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季節,傍晚下班,突然的邀請並沒讓我感到意外。意外的是短短的一條興隆街,就是一個菜市場,快走完了還沒到她家入口。

幾次詢問後,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告訴我:“我家小喲,跟你家的住房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指著糧食公司水面車間邊的一塊岩石說:“就從這裡上去。”

抬頭一看,哪裡有什麼住房!整個就是一面九十度的峭壁!就是緊連著通遠門東南邊的一面山壁!

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於這面石壁早已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見過這上面有人家!?

只知道崖壁的下面有幾個小山洞,常有江北、南岸來賣菜的農民,一天趕不回家,為了省些費用,也為看管貨物,常在洞中蓆地而臥。

或許是因為興隆街菜場的大頂棚的遮蓋擋住了視線,平時也沒注意著崖壁,或許是山壁與通遠門位置平行,不易上眼。

也或許是小孩的觀察範圍有限,總之,當時的驚詫讓人如木頭一般地愣住,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2

垂直的峭壁上,從鼓樓巷底部平生出的幾株大大的黃桷樹,大樹橫伸旁逸,枝繁葉茂,蔥蘢青翠,遮住了半壁。細看枝葉間,果然有房屋底樑伸出在垂枝之外。雖不見房屋,但吊腳樓式的建築特色已顯現出來。

上壁的路,第一步是一塊石板,穩穩地嵌入地面。第二步也是石板,只是比第一塊更厚實,更高一些,亦稱為石墩更為合適。

兩步石板路以後,就是沿崖壁用鋼釺般粗的圓鋼和木板搭建的二尺餘寬的漏空梯道。

圓鋼一根根依次爬高,深深地插入巖壁,一付“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勢態。

木板則溫情脈脈斜依圓鋼之上,雖是“捆綁夫妻”,看起來也還是“琴瑟和鳴”。只是壁梯是漏空的,真擔心一步不慎,腳會滑下去。

梯道踏上去有些微顫,感覺像在峽江上游覽的棧道。梯道順山壁的曲度而彎曲,不時地迂迴折來,只是高度在不斷地拔上。

梯道只容一人行走,但在彎折處都留有兩尺見方的平臺,是為上下相逢的人,留出來的打轉身平臺。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季節,傍晚下班,突然的邀請並沒讓我感到意外。意外的是短短的一條興隆街,就是一個菜市場,快走完了還沒到她家入口。

幾次詢問後,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告訴我:“我家小喲,跟你家的住房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指著糧食公司水面車間邊的一塊岩石說:“就從這裡上去。”

抬頭一看,哪裡有什麼住房!整個就是一面九十度的峭壁!就是緊連著通遠門東南邊的一面山壁!

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於這面石壁早已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見過這上面有人家!?

只知道崖壁的下面有幾個小山洞,常有江北、南岸來賣菜的農民,一天趕不回家,為了省些費用,也為看管貨物,常在洞中蓆地而臥。

或許是因為興隆街菜場的大頂棚的遮蓋擋住了視線,平時也沒注意著崖壁,或許是山壁與通遠門位置平行,不易上眼。

也或許是小孩的觀察範圍有限,總之,當時的驚詫讓人如木頭一般地愣住,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2

垂直的峭壁上,從鼓樓巷底部平生出的幾株大大的黃桷樹,大樹橫伸旁逸,枝繁葉茂,蔥蘢青翠,遮住了半壁。細看枝葉間,果然有房屋底樑伸出在垂枝之外。雖不見房屋,但吊腳樓式的建築特色已顯現出來。

上壁的路,第一步是一塊石板,穩穩地嵌入地面。第二步也是石板,只是比第一塊更厚實,更高一些,亦稱為石墩更為合適。

兩步石板路以後,就是沿崖壁用鋼釺般粗的圓鋼和木板搭建的二尺餘寬的漏空梯道。

圓鋼一根根依次爬高,深深地插入巖壁,一付“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勢態。

木板則溫情脈脈斜依圓鋼之上,雖是“捆綁夫妻”,看起來也還是“琴瑟和鳴”。只是壁梯是漏空的,真擔心一步不慎,腳會滑下去。

梯道踏上去有些微顫,感覺像在峽江上游覽的棧道。梯道順山壁的曲度而彎曲,不時地迂迴折來,只是高度在不斷地拔上。

梯道只容一人行走,但在彎折處都留有兩尺見方的平臺,是為上下相逢的人,留出來的打轉身平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上到高約七、八米,便有一戶人家。

上下行的人都熱情地打著招呼。而我卻不敢賣眼睛,晃眼一看,那戶人家是在山壁上的一塊凹陷處,用木板作為外牆,裝上一道門,其他三面和房頂、地坪都免了。一個石窟也就成了一戶人家。

等上到十來米高,一聲熱情的招呼:“來客了!”,才知道主家到了。

抬起頭來,看到鄧媽媽的盈盈笑臉,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雖是初冬,兩手早已攥出一把冷汗。回頭望去,通遠門的路燈亮了起來,來時路已經漸隱在了淡淡的暮色之間。

3

步入崖壁人家,兩步石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原始淳樸的屋子。

仍然是石窟屋,與半道上相遇的那間大了好些。仍然是木板自建一面牆,但木板牆上除了門,還留著一扇窗。

進入門內,平地不過十多平方米,但隨洞往裡傾斜的幅度,估算平面積也有近二十多平方吧,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一間大房間了。

整個房間的六面體,五面都是無縫對接,雖無明顯的牆角線,但卻一幅渾然天成的大氣。

高高低低,整齊不一的洞房放著寬窄不同的三張床。

房間的右邊,上兩級自然臺階,在一方平地上置著一張單人床,床頭邊緊貼一個簡單的小衣櫃。

左邊,上三級半自然臺階,也就是正對門的地方,那塊平地就更大些,放置的是一張寬床和一個大衣櫃。

兩床中間的位置,上去五、六級臺階,還有一塊凹陷之地,穩穩地置著一張小床,床面離著天花板有一米多高呢。

因為超越了人們平常對房間的認知,猛然一看,好像灰白色帶著弧形的石壁上是平行掛著的三張床,像魔術展示,又像壁畫再現。初看讓人驚訝不已,再看卻讓人讚歎不已!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季節,傍晚下班,突然的邀請並沒讓我感到意外。意外的是短短的一條興隆街,就是一個菜市場,快走完了還沒到她家入口。

幾次詢問後,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告訴我:“我家小喲,跟你家的住房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指著糧食公司水面車間邊的一塊岩石說:“就從這裡上去。”

抬頭一看,哪裡有什麼住房!整個就是一面九十度的峭壁!就是緊連著通遠門東南邊的一面山壁!

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於這面石壁早已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見過這上面有人家!?

只知道崖壁的下面有幾個小山洞,常有江北、南岸來賣菜的農民,一天趕不回家,為了省些費用,也為看管貨物,常在洞中蓆地而臥。

或許是因為興隆街菜場的大頂棚的遮蓋擋住了視線,平時也沒注意著崖壁,或許是山壁與通遠門位置平行,不易上眼。

也或許是小孩的觀察範圍有限,總之,當時的驚詫讓人如木頭一般地愣住,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2

垂直的峭壁上,從鼓樓巷底部平生出的幾株大大的黃桷樹,大樹橫伸旁逸,枝繁葉茂,蔥蘢青翠,遮住了半壁。細看枝葉間,果然有房屋底樑伸出在垂枝之外。雖不見房屋,但吊腳樓式的建築特色已顯現出來。

上壁的路,第一步是一塊石板,穩穩地嵌入地面。第二步也是石板,只是比第一塊更厚實,更高一些,亦稱為石墩更為合適。

兩步石板路以後,就是沿崖壁用鋼釺般粗的圓鋼和木板搭建的二尺餘寬的漏空梯道。

圓鋼一根根依次爬高,深深地插入巖壁,一付“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勢態。

木板則溫情脈脈斜依圓鋼之上,雖是“捆綁夫妻”,看起來也還是“琴瑟和鳴”。只是壁梯是漏空的,真擔心一步不慎,腳會滑下去。

梯道踏上去有些微顫,感覺像在峽江上游覽的棧道。梯道順山壁的曲度而彎曲,不時地迂迴折來,只是高度在不斷地拔上。

梯道只容一人行走,但在彎折處都留有兩尺見方的平臺,是為上下相逢的人,留出來的打轉身平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上到高約七、八米,便有一戶人家。

上下行的人都熱情地打著招呼。而我卻不敢賣眼睛,晃眼一看,那戶人家是在山壁上的一塊凹陷處,用木板作為外牆,裝上一道門,其他三面和房頂、地坪都免了。一個石窟也就成了一戶人家。

等上到十來米高,一聲熱情的招呼:“來客了!”,才知道主家到了。

抬起頭來,看到鄧媽媽的盈盈笑臉,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雖是初冬,兩手早已攥出一把冷汗。回頭望去,通遠門的路燈亮了起來,來時路已經漸隱在了淡淡的暮色之間。

