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19年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比賽的全球總冠軍(Grand Prize)以及城市類第一名,托馬斯最近接受了《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的採訪,分享了他在格陵蘭的故事和獲獎照片的創作過程。

2019 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 Photo Contest Grand Prize ▼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托馬斯是誰?


我1990年生在中國重慶,從小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城市長大,讓我對自然產生了親近感。2011年讀大學的時候,我買入了自己的第一臺單反相機 – 尼康D90。在大二下學期到慕尼黑讀交換生的時候,阿爾卑斯的美景讓我喜歡上了戶外與旅行。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意大利,多洛米蒂山區月升


我發現攝影是一種很好的,分享我在旅途中所見所思的方式。便漸漸的把旅行和攝影這兩個愛好結合了起來。

2017年中,我在大學畢業,全職做了3年的軟件工程師之後,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那就是成為一名職業的攝影師。我覺得年輕的時候可以試錯,應該勇於去嘗試不同的道路,追尋自己內心真正喜歡的東西。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巴基斯坦,隊友在攀登5900米的高山埡口


成為職業攝影師之後,我主要的拍攝主題是以雪山、極地為代表的戶外景觀,以及這些景觀中的原住民和探險者。每年我都會前往格陵蘭、巴基斯坦和中國國內,進行那裡的長期項目。

我希望讓更多的人瞭解到這些地方,對這個神奇而廣大的世界有更多的熱愛。

為什麼會拍攝格陵蘭?

我在2016年的時候,看到了荷蘭攝影師 Max Rive 拍攝的一組格陵蘭峽灣照片,後面我又閱讀了探險家 Willem Vandoorne 和 Joery Truyen 在那裡的探索報告,感覺太棒了,完全被那裡獨特的景觀震撼住了。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格陵蘭南部峽灣


因此2017年的8月中到10月中,我第一次踏上了這片北極的土地。我在格陵蘭南部峽灣的無人區,通過徒步、划船等方式進行了2個月的探索。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格陵蘭峽灣全景航拍接片,3條峽谷在這裡交界


比如在一個還沒有人探索過的無人小島。我和隊友從谷歌地圖上分析出了這個可能的拍攝點,這裡是一個U形的峽灣交界處,周圍的山峰坡度都很陡,而且朝向東方,可以拍到很壯觀的峽灣風光。

因為峽灣拐彎的一邊,都是幾乎垂直的懸崖,於是我們在當地漁民的協助下,從小島的另外一邊登陸,徒步兩天到達了這個頂峰,並拍到了我們在軟件上預想的宏大景色。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格陵蘭南部無人小島


下圖是我在格陵蘭徒步探索的2個月中,最為夢幻的一個夜晚。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格陵蘭島,極光月落全景接片


在2018年秋天,我再次探索了格陵蘭南部。我們在拍攝無人區的時候,一般會在一些小漁村補給食物,以及用當地村民的漁船往來交通。一來二去,我也對格陵蘭獨特的村鎮、建築和文化產生了興趣。

下面這張照片拍攝於我在Tasiusaq村的住處。這個小漁村只有50個人,而且年輕人還在不斷的離開這裡搬到更大的市鎮,我就住在村裡小學老師的房子裡。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格陵蘭島民居


另外一個格陵蘭南部的小漁村Narsaq Kajulleq,遠處雨中的山峰好像變成了一幅中國的水墨畫,我被這些北極漁村與世隔絕的感覺所吸引。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雨中的格陵蘭島小鎮


打魚和捕獵是這些當地村民的主要維生方式。在格陵蘭島,海鮮的價格和需要進口的蔬菜水果相比而言簡直是便宜,我們甚至從當地漁民手中以50元人民幣的價格買到了一條十多斤的鱈魚。漁民們經常在早晚作業,圖為清晨小鎮裡走過的人。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清晨的格陵蘭漁村


因此到2019年的時候,我決定先把自然風景放一放,專門去拍攝格陵蘭的當地社區。

我選取了格陵蘭的最大城市努克(首府),旅遊重鎮伊盧利薩特,本地人聚居的Upernavik, Aasissat, Qasigiannguit 等幾個小漁村,作為重點的考察對象。

從這些開放程度不同的村鎮,或許能發現不同的生活狀態,以及外來文化對本地文化的影響。

在一些大的格陵蘭城鎮,人們也建起了漂亮現代的公寓樓。下面這張照片就像一個地質切片一樣,反映著當地城市地貌的變化。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努克,山頂的新式公寓和前面的傳統建築


在選擇旅行時間的時候,我選擇了3月,這是格陵蘭西北部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平均氣溫不到零下20度。

我想看看在一年中氣候最惡劣的時候,當地人都是怎麼生活的。我以前也很少拍攝雪景,這也是很有意思的挑戰。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伊盧利薩特,一輛停在雪地中的車。


