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收藏:不求名壺 但求精美

顧景舟 藝術 手工藝 時大彬 純色紫砂 2017-05-13

大凡看過這樣的氣質高雅、神韻奪目、攝人魂魄的名壺的人,都會為之心動。在我認識的收藏紫砂壺的朋友中,竟然有人出資,請宜興制壺高手仿製,但花錢不少,卻一直未獲成功。紫砂壺收藏:不求名壺 但求精美

問題是現代高手製的紫砂壺胎,工藝精到的甚至超過前壺水平。可是,接下來的早已失傳的河彩髹漆描金的工藝,就沒有人能完成了。其實道理很簡單,名壺是先天之果,不是複製出來的,豈能再造。

名壺不僅製作精絕,製作者還需要有名,像歷史上的大名家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歐正春、陳用卿、陳信卿、陳仲美,以及陳曼生、楊彭年、邵大亨、陳鳴遠、黃玉麟,近代的程壽珍、裴時民、顧景舟等名家的作品,海內外皆知。而時大彬、陳鳴遠、陳曼生等人的作品,卻早就為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美國華盛頓弗里爾藝術館、美國西雅圖藝術館,北京故宮博物院、香港北山堂、南京博物院等陳列收藏。他們已逕直地步入世界的藝術殿堂,佔據著與達·芬奇的油畫、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一樣的藝術天地,和他們並駕齊軀了。紫砂壺收藏:不求名壺 但求精美

名壺的材質就是一絕。名家煉泥配方獨到,祕不傳人,是顯現他們絕活的一部分。制壺高手所制之壺,手法獨運匠心,無不神韻畢現,妙手天成。加之當時名家的書、畫、詩、詞、印,高手的鐫刻,使名壺登上完美的藝術品的高雅藝術殿堂。這絕非一日之功,何況每位壺藝大師一生所制之壺,亦非件件名壺。

名壺是時光和文化的淬火細細磨合的結果。它積累和傳承著數百年的文明成就,今天那曾滋潤制壺名家的土壤,其特定的社會背景,制壺家與生俱來的天賦,及後天的刻苦修煉,已如歷史長空中的流星劃空而過。一把傳世名壺亦非一般人所能消受得起的。

如果說,現在我們手中已經握有的一把紫砂壺,是進入市場化的傳統工藝製作的的紫砂壺,不僅材質上乘,而且製作精良。如果是宜興10 位國家工藝美術大師、14位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和27位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其中的一位作品,或有當今後起的紫砂壺藝的青年才俊創作的精美作品。而這把壺既汲取傳統的文化精髓,又注重融入現代文化元素,頗有一股新鮮的時代氣息。這樣的壺無疑就是一把精美的壺。如果我有一把這樣的壺,就不會像上面說的那位朋友那樣,去追求那把紫砂胎河彩漆描金工藝的黑漆描金吉慶有餘壺。紫砂壺收藏:不求名壺 但求精美

名壺不也是用來喝茶的嗎?我要用它喝茶,像畫家唐雲那樣,雖擁有八把“曼生壺”,不是把它置之高閣,藏於祕室,而是就像普通的茶壺那樣,輪流地使用。當然,我也對這把精美的壺愛之如命,我更看重的是它的藝術價值。找到前人說的“吃墨看茶聽香讀畫”那樣,用感知器官讀壺,讀出壺藝文化在新時代的輝煌,這是一個“海內爭傳顧景舟”壺藝時代,讀出上述現代制壺人作品中,無不受“百代壺公第一流”、“紫砂泰斗”顧景舟的影響,才有今日精美之壺中的華夏哲學精神、文學氣息、繪畫神韻。

如果能有一把這樣精美的壺,夫復何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