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原文+譯文+解析+典例(第一、二章)

國學 老子 遼聖宗 曹操 國學智慧分享 國學智慧分享 2017-11-05

《道德經》原文+譯文+解析+典例(第一、二章)

第一章:

眾妙之門

  •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譯文:

可以用語言說出來的道,它就不是永恆的“道”;能用言辭說出來的書,不是永恆的“名”。“無”是天地的本始,“有”是萬物的根。所以,有人經常從“無”中去觀察“道”的奧妙;經常從“有”中去認識“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又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 評析:

本章是《道德經》的總綱,老子開門見山給了“道”的定義,並首章開宗明義,確立了“道”的哲學概念念。“道”是老子哲學的核心。老子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原始。道即是無,無產生有,衍化而為天地萬物。老子的“道”具有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和深刻的體家,這是源於他對自然界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和直覺。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著意關注,是構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道德經》原文+譯文+解析+典例(第一、二章)

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中,我們完全可以體會到他對“道”膜拜和敬畏的由來。老子對“道”的尊崇,完全源於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誠信,這有別於那個時代視“天”和“帝”為絕對權威的思想觀念。

同時,老子的“道”構築了“陰陽”學說的界定,老子的“道”具有陰陽的兩重性。它以“無、有”為依託,也架構了陰陽學說的基礎本源,定義了“一陰一陽謂之道”的“道’的基本框架,解決了中國行學的本體論問題。同時,老子對無(陽)有(陰)的概念進行了定性,即事物中個別和一般的問題。

  • 故事:

老子在本章中提出了名與實的辯證關係。老子的“名”是與道這一概念一同提出來的,它不是指禮樂制度的名,而是指普遍存在的名。老子所說的名與實,實際上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我們可以引申為名義上的口號與實際目的之間的關係。人們常說名不副實、名副其實等等,就是對名與實關係的具體闡釋。同樣在歷史上,也有許多的人打著這樣那樣的名號而實際上卻做著不符合實際的事情,漢代末年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個比較鮮明的例子。

曹操剛崛起時,天下各主要勢力各有優勢。在群雄並起的形勢下,欲想謀求霸業,必須營造一種自己的優勢來號令天下,曹操經過比較權衡,決定以“奉戴天子”——即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作為自己的政治優勢。實際上,曹操就是藉助“奉戴天子”的“名”來達到“稱霸天下”之“實”。曹操的這種做法可謂是名不副實,但是由於“奉戴天子”之名的背後有著自己實力的支撐,也沒有人能夠提出異議,所以也就達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實際目的。


第二章:功成弗居

《道德經》原文+譯文+解析+典例(第一、二章)

  •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為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施以主宰,既不據為己有,又不自誇有能耐,功成業就也不居功自傲。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 評析:

本章揭示了矛盾的對立轉化規律,中心論點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是整部經書的靈魂,以後各章論述都是圍繞著’‘無為之治’“和“不言之教”而展開的。內容分兩層次:第一層集中鮮明地體現了老子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通過日常的杜會現象與自然現象,既闡述了世間萬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關係,又說明了對立統一的規律,確認了對立統一的永恆的、普遍的法則。

第二層老子提出“無為”的觀點。此處所講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隨心所欲,而是要以辯證法的原則指導人們的杜會生活,幫助人們尋找順應自然、遵循事物客觀發展的規律。他以聖人為例,教導人們要有所作為,但不是強作妄為。“無為”,也是老子以及道家思想的一個核心內容,它對中國的兩千年曆史中的封建統治思想有巨大的影響。

  • 故事:

老子在這裡首次提到了無為的思想,老子認為聖人要“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順其自然,不居功,不自恃。因為老子認為,有所作為、有所功勞之後,就自恃有功、強作妄為、胡作非為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只有做到無為、淡泊、不居功自傲,才是真正的聖人。

張儉,遼國宛平人。他在遼聖宗耶律隆緒統十四年舉進士第一,走上仕途之後人生軌跡還算順利。可貴的是,為相二十年,一直保持著儉樸的生活作風。他食不重味,穿的也是粗布舊衣。俸祿也多給了貧困之人。為官之時從不濫用權力,該退休時就退休,一生之中始終保持以身作則,引導下屬,勸諫皇帝。最終得以安度晚年。

文種就沒有那麼好命了,在幫助越王勾踐一舉滅吳後,文種不聽范蠡的勸告,仍滯留于越國為相。在要和平還是要繼續成霸的戰略上,主張和平的文種與勾踐發生了分歧。後被勾踐賜死。《道德經》原文+譯文+解析+典例(第一、二章)

歷史上每朝每代都會上演“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悲劇,不懂“功成弗居”這個理兒,只能讓後人復哀後人罷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