格陵蘭究竟是哪點吸引了你多次前往旅行

我最喜歡的就是格陵蘭那種遺世獨立,與世隔絕的感覺。我在格陵蘭島見到了很多從丹麥、菲律賓甚至日本移民過去的人,他們都很喜歡這裡簡單而安靜的生活。對於那種喜歡獨處的人來說,格陵蘭就是一個寶藏。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暴風雪中的伊盧利薩特小鎮,這裡好像是世界的盡頭。


下圖是我們坐著當地人的漁船,到達一個80公里長的峽灣盡頭,遠處就是北極近200萬平方公里,平均厚度在1500米以上的永久冰蓋。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北極峽灣


當地人都非常的友好親切,下圖為我在街上拍照時,一對老人家隔著窗戶像我打招呼。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格陵蘭島,熱情的當地人


獲獎照片是如何拍攝的?

這張照片,是我在Upernavik鎮待的一週中拍攝的。

Upernavik是格陵蘭第13大的小鎮,一共有接近1000名居民,這裡也是周邊9座村莊的中心,擁有這一區域唯一的機場。

每週大概有2-3班支線航班,從這裡飛往格陵蘭西部重鎮伊盧利薩特,這也是小鎮唯一和外界人員來往的方式。

整個小鎮修在一座海島上,沿著山坡而建,因此上窄下寬,看起來就像一個聖誕樹一樣。小鎮的最高點就是一條跑道,可以起降小型客機。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小鎮鳥瞰圖


以前這裡的人們,會把房屋塗成各種顏色,以區分房屋的功能甚至是屋主的職業。比如商業建築是紅色的,漁民的房子是藍色的。

在寒冷的冬季,當大海和地面都被白茫茫的冰雪覆蓋,這些房屋就成了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北極土地上唯一的色彩。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北極色彩


拍攝當天是一個風雪天,氣溫在零下20度左右。其實我去的那段時間,在當地人看來竟是“暖冬”,因為氣溫不夠低,海上的冰出現了破裂和融化的現象,這讓漁民們在海冰上鑽洞打魚非常的危險。

漁民們告訴我,這幾年可能是由於氣候變暖的原因,這種“暖冬”已經越來越常見。

我在Upernavik遇到的一個東歐探險家,他本來已經整裝待發,計劃在海冰上徒步300公里,前往這一地區最偏遠的村莊。但是不穩定的海冰讓他只能一直在小鎮等待。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東歐探險家


在一週的時間裡中,我幾乎走遍了這裡的大街小巷,我在一個靠近機場的山坡上,發現了這個長焦構圖的拍攝角度。我很喜歡這個角度的結構、色彩、氛圍以及層次感,特別是晚上亮燈後,更是顯得夢幻。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Upernavik街景


我最開始使用ISO200和5秒的長曝光進行拍攝,得到了一張很乾淨夢幻的場景。

但是我覺得這個場景只記錄了建築和環境,還缺少一些生氣,如果能把當地人的活動也放在照片中,就能給讀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於是我決定把當地人的活動也拍進來。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當時已經亮燈,周圍環境光很暗。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失敗的抓拍,人全糊了


一邊要用足夠快的快門速度去定格人物的動作,一邊還不能把ISO調的太高,以免噪點太多。

我必須在“抓住瞬間”和“優秀畫質”的天平上,小心的保持平衡。

經過幾次失敗的嘗試,我最終把參數定格在ISO3200 f4 1/50秒曝光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成功的抓拍


1/50秒幾乎是讓運動的人物不糊的最低快門了,ISO設置在3200畫質仍然可用,雖然有些欠曝,但利用現代相機的寬容度,可以後期找回暗部的細節。

拍攝時有意外的驚喜嗎?

我拍攝的位置離街道很遠,因此當地人對我毫無察覺,這樣我就可以記錄到原汁原味的生活瞬間。

我原來預想的是會有一個單獨的行人走在街上,或者一群小孩在玩耍。所以這一家三口的出現完全是意料之外。

這種瞬間感和驚喜感,我想也是攝影的獨特魅力之一。因此我趕緊開啟連拍模式,開始猛按快門。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抓拍的序列,提亮的那張就是選出來的投稿作品


我一邊用手按住快門,一邊也在欣賞著此刻獨特的感覺。

一邊是厚厚的積雪和一片白色的大地,甚至連遠處的大海也變成了冰原。而且夜晚的藍色調讓這裡顯得愈發寒冷。

但是街上的路燈,屋子裡的燈光以及路上的一家三口,又讓我感覺到了分外的溫暖。

我似乎明白了,為什麼當地人可以戰勝這麼殘酷的自然環境,在這裡生存繁衍。

我想還是因為家庭以及社區的緊密團結。當地人去捕鯨的時候,都是幾艘甚至數十艘漁船一起出海,而且獵殺的所得,也會和全體居民分享。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最終投稿照片


現代的器材和技術對拍攝有哪些幫助?

