更為靈活些,材質輕巧所以不需要依賴背部的支撐力,四肢間也不需要填充來增強支撐,所以開始出現這種四肢分開方便組合的造型。而且這尊雕像面部豐滿圓滑,非常自然、寫實,打破了埃及傳統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這個雕像出土的時候,因為過於自然寫實。顯得非常親切,有人說長得像他們村的村長,所以它又被稱呼為村長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嚴格遵守埃及藝術準則的雕像,這對夫婦擺著傳統姿勢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較隨意一帶而過,重點都在上半部分,臉部用石英和雪花膏製成的栩栩如生閃閃發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磚色皮膚,王妃淺色皮膚,因為當時男性要出門晒太陽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淺色皮膚,這是古埃及的繪畫定式

這尊雕刻比較細膩的刻畫在於男性身體健碩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來視覺會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讓王妃裹著一條帶有古風特點的披掛,輕薄的衣裙將女性身體的體態凸現出來,通過對裝飾品的刻畫調和了這對夫妻的平衡感,給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種生動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時期 公元前24-23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製作較為粗糙,但是它卻因為結構佈局的精巧卻聞名於世。

塞布尼是一個侏儒,所以雕刻家通過視覺上的技巧將他的身體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飾起來,他的短腿盤起來,下方站著他的兩個孩子,和旁邊的妻子的長度形成對稱。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古埃及的世界觀認為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原型進行再創作表達,但是不能脫離實際情況刻意捏造,因為他們認為死後世界要保持和現實世界一樣。所以雕刻家只是儘可能的隱藏了侏儒的身體缺陷,並沒有背離這一事實,只是通過構圖讓畫面顯得更為和諧。妻子用手臂溫柔的摟著她的丈夫,顯得忠貞而和睦。兩個孩子造型一樣,留著長辮子的是男孩子,這是當時男孩的一種流行髮飾。

美杜姆的鵝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2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美杜姆的鵝是一副繪製在灰泥上的畫。在灰泥上作畫不僅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裝飾性更強。

在古王國時代,灰泥牆上繪製的純彩色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這種畫極易受到破壞所以保存下來的比較少。主要新王國時期更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鵝圖”是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繪製下來,這麼完美的保存下來真的非常難得。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美杜姆的鵝

這幅壁畫尺寸比較大,畫面上的6只鵝與現實生活中的鵝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各3只,三隻向左,三隻向右;朝著相反的方向漫步行進,悠閒自得,而以兩端低頭覓食的兩隻顯得尤為突出生動。埃及繪畫注重對稱統一,但是這位畫家巧妙地通過羽毛的細節的不同使畫面變得更為生動。

海泰斐麗斯皇后隨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魯統治時期 公元前26世紀

37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張床是胡夫的母親的隨葬品,胡夫母親的墓裡還發現了大量的傢俱,可見古埃及時期傢俱製作工藝非常發達,可以說是世界傢俱設計的先驅。

古埃及的床沒有床頭,只在腳那一頭裝了一塊木板,這裡獅腳正面的位置對應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傢俱喜用獸足,四足方式一致,這個時候的設計還遵照自然界動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臘時期就變成X形放射狀的傢俱腿了。

Part 3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18世紀)

中王國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於中王國王權衰落、神廟集團控制國家,對外戰爭頻繁,階級矛盾激化,宮廷爭鬥的激烈,從而使得中王國衰落,第13王朝時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進入第二中間期。

由於中王國時期文物延續了古王國的風格,反而在建築上修建的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令人驚呼,所以這邊暫時不講中王國時期的文物,會專門寫一篇文章結合卡爾納克神廟一起介紹。

Part 4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6-11世紀)

從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由於新王國時期,埃及不斷對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圖擴大一倍,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埃及帝國時期。由於祭司貴族的勢力龐大,王權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導致新王國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隸起義中被摧毀。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爾篡位,新王國時期結束,埃及進入後期埃及歷史時期。