3

步入崖壁人家,兩步石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原始淳樸的屋子。

仍然是石窟屋,與半道上相遇的那間大了好些。仍然是木板自建一面牆,但木板牆上除了門,還留著一扇窗。

進入門內,平地不過十多平方米,但隨洞往裡傾斜的幅度,估算平面積也有近二十多平方吧,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一間大房間了。

整個房間的六面體,五面都是無縫對接,雖無明顯的牆角線,但卻一幅渾然天成的大氣。

高高低低,整齊不一的洞房放著寬窄不同的三張床。

房間的右邊,上兩級自然臺階,在一方平地上置著一張單人床,床頭邊緊貼一個簡單的小衣櫃。

左邊,上三級半自然臺階,也就是正對門的地方,那塊平地就更大些,放置的是一張寬床和一個大衣櫃。

兩床中間的位置,上去五、六級臺階,還有一塊凹陷之地,穩穩地置著一張小床,床面離著天花板有一米多高呢。

因為超越了人們平常對房間的認知,猛然一看,好像灰白色帶著弧形的石壁上是平行掛著的三張床,像魔術展示,又像壁畫再現。初看讓人驚訝不已,再看卻讓人讚歎不已!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本來這房只有兩個放床的地方,就是下面兩張床,我們姐妹三人住剛好。有了小妹妹後,我爸爸把上面那塊凹進去的地方再打進去一些,剛好放一張小床,就給小妹妹用了。”

躍榮大姐正說著,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大眼睛漂亮小姑娘推門而入,見有來客,狐疑的眼光一閃而過,迅速把小書包丟在窗下的書桌上,幾步一登,如履平地,上了擱置在牆上的小床,取下紅領巾,換上拖鞋,又一溜煙地回到書桌前,攤開了課本。

不用問,是小妹妹放學了 ,這才打斷了進屋的驚訝。

環屋一看,到底是閨房,處處都不失女兒家的氣息。

一張床頭掛著兩串絲線纏裹的紙折粽子,許是端午留下的吧,那藍的、綠的、黃的絲線纏過,明亮、鮮豔,尾上一籫大紅的瓔珞,一串細小的彩珠,把房間映襯得鮮亮起來。

另一張床上,一件隨意掛在床頭的火紅外套,給房間帶來陣陣暖意。在五屜櫃的小花桌布上面,一面鏡子以背示人,“追魚”姑娘嬌羞滴滴;一個透明的罐頭玻璃瓶中,一把黃色的小野花正展示著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從洞頂垂下的黃色燈泡上,一個自制的圓盤紙殼燈罩,恰到好處地聚攏了柔和的光線,雖是洞,房內卻充盈著一片溫馨……

4

洞房的對面,就是黃桷樹掩映的吊腳樓了。

吊腳樓的外端,以巖壁為支撐點,高高的圓木柱斜抵在巖壁上,與直壁、房底構成一個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另一端則利用地形緊緊地貼在巖壁上,整個結構充滿了一種力量的美。

別看是吊腳樓,它的妙處還在於,防潮避溼,通風乾燥,節約土地,造價低廉。這不,下無寸土,便也建起一片漂亮瓦房來。

吊腳樓房間不大,竹木結構。裡間是鄧媽媽的臥室,外間是一家人的小廚房。

第一次踏進吊腳樓,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看著似乎透光的地板,走起路來也是小心翼翼。猛然抬頭,漂亮的小窗戶吸引了我的目光:“好漂亮呀!”

不由得加快步子,直接撲上了窗櫺,用幾近貪婪的目光欣賞起窗外景色來。

窗戶的對面,保節院那片房屋盡收眼底,一眼望去,真是層見疊出,遠近互襯,一片高下井然、錯落有致,初融夜色,恰如浮雕,一派大氣。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季節,傍晚下班,突然的邀請並沒讓我感到意外。意外的是短短的一條興隆街,就是一個菜市場,快走完了還沒到她家入口。

幾次詢問後,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告訴我:“我家小喲,跟你家的住房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指著糧食公司水面車間邊的一塊岩石說:“就從這裡上去。”

抬頭一看,哪裡有什麼住房!整個就是一面九十度的峭壁!就是緊連著通遠門東南邊的一面山壁!

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於這面石壁早已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見過這上面有人家!?

只知道崖壁的下面有幾個小山洞,常有江北、南岸來賣菜的農民,一天趕不回家,為了省些費用,也為看管貨物,常在洞中蓆地而臥。

或許是因為興隆街菜場的大頂棚的遮蓋擋住了視線,平時也沒注意著崖壁,或許是山壁與通遠門位置平行,不易上眼。

也或許是小孩的觀察範圍有限,總之,當時的驚詫讓人如木頭一般地愣住,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2

垂直的峭壁上,從鼓樓巷底部平生出的幾株大大的黃桷樹,大樹橫伸旁逸,枝繁葉茂,蔥蘢青翠,遮住了半壁。細看枝葉間,果然有房屋底樑伸出在垂枝之外。雖不見房屋,但吊腳樓式的建築特色已顯現出來。

上壁的路,第一步是一塊石板,穩穩地嵌入地面。第二步也是石板,只是比第一塊更厚實,更高一些,亦稱為石墩更為合適。

兩步石板路以後,就是沿崖壁用鋼釺般粗的圓鋼和木板搭建的二尺餘寬的漏空梯道。

圓鋼一根根依次爬高,深深地插入巖壁,一付“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勢態。

木板則溫情脈脈斜依圓鋼之上,雖是“捆綁夫妻”,看起來也還是“琴瑟和鳴”。只是壁梯是漏空的,真擔心一步不慎,腳會滑下去。

梯道踏上去有些微顫,感覺像在峽江上游覽的棧道。梯道順山壁的曲度而彎曲,不時地迂迴折來,只是高度在不斷地拔上。

梯道只容一人行走,但在彎折處都留有兩尺見方的平臺,是為上下相逢的人,留出來的打轉身平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上到高約七、八米,便有一戶人家。

上下行的人都熱情地打著招呼。而我卻不敢賣眼睛,晃眼一看,那戶人家是在山壁上的一塊凹陷處,用木板作為外牆,裝上一道門,其他三面和房頂、地坪都免了。一個石窟也就成了一戶人家。

等上到十來米高,一聲熱情的招呼:“來客了!”,才知道主家到了。

抬起頭來,看到鄧媽媽的盈盈笑臉,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雖是初冬,兩手早已攥出一把冷汗。回頭望去,通遠門的路燈亮了起來,來時路已經漸隱在了淡淡的暮色之間。

3

步入崖壁人家,兩步石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原始淳樸的屋子。

仍然是石窟屋,與半道上相遇的那間大了好些。仍然是木板自建一面牆,但木板牆上除了門,還留著一扇窗。

進入門內,平地不過十多平方米,但隨洞往裡傾斜的幅度,估算平面積也有近二十多平方吧,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一間大房間了。

整個房間的六面體,五面都是無縫對接,雖無明顯的牆角線,但卻一幅渾然天成的大氣。

高高低低,整齊不一的洞房放著寬窄不同的三張床。

房間的右邊,上兩級自然臺階,在一方平地上置著一張單人床,床頭邊緊貼一個簡單的小衣櫃。

左邊,上三級半自然臺階,也就是正對門的地方,那塊平地就更大些,放置的是一張寬床和一個大衣櫃。

兩床中間的位置,上去五、六級臺階,還有一塊凹陷之地,穩穩地置著一張小床,床面離著天花板有一米多高呢。

因為超越了人們平常對房間的認知,猛然一看,好像灰白色帶著弧形的石壁上是平行掛著的三張床,像魔術展示,又像壁畫再現。初看讓人驚訝不已,再看卻讓人讚歎不已!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本來這房只有兩個放床的地方,就是下面兩張床,我們姐妹三人住剛好。有了小妹妹後,我爸爸把上面那塊凹進去的地方再打進去一些,剛好放一張小床,就給小妹妹用了。”

躍榮大姐正說著,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大眼睛漂亮小姑娘推門而入,見有來客,狐疑的眼光一閃而過,迅速把小書包丟在窗下的書桌上,幾步一登,如履平地,上了擱置在牆上的小床,取下紅領巾,換上拖鞋,又一溜煙地回到書桌前,攤開了課本。

不用問,是小妹妹放學了 ,這才打斷了進屋的驚訝。

環屋一看,到底是閨房,處處都不失女兒家的氣息。

一張床頭掛著兩串絲線纏裹的紙折粽子,許是端午留下的吧,那藍的、綠的、黃的絲線纏過,明亮、鮮豔,尾上一籫大紅的瓔珞,一串細小的彩珠,把房間映襯得鮮亮起來。

另一張床上,一件隨意掛在床頭的火紅外套,給房間帶來陣陣暖意。在五屜櫃的小花桌布上面,一面鏡子以背示人,“追魚”姑娘嬌羞滴滴;一個透明的罐頭玻璃瓶中,一把黃色的小野花正展示著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從洞頂垂下的黃色燈泡上,一個自制的圓盤紙殼燈罩,恰到好處地聚攏了柔和的光線,雖是洞,房內卻充盈著一片溫馨……

4

洞房的對面,就是黃桷樹掩映的吊腳樓了。

吊腳樓的外端,以巖壁為支撐點,高高的圓木柱斜抵在巖壁上,與直壁、房底構成一個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另一端則利用地形緊緊地貼在巖壁上,整個結構充滿了一種力量的美。

別看是吊腳樓,它的妙處還在於,防潮避溼,通風乾燥,節約土地,造價低廉。這不,下無寸土,便也建起一片漂亮瓦房來。

吊腳樓房間不大,竹木結構。裡間是鄧媽媽的臥室,外間是一家人的小廚房。

第一次踏進吊腳樓,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看著似乎透光的地板,走起路來也是小心翼翼。猛然抬頭,漂亮的小窗戶吸引了我的目光:“好漂亮呀!”

