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讀經典,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作者:國學使者

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的九弟被削官職,被勒令回家省親,臨別之際,曾國藩贈他一句千古格言“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

進德與學問是曾國藩一生不曾放下的兩件大事,他在給幾位弟弟的家書中談到“我輩讀書,只為兩件事:一是修身養性,包括誠心、正己、修身、齊家,以求無愧於父母;二是精研學業,包括學習詩詞文章及其作法,以求保護自己。”

毛主席曾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因為讀書依然是這個時代成本最低,但成效最高的自我提升方式。然而,現今的我們很難靜下心來好好讀書,也很少有人再去讀經典。

記得一次參加國學課程,一人問:“你們組織的什麼活動呀?”當他得知是學國學時,那人鄙夷地說:“學國學?那是一群神經病才會學的玩意兒!”

讀經典,難道真的是守舊,是閒人的消遣嗎?非也!終極“書蟲”唐諾這樣說過——讀聖賢書,是向死人要答案。

今天我們讀經典,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去年年底,官方公佈的一組數據令人咋舌:月入5000元的年輕人,比月入2萬元的更敢花。其中28.57%的人使用消費貸款,就是為了償還其他貸款。

近年來,“愛自己就要捨得為自己花錢”“做精緻的自己”等消息鋪天蓋地而來,在連番的信息轟炸中,越來越多人消費膨脹,為了所謂的精緻一步步掉進商家的陷阱。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合適的消費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許多人的錢包撐不起自己消費的野心。《易經·彖傳》記載:“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古人在經典中早就明確地提出來了,要效仿天地,按節制之道行事,才能避免陷入困境。


今天我們讀經典,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又如讓無數家長頭疼的孩子教育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希望,為讓孩子全面發展,我們任憑自己的意願給孩子報大量的培訓班。就如食物一樣,當我們大量進食,但沒有相應的消化能力時,就會以虛胖來呈現出“我營養很好”的假象。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許多家長髮現,孩子的成績反呈下降趨勢。其實,很多時候正是家長的揠苗助長,無意中傷害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易經·蒙卦》中早就告誡過我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對於孩子的學習,強迫只能起到暫時性的作用,只有通過不斷引導激發他學習的熱情,才能長久。


今天我們讀經典,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過度消費也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罷,究其根源,都是因為內心焦慮。我們焦慮,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與世界相處。當多元的信仰轉變為金錢至上時,我們的內心猶如茫茫大海中的一葉孤舟,不知何去何從。於是我們不斷向外求,寄希望於外在的物質,以期填補孤寂的內心;以他人的目標為自己的終極目標,稍有落後,便惶惶不可終日。

近幾年,一些在他人看來已經非常成功的人,因一時失敗而選擇自殺的事件屢有發生。“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英雄自古多磨難,很多時候,再咬牙牙,就柳暗花明了。張其成曾說“學懂《易經》的人,不會焦慮,不會自殺”,因為他們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遠不會圓滿的,所以易經六十四卦,始“乾”而終“未濟”,正為在這永遠不圓滿的宇宙中,才永遠容得我們創造進化。

莊子也曾說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靜下心來,做好當下,勇敢去面對困境就好了。就像周文王,他以德服眾,卻招來商紂王的記恨,最後大兒子被殺,82歲高齡的他被囚禁羑里九年。若換成我們,估計早已崩潰,可週文王不僅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還在獄中推演出了六十四卦!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看待。佛家認為世間繁華,皆如夢幻泡影;老子認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如果我們懷著這樣的人生觀,還會有何焦慮和恐懼?正如《心經》所云:“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今天我們讀經典,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現在流行一句話叫“格局決定命運”,格局是隨著見識不斷積累的,經典就是我們增長見識和積累經驗的最廉價的方式。經典凝聚著古人為人處世的智慧,在裡面,可以遇見無限的可能。

如柏拉圖的《理想國》,裡面探討的諸如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使人勇敢等問題,也是我們今天依然需要正視的問題,他們的探討可以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啟發。

俗話說“音樂無國界”,經典中蘊含的價值觀更是如此。1954年,新中國作為五大國之一參與日內瓦會議,電影招待會上,我國加了一場《梁祝哀史》。一聽說中國電影在會上播放,外國人紛紛前來觀看,然而才放映一會,原先擠得水洩不通的放映室逐漸變得空蕩起來,因為大家都看不懂!

後來,周恩來想了一個辦法——讓工作人員在請柬上備註“請你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播放前用英文做一個簡短的介紹。正是通過經典中所謳歌的類似的價值觀,讓大家瞬間明白電影講述的是什麼故事,這次播放最後取得圓滿成功。

經典的魅力就在於我們可以跨越時間的鴻溝,跨越國界,打開我們的視野,瞭解他們的三觀和處世態度,從他們那裡討要智慧。


今天我們讀經典,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黃帝內經》有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外界輕而易舉就能擾亂我們,皆是因為我們的內心不夠安定,沒有足夠的判斷力。經典始終在告訴我們三個人生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當然,經典裡並沒有現成的答案,但它可以幫助我們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認識和判斷,讓我們知道該如何與自己、世界相處。

張其成曾說過:“少年讀《論語》,修身成人以立業;中年讀《道德經》,放下虛妄以逍遙;老年讀《六祖壇經》,明心見性以知往;至於《易經》和《黃帝內經》,一則以知命,一則以養生,必須終其身而敬頌之。”通過閱讀經典,可以讓自己與古代聖賢的思想相溝通,使人生更加智慧瀟灑,乃至找尋到心靈的安寧之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