新王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無疑都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該歷史時期出現的圖特摩斯三世,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女王哈特舍普蘇特,被稱為古埃及的武則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雖然沒什麼稱謂,不過好大喜功、興建建築,又長壽老婆又多,我覺得如果中國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較匹配(捂嘴笑);當然還有生前名聲不大,匆匆下葬,逃過被盜墓命運的圖坦卡蒙。

這幾位法老都有著自己興建的大型建築,也可以單獨放一篇文章來講,今天主要說一下開羅博物館裡特別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發現於該法老在卡爾納克阿蒙-拉神廟附近為阿吞神建造的神廟,因為該法老將首都遷至阿瑪爾納,而且當時由於發生了政治與宗教的重大變革,加上受到東方的藝術影像,古埃及傳統藝術標準開始鬆懈,產生了元素更為複雜的阿瑪爾納藝術。

【編者注】阿瑪爾納藝術:埃及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時的藝術。因這一王朝的首都設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頓,即今埃及的阿瑪爾納而得名。這時期的藝術,埃及雕刻的許多傳統法則被突破了,並且強調藝術要從過去的理想化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寫人及其周圍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頓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與埃赫那頓的王后《涅菲爾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頓的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他死後不久,改革被廢止,埃及藝術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圖片為自攝

可以看出來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圖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與傳統的阿蒙神祭司團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藝術開始走向寫實主義,法老不再完美無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恆的面容,而是臉部凹陷,窄眼睛,長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這種用真實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這對後世古希臘的雕刻有很深的影響。

而且在卡納克神廟中發現這尊他的裸體雕塑,竟然“無性徵”,有專家認為這是為了體現法老的神性,是沒有性別的,同時是人民的父母親,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紀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涅菲爾蒂皇后頭像殘像

涅菲爾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這尊雕像雖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翹起,神情端莊,已經很美了,但最負盛名《涅菲爾蒂》的頭像並不在開羅博物館。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

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佛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個就是現存柏林國家博物館裡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據說涅菲爾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傾城傾國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會說你長得像埃及豔后,而是說你長得像涅菲爾蒂。為了創造形象的真實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淺紅色的膚色,濃黑的眉毛和深紅的雙脣,顯得美麗而又雅緻。雕刻家眼睛的製作,墊了一塊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雙目極富神氣,顯得非常明媚動人。

Part 5

圖坦卡蒙專題展

圖坦卡蒙可能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整個世界。在他墓裡發現的珍寶被放置在開羅博物館的二樓。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只要屍身保存完好,死後便可獲得“永生”。而欲將生前榮耀帶入來世的埃及法老們,害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在金字塔不斷被盜,木乃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轉而選擇在尼羅河西岸的一個荒涼山谷裡鑿巖成墓。自圖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國的時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這個小山谷裡,這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著名的“帝王谷”。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帝王谷

然而這也並沒有阻擋瘋狂的盜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當時的考古界認為不可能還有沒被盜過的墳墓了。然而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歷時五年,將整個帝王古分區發掘了一遍,終於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處斷壁的底部,發現了一道已然塵封幾千年的石門,石門上刻有“圖坦卡蒙”的封印。經過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著蠟燭從鑿開的縫隙側身鑽進去,頓時,他驚呆了。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因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礫所覆蓋,圖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來,成為迄今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資助挖掘工作的卡納馮勳爵與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圖坦卡蒙原名圖坦卡頓,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圖坦卡蒙幼年時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撫養。而父親阿肯那頓的死去,使年幼的圖坦卡蒙成為了法老,同時也成為了孤兒。娜芙蒂蒂十分喜愛他,視如己出,並將自己和阿肯那頓的三女兒安荷森納蒙許配給圖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繼承權。雖然圖坦卡蒙和安荷森納蒙是同父異母姊弟,但是兩人感情很好,婚姻滿幸福,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兩個孩子全部因流產而死,流產原因不明(多半是因為近親結婚)。阿肯那頓在位時推翻了常規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頓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頌太陽神的詩篇,他關閉了阿蒙神廟,大大打擊了祭祀集團的勢力,並且遷都到其他地方。圖坦卡蒙登基時只有八九歲,迫於祭司集團的壓力,把王城從阿馬那遷回至底比斯,恢復阿蒙神的信仰,並且改名為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的寶座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