不由得加快步子,直接撲上了窗櫺,用幾近貪婪的目光欣賞起窗外景色來。

窗戶的對面,保節院那片房屋盡收眼底,一眼望去,真是層見疊出,遠近互襯,一片高下井然、錯落有致,初融夜色,恰如浮雕,一派大氣。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的夜霧在悄悄地下來,夜色漸漸濃郁,通遠門下白日的喧囂似乎也少了一些,那些櫛次麟比的房屋已由浮雕變幻成了剪影,萬家民居燈火已為背景。

我那協和裡的家已經融化於其中,分辨不出哪盞燈屬於我家的小窗。只有母校中一路小學凸在剪影的最上面,五愛樓和少先樓像欲飛大鳥的兩翼,隨時準備扶搖直上。

夜霧瀰漫開來,像女孩們的白紗巾悄然飄落,從通遠門延展出來的路燈開始朦朧,抬頭遠望,像一條巨大的珍珠項鍊蜿蜒在七星崗道路邊。

汽車開始流光,街樹下,路人行色匆匆,戀人時傍時離。依稀飛起的喇叭聲、歡笑聲、孩子們的追逐聲,給通遠門平添無限生機。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季節,傍晚下班,突然的邀請並沒讓我感到意外。意外的是短短的一條興隆街,就是一個菜市場,快走完了還沒到她家入口。

幾次詢問後,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告訴我:“我家小喲,跟你家的住房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指著糧食公司水面車間邊的一塊岩石說:“就從這裡上去。”

抬頭一看,哪裡有什麼住房!整個就是一面九十度的峭壁!就是緊連著通遠門東南邊的一面山壁!

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於這面石壁早已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見過這上面有人家!?

只知道崖壁的下面有幾個小山洞,常有江北、南岸來賣菜的農民,一天趕不回家,為了省些費用,也為看管貨物,常在洞中蓆地而臥。

或許是因為興隆街菜場的大頂棚的遮蓋擋住了視線,平時也沒注意著崖壁,或許是山壁與通遠門位置平行,不易上眼。

也或許是小孩的觀察範圍有限,總之,當時的驚詫讓人如木頭一般地愣住,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2

垂直的峭壁上,從鼓樓巷底部平生出的幾株大大的黃桷樹,大樹橫伸旁逸,枝繁葉茂,蔥蘢青翠,遮住了半壁。細看枝葉間,果然有房屋底樑伸出在垂枝之外。雖不見房屋,但吊腳樓式的建築特色已顯現出來。

上壁的路,第一步是一塊石板,穩穩地嵌入地面。第二步也是石板,只是比第一塊更厚實,更高一些,亦稱為石墩更為合適。

兩步石板路以後,就是沿崖壁用鋼釺般粗的圓鋼和木板搭建的二尺餘寬的漏空梯道。

圓鋼一根根依次爬高,深深地插入巖壁,一付“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勢態。

木板則溫情脈脈斜依圓鋼之上,雖是“捆綁夫妻”,看起來也還是“琴瑟和鳴”。只是壁梯是漏空的,真擔心一步不慎,腳會滑下去。

梯道踏上去有些微顫,感覺像在峽江上游覽的棧道。梯道順山壁的曲度而彎曲,不時地迂迴折來,只是高度在不斷地拔上。

梯道只容一人行走,但在彎折處都留有兩尺見方的平臺,是為上下相逢的人,留出來的打轉身平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上到高約七、八米,便有一戶人家。

上下行的人都熱情地打著招呼。而我卻不敢賣眼睛,晃眼一看,那戶人家是在山壁上的一塊凹陷處,用木板作為外牆,裝上一道門,其他三面和房頂、地坪都免了。一個石窟也就成了一戶人家。

等上到十來米高,一聲熱情的招呼:“來客了!”,才知道主家到了。

抬起頭來,看到鄧媽媽的盈盈笑臉,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雖是初冬,兩手早已攥出一把冷汗。回頭望去,通遠門的路燈亮了起來,來時路已經漸隱在了淡淡的暮色之間。

3

步入崖壁人家,兩步石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原始淳樸的屋子。

仍然是石窟屋,與半道上相遇的那間大了好些。仍然是木板自建一面牆,但木板牆上除了門,還留著一扇窗。

進入門內,平地不過十多平方米,但隨洞往裡傾斜的幅度,估算平面積也有近二十多平方吧,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一間大房間了。

整個房間的六面體,五面都是無縫對接,雖無明顯的牆角線,但卻一幅渾然天成的大氣。

高高低低,整齊不一的洞房放著寬窄不同的三張床。

房間的右邊,上兩級自然臺階,在一方平地上置著一張單人床,床頭邊緊貼一個簡單的小衣櫃。

左邊,上三級半自然臺階,也就是正對門的地方,那塊平地就更大些,放置的是一張寬床和一個大衣櫃。

兩床中間的位置,上去五、六級臺階,還有一塊凹陷之地,穩穩地置著一張小床,床面離著天花板有一米多高呢。

因為超越了人們平常對房間的認知,猛然一看,好像灰白色帶著弧形的石壁上是平行掛著的三張床,像魔術展示,又像壁畫再現。初看讓人驚訝不已,再看卻讓人讚歎不已!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本來這房只有兩個放床的地方,就是下面兩張床,我們姐妹三人住剛好。有了小妹妹後,我爸爸把上面那塊凹進去的地方再打進去一些,剛好放一張小床,就給小妹妹用了。”

躍榮大姐正說著,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大眼睛漂亮小姑娘推門而入,見有來客,狐疑的眼光一閃而過,迅速把小書包丟在窗下的書桌上,幾步一登,如履平地,上了擱置在牆上的小床,取下紅領巾,換上拖鞋,又一溜煙地回到書桌前,攤開了課本。

不用問,是小妹妹放學了 ,這才打斷了進屋的驚訝。

環屋一看,到底是閨房,處處都不失女兒家的氣息。

一張床頭掛著兩串絲線纏裹的紙折粽子,許是端午留下的吧,那藍的、綠的、黃的絲線纏過,明亮、鮮豔,尾上一籫大紅的瓔珞,一串細小的彩珠,把房間映襯得鮮亮起來。

另一張床上,一件隨意掛在床頭的火紅外套,給房間帶來陣陣暖意。在五屜櫃的小花桌布上面,一面鏡子以背示人,“追魚”姑娘嬌羞滴滴;一個透明的罐頭玻璃瓶中,一把黃色的小野花正展示著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從洞頂垂下的黃色燈泡上,一個自制的圓盤紙殼燈罩,恰到好處地聚攏了柔和的光線,雖是洞,房內卻充盈著一片溫馨……

4

洞房的對面,就是黃桷樹掩映的吊腳樓了。

吊腳樓的外端,以巖壁為支撐點,高高的圓木柱斜抵在巖壁上,與直壁、房底構成一個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另一端則利用地形緊緊地貼在巖壁上,整個結構充滿了一種力量的美。

別看是吊腳樓,它的妙處還在於,防潮避溼,通風乾燥,節約土地,造價低廉。這不,下無寸土,便也建起一片漂亮瓦房來。

吊腳樓房間不大,竹木結構。裡間是鄧媽媽的臥室,外間是一家人的小廚房。

第一次踏進吊腳樓,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看著似乎透光的地板,走起路來也是小心翼翼。猛然抬頭,漂亮的小窗戶吸引了我的目光:“好漂亮呀!”

