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子銅像到孔子萌像 山東優秀傳統文化尋新表達方式

國學 孔子 論語 臺灣 半島網 2017-05-15

在第十三屆中國(深圳)文博會上,最吸引人的山東展示無疑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元素。與往屆不同的是,幾年前展區裡的巨型孔子銅像變成了“萌萌”的袖珍孔子擺件,一冊冊的《論語百句》印在了膠帶、撲克、手環上……

從孔子銅像到孔子萌像 山東優秀傳統文化尋新表達方式

從展示形象到展示產品、招徠採購商、促成交易,小小的展區裡濃縮了山東文化創意產業的蛻變之路。

5月12日上午,位於“一帶一路”館的濟寧城市展廳裡,曲阜三孔旅遊服務公司經理朱本旭向記者展示了他們帶來的一款文創產品——膠帶,論語經典、孔子聖蹟圖、孔府珍藏文化印製其上。“很多遊客來三孔旅遊,買論語膠帶回去送朋友同事,花錢不多,還很有代表性。”朱本旭說。

濟寧市文產辦副主任高軍鋒介紹,目前曲阜大大小小的文旅企業開發的三孔主題文創產品超過300種。2016年曲阜文化旅遊產業實現增加值31億元,GDP佔比7.3%。“文創產品收益所佔的比重在逐年增加。”

文創產品近年來何以快速發展?深圳創意協會祕書長陳和平表示,文創產品是傳統文化連接大眾的最好紐帶,也是當前文化供給側改革的有效手段。“別看手環、膠帶小小一隻,卻開闢了新的增長點,拉動了整個產業發展。全世界越是成熟的博物館,文創產品的收入佔比就越高。”陳和平說,“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近年來玩文創玩得風生水起。只有落到地上,傳統文化資源才能滋生出廣闊的天地。”

省文改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6年,山東共有173項民間文化瑰寶被列入國家非遺項目,衍生文化產品通過各種平臺走出國門、打響品牌。參展深圳文博會這個國內文化產業第一大展,既是展示的舞臺,又是交流學習的平臺,關於這點,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形成了共識。

來參加國內文化產業第一大展,很多山東展商免不了到處逛展、取經。來自濟寧的董氏古兵器第四代傳人董現行發現,山東人對於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仍有不少提升空間。“濟寧展廳在‘一帶一路館’,國外展商匯聚。這次文博會上我也看到很多臺灣文創產品,小巧易攜帶,不佔空間,造價也不高,適合帶回去作為小禮品送給親朋,在這方面我們還做得不夠。”

一家前來參展的臺灣文創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2013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產值就已突破萬億元新臺幣。他認為,臺灣文創產業成熟,文化表達有深度、有技巧。“繞幾個彎子,使些巧勁,很多傳統文化因此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商業模式。”

“文創產品設計開發最重要的出發點就是生活化,要新、要巧。”在採訪中,很多臺灣參展商都表達了類似觀點。

今年初,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提出,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生活各方面”。乘著這股“東風”,山東文創產品開發之路可以說剛剛開始,前景廣闊。

記者 趙琳 通訊員 王磊

[編輯: 張珍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