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今天光鮮,三年之後呢?工程師解析雙離合為什麼不能嘚瑟長久

近年來,隨著消費水平提升,國內堵車嚴重,自動擋車型越來越受歡迎,市場份額佔比已經由2010年的40%提升到了目前接近80%。這麼快的普及,少不了雙離合自動變速箱的幫忙。

別看今天光鮮,三年之後呢?工程師解析雙離合為什麼不能嘚瑟長久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市場份額佔比超過4成(其中SUV車型接近6成)的自主品牌,由於起步晚,積澱薄弱,AT變速箱技術上搞不定,只能買國外零部件巨頭的產品匹配,價格高不說,還得看人家臉色。但是雙離合變速箱就簡單得多了?雙離合變速箱可以看成是一套手動變速箱的升級。成本低,入門技術要求不高,因此自主品牌車企紛紛把目光瞄上這個,幾年來很有品牌都有了自己的雙離合變速箱,讓市場上自動擋車型豐富得多了。

最近上市最火的自主品牌兩款車吉利繽瑞(1.0T車型)和比亞迪秦PRO燃油版,就都使用上了雙離合變速箱,其中繽瑞為乾式雙離合,秦PRO為溼式雙離合。從一些媒體的試駕情況來看,紛紛讚不絕口。那麼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別看今天光鮮,三年之後呢?工程師解析雙離合為什麼不能嘚瑟長久

雙離合變速箱好做難精。要想實現自動換擋的功能不難,但要想換擋的可靠性和舒適性比上AT變速箱,就太有挑戰了。因此不少車企都在這方面吃過虧,遠的如大眾DSG事件上315,近的如沃爾沃XC60雙離合變速箱遭遇集體維權事件。

別看今天光鮮,三年之後呢?工程師解析雙離合為什麼不能嘚瑟長久

雙離合變速箱本質上是:多擋齒輪箱+離合器+滑閥箱+電控單元組成。其中電控單元可以看成是人腦,發出換擋指令;滑閥箱可以看成是人手,按照指令完成換擋動作。

別看今天光鮮,三年之後呢?工程師解析雙離合為什麼不能嘚瑟長久

別看今天光鮮,三年之後呢?工程師解析雙離合為什麼不能嘚瑟長久

那麼問題來了。開過手動擋車型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換擋的時候,如果收離合過快(尤其是低速時),則車輛容易頓挫。這主要是因為離合器的剛性連接,動力傳遞過程非常生硬,離合器齧合的過程必然產生衝擊。雙離合變速箱同樣有這個齧合過程。

別看今天光鮮,三年之後呢?工程師解析雙離合為什麼不能嘚瑟長久

這點就不像AT變速箱,動力傳遞主要靠液力變矩器完成,就如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有塊海綿隔著,力的傳遞就有了很大的緩衝,因此平順性可以做得非常好。而雙離合變速箱的動力傳遞則像沒了這塊海綿一樣直接。

別看今天光鮮,三年之後呢?工程師解析雙離合為什麼不能嘚瑟長久

那麼雙離合變速箱怎樣減少離合器齧合過程中的衝擊呢?還是拿手動擋舉例(主要是這兩者原理太相似了),很簡單,油門踩得平緩一點,收離合的動作慢一點,自然就平順得多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雙離合變速在中小油門駕駛的時候,平順性還不錯,但是大油門駕駛時,就很明顯了。

說到這裡,估計聰明的朋友就明白了,為什麼文章標題說雙離合變速箱不能嘚瑟長久了。簡單明瞭地說就是為了平順性,廠家通常會對軟件進行優化,調節發動機輸出,而更重要且有效的一步就是讓離合器齧合的時間加長。由於齧合的過程離合器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手動擋半坡起步燒離合有體會過麼?),對於乾式雙離合由於只能靠風冷,就容易發生過熱保護;而溼式雙離合,將離合器泡在油液中,散熱能力提升不少,平順性就能做得更優,同時變速箱的效率也會打個折扣。

但是不管是幹是溼,這樣做法如飲鴆止渴,都是非常傷離合器的。雖然新車時,變速箱匹配得很好,開起來體會不到頓挫感。但是時間一長,尤其是三五年後,離合器磨損越發嚴重。而變速箱的軟件控制策略還是針對新產品優化的,這時,難免就會不能和實際上已磨損的離合器做到完美匹配。這樣的結果就是車輛開得越久,後面的換擋平順性越差,遠不如AT變速箱靠得住了。

所以,任憑吉利繽瑞(1.0T車型)和比亞迪秦PRO燃油版,以及很多采用雙離合的車型將雙離合變速箱吹得天花亂墜,各種試駕對新車的表現都無可挑剔,但是從雙離合最基本的原理出發,不難想象幾年之後還會有這樣的表現嗎?

別看今天光鮮,三年之後呢?工程師解析雙離合為什麼不能嘚瑟長久

這種天生俱來的缺陷,目前來說依然很難完美解決。除非是在離合器的材料上有所突破降低磨損,同時軟件在控制上增加反饋調節,能夠根據離合器的磨損情況自動優化換擋策略。只不過這些技術上的提升還需時日。或許,這種後期的頓挫,對於一些用戶來說並不會引起反感,但對於一個天天專門給車挑毛病的試驗工程師來說,後期的頓挫是能夠很明顯感受出來的。各位怎麼看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