在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5000多件隨葬品佈滿了除棺槨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傢俱、雕像、武器、包金戰車、王杖等,精美絕倫。尤其是這張木製銀貼面的獅腿的寶座,被卡特稱讚為“迄今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麗的文物”。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寶座的腿部呈獅子頭像,獅子的眼睛鑲嵌著白石英石和水。從前,寶座腿部中間還有細金絲制和象徵南北方統一的蓮花和紙沙草花圖案。寶座的扶手同樣有用上下埃及的保護神眼鏡蛇和禿鷹合體象徵著統一和保護的意義。眼鏡蛇頭上的雙王冠表示王國的統一,白冠是銀製的、而紅冠由金子製成。禿鷹的雙翼呈表示永恆的符號。

此外寶座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徵著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裡寫的是法老的原來的名字“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神的鮮活形象”,這個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後來被另一個名字“阿蒙神的鮮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啟用的時間是泰爾.阿瑪爾納被廢棄的、政權重新迴歸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復之後。這兒的“圖坦卡頓”一名,反映出這個寶座在圖坦卡蒙統治早期,生活在泰爾.阿瑪爾納就使用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扶手處

這個把手位置的設計很特別,正看是老鷹,反看是帶翅膀的眼鏡蛇,老鷹代表上埃及,眼鏡蛇代表下埃及,所以這裡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腳蹬

寶座的腳蹬也是木質鑲金的,上面的六個圈形象徵這國家的敵人,三個亞洲敵人和三個努比亞敵人,他們都被法老踩在腳下。邊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亞洲的外國土地都在你的腳下”腳蹬的側面是象徵平民的鳥圖案,表示“所有”的圖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這些合在一起表示“國王收到所有民眾的愛戴”。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的寶座背部圖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圖,表現了法老夫婦之間的親密。法老的短卷假髮戴著複合王冠,也戴著大項圈和手鐲。他穿著他的非正式、長長的褶皺裙,這是用白銀鑲嵌而成的,上面裝飾帶由半寶石鑲嵌而成。阿頓神化身為太陽圓盤,居於畫面顯眼的位置。太陽盤把他的賜予生命的射線延伸到法老夫婦身上。圖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腳放在腳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納蒙正端著一杯香油,親切的擦著他的皮膚。她戴著王冠,王冠由兩隻角圍繞著太陽盤和兩隻羽毛組成。她也帶著多層胸飾,穿著非正式的摺疊頭名服,這也由白銀鑲嵌而成。夫婦身後的象形銘文顯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納頓”,意思是“為阿頓而活的人”。

這個椅背的畫面表現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畫面,任務姿態舒展自然,是阿瑪爾納時期典型的特徵。

雕像聖所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

這個是一個木頭做成的聖所,整個雕刻用金葉覆蓋並放置在一個銀質的雪橇上面。這個聖所頂部有裝飾線條,凸圓形的屋頂有個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廟的造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雕像聖所細節圖

表面裝飾極為豐富,主要的內容是圖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納蒙在一起的場景。例如捐贈場景,皇后被認為是天空和大地的紐帶,能夠使法老重獲永恆生命和王權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贈送法老荷花,象徵新生的項鍊和趕走邪惡的叉鈴。這種表現仍然體現了阿瑪爾納藝術的特點,人物的動作和姿勢都顯得自然而親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藝術截然不同。

賽奈特遊戲板

3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賽奈特遊戲板

賽奈特遊戲是埃及的一種桌面遊戲,類似於跳棋。這塊遊戲板是最豪華的一塊,方格里鑲嵌了象牙,有一個獅腳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做成,這種遊戲出現在墓室裡除了要滿足法老死後的娛樂,還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亡靈書中記錄到,靈魂在復活的路上,有一關就是要與一位看不見的對手玩賽奈特遊戲,輸贏對死者的復活至關重要。