當然了,幫助很大。

剛剛提到過我使用的是最新的索尼微單相機,它的高寬容度以及ISOless特性(ISOless即可以通過後期提亮達到和前期提高ISO一樣的畫質效果,新的相機一般都是ISOless感光芯片),幫助我在暗光環境中,僅使用環境光就記錄下了這個決定性瞬間。

而且成片在現代後期降噪算法處理後,畫質還頗為不錯,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獲獎照片的社交網絡版本


而且我在上傳到社交網絡,以及打印輸出的時候,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版本(上圖)。

這個版本是用獲獎照片的人物部分,以及另外一張低ISO長曝光拍攝的街道背景照片,進行“時間合成”生成的。這個版本噪點就更少了,打印出來仍然非常的細膩。

當然因為比賽規則的限制,我這次只能用高ISO單張處理後的版本投稿。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無人機航拍冰山,只有從空中才能看到巨大的冰山底座


無人機也是我在格陵蘭,大量使用的現代技術和器材之一。

在遵守當地法規的情況下,無人機幾乎給我帶來了完全的構圖自由,我可以選擇最佳的角度和位置進行拍攝,即使那是人根本不可能站到的地方。

我在格陵蘭利用無人機拍攝了大量的全景以及鳥瞰的照片,甚至利用無人機接近1-2秒的穩定時間,在夜晚進行長曝光拍攝。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無人機夜景長曝光


當然無人機給我帶來更大的方便,還是成為我的“偵察機”,為我提供“拍攝情報”。

我在新到一個地點時,一般都會把無人機飛到高點,拍攝若干的全景照片。

之後我就可以在筆記本電腦上,放大圖片,仔細的搜索一些可能的拍攝點,並用紅圈劃出來。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無人機“情報圖”


上圖就是我在伊盧利薩特用無人機建立的“情報圖”。

我在全景圖中找到了一些有當地特色的建築,或者一些特別的幾何結構和色彩,這些地方都是非常適合拍攝的,這樣我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去現場踩點。

這次在格陵蘭,我重點拍攝的就是那些有“世界盡頭”感覺的照片,因此我把一些海邊比較獨立的小房子也圈了起來,作為我後期探索和拍攝的依據。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通過無人機發現的拍攝點


在Upernavik待的這一週裡最讓你驚喜的是什麼時候?

說實話我一開始並沒有這麼長的打算,我的原計劃是在Upernavik待2天時間,然後繼續坐飛機前往北部的卡納克探索。

但是當我搜索機票的時候我發現,格陵蘭冬天的航班太少了,而且基本上已經被當地人預定一空,因為機票的關係,我去不了更北的地方了,而且還必須在那裡待1周才有回程的飛機。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Upernavik,冰雪覆蓋的墓地


或許這也是一種另外的幸運吧,因為我沒有料到這個小鎮,有這麼多可以挖掘和拍攝的地方。我在第六天才拍到獲獎的場景,如果按照原計劃,我可能就要和這張照片失之交臂了。

要說最讓我驚訝的,還是剛到Upernavik時的景象了。因為這裡鮮有遊客到訪,我在互聯網上幾乎沒找到這個小鎮的照片,我在去之前完全不清楚這個小鎮在冬天究竟長什麼樣。

從伊盧利薩特到Upernavik的飛機大約要1個小時,在這一個小時裡,唯一的風景就是一望無際的白色冰原和冰凍大海。但遠處突然出現了一點亮光,然後這道亮光越來越大,這就是Upernavik鎮!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Upernavik鎮


隨著飛機降落,燃燒著的垃圾處理廠,山頂的衛星通訊站,以及山坡上密密麻麻的彩色房屋依次展開,我感覺來到了仙境,差點哇了出來。

語言已經難以形容那種美和震撼,我用DJI osmo pocket拍攝了降落時的小視頻,和大家分享。

未來的拍攝計劃

當然,今年冬天的格陵蘭之行,其實只是一個嘗試。我在那邊和很多當地人建立了聯繫,他們會對我未來在那裡的拍攝很有幫助。而且我也找到了一些很意思的主題和角度,未來會進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巴基斯坦和中國也是我一直關注的區域。巴基斯坦不只是有戰亂,中國也不只是有霧霾,我希望通過我未來的拍攝項目,改變西方觀眾對這兩個國家的認識。

國家地理大獎作品是如何拍出來的,攝影師親自來揭祕


巴基斯坦川口塔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