不由得加快步子,直接撲上了窗櫺,用幾近貪婪的目光欣賞起窗外景色來。

窗戶的對面,保節院那片房屋盡收眼底,一眼望去,真是層見疊出,遠近互襯,一片高下井然、錯落有致,初融夜色,恰如浮雕,一派大氣。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的夜霧在悄悄地下來,夜色漸漸濃郁,通遠門下白日的喧囂似乎也少了一些,那些櫛次麟比的房屋已由浮雕變幻成了剪影,萬家民居燈火已為背景。

我那協和裡的家已經融化於其中,分辨不出哪盞燈屬於我家的小窗。只有母校中一路小學凸在剪影的最上面,五愛樓和少先樓像欲飛大鳥的兩翼,隨時準備扶搖直上。

夜霧瀰漫開來,像女孩們的白紗巾悄然飄落,從通遠門延展出來的路燈開始朦朧,抬頭遠望,像一條巨大的珍珠項鍊蜿蜒在七星崗道路邊。

汽車開始流光,街樹下,路人行色匆匆,戀人時傍時離。依稀飛起的喇叭聲、歡笑聲、孩子們的追逐聲,給通遠門平添無限生機。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微風漸起,窗外樹葉撫頭。

躍榮大姐拍拍我的肩:“再去看看我哥哥的房間吧。”走在石壁路上,看著那猶如【地道戰】裡地道般在石壁上開鑿的通道,好像捉迷藏一樣,迴廊曲折,遮遮藏藏,想來外人進得去,似乎很難走出來。

突然間有些猶豫了,有一份陌生,有一絲害怕,沒走過這樣的路,心中有一份異樣的忐忑。

或許是一連串的驚奇、驚喜讓腦子一下適應不過來,或許是想著還有一艱鉅任務——“下步道”要完成,立刻慌不迭地告辭回家。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季節,傍晚下班,突然的邀請並沒讓我感到意外。意外的是短短的一條興隆街,就是一個菜市場,快走完了還沒到她家入口。

幾次詢問後,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告訴我:“我家小喲,跟你家的住房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指著糧食公司水面車間邊的一塊岩石說:“就從這裡上去。”

抬頭一看,哪裡有什麼住房!整個就是一面九十度的峭壁!就是緊連著通遠門東南邊的一面山壁!

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於這面石壁早已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見過這上面有人家!?

只知道崖壁的下面有幾個小山洞,常有江北、南岸來賣菜的農民,一天趕不回家,為了省些費用,也為看管貨物,常在洞中蓆地而臥。

或許是因為興隆街菜場的大頂棚的遮蓋擋住了視線,平時也沒注意著崖壁,或許是山壁與通遠門位置平行,不易上眼。

也或許是小孩的觀察範圍有限,總之,當時的驚詫讓人如木頭一般地愣住,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2

垂直的峭壁上,從鼓樓巷底部平生出的幾株大大的黃桷樹,大樹橫伸旁逸,枝繁葉茂,蔥蘢青翠,遮住了半壁。細看枝葉間,果然有房屋底樑伸出在垂枝之外。雖不見房屋,但吊腳樓式的建築特色已顯現出來。

上壁的路,第一步是一塊石板,穩穩地嵌入地面。第二步也是石板,只是比第一塊更厚實,更高一些,亦稱為石墩更為合適。

兩步石板路以後,就是沿崖壁用鋼釺般粗的圓鋼和木板搭建的二尺餘寬的漏空梯道。

圓鋼一根根依次爬高,深深地插入巖壁,一付“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勢態。

木板則溫情脈脈斜依圓鋼之上,雖是“捆綁夫妻”,看起來也還是“琴瑟和鳴”。只是壁梯是漏空的,真擔心一步不慎,腳會滑下去。

梯道踏上去有些微顫,感覺像在峽江上游覽的棧道。梯道順山壁的曲度而彎曲,不時地迂迴折來,只是高度在不斷地拔上。

梯道只容一人行走,但在彎折處都留有兩尺見方的平臺,是為上下相逢的人,留出來的打轉身平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上到高約七、八米,便有一戶人家。

上下行的人都熱情地打著招呼。而我卻不敢賣眼睛,晃眼一看,那戶人家是在山壁上的一塊凹陷處,用木板作為外牆,裝上一道門,其他三面和房頂、地坪都免了。一個石窟也就成了一戶人家。

等上到十來米高,一聲熱情的招呼:“來客了!”,才知道主家到了。

抬起頭來,看到鄧媽媽的盈盈笑臉,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雖是初冬,兩手早已攥出一把冷汗。回頭望去,通遠門的路燈亮了起來,來時路已經漸隱在了淡淡的暮色之間。

3

步入崖壁人家,兩步石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原始淳樸的屋子。

仍然是石窟屋,與半道上相遇的那間大了好些。仍然是木板自建一面牆,但木板牆上除了門,還留著一扇窗。

進入門內,平地不過十多平方米,但隨洞往裡傾斜的幅度,估算平面積也有近二十多平方吧,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一間大房間了。

整個房間的六面體,五面都是無縫對接,雖無明顯的牆角線,但卻一幅渾然天成的大氣。

高高低低,整齊不一的洞房放著寬窄不同的三張床。

房間的右邊,上兩級自然臺階,在一方平地上置著一張單人床,床頭邊緊貼一個簡單的小衣櫃。

左邊,上三級半自然臺階,也就是正對門的地方,那塊平地就更大些,放置的是一張寬床和一個大衣櫃。

兩床中間的位置,上去五、六級臺階,還有一塊凹陷之地,穩穩地置著一張小床,床面離著天花板有一米多高呢。

因為超越了人們平常對房間的認知,猛然一看,好像灰白色帶著弧形的石壁上是平行掛著的三張床,像魔術展示,又像壁畫再現。初看讓人驚訝不已,再看卻讓人讚歎不已!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本來這房只有兩個放床的地方,就是下面兩張床,我們姐妹三人住剛好。有了小妹妹後,我爸爸把上面那塊凹進去的地方再打進去一些,剛好放一張小床,就給小妹妹用了。”

躍榮大姐正說著,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大眼睛漂亮小姑娘推門而入,見有來客,狐疑的眼光一閃而過,迅速把小書包丟在窗下的書桌上,幾步一登,如履平地,上了擱置在牆上的小床,取下紅領巾,換上拖鞋,又一溜煙地回到書桌前,攤開了課本。

不用問,是小妹妹放學了 ,這才打斷了進屋的驚訝。

環屋一看,到底是閨房,處處都不失女兒家的氣息。

一張床頭掛著兩串絲線纏裹的紙折粽子,許是端午留下的吧,那藍的、綠的、黃的絲線纏過,明亮、鮮豔,尾上一籫大紅的瓔珞,一串細小的彩珠,把房間映襯得鮮亮起來。

另一張床上,一件隨意掛在床頭的火紅外套,給房間帶來陣陣暖意。在五屜櫃的小花桌布上面,一面鏡子以背示人,“追魚”姑娘嬌羞滴滴;一個透明的罐頭玻璃瓶中,一把黃色的小野花正展示著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從洞頂垂下的黃色燈泡上,一個自制的圓盤紙殼燈罩,恰到好處地聚攏了柔和的光線,雖是洞,房內卻充盈著一片溫馨……

4

洞房的對面,就是黃桷樹掩映的吊腳樓了。

吊腳樓的外端,以巖壁為支撐點,高高的圓木柱斜抵在巖壁上,與直壁、房底構成一個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另一端則利用地形緊緊地貼在巖壁上,整個結構充滿了一種力量的美。

別看是吊腳樓,它的妙處還在於,防潮避溼,通風乾燥,節約土地,造價低廉。這不,下無寸土,便也建起一片漂亮瓦房來。

吊腳樓房間不大,竹木結構。裡間是鄧媽媽的臥室,外間是一家人的小廚房。

第一次踏進吊腳樓,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看著似乎透光的地板,走起路來也是小心翼翼。猛然抬頭,漂亮的小窗戶吸引了我的目光:“好漂亮呀!”

不由得加快步子,直接撲上了窗櫺,用幾近貪婪的目光欣賞起窗外景色來。

窗戶的對面,保節院那片房屋盡收眼底,一眼望去,真是層見疊出,遠近互襯,一片高下井然、錯落有致,初融夜色,恰如浮雕,一派大氣。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的夜霧在悄悄地下來,夜色漸漸濃郁,通遠門下白日的喧囂似乎也少了一些,那些櫛次麟比的房屋已由浮雕變幻成了剪影,萬家民居燈火已為背景。

我那協和裡的家已經融化於其中,分辨不出哪盞燈屬於我家的小窗。只有母校中一路小學凸在剪影的最上面,五愛樓和少先樓像欲飛大鳥的兩翼,隨時準備扶搖直上。

夜霧瀰漫開來,像女孩們的白紗巾悄然飄落,從通遠門延展出來的路燈開始朦朧,抬頭遠望,像一條巨大的珍珠項鍊蜿蜒在七星崗道路邊。

汽車開始流光,街樹下,路人行色匆匆,戀人時傍時離。依稀飛起的喇叭聲、歡笑聲、孩子們的追逐聲,給通遠門平添無限生機。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微風漸起,窗外樹葉撫頭。

躍榮大姐拍拍我的肩:“再去看看我哥哥的房間吧。”走在石壁路上,看著那猶如【地道戰】裡地道般在石壁上開鑿的通道,好像捉迷藏一樣,迴廊曲折,遮遮藏藏,想來外人進得去,似乎很難走出來。

突然間有些猶豫了,有一份陌生,有一絲害怕,沒走過這樣的路,心中有一份異樣的忐忑。

或許是一連串的驚奇、驚喜讓腦子一下適應不過來,或許是想著還有一艱鉅任務——“下步道”要完成,立刻慌不迭地告辭回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半個多世紀過去,老地方早已經滄海桑田。父母搬離了七星崗,自己亦在外地工作幾十年。故人斷了聯繫,故地也少去回訪。

偶爾乘車路過通遠門,看著那已經以連二石壘成的一面峭壁,常暗自思忖:

石壁上的吊腳樓可以拆除,但洞房還在嗎?

