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故宮 單霽翔 明成祖 明朝 博物館 民謠與詩 2018-12-03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故宮也是。

幸運的是,故宮是一個被幸運之神眷顧的小姑娘。

眷顧到600年過後,時光都已隨風飄散,它卻依然屹立而不倒。

近年來甚至愈加搖曳生姿。

1.

公元1420年,北京故宮建成。

它是在明成祖朱棣組織下修建的,參照了當時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南京故宮架構。

可惜,這兩位明代最傑出的帝王,都沒在自己修建的故宮裡享受太久,分別於這兩處故宮建成的6年和4年後去世。

這座歷時14年修建而成的皇族宮殿,在之後將近600年的時間裡,再也沒讓出過中華運轉的最中樞座標。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朱棣應該想不到,他留給後人最精彩的背影:不是橫刀立馬和血染夕陽,而是這一方最廣闊的四合院。

他更不會想到,600年後這裡會有一個“段子手”掌門人, “我家大門常打開”,歡快地唱著“故宮歡迎你”。

2.

按說北京的酷熱和嚴寒,遠比不上江南秀美的溫柔水鄉。

但雄才大略的朱棣是個對自己下手比較狠的純爺們,為了坐鎮抵禦西北蠻狄,硬是把首都從南京遷到了元大都的北京。

對於之後幾百年裡戰亂浩劫的中華帝國,故宮能夠完整地保存下來,絕對是個不小的奇蹟。

它就像被孫大聖用金箍棒畫了個神圈,一切妖魔鬼怪都莫想靠近。

李自成進京趕考,看到故宮威儀的氣勢,心裡想:先把腐敗的明朝皇帝拿下,這裡面有萬千佳麗,不能燒。

皇太極駕擁萬千鐵騎,雄壯地穿過山海關,在北京城外轉了一圈,遠遠地望見故宮,驚為天人說不出話,不忍毀。

哪怕到了近代年溥儀退位、軍閥混戰,乃至後來國共大戰,故宮都一次次神奇地挺了過來。

直到新中國成立。

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但好景不長。

沒過幾年,它又眼睜睜看著老北京的9個內城門樓悉被拆除,還有為了擴建長安街而拆掉的、有900年曆史的西單慶壽寺雙塔。

據說在當時轟轟烈烈的建設洪流中,北京城最美麗的“風景”:

就是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滿目煙囪。。。

比較著名的一處煙囪就是:沿長安街向東7公里的“八王墳”大望路口,紅星二鍋頭廠拔地而起。

直到上世紀90年代被拆除,這裡建起了地產大佬潘石屹進軍北京的第一個項目,SOHO現代城。

躲過了這股洪流,太和殿的屋頂正亟待修繕之時,更為凶猛的10年革命運動又來了。

多少古建築被紅袖章踏於足下,但故宮確再次幸運地化險為夷。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3.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之後歷任故宮的掌門人,都戰戰兢兢不敢絲毫怠慢。

終於,紫禁城這幅中國最優美的畫卷徐徐展開,向世人綻放它的賞心悅目。

尤其是50後“萌萌噠”院長單霽翔,就把故宮與普通百姓的距離又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前一段做客《魯豫有約》時,單院長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如何殫精竭慮地進入改革深水區。

而是當“故宮人”都覺得“現在不宣傳每天還這麼多人,再宣傳豈不擠爆”時,單院長力排眾議,一錘定音:

現在這樣的新時代,對外宣傳一定是錦上添花的好事。

故宮不能再在雲端一味地高冷神祕,我們必須與現實相結合,加大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怎麼吸引?先來它個“萌萌嗒”,走起!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2013年開始,故宮系列出品app以後,故宮每次出手必是精品,例如《皇帝的一天》,孩子們可以詳細瞭解皇帝這一天是怎樣度過。

看看究竟是《延禧攻略》還是《如懿傳》更能反映皇帝的真實生活,或者還是統統胡謅;

在數字屏風前,觀眾可以可以像皇帝一樣坐在座位上批閱奏摺,還可以和大臣聊天,說我最近是不是胖了?大臣會告訴你‘不重不威’;

參觀書法時,可以調閱《蘭亭序》等作品臨摹,機器還會打分,“太棒了!”“慘不忍睹”等。

故宮裡的每一件文物都是過去時代最優秀的藝術家和時代工匠的血汗凝結,故宮博物院不斷研發出品的遊戲、文創產品,讓這些古老精美的藝術品以新穎、酷炫面貌呈現,故宮文物一下子“活範兒”了起來。

