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維度解析三國武將:“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你同意嗎?

一個人就算他本領再強,武功再高,如果沒有智慧計謀,終將難成大事。

但是,一個人再會領兵打仗,計謀再高深,如果沒有一顆忠誠報國的心,也不會成為歷史上千古傳唱的偉大形象。

在三國裡,每個層次裡都有不止一個與之相應的人物。而且就算是具體的某一個人物,他所對應的層次也不僅僅是某一個。他可能在這三個層次裡面都有,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他在某一個層次上的東西。比如,只看到他的“勇”、“智”或“忠”。

三個維度解析三國武將:“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你同意嗎?

▲諸葛亮影視形象

比如說諸葛亮。他在三國這段歷史裡不僅佔了一個“智”,還佔了一個“忠”。所以弱蜀在他的輔佐下,能夠屹立數十年而不倒;與之對應的司馬懿,在智謀上也可稱一絕,但此人全無忠義之心,勾結仕宦,在曹魏政權最薄弱的時候乘虛而入,將曹家天下據為己有。表面上是魏臣,實則為魏賊。所以,晉朝(西晉)的天下沒坐幾年就垮了。

關於司馬懿這一點,錢穆先生在他的《國史大綱》裡也有很好的表述:“懿、師、昭父子狐媚陰隱謀,積心篡奪。晉武帝坐享先業,同時亦深染遺毒。”

三個維度解析三國武將:“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你同意嗎?

▲司馬懿影視形象

之所以把“智”、“忠”這兩個層次講在前面的原因有二點:

一是史書評價一個武將並不只看他在戰場上有多勇武,智謀和忠誠同樣重要。

二是協虎我覺得,我們這些喜歡三國的朋友們,能夠在讀書之前明白一個基本的道理:三國這本書不僅僅講的是領兵作戰的事,也不是講誰的武功高強或力氣過人誰就厲害。而是我們要從這段歷史裡,看到勇武之外的大智大謀,以及這些人的品行與操守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地把握它。進而知曉古人,讀懂歷史。

三個維度解析三國武將:“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你同意嗎?

現在進入正題:三國裡,武功高低的排名。

其實,這個問題幾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沒有個了局。而且稍微不小心,很容易引起雙方罵戰。所以,本文也僅僅是一家之言。

記得有一個排名比較受公認,那就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劉張飛。這個說法,協虎我也比較認同,但我有自己的見解。為了避免爭論。我們一個一個來。

先說呂布

三個維度解析三國武將:“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你同意嗎?

▲呂布影視形象

說到武功,放眼三國絕對是呂布第一。畢竟劉關張三人一起都只是戰平他,試問整個三國裡,還有誰有這等本領?但是在三國裡,呂布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缺點很多。所以我把呂布只放在了第一個層次裡面。只是武功上面的較量,呂布應該排名第一。

接下來談趙雲

把趙雲排在第二似乎說得過去也說不過去。因為如果我們讓排名第二的趙雲和排名第六的張飛一對一單挑,可能短時間內很難分出勝負。把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排到第二,似乎也沒有很大的問題。但是這樣一來,問題就沒辦法得到解決。所以必須講實際的例子,並結合之前講到的“智”和“忠”來綜合做考慮。

體現趙雲三個層次的例子有兩個:一個就是救阿斗,只憑借一人一馬一槍一劍,就從曹營千軍萬馬裡來來回回幾次,不僅救出了阿斗,自己也未受什麼傷。

三個維度解析三國武將:“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你同意嗎?

第二個就是隨劉備東吳娶親。在孫權大帳,趙雲一人在劉備身邊。而東吳呢?隨時都有可能埋伏了弓弩手在兩側。但是,東吳竟沒有敢加害,可見趙雲勇猛過人。

但是我想,把趙雲放到第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忠心。當趙雲把阿斗交到劉備手中的時候,劉備甩手扔了:“為此小兒,險些損我一員大將”。當然,劉備摔孩子,是為了收買人心。但反過來看,足可見趙雲對劉備的忠心。

三個維度解析三國武將:“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你同意嗎?