山洞是填了還是隻是遮掩在裡面了呢?

如果只是遮掩於內,以後打開還能找到那個年代的生活痕跡嗎?

很想問問那些依然旁枝橫逸的黃桷樹,你還記得山屋的主人嗎?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季節,傍晚下班,突然的邀請並沒讓我感到意外。意外的是短短的一條興隆街,就是一個菜市場,快走完了還沒到她家入口。

幾次詢問後,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告訴我:“我家小喲,跟你家的住房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指著糧食公司水面車間邊的一塊岩石說:“就從這裡上去。”

抬頭一看,哪裡有什麼住房!整個就是一面九十度的峭壁!就是緊連著通遠門東南邊的一面山壁!

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於這面石壁早已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見過這上面有人家!?

只知道崖壁的下面有幾個小山洞,常有江北、南岸來賣菜的農民,一天趕不回家,為了省些費用,也為看管貨物,常在洞中蓆地而臥。

或許是因為興隆街菜場的大頂棚的遮蓋擋住了視線,平時也沒注意著崖壁,或許是山壁與通遠門位置平行,不易上眼。

也或許是小孩的觀察範圍有限,總之,當時的驚詫讓人如木頭一般地愣住,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2

垂直的峭壁上,從鼓樓巷底部平生出的幾株大大的黃桷樹,大樹橫伸旁逸,枝繁葉茂,蔥蘢青翠,遮住了半壁。細看枝葉間,果然有房屋底樑伸出在垂枝之外。雖不見房屋,但吊腳樓式的建築特色已顯現出來。

上壁的路,第一步是一塊石板,穩穩地嵌入地面。第二步也是石板,只是比第一塊更厚實,更高一些,亦稱為石墩更為合適。

兩步石板路以後,就是沿崖壁用鋼釺般粗的圓鋼和木板搭建的二尺餘寬的漏空梯道。

圓鋼一根根依次爬高,深深地插入巖壁,一付“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勢態。

木板則溫情脈脈斜依圓鋼之上,雖是“捆綁夫妻”,看起來也還是“琴瑟和鳴”。只是壁梯是漏空的,真擔心一步不慎,腳會滑下去。

梯道踏上去有些微顫,感覺像在峽江上游覽的棧道。梯道順山壁的曲度而彎曲,不時地迂迴折來,只是高度在不斷地拔上。

梯道只容一人行走,但在彎折處都留有兩尺見方的平臺,是為上下相逢的人,留出來的打轉身平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上到高約七、八米,便有一戶人家。

上下行的人都熱情地打著招呼。而我卻不敢賣眼睛,晃眼一看,那戶人家是在山壁上的一塊凹陷處,用木板作為外牆,裝上一道門,其他三面和房頂、地坪都免了。一個石窟也就成了一戶人家。

等上到十來米高,一聲熱情的招呼:“來客了!”,才知道主家到了。

抬起頭來,看到鄧媽媽的盈盈笑臉,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雖是初冬,兩手早已攥出一把冷汗。回頭望去,通遠門的路燈亮了起來,來時路已經漸隱在了淡淡的暮色之間。

3

步入崖壁人家,兩步石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原始淳樸的屋子。

仍然是石窟屋,與半道上相遇的那間大了好些。仍然是木板自建一面牆,但木板牆上除了門,還留著一扇窗。

進入門內,平地不過十多平方米,但隨洞往裡傾斜的幅度,估算平面積也有近二十多平方吧,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一間大房間了。

整個房間的六面體,五面都是無縫對接,雖無明顯的牆角線,但卻一幅渾然天成的大氣。

高高低低,整齊不一的洞房放著寬窄不同的三張床。

房間的右邊,上兩級自然臺階,在一方平地上置著一張單人床,床頭邊緊貼一個簡單的小衣櫃。

左邊,上三級半自然臺階,也就是正對門的地方,那塊平地就更大些,放置的是一張寬床和一個大衣櫃。

兩床中間的位置,上去五、六級臺階,還有一塊凹陷之地,穩穩地置著一張小床,床面離著天花板有一米多高呢。

因為超越了人們平常對房間的認知,猛然一看,好像灰白色帶著弧形的石壁上是平行掛著的三張床,像魔術展示,又像壁畫再現。初看讓人驚訝不已,再看卻讓人讚歎不已!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本來這房只有兩個放床的地方,就是下面兩張床,我們姐妹三人住剛好。有了小妹妹後,我爸爸把上面那塊凹進去的地方再打進去一些,剛好放一張小床,就給小妹妹用了。”

躍榮大姐正說著,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大眼睛漂亮小姑娘推門而入,見有來客,狐疑的眼光一閃而過,迅速把小書包丟在窗下的書桌上,幾步一登,如履平地,上了擱置在牆上的小床,取下紅領巾,換上拖鞋,又一溜煙地回到書桌前,攤開了課本。

不用問,是小妹妹放學了 ,這才打斷了進屋的驚訝。

環屋一看,到底是閨房,處處都不失女兒家的氣息。

一張床頭掛著兩串絲線纏裹的紙折粽子,許是端午留下的吧,那藍的、綠的、黃的絲線纏過,明亮、鮮豔,尾上一籫大紅的瓔珞,一串細小的彩珠,把房間映襯得鮮亮起來。

另一張床上,一件隨意掛在床頭的火紅外套,給房間帶來陣陣暖意。在五屜櫃的小花桌布上面,一面鏡子以背示人,“追魚”姑娘嬌羞滴滴;一個透明的罐頭玻璃瓶中,一把黃色的小野花正展示著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從洞頂垂下的黃色燈泡上,一個自制的圓盤紙殼燈罩,恰到好處地聚攏了柔和的光線,雖是洞,房內卻充盈著一片溫馨……

4

洞房的對面,就是黃桷樹掩映的吊腳樓了。

吊腳樓的外端,以巖壁為支撐點,高高的圓木柱斜抵在巖壁上,與直壁、房底構成一個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另一端則利用地形緊緊地貼在巖壁上,整個結構充滿了一種力量的美。

別看是吊腳樓,它的妙處還在於,防潮避溼,通風乾燥,節約土地,造價低廉。這不,下無寸土,便也建起一片漂亮瓦房來。

吊腳樓房間不大,竹木結構。裡間是鄧媽媽的臥室,外間是一家人的小廚房。

第一次踏進吊腳樓,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看著似乎透光的地板,走起路來也是小心翼翼。猛然抬頭,漂亮的小窗戶吸引了我的目光:“好漂亮呀!”

不由得加快步子,直接撲上了窗櫺,用幾近貪婪的目光欣賞起窗外景色來。

窗戶的對面,保節院那片房屋盡收眼底,一眼望去,真是層見疊出,遠近互襯,一片高下井然、錯落有致,初融夜色,恰如浮雕,一派大氣。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的夜霧在悄悄地下來,夜色漸漸濃郁,通遠門下白日的喧囂似乎也少了一些,那些櫛次麟比的房屋已由浮雕變幻成了剪影,萬家民居燈火已為背景。

我那協和裡的家已經融化於其中,分辨不出哪盞燈屬於我家的小窗。只有母校中一路小學凸在剪影的最上面,五愛樓和少先樓像欲飛大鳥的兩翼,隨時準備扶搖直上。

夜霧瀰漫開來,像女孩們的白紗巾悄然飄落,從通遠門延展出來的路燈開始朦朧,抬頭遠望,像一條巨大的珍珠項鍊蜿蜒在七星崗道路邊。

汽車開始流光,街樹下,路人行色匆匆,戀人時傍時離。依稀飛起的喇叭聲、歡笑聲、孩子們的追逐聲,給通遠門平添無限生機。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微風漸起,窗外樹葉撫頭。

躍榮大姐拍拍我的肩:“再去看看我哥哥的房間吧。”走在石壁路上,看著那猶如【地道戰】裡地道般在石壁上開鑿的通道,好像捉迷藏一樣,迴廊曲折,遮遮藏藏,想來外人進得去,似乎很難走出來。

突然間有些猶豫了,有一份陌生,有一絲害怕,沒走過這樣的路,心中有一份異樣的忐忑。

或許是一連串的驚奇、驚喜讓腦子一下適應不過來,或許是想著還有一艱鉅任務——“下步道”要完成,立刻慌不迭地告辭回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半個多世紀過去,老地方早已經滄海桑田。父母搬離了七星崗,自己亦在外地工作幾十年。故人斷了聯繫,故地也少去回訪。

偶爾乘車路過通遠門,看著那已經以連二石壘成的一面峭壁,常暗自思忖:

石壁上的吊腳樓可以拆除,但洞房還在嗎?

山洞是填了還是隻是遮掩在裡面了呢?

如果只是遮掩於內,以後打開還能找到那個年代的生活痕跡嗎?