幾乎所有你能想象的日常用品,都可以打上故宮特有的印記。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比如幾百種故宮元素的手機殼,“正大光明”的充電器,呆萌的故宮娃娃,電腦包、鼠標墊、U盤、筆記本禮盒、墨、紙膠帶、鈦金眼鏡,故宮筷子、雲起如意的領帶、如意涼拖,夏天蓋的真絲被、冬天蓋的棉被等等。

還有比如,雍正皇帝十二美人圖,做了文創套裝,做了美人箱,做了雨傘;清代萬壽慶典展,研發了廚房圍裙、隔熱手套、百蝶壽字杯、鉛筆、腰帶等等,根據東漢男女擁抱像,號稱天下第一吻,做成了鑰匙扣。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故宮娃娃

其實故宮每一件美輪美奐的文物都可以衍生出很多創意。

比如龍袍,18萬件織繡,蘊含很多信息,通過這些服飾,挖掘出很多圖案,可用於真絲織錦段,便籤紙盒;或者手包、家居系列等等,非常受人歡迎。

特別要提一提的是故宮貓,故宮員工下班之後,貓員工們接著上崗,放哨,巡邏,在它們的勤勉工作下,偌大的故宮沒有一隻老鼠。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在單院長他們眼裡,這200多隻貓都是功臣,很有尊嚴,他們給每一隻貓都取了名字,並做成一個個深受孩子們歡迎的文創產品。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201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週年,在這樣一個歷史的交匯點上,很多人驚訝地看到,當高科技和古老肅穆的紫禁城有了完美結合,一座業已600多年的宏偉蒼涼建築有了全新style。

但單院長賦予故宮的不只是活潑潑的“新”一字,還有他更看重的沉甸甸的兩個字:尊嚴。

故宮的尊嚴,每一個旅客的尊嚴。

4.

單霽翔始終記得兒時和小夥伴一起登上景山看到的情景,四下望去,四合院成片成片的灰色屋頂,烘托著故宮紅牆黃瓦的古建築群,極為壯觀。

如今,當他能夠終日走在這裡守護它時,他說覺得周圍的一切彷彿都擁有了生命:

“每一塊瓦、每一塊磚,其實它都不是一個時代,它都是歷年的積澱,就像樹木有年輪一樣,每一座建築都有年輪,只是你看不到這個年輪,你可能就認為它靜止了。”

他說:你要呵護它,你要尊重它,它不是死的。

他是臨危上任,當時故宮“家底不清、保管環境不佳、安全狀況不利、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非常嚴重,館藏文物每年損失數以億計。

單霽翔上任第一天,就開始懷著敬畏之心,一步步丈量腳下這方特殊的土地。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他花5個多月走遍故宮的每個房間,共9371間,在歷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中,他是第一個。

直到現在,單霽翔每天都要花50分鐘從辦公室走到故宮午門,每天兩圈,一共兩萬步。

在這樣的行走中,他常常嘆息,他說:

“故宮博物院有許多世界之最,你說你規模宏大,70%的範圍都立了非開放區觀眾止步的牌子;

你說你藏品多,99%的藏品都在庫房裡,人們根本看不到;

你說你說的觀眾多,80%的觀眾在導遊的引導下,看皇帝坐在什麼地方,躺在什麼地方……”

在這樣的行走中,看似沉睡的紫禁城開始每天都在發生變化。

原來午門旁邊有辦公的、還有什麼“宮刑展”、“太監展”之類的,實在是有失國體。這些房子在單院長上任後全部被收回。

過去很多門洞都作為故宮商店來用,比如御花園內曾有很多售賣烤腸、爆米花、漢堡包、盒飯,對古建築的景觀和安全都有傷害,他將這些都一一撤出去。

紅牆內原有十餘個辦公和科研單位佔用古建築,陸陸續續,這些單位在2016年前全部搬出,使得紅牆內夜間形成封閉的安保區域,白天能有更多遊客可以參觀的場所。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他還建立全世界第一所文物醫院,拿出了361米長的一組古建築,配置了200名文物醫生。

這些醫生中一半以上都是進行文物分析、監測、出探傷報告的科學家,醫院配置了造紙紡織纖維分析儀、3D打印設備、文物專用的CT機等一百多件文物修復設備。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在他們的妙手之下,修復了大量破損嚴重的寶貴文物,比如出土時已碎成200多片的青銅器,比如乾隆花園符望閣牆面的那副巨畫,70年前戰爭期間受損堆落在地,故宮老員工只能把它包起來。

現在,在故宮醫院的努力下用3個月把上千塊碎片拼起來。

還有許多的無法一一列舉的繁瑣工作,諸如對彩鋼房和臨時建築的拆除,對每一個房間的清理,對地面、井蓋的維修等等。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故宮在一點點恢復它本有的清穆莊嚴,可看的地方也越來越多。

從一開始的30%,2014年開放到52%,2015年開放到65%,2016年開放到76%,2025年將增至85.02%。

在單霽翔眼裡,這就是故宮的尊嚴。

5.

