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成為古典音樂“超級新勢力”

古典音樂 音樂 樂器 藝術 深圳新聞網 2017-04-02
中國將成為古典音樂“超級新勢力”

樂團總監菲利普·喬丹在排練中

中國將成為古典音樂“超級新勢力”

維也納交響樂團團長約翰納斯·紐伯特

昨晚,擁有117年曆史的奧地利維也納交響樂團在深圳保利劇院奏響“寶安之夜——德奧經典的榮光再現”專場交響音樂會,為首屆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增色添彩。

在音樂總監菲利普·喬丹的指揮下,樂團以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三首歡快的《匈牙利舞曲》開場,隨後在上下半場分別演奏了音樂大師貝多芬的《降B大調第四交響曲》和家喻戶曉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

演出之前,本報記者對該樂團團長、總經理約翰納斯·紐伯特進行了專訪。

貝多芬九部交響樂首次中國齊奏

本次中國巡演,維也納交響樂團選擇全部演奏貝多芬的交響樂作品,尤其是在上海站,將分4天奏響貝多芬的9部作品——這是貝多芬全套交響樂作品首次在中國齊齊奏響。

“選擇貝多芬是樂團和音樂總監的共識,因為貝多芬是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而維也納則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第二故鄉。”紐伯特說,樂團希望藉此讓中國觀眾欣賞到最正宗的維也納之聲,同時也能體驗一個完整的貝多芬交響樂世界。

“貝多芬是維也納DNA中的一部分,他的創作與維也納息息相關。”紐伯特說,在演奏貝多芬方面,維也納交響樂團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加入維也納雙簧管、定音鼓等,同時在絃樂上繼承樂團百年傳統,傳遞出一種最正宗的“德奧之音”。

樂團音樂總監喬丹不敢妄言自己解讀貝多芬音樂的方法是特別的或最好的,但他希望通過樂團發出的貝多芬之聲是開放的、透明的、平易近人的,“在純粹與樂曲風格之間找到平衡點,是我認為最大的挑戰。”

維也納交響樂團成立於1900年,作為維也納的文化名片之一,樂團以交響樂裝點著奧地利首都的音樂生活,並把捍衛維也納交響樂文化傳統作為其核心藝術理念,延續著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作曲家為代表的德奧古典音樂的光榮傳統。

百年名團繼承一眾大師遺風

一百多年來,維也納交響樂團先後與布魯諾·瓦爾特、理查·施特勞斯、赫伯特·馮·卡拉揚、沃爾夫岡·薩瓦利希、倫納德·伯恩斯坦、洛林·馬澤爾、祖賓·梅塔等著名指揮家合作。

“樂團歷任音樂總監與客座指揮都非常傑出,但我們總是把希望寄託在現任總監的身上,因為他引導著樂團的未來。”紐伯特說,喬丹是目前全世界中生代指揮家中的佼佼者,他不僅繼續了其父親、著名指揮大師阿明·喬丹的風骨,還有著自己對於音樂的獨特理解。

“喬丹對於多種音樂風格都很精通,同時還是傑出的歌劇指揮,他的加入可以將樂團的演奏帶到另一個維度。”紐伯特說,喬丹在維也納是一位超級明星,他總能讓樂團的演奏保持新鮮感,讓觀眾每次欣賞時都如同初次聆聽一般。

從小對交響樂和歌劇耳濡目染的喬丹6歲學習鋼琴,11歲學習小提琴,16歲進入蘇黎世音樂學院,同時跟隨眾多音樂大師學習。年僅35歲時便被任命為巴黎巴士底歌劇院藝術總監,成為法國歌劇和德奧歌劇的卓越詮釋者。他曾合作過的交響名團包括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柏林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英國倫敦愛樂樂團等。

喬丹說,自己總試圖從鋼琴聲中區分出無聲的部分,“因為在喧囂中無聲可能是最響的聲音。”對此紐伯特表示,喬丹平時總習慣於關注細節,譬如聲音與顏色、動態與表達,因此他的演繹和音樂觀念總是充滿觸人心絃的細膩感動。

“一帶一路”讓各國音樂交流傳播

這是維也納交響樂團第二次來深圳演出。在紐伯特的印象中,深圳的觀眾非常年輕,對古典音樂充滿熱情,喜歡什麼就會主動去追捧。“我不認為深圳因為太年輕就與古典音樂有距離,不管是中國傳統音樂還是西方古典音樂,只要是好音樂,都可以理解和欣賞。”

近年來,不少人擔憂古典音樂在歐洲呈現式微之勢。對此紐伯特說,“起碼在維也納,並不是這種情況,人們比以往更加熱愛古典音樂;而從全球範圍來說,古典樂的傳播也處於上升之勢,許多美洲、亞洲國家都越來越關注古典樂。”

“中國的古典樂市場有著巨大潛力,你們已經擁有很多優秀的交響樂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維也納等城市學習古典音樂;可以說,中國已經走在成為古典樂‘超級新勢力’的道路上。”紐伯特說,“我想不到有任何原因是可以阻擋中國不具有古典樂競爭力的。”

本次加入首屆深圳“一帶一路”音樂季,維也納交響樂團還特別演奏了三首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作為對“一帶一路”主題的呼應,因為匈牙利正是“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沿線國家之一。

紐伯特說,“一帶一路”雖是中國國家戰略層面的官方舉措,但是音樂的傳播與交流絕對是受益其中的,“因此我真心希望這樣的交流可以持續下去,讓更多沿線國家的音樂家們可以齊聚一堂,通過音樂找到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深圳特區報記者 孟迷/文 齊潔爽/圖)來源:深圳特區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