很想問問那些依然旁枝橫逸的黃桷樹,你還記得山屋的主人嗎?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也常常在想:這峭壁人家的戶口是屬於那條街呢?屬興隆街吧,卻在它之上,屬鼓樓巷吧,又在它之下。

這沒有屬於自己地平面的地方,有街名嗎?或許,他們有自己的街名,只是我從來都不知道。

我將往事煮成茶,甘甜苦澀都是它,不說濃淡世味在,不論暖涼話繁華。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季節,傍晚下班,突然的邀請並沒讓我感到意外。意外的是短短的一條興隆街,就是一個菜市場,快走完了還沒到她家入口。

幾次詢問後,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告訴我:“我家小喲,跟你家的住房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指著糧食公司水面車間邊的一塊岩石說:“就從這裡上去。”

抬頭一看,哪裡有什麼住房!整個就是一面九十度的峭壁!就是緊連著通遠門東南邊的一面山壁!

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於這面石壁早已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見過這上面有人家!?

只知道崖壁的下面有幾個小山洞,常有江北、南岸來賣菜的農民,一天趕不回家,為了省些費用,也為看管貨物,常在洞中蓆地而臥。

或許是因為興隆街菜場的大頂棚的遮蓋擋住了視線,平時也沒注意著崖壁,或許是山壁與通遠門位置平行,不易上眼。

也或許是小孩的觀察範圍有限,總之,當時的驚詫讓人如木頭一般地愣住,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2

垂直的峭壁上,從鼓樓巷底部平生出的幾株大大的黃桷樹,大樹橫伸旁逸,枝繁葉茂,蔥蘢青翠,遮住了半壁。細看枝葉間,果然有房屋底樑伸出在垂枝之外。雖不見房屋,但吊腳樓式的建築特色已顯現出來。

上壁的路,第一步是一塊石板,穩穩地嵌入地面。第二步也是石板,只是比第一塊更厚實,更高一些,亦稱為石墩更為合適。

兩步石板路以後,就是沿崖壁用鋼釺般粗的圓鋼和木板搭建的二尺餘寬的漏空梯道。

圓鋼一根根依次爬高,深深地插入巖壁,一付“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勢態。

木板則溫情脈脈斜依圓鋼之上,雖是“捆綁夫妻”,看起來也還是“琴瑟和鳴”。只是壁梯是漏空的,真擔心一步不慎,腳會滑下去。

梯道踏上去有些微顫,感覺像在峽江上游覽的棧道。梯道順山壁的曲度而彎曲,不時地迂迴折來,只是高度在不斷地拔上。

梯道只容一人行走,但在彎折處都留有兩尺見方的平臺,是為上下相逢的人,留出來的打轉身平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上到高約七、八米,便有一戶人家。

上下行的人都熱情地打著招呼。而我卻不敢賣眼睛,晃眼一看,那戶人家是在山壁上的一塊凹陷處,用木板作為外牆,裝上一道門,其他三面和房頂、地坪都免了。一個石窟也就成了一戶人家。

等上到十來米高,一聲熱情的招呼:“來客了!”,才知道主家到了。

抬起頭來,看到鄧媽媽的盈盈笑臉,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雖是初冬,兩手早已攥出一把冷汗。回頭望去,通遠門的路燈亮了起來,來時路已經漸隱在了淡淡的暮色之間。

3

步入崖壁人家,兩步石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原始淳樸的屋子。

仍然是石窟屋,與半道上相遇的那間大了好些。仍然是木板自建一面牆,但木板牆上除了門,還留著一扇窗。

進入門內,平地不過十多平方米,但隨洞往裡傾斜的幅度,估算平面積也有近二十多平方吧,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一間大房間了。

整個房間的六面體,五面都是無縫對接,雖無明顯的牆角線,但卻一幅渾然天成的大氣。

高高低低,整齊不一的洞房放著寬窄不同的三張床。

房間的右邊,上兩級自然臺階,在一方平地上置著一張單人床,床頭邊緊貼一個簡單的小衣櫃。

左邊,上三級半自然臺階,也就是正對門的地方,那塊平地就更大些,放置的是一張寬床和一個大衣櫃。

兩床中間的位置,上去五、六級臺階,還有一塊凹陷之地,穩穩地置著一張小床,床面離著天花板有一米多高呢。

因為超越了人們平常對房間的認知,猛然一看,好像灰白色帶著弧形的石壁上是平行掛著的三張床,像魔術展示,又像壁畫再現。初看讓人驚訝不已,再看卻讓人讚歎不已!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本來這房只有兩個放床的地方,就是下面兩張床,我們姐妹三人住剛好。有了小妹妹後,我爸爸把上面那塊凹進去的地方再打進去一些,剛好放一張小床,就給小妹妹用了。”

躍榮大姐正說著,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大眼睛漂亮小姑娘推門而入,見有來客,狐疑的眼光一閃而過,迅速把小書包丟在窗下的書桌上,幾步一登,如履平地,上了擱置在牆上的小床,取下紅領巾,換上拖鞋,又一溜煙地回到書桌前,攤開了課本。

不用問,是小妹妹放學了 ,這才打斷了進屋的驚訝。

環屋一看,到底是閨房,處處都不失女兒家的氣息。

一張床頭掛著兩串絲線纏裹的紙折粽子,許是端午留下的吧,那藍的、綠的、黃的絲線纏過,明亮、鮮豔,尾上一籫大紅的瓔珞,一串細小的彩珠,把房間映襯得鮮亮起來。

另一張床上,一件隨意掛在床頭的火紅外套,給房間帶來陣陣暖意。在五屜櫃的小花桌布上面,一面鏡子以背示人,“追魚”姑娘嬌羞滴滴;一個透明的罐頭玻璃瓶中,一把黃色的小野花正展示著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從洞頂垂下的黃色燈泡上,一個自制的圓盤紙殼燈罩,恰到好處地聚攏了柔和的光線,雖是洞,房內卻充盈著一片溫馨……

4

洞房的對面,就是黃桷樹掩映的吊腳樓了。

吊腳樓的外端,以巖壁為支撐點,高高的圓木柱斜抵在巖壁上,與直壁、房底構成一個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另一端則利用地形緊緊地貼在巖壁上,整個結構充滿了一種力量的美。

別看是吊腳樓,它的妙處還在於,防潮避溼,通風乾燥,節約土地,造價低廉。這不,下無寸土,便也建起一片漂亮瓦房來。

吊腳樓房間不大,竹木結構。裡間是鄧媽媽的臥室,外間是一家人的小廚房。

第一次踏進吊腳樓,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看著似乎透光的地板,走起路來也是小心翼翼。猛然抬頭,漂亮的小窗戶吸引了我的目光:“好漂亮呀!”

不由得加快步子,直接撲上了窗櫺,用幾近貪婪的目光欣賞起窗外景色來。

窗戶的對面,保節院那片房屋盡收眼底,一眼望去,真是層見疊出,遠近互襯,一片高下井然、錯落有致,初融夜色,恰如浮雕,一派大氣。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的夜霧在悄悄地下來,夜色漸漸濃郁,通遠門下白日的喧囂似乎也少了一些,那些櫛次麟比的房屋已由浮雕變幻成了剪影,萬家民居燈火已為背景。

我那協和裡的家已經融化於其中,分辨不出哪盞燈屬於我家的小窗。只有母校中一路小學凸在剪影的最上面,五愛樓和少先樓像欲飛大鳥的兩翼,隨時準備扶搖直上。

夜霧瀰漫開來,像女孩們的白紗巾悄然飄落,從通遠門延展出來的路燈開始朦朧,抬頭遠望,像一條巨大的珍珠項鍊蜿蜒在七星崗道路邊。

汽車開始流光,街樹下,路人行色匆匆,戀人時傍時離。依稀飛起的喇叭聲、歡笑聲、孩子們的追逐聲,給通遠門平添無限生機。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微風漸起,窗外樹葉撫頭。

躍榮大姐拍拍我的肩:“再去看看我哥哥的房間吧。”走在石壁路上,看著那猶如【地道戰】裡地道般在石壁上開鑿的通道,好像捉迷藏一樣,迴廊曲折,遮遮藏藏,想來外人進得去,似乎很難走出來。

突然間有些猶豫了,有一份陌生,有一絲害怕,沒走過這樣的路,心中有一份異樣的忐忑。

或許是一連串的驚奇、驚喜讓腦子一下適應不過來,或許是想著還有一艱鉅任務——“下步道”要完成,立刻慌不迭地告辭回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半個多世紀過去,老地方早已經滄海桑田。父母搬離了七星崗,自己亦在外地工作幾十年。故人斷了聯繫,故地也少去回訪。

偶爾乘車路過通遠門,看著那已經以連二石壘成的一面峭壁,常暗自思忖:

石壁上的吊腳樓可以拆除,但洞房還在嗎?

山洞是填了還是隻是遮掩在裡面了呢?

如果只是遮掩於內,以後打開還能找到那個年代的生活痕跡嗎?