他也一樣要給旅客尊嚴。

他上任後就開始限定參觀人數,這麼做是為了大家長久、美好的參觀體驗。

頂著炎炎烈日,在人群中擠得烏泱烏泱、前胸貼後背地看一眼《清明上河圖》,還沒琢磨明白,就被後面的人擠了出來,那叫參觀嗎?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當然,他也知道如何有效推進改革、並且適度妥協。

單院長上任後,給故宮定了一條規矩:哪怕外國元首參觀,也不準在故宮內行車。

但為了照顧,允許你們坐電瓶車。

他心很細。

光是排隊買票就讓人頭疼,單霽翔著力開放網絡售票和現場掃碼購票的工作;

進入故宮之後,不熟悉北京的遊客容易辨別不清方向,“都到太和殿了,還和別人打聽太和殿往哪個方向走?”

於是,故宮裡豎起數百塊標識和電子路標;有觀眾抱怨,故宮大殿裡總是黑乎乎的,為此,單霽翔和團隊設計了不會對文物有傷害的LED冷光源,經過3年調試,點亮了紫禁城。

甚至故宮椅子少,女廁少等等,他都覺得有傷遊客的體面和尊嚴,為此,他們在“在端門做了200把椅子,圍繞56棵樹做了56組樹凳,讓人們能有尊嚴的休息”。

有人提議,國家正好56個民族,我們正好有56棵樹,給他們起個名多好啊,單院長和他們說千萬不能,要死一棵咋整啊?

他說:我們要做實實在在的事。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他說:

“我們希望今天人們再到故宮博物院能看到的是綠地、藍天、紅牆、黃瓦的美景,現在除了藍天我們有時候保障不了,其他我們都已經做到了。”

是的,為了尊嚴,故宮的,旅客的,這個國家的尊嚴,他都一點一滴在努力去做,然而,這背後他都付出了什麼,很少有人知道。

人們更多的是熟知他的另一個身份:段子手。

6.

在網上輸入單霽翔的名字。

排在第一頁的,除了官方簡介,其他幾乎全部是關於他“段子手”的新聞。

原因在哪裡?

我覺得恐怕還是單院長對故宮的真愛。

人們看到的是,當他一腳踏入故宮,簡直就是“精神煥發,老樹發新芽,金色的夕陽多麼燦爛輝煌”。

感覺逐漸找到之後,他也漸漸開始放飛自我了:發佈會、演講、採訪,只要是能夠宣傳故宮的,他都毫不吝嗇地一一上鏡。

包括那部掀起新一輪故宮熱的,非常成功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據說播放後,故宮的招聘部都被擠破了門檻。

單院長懂得與媒體打交道、善於自我傳播的優勢終於徹底把新時期的故宮引爆。

百姓突然驚呼:

“沒想到國家最嚴肅的博物館館長,竟然是個天才段子手!有文化還這麼幽默!”

在官場呆了這麼多年,看來真是委屈老單頭兒了。

老單頭兒的段子手“附身”到什麼程度?

試舉一例。

那是在2013年,老單頭兒上任院長的第二年,立即以“不驚著人絕對不休”的氣勢提出故宮要全面禁菸。

誰知政策頒佈以來,似乎執行的總是差強人意。

“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他假裝對前來的採訪的記者憤憤地說道。

“什麼啊?”年輕女記者露出沉思狀,心裡想著肯定是國人陋習、懲戒不力等陳弊頑疾。

“道理很簡單,因為我指派分管這事的副院長是個老煙槍。”

年輕女記者突然一個踉蹌,腳下的高跟鞋差點崴壞。

採訪接著繼續。

快到結束時,女記者已經被老單兒頭的“高大偉岸”徹底折服,話題也進行到了他的故宮同事們和下屬。

“您在他們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女記者瞟了一下錄音筆,心裡盤算著對方這次總得接招,不外乎是“工作務實、和群眾打成一片”這樣的乖巧結尾了。