▲趙雲影視形象

所以,我認為比起呂布來,趙雲不僅佔一個“勇”字,還佔一個“忠”字。所以把趙雲排到第二,應該考慮到這個層次的東西。

再來說典韋

我們知道,典韋是曹操手下的一員大將。張繡偷襲曹操的過程中,典韋為了力保曹操而死。其實說起典韋,他跟趙雲有點兒像,同樣是勇武過人,同樣是忠心護住。雖然各為其主吧,但是我們不應該說典韋效忠曹操就覺得不好,這不是正確看待歷史人物的眼光。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裡,有關典韋的描寫大致有這麼幾處:

曹操從袞州出兵準備攻打徐州,但卻被呂布乘機偷襲。曹操引兵與呂布交戰,在交戰的過程中,險些被呂布的兵馬擒獲。這個時候,典韋用盡全力力保曹操,在他的保護下,曹操才衝出了重圍。這是典韋第一次救曹操。

三個維度解析三國武將:“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你同意嗎?

後來,曹操攻打宛州。宛州太守張繡知道不是曹操的敵手,為避免生靈塗炭、百姓遭殃,就投降了曹操。可是接下來,曹操做的一件事情徹底激怒了張繡——曹操見張繡嬸嬸長得好看,於是曹操將張繡的嬸嬸帶到軍帳之中,每日取樂。

當然,這件事很快就被張繡知道了,於是惱怒之餘的張繡設計偷襲曹操。在偷襲的過程中,典韋一個人擋在帳門前,張繡的兵馬蜂擁而上殺向典韋,都難以撼動他。最後,典韋因舊傷突發,才死在了敵人的面前。

我們從這兩件事情看典韋,他不僅佔得了一個“勇”字還佔得了一個“忠”字。可是,他最終只因曹操的一時色心而丟了性命,實在是不值得。所以,在這一點上他是不如趙雲的,所以把他排在了趙雲的後面,位列第三。

下面再來說關羽

可能有人產生疑義。說怎麼把關羽排在第四?我想這裡面的原因應該有三:

第一, 關羽的來歷不是很清楚。三國裡只是說他是河東謝良人,因為殺了人才逃到外鄉。

可是,關羽的其它資料很少,比如關羽的年齡我們到現在還不清楚。

第二,是關羽和曹操之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要不然,關羽怎肯冒著殺頭的危險在華容道放掉了曹操呢?從軍事的角度上看,但憑一個義氣是很難來解釋的。

三個維度解析三國武將:“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你同意嗎?

▲關羽影視形象

第三,關羽這個人的性格太自負。有一次,孫權為了結吳蜀兩家之好,聽說關羽有一個女兒,而自己也有一個兒子,年齡也相仿,就派人前往荊州去說媒。你想,這本來也不是什麼強人的事情。如果不願意,可以婉言謝絕。可是關羽卻說:“虎女豈可嫁犬子!”

好歹人家孫權是一代諸侯,而關羽不過是劉備手下的一員武將。怎麼說,人家孫權都沒有屈尊他關羽的意思。可是關羽他太自負,在劉備集團裡除了大哥劉備外其他人他誰也不拿正眼瞧。包括諸葛亮,他都每每作對。可見其為人自負到什麼樣的地步。

三個維度解析三國武將:“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你同意嗎?

說起關羽自負,還有一個例子,就是他對馬超的態度。當年劉備設計賺馬超之後,劉備看馬超英勇就封他為五虎上將之一,排第五。按理說,關羽是五虎上將之首,人家馬超不過是排在最後面一位而已,已經足以見劉備對關羽的重視了。但是關羽偏偏不服,認為馬超連這個最後一名都不應該得到,還寫信要求比武,真是失掉一代儒將的風範。

最後,關羽也死在了他的自負上。公元220年,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從此徹底阻絕了劉備北伐以圖中原的大業。所以,綜合來看,將關羽排到第四。

馬超和張飛

把張飛排到最後一名的原因,我想有幾點可以說:

第一,張飛脾氣暴躁,為人只佩服有本事的人,所以張飛最佩服諸葛亮。但對那些沒什麼本領的手下經常是非打即罵,他的死也是從這上面來。

三個維度解析三國武將:“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你同意嗎?

張飛的個性喜歡強人所難。劉備丟徐州投奔曹操差點被曹操所害,都要歸咎到張飛的這個缺點上。話說呂布有一個親戚在張飛手底下做事,平時為人還算低調。可是張飛不喜歡呂布,也就不喜歡這個人。有一次,張飛喝酒,其他人都陪,獨獨這個人不喝,張飛就把他責罰了一頓。

但是張飛卻又跟呂布不一樣,就是張飛有智謀。這一點諸葛亮也是對其讚不絕口的。所以張飛不僅佔了一個“勇”還佔了一個“智”。所以我個人認為,張飛應該排在馬超後面。馬超的缺點沒有張飛來得多而且明顯,所以把他排在張飛的前面似乎也沒有錯。

參考資料:《三國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