很想問問那些依然旁枝橫逸的黃桷樹,你還記得山屋的主人嗎?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也常常在想:這峭壁人家的戶口是屬於那條街呢?屬興隆街吧,卻在它之上,屬鼓樓巷吧,又在它之下。

這沒有屬於自己地平面的地方,有街名嗎?或許,他們有自己的街名,只是我從來都不知道。

我將往事煮成茶,甘甜苦澀都是它,不說濃淡世味在,不論暖涼話繁華。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重慶城,自古鑿崖為城,依山而建,重屋壘居。

欣賞過這些洞房,領略過吊腳樓的風采,便可領略到山城人順應自然,又不斷地與自然抗爭,執著地營造生活,又拼命地享受生命的個性。

大山是真誠、樸實、厚重、無私、奉獻的,它從遠古走來,養育了我們祖祖輩輩。無論時光隧道如何穿越延伸,大山依舊恪盡職守,誠穩偉岸,亙古不變地守護著一代又一代重慶人。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季節,傍晚下班,突然的邀請並沒讓我感到意外。意外的是短短的一條興隆街,就是一個菜市場,快走完了還沒到她家入口。

幾次詢問後,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告訴我:“我家小喲,跟你家的住房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指著糧食公司水面車間邊的一塊岩石說:“就從這裡上去。”

抬頭一看,哪裡有什麼住房!整個就是一面九十度的峭壁!就是緊連著通遠門東南邊的一面山壁!

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於這面石壁早已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見過這上面有人家!?

只知道崖壁的下面有幾個小山洞,常有江北、南岸來賣菜的農民,一天趕不回家,為了省些費用,也為看管貨物,常在洞中蓆地而臥。

或許是因為興隆街菜場的大頂棚的遮蓋擋住了視線,平時也沒注意著崖壁,或許是山壁與通遠門位置平行,不易上眼。

也或許是小孩的觀察範圍有限,總之,當時的驚詫讓人如木頭一般地愣住,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2

垂直的峭壁上,從鼓樓巷底部平生出的幾株大大的黃桷樹,大樹橫伸旁逸,枝繁葉茂,蔥蘢青翠,遮住了半壁。細看枝葉間,果然有房屋底樑伸出在垂枝之外。雖不見房屋,但吊腳樓式的建築特色已顯現出來。

上壁的路,第一步是一塊石板,穩穩地嵌入地面。第二步也是石板,只是比第一塊更厚實,更高一些,亦稱為石墩更為合適。

兩步石板路以後,就是沿崖壁用鋼釺般粗的圓鋼和木板搭建的二尺餘寬的漏空梯道。

圓鋼一根根依次爬高,深深地插入巖壁,一付“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勢態。

木板則溫情脈脈斜依圓鋼之上,雖是“捆綁夫妻”,看起來也還是“琴瑟和鳴”。只是壁梯是漏空的,真擔心一步不慎,腳會滑下去。

梯道踏上去有些微顫,感覺像在峽江上游覽的棧道。梯道順山壁的曲度而彎曲,不時地迂迴折來,只是高度在不斷地拔上。

梯道只容一人行走,但在彎折處都留有兩尺見方的平臺,是為上下相逢的人,留出來的打轉身平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上到高約七、八米,便有一戶人家。

上下行的人都熱情地打著招呼。而我卻不敢賣眼睛,晃眼一看,那戶人家是在山壁上的一塊凹陷處,用木板作為外牆,裝上一道門,其他三面和房頂、地坪都免了。一個石窟也就成了一戶人家。

等上到十來米高,一聲熱情的招呼:“來客了!”,才知道主家到了。

抬起頭來,看到鄧媽媽的盈盈笑臉,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雖是初冬,兩手早已攥出一把冷汗。回頭望去,通遠門的路燈亮了起來,來時路已經漸隱在了淡淡的暮色之間。

3

步入崖壁人家,兩步石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原始淳樸的屋子。

仍然是石窟屋,與半道上相遇的那間大了好些。仍然是木板自建一面牆,但木板牆上除了門,還留著一扇窗。

進入門內,平地不過十多平方米,但隨洞往裡傾斜的幅度,估算平面積也有近二十多平方吧,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一間大房間了。

整個房間的六面體,五面都是無縫對接,雖無明顯的牆角線,但卻一幅渾然天成的大氣。

高高低低,整齊不一的洞房放著寬窄不同的三張床。

房間的右邊,上兩級自然臺階,在一方平地上置著一張單人床,床頭邊緊貼一個簡單的小衣櫃。

左邊,上三級半自然臺階,也就是正對門的地方,那塊平地就更大些,放置的是一張寬床和一個大衣櫃。

兩床中間的位置,上去五、六級臺階,還有一塊凹陷之地,穩穩地置著一張小床,床面離著天花板有一米多高呢。

因為超越了人們平常對房間的認知,猛然一看,好像灰白色帶著弧形的石壁上是平行掛著的三張床,像魔術展示,又像壁畫再現。初看讓人驚訝不已,再看卻讓人讚歎不已!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本來這房只有兩個放床的地方,就是下面兩張床,我們姐妹三人住剛好。有了小妹妹後,我爸爸把上面那塊凹進去的地方再打進去一些,剛好放一張小床,就給小妹妹用了。”

躍榮大姐正說著,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大眼睛漂亮小姑娘推門而入,見有來客,狐疑的眼光一閃而過,迅速把小書包丟在窗下的書桌上,幾步一登,如履平地,上了擱置在牆上的小床,取下紅領巾,換上拖鞋,又一溜煙地回到書桌前,攤開了課本。

不用問,是小妹妹放學了 ,這才打斷了進屋的驚訝。

環屋一看,到底是閨房,處處都不失女兒家的氣息。

一張床頭掛著兩串絲線纏裹的紙折粽子,許是端午留下的吧,那藍的、綠的、黃的絲線纏過,明亮、鮮豔,尾上一籫大紅的瓔珞,一串細小的彩珠,把房間映襯得鮮亮起來。

另一張床上,一件隨意掛在床頭的火紅外套,給房間帶來陣陣暖意。在五屜櫃的小花桌布上面,一面鏡子以背示人,“追魚”姑娘嬌羞滴滴;一個透明的罐頭玻璃瓶中,一把黃色的小野花正展示著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從洞頂垂下的黃色燈泡上,一個自制的圓盤紙殼燈罩,恰到好處地聚攏了柔和的光線,雖是洞,房內卻充盈著一片溫馨……

4

洞房的對面,就是黃桷樹掩映的吊腳樓了。

吊腳樓的外端,以巖壁為支撐點,高高的圓木柱斜抵在巖壁上,與直壁、房底構成一個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另一端則利用地形緊緊地貼在巖壁上,整個結構充滿了一種力量的美。

別看是吊腳樓,它的妙處還在於,防潮避溼,通風乾燥,節約土地,造價低廉。這不,下無寸土,便也建起一片漂亮瓦房來。

吊腳樓房間不大,竹木結構。裡間是鄧媽媽的臥室,外間是一家人的小廚房。

第一次踏進吊腳樓,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看著似乎透光的地板,走起路來也是小心翼翼。猛然抬頭,漂亮的小窗戶吸引了我的目光:“好漂亮呀!”

不由得加快步子,直接撲上了窗櫺,用幾近貪婪的目光欣賞起窗外景色來。

窗戶的對面,保節院那片房屋盡收眼底,一眼望去,真是層見疊出,遠近互襯,一片高下井然、錯落有致,初融夜色,恰如浮雕,一派大氣。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的夜霧在悄悄地下來,夜色漸漸濃郁,通遠門下白日的喧囂似乎也少了一些,那些櫛次麟比的房屋已由浮雕變幻成了剪影,萬家民居燈火已為背景。

我那協和裡的家已經融化於其中,分辨不出哪盞燈屬於我家的小窗。只有母校中一路小學凸在剪影的最上面,五愛樓和少先樓像欲飛大鳥的兩翼,隨時準備扶搖直上。

夜霧瀰漫開來,像女孩們的白紗巾悄然飄落,從通遠門延展出來的路燈開始朦朧,抬頭遠望,像一條巨大的珍珠項鍊蜿蜒在七星崗道路邊。

汽車開始流光,街樹下,路人行色匆匆,戀人時傍時離。依稀飛起的喇叭聲、歡笑聲、孩子們的追逐聲,給通遠門平添無限生機。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微風漸起,窗外樹葉撫頭。

躍榮大姐拍拍我的肩:“再去看看我哥哥的房間吧。”走在石壁路上,看著那猶如【地道戰】裡地道般在石壁上開鑿的通道,好像捉迷藏一樣,迴廊曲折,遮遮藏藏,想來外人進得去,似乎很難走出來。

突然間有些猶豫了,有一份陌生,有一絲害怕,沒走過這樣的路,心中有一份異樣的忐忑。

或許是一連串的驚奇、驚喜讓腦子一下適應不過來,或許是想著還有一艱鉅任務——“下步道”要完成,立刻慌不迭地告辭回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半個多世紀過去,老地方早已經滄海桑田。父母搬離了七星崗,自己亦在外地工作幾十年。故人斷了聯繫,故地也少去回訪。

偶爾乘車路過通遠門,看著那已經以連二石壘成的一面峭壁,常暗自思忖:

石壁上的吊腳樓可以拆除,但洞房還在嗎?

