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使用老套路!從長城WEY挖角設計師,能讓起亞起死回生嗎?

曾在我國市場風生水起的韓系車如今風光不復從前,為應對這一困境,起亞急迫找出痛點來解決這一現狀。近日,起亞汽車發佈公告稱,公司已經聘用寶馬與長城前設計師皮埃爾•勒克萊克,擔任副總裁,來進一步改進旗下車型的外部設計。

又使用老套路!從長城WEY挖角設計師,能讓起亞起死回生嗎?

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汽扯扒談”採訪時表示:“皮埃爾•勒克萊克曾在寶馬就職,後期任職於長城負責旗下高端品牌“WEY的產品形象設計,對中國消費者的喜好更為了解。起亞希望通過更換設計師,打造出更符合中國市場的產品,吸引用戶來提升銷量,從而擺脫目前在中國的困境。”

又使用老套路!從長城WEY挖角設計師,能讓起亞起死回生嗎?

其實早在2006年左右,現代起亞汽車就使用過“高薪聘請豪華品牌設計師”這個手段,來為當時銷量遭遇天花板一事求解,當時成名於奧迪TT等經典車型設計的德國設計師彼得•希瑞爾加入起亞汽車,也確實為起亞的復甦貢獻了力量,因此從2013年開始,彼得•希瑞爾成為了現代起亞汽車的總設計師。

沒想到十年之後,現代起亞汽車再次遭遇銷量危機,尤其是在中國市場,這也讓現代起亞汽車備感焦慮,因此又力邀已經在長城WEY工作4年多的皮埃爾•勒克萊克加盟。但如今現代起亞的問題,是一個設計師能解決的嗎?

中國市場遭遇多重危機

今年以來韓國汽車銷量不斷下滑,尤其是中國市場銷量呈斷崖似的下跌,已經對公司整體盈利能力造成了重要影響。受薩德事件與我國自主品牌崛起等多重作用下,韓系車在我國飽受煎熬,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又使用老套路!從長城WEY挖角設計師,能讓起亞起死回生嗎?

據《韓國先驅報》報道,現代和起亞汽車統計數據顯示,兩大汽車生廠商8月份在華銷量持續暴跌,總銷量僅為76,010輛,同比去年8月的124,116輛減少了近一半。其中,起亞汽車銷量為23,200輛,同比下跌45.5%。

而就在銷量慘遭“滑鐵盧”不久前,起亞進口車又被爆出因長時間無車可賣、店鋪處於虧損狀態,起亞經銷商選擇集體退網,這對起亞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事態的嚴重性不言而喻。進口起亞是否會像進口現代一樣歷史重演,選擇集體撤出中國?9月18日,起亞中國市場部高級經理金今蘭表示:“事件正在與經銷商溝通中,起亞也並不會因為此事退出中國。”雖然廠家正在積極解決,但退網困局仍待解決。

又使用老套路!從長城WEY挖角設計師,能讓起亞起死回生嗎?

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師田永秋對此表示:“新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實施後,廠家權利削弱,經銷商的話語權更大,如果發展到極端情況下,經銷商可以選擇其他品牌經營。經銷商退網,無疑是利潤沒有得到滿足,如果廠家沒有找到好的方式來協調雙方關係,退網也是可能發生的。”

而與此同時,東風悅達起亞這兩年同樣遭遇了多起地方經銷商“反抗”的情況,這也使得其渠道管理問題不斷凸顯,前兩年東風悅達起亞不得不採取“高管”下放區域的手段,來治理這一問題。但遺憾的是,這個方法在政治環境緊張、產品競爭力不足的情況下,效果甚微。

產品競爭力弱

其實產品競爭力弱並不只是體現在東風悅達起亞的身上,這個問題在進口起亞渠道,長期存在著。而“提車難、無車賣”,則是導致進口起亞經銷商集體退網最重要的因素。目前,進口起亞在我國銷售的車型包括,索蘭託、霸銳、凱尊、K9、嘉華、佳樂和極睿,而且價格普遍偏高,不被消費者認可也是合乎情理。

又使用老套路!從長城WEY挖角設計師,能讓起亞起死回生嗎?

另一方面,伴隨著國產化的深入,東風悅達起亞也在不斷爭奪進口起亞的份額。此前,索蘭託作為進口起亞的銷量擔當,還能保持不錯的市場口碑與成績,但這款車國產後成為東風悅達起亞KX7,對熱銷車型不多的進口起亞經銷商來講,生存就會越發艱難。

從銷量數據顯示,進口起亞汽車在華銷量從2011年的3.5萬輛逐年遞減,2012年為3.2萬輛,2013年為3萬輛,2014年為2.8萬輛,2015年為2.4萬輛,2016年僅剩下1萬輛。從今年情況來看,銷量也不會很樂觀,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如果沒有像大眾汽車這樣足夠豐富的車型體系支撐,進口銷售渠道必然會面臨國產銷售渠道帶來的壓力。

能否重回主流賽道?

從聘請設計師事件,折射出起亞或許已經意識到,產品競爭力不足已經成為關鍵問題。面對消費者追捧的SUV成型,起亞急需找到一位對中國SUV市場足夠了解的設計師,來為他們出謀劃策。

據瞭解,在加盟起亞之前,皮埃爾·勒克萊在長城汽車就職期間,完成了主力車型哈弗H6的換代設計工作,同時也幫助長城高端品牌WEY,向上發展邁出重要一步。有著豐富經驗的皮埃爾·勒克萊克剛好符合這樣的條件,來幫助起亞在銷量表現方面扭轉頹勢。

又使用老套路!從長城WEY挖角設計師,能讓起亞起死回生嗎?

在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看來,起亞在中國還是有一定的支持能力,迴轉趨勢指日可待,目前暫時處於一個調整的過程。接下來起亞會在SUV產品方面加強投入,重新贏得消費者喜愛。

但事實上,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起亞以及東風悅達起亞的問題不僅僅是產品設計這麼簡單。而其改變的關鍵,應該放在核心技術的提升、新車型的研發以及渠道管理等更為重要的方面。

對於起亞未來的發展,田永秋則表示:“韓系車目前的處境與日系車此前的情況一樣,一但銷量落下來,再加上大環境的影響,很難回到主流市場。起亞目前應該臥薪嚐膽、苦練內功,在低潮時期專心做事,生產出一款好的產品,等候時機的到來。”

此外除了加強外觀設計,起亞還更應該在自己的優勢處發揮最大作用。有行業人士就建議,智能互聯技術已經成為趨勢,而韓國車企在這方面技術更為先進。起亞或許應該通過車型與技術優勢相結合,未來針對中國市場提供更多的產品,提高競爭能力,來重回主流市場。而起亞汽車能否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還得讓時間去檢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