杯子形狀的檯燈

20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杯子形狀的檯燈

這件器物極其精美,是一個裝埃香精的容器,這個瓶子兩旁的人物是尼羅河神,手裡拿著的植物是象徵上埃及的蓮花和象徵下埃及紙莎草,這個瓶子的形狀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聯合“的意思,所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統一,這類紋路經常出現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現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來源於埃及,所以去埃及旅遊買香精是很棒的紀念品。

慶典椅

25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慶典椅

這張慶典椅將摺疊椅加了靠背改為交椅,由烏木製作,上面鑲嵌模仿斑點皮膚的不規則象牙,腿做成了鴨頭的形狀,鑲嵌了各種寶石和金子,據說最早的摺疊坐具就起源於埃及。埃及在古王國時代(距今將近五千年)就已經證實有馬紮坐具了。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馬紮

慶典雙輪馬車

1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是圖坦卡蒙的雙輪戰車,圖坦卡蒙去世的非常突然,所以才會匆匆下葬,所以死因也一直受到各種猜測,前幾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圖坦卡蒙可能是死於“車禍”,被高速行駛的雙輪馬車衝撞喪命。

因為運用最新技術重建圖坦卡蒙死因,發現其軀幹遭高速行駛的馬車車輪輾壓的可能性相當大,導致其重傷。因為在他的胸腔裡,不僅左側肋骨斷裂,胸骨和心臟也都不見了。這對製作木乃伊的人應該是極大的挑戰吧。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

戰車在中王朝時期被引進埃及,到了新王國時期在軍隊中佔有重要地位,馬車伕成為最高的軍事級別,每輛戰車可以容納兩名士兵。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畫上刻畫最英勇的法老一般獨自衝鋒在最前方,他把韁繩系在腰上來控制馬車前進的方向,一邊騰出雙手拉弓射箭。這種雙輪馬車在民間是非常少見的。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阿努比斯的便攜像

這尊阿努比斯雕像是一個箱子的滑蓋,它被放置在墓室的入口出,鼻子朝著棺材,可能是為了恐嚇盜墓賊,雕像是木頭的,外面塗有黑色的瀝青和金色的裝飾,眼睛是由黑曜石製作的,所以栩栩如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阿努比斯是墳墓的守護者,一般在埃及的墓葬典禮中,會有祭司帶著豺狼的面具扮演它。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卡諾匹斯瓶的聖盒

9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個是裝圖坦卡蒙內臟的卡諾匹斯罐的聖盒,用的是聖殿的建築造型,華蓋上是聖蛇頂著太陽圓盤,四位不同的女神張開雙臂守護法老的內臟。四個女神的造型基本一致,從頭飾可以區分不同女神的身份。比如頭頂王座的這位一看就是伊西斯女神。每個女神都面向一個荷魯斯的孩子,荷魯斯的孩子的職責就是保護法老內臟。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就是裡面裝著圖坦卡蒙內臟的卡諾匹斯罐。

圖坦卡蒙金面具

3陳列室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坦卡蒙金面具應該是開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了,也是全世界最為知名的文物之一,這件面具在專門的展廳展出,是不允許拍照的。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這頂金面具是用來保護圖坦卡蒙木乃伊的頭部、肩膀和上胸部的。法老清秀的面容是理想化的體現,微微拉長的臉部,杏仁眼,彎曲的眉毛和豐滿的嘴脣,都是埃赫那吞統治時期典型的肖像特徵。

結語: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開羅的博物館裡的展品太多了,實在不能一一分享,甚至短暫的一天參觀時間我都沒能一一看完,埃及藝術是人類最早的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強烈的崇高感,高度觀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希望有一天可以再來參觀一次,來將這篇遊記補充的更加豐富一下。

這篇主要介紹了開羅博物館,接下來還會更新幾篇關於埃及神話體系及埃及建築的文章,希望把這次埃及之行了解到的知識點都能比較全面的記錄下來。有興趣的可以繼續關注~

最後一個彩蛋:

開羅國家博物館寫滿埃及歷史,你卻只知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

圖片為自攝

這個據講解說是埃及法老的避孕套,看後五味雜陳,難以描述,說說你的看法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