“沒有什麼形象,他們工作太忙一般想不起我!”老單頭兒仍舊不按常理出牌。

“可能...... 他們偶爾也會聊起來我一下”。

女記者再次集中注意力,想必期待了很久的金句就要誕生了。

“就是我在故宮全面戒菸以後,他們只能騎上小電驢到故宮門外去抽,然後圍成一團,一邊抽菸一邊罵我。”

說著,老單頭兒的嘴角又露出一絲標誌性的獰笑。

女記者的重心再一次猝不及防地垮了下來,心裡苦笑道:“這老爺子太頑皮了,我怎麼向主編交稿啊。”

據說,在老單頭兒的帶領下,連故宮裡的小寵物都沒法再矜持了,一個個耍帥賣萌,不斷衝破“突然間的自我”。

這不,前兩天在網上火爆的《伏日宮寵求雨圖》簡直萌化了,日月之靈氣、天地之精華,全被這些乖寵們信手拈來、為我所用。

造化弄人,造化弄寵物啊。

7.

看單院長的簡歷,我發現他竟是建築學大師吳良鏞教授的學生。

吳教授是兩院院士,當年參加過天安門廣場擴建規劃設計,榮獲過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吳良鏞

妥妥的建築、規劃學界南波萬。

吳教授的老師又是誰呢?

另一個更偉岸的名字:樑思成。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樑思成

就像故宮裡修鐘錶的手藝需要傳承,對那些代表中華文化精華的珍惜文物的真愛也需要傳承。

樑思成先生55年對保護北京城文物的大聲疾呼,吳良鏞教授80年代開始提倡從“大拆大建”到“有機更新”的政策轉變,以及單院長提出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趨勢。

不懈堅持而又一脈相承。

正是有了這些仁人志士的“慷慨悲歌”,我們才能悠閒地在筒子河畔的午後,在落日的餘暉下,靜靜地欣賞故宮這個即將600歲的文化瑰寶。

8.

北京的風沙來了又走,慈寧宮房簷的燕子去了又來。

600年中,北京、北平的稱呼換了又改,萬曆十五年的蕭索,康乾盛世的顯赫,哪怕是復辟小丑張勳的辮子軍,誰都阻擋不了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

故宮就像一個年長的智者,看著悉數豪傑熱鬧地你方唱罷我登場。

建國後,這座威儀的皇族宮殿,終於有機會走上親民路線,“飛入尋常百姓家”,走入普普通通的你我還有他。

這當然是一件極好的事!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但文物的修復、展示、保存都是一門極大的學問,單院長在採訪中說過:

“為了珍貴文物的“長治久安”,一副名畫展覽兩個月後要重新“雪藏”三年,才能再次和大家見面。”

可想而知,他們一定在大家地注視的背後,默默的做了大量的工作。

為了《清明上河圖》們能持續地普澤後世,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對文物情有獨鍾的修復者、保護者,當然還有那些可愛的志願者們。

是他們飽含深情的熱愛,才使得我們有機會一次次回望過去:

回到王希夢《千里江山圖》的遼闊,回到王羲之《蘭亭集序》的遒勁,回到景德鎮唐三彩迷人閃耀的絢麗。

9.

寫到最後,突然想起一句俗套的話:我們還是要心存感恩。

故宮的建造,想必一定也經歷了無數個“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無數能工巧匠的付出,甚至妻離子散的送別,才有了故宮的前世今生。

還有,我們也應該感謝一代又一代“故宮人”對文物保護的付出。

有了他們,才使得故宮這個“舊時王謝堂前燕”,得以像林徽因詩中那樣,“忘掉靦腆,轉過臉來,把一串瘋話寫在你面前。”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最後的最後,我突然想起漢武帝時期張騫那次浩蕩的“出使西域”。

文化交融而不是武力掠奪,使得中國從根基上就塗上了世界和平倡導者的底色。

沒有鐵騎烽火,我們一樣可以走出一條載滿駝鈴聲的茶馬古道。

畢竟,任何一座孤島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連成陸地,才可以生息繁衍,連綿不絕。

帝國如此,文化也是一樣。

10.

單霽翔說不知道自己能當幾年院長,但希望2020年這座皇宮建成600週年時,能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這亦是我們的心願。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作者 | 郭三十三

圖片 | 網絡

兼職段子手的單霽翔院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稿費優,有意向者請加mu-mutong

添加請備註:作者,且附帶作品

掃碼關注,每日相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