山洞是填了還是隻是遮掩在裡面了呢?

如果只是遮掩於內,以後打開還能找到那個年代的生活痕跡嗎?

很想問問那些依然旁枝橫逸的黃桷樹,你還記得山屋的主人嗎?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也常常在想:這峭壁人家的戶口是屬於那條街呢?屬興隆街吧,卻在它之上,屬鼓樓巷吧,又在它之下。

這沒有屬於自己地平面的地方,有街名嗎?或許,他們有自己的街名,只是我從來都不知道。

我將往事煮成茶,甘甜苦澀都是它,不說濃淡世味在,不論暖涼話繁華。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重慶城,自古鑿崖為城,依山而建,重屋壘居。

欣賞過這些洞房,領略過吊腳樓的風采,便可領略到山城人順應自然,又不斷地與自然抗爭,執著地營造生活,又拼命地享受生命的個性。

大山是真誠、樸實、厚重、無私、奉獻的,它從遠古走來,養育了我們祖祖輩輩。無論時光隧道如何穿越延伸,大山依舊恪盡職守,誠穩偉岸,亙古不變地守護著一代又一代重慶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通過一張張老照片,三、四十年前的重慶幽暗民居、沉默的遺址所釋放出來的史實,毫不遜色於微博熱搜話題。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季節,傍晚下班,突然的邀請並沒讓我感到意外。意外的是短短的一條興隆街,就是一個菜市場,快走完了還沒到她家入口。

幾次詢問後,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告訴我:“我家小喲,跟你家的住房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指著糧食公司水面車間邊的一塊岩石說:“就從這裡上去。”

抬頭一看,哪裡有什麼住房!整個就是一面九十度的峭壁!就是緊連著通遠門東南邊的一面山壁!

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於這面石壁早已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見過這上面有人家!?

只知道崖壁的下面有幾個小山洞,常有江北、南岸來賣菜的農民,一天趕不回家,為了省些費用,也為看管貨物,常在洞中蓆地而臥。

或許是因為興隆街菜場的大頂棚的遮蓋擋住了視線,平時也沒注意著崖壁,或許是山壁與通遠門位置平行,不易上眼。

也或許是小孩的觀察範圍有限,總之,當時的驚詫讓人如木頭一般地愣住,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2

垂直的峭壁上,從鼓樓巷底部平生出的幾株大大的黃桷樹,大樹橫伸旁逸,枝繁葉茂,蔥蘢青翠,遮住了半壁。細看枝葉間,果然有房屋底樑伸出在垂枝之外。雖不見房屋,但吊腳樓式的建築特色已顯現出來。

上壁的路,第一步是一塊石板,穩穩地嵌入地面。第二步也是石板,只是比第一塊更厚實,更高一些,亦稱為石墩更為合適。

兩步石板路以後,就是沿崖壁用鋼釺般粗的圓鋼和木板搭建的二尺餘寬的漏空梯道。

圓鋼一根根依次爬高,深深地插入巖壁,一付“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勢態。

木板則溫情脈脈斜依圓鋼之上,雖是“捆綁夫妻”,看起來也還是“琴瑟和鳴”。只是壁梯是漏空的,真擔心一步不慎,腳會滑下去。

梯道踏上去有些微顫,感覺像在峽江上游覽的棧道。梯道順山壁的曲度而彎曲,不時地迂迴折來,只是高度在不斷地拔上。

梯道只容一人行走,但在彎折處都留有兩尺見方的平臺,是為上下相逢的人,留出來的打轉身平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上到高約七、八米,便有一戶人家。

上下行的人都熱情地打著招呼。而我卻不敢賣眼睛,晃眼一看,那戶人家是在山壁上的一塊凹陷處,用木板作為外牆,裝上一道門,其他三面和房頂、地坪都免了。一個石窟也就成了一戶人家。

等上到十來米高,一聲熱情的招呼:“來客了!”,才知道主家到了。

抬起頭來,看到鄧媽媽的盈盈笑臉,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雖是初冬,兩手早已攥出一把冷汗。回頭望去,通遠門的路燈亮了起來,來時路已經漸隱在了淡淡的暮色之間。

3

步入崖壁人家,兩步石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原始淳樸的屋子。

仍然是石窟屋,與半道上相遇的那間大了好些。仍然是木板自建一面牆,但木板牆上除了門,還留著一扇窗。

進入門內,平地不過十多平方米,但隨洞往裡傾斜的幅度,估算平面積也有近二十多平方吧,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一間大房間了。

整個房間的六面體,五面都是無縫對接,雖無明顯的牆角線,但卻一幅渾然天成的大氣。

高高低低,整齊不一的洞房放著寬窄不同的三張床。

房間的右邊,上兩級自然臺階,在一方平地上置著一張單人床,床頭邊緊貼一個簡單的小衣櫃。

左邊,上三級半自然臺階,也就是正對門的地方,那塊平地就更大些,放置的是一張寬床和一個大衣櫃。

兩床中間的位置,上去五、六級臺階,還有一塊凹陷之地,穩穩地置著一張小床,床面離著天花板有一米多高呢。

因為超越了人們平常對房間的認知,猛然一看,好像灰白色帶著弧形的石壁上是平行掛著的三張床,像魔術展示,又像壁畫再現。初看讓人驚訝不已,再看卻讓人讚歎不已!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本來這房只有兩個放床的地方,就是下面兩張床,我們姐妹三人住剛好。有了小妹妹後,我爸爸把上面那塊凹進去的地方再打進去一些,剛好放一張小床,就給小妹妹用了。”

躍榮大姐正說著,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大眼睛漂亮小姑娘推門而入,見有來客,狐疑的眼光一閃而過,迅速把小書包丟在窗下的書桌上,幾步一登,如履平地,上了擱置在牆上的小床,取下紅領巾,換上拖鞋,又一溜煙地回到書桌前,攤開了課本。

不用問,是小妹妹放學了 ,這才打斷了進屋的驚訝。

環屋一看,到底是閨房,處處都不失女兒家的氣息。

一張床頭掛著兩串絲線纏裹的紙折粽子,許是端午留下的吧,那藍的、綠的、黃的絲線纏過,明亮、鮮豔,尾上一籫大紅的瓔珞,一串細小的彩珠,把房間映襯得鮮亮起來。

另一張床上,一件隨意掛在床頭的火紅外套,給房間帶來陣陣暖意。在五屜櫃的小花桌布上面,一面鏡子以背示人,“追魚”姑娘嬌羞滴滴;一個透明的罐頭玻璃瓶中,一把黃色的小野花正展示著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從洞頂垂下的黃色燈泡上,一個自制的圓盤紙殼燈罩,恰到好處地聚攏了柔和的光線,雖是洞,房內卻充盈著一片溫馨……

4

洞房的對面,就是黃桷樹掩映的吊腳樓了。

吊腳樓的外端,以巖壁為支撐點,高高的圓木柱斜抵在巖壁上,與直壁、房底構成一個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另一端則利用地形緊緊地貼在巖壁上,整個結構充滿了一種力量的美。

別看是吊腳樓,它的妙處還在於,防潮避溼,通風乾燥,節約土地,造價低廉。這不,下無寸土,便也建起一片漂亮瓦房來。

吊腳樓房間不大,竹木結構。裡間是鄧媽媽的臥室,外間是一家人的小廚房。

第一次踏進吊腳樓,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看著似乎透光的地板,走起路來也是小心翼翼。猛然抬頭,漂亮的小窗戶吸引了我的目光:“好漂亮呀!”

不由得加快步子,直接撲上了窗櫺,用幾近貪婪的目光欣賞起窗外景色來。

窗戶的對面,保節院那片房屋盡收眼底,一眼望去,真是層見疊出,遠近互襯,一片高下井然、錯落有致,初融夜色,恰如浮雕,一派大氣。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的夜霧在悄悄地下來,夜色漸漸濃郁,通遠門下白日的喧囂似乎也少了一些,那些櫛次麟比的房屋已由浮雕變幻成了剪影,萬家民居燈火已為背景。

我那協和裡的家已經融化於其中,分辨不出哪盞燈屬於我家的小窗。只有母校中一路小學凸在剪影的最上面,五愛樓和少先樓像欲飛大鳥的兩翼,隨時準備扶搖直上。

夜霧瀰漫開來,像女孩們的白紗巾悄然飄落,從通遠門延展出來的路燈開始朦朧,抬頭遠望,像一條巨大的珍珠項鍊蜿蜒在七星崗道路邊。

汽車開始流光,街樹下,路人行色匆匆,戀人時傍時離。依稀飛起的喇叭聲、歡笑聲、孩子們的追逐聲,給通遠門平添無限生機。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微風漸起,窗外樹葉撫頭。

躍榮大姐拍拍我的肩:“再去看看我哥哥的房間吧。”走在石壁路上,看著那猶如【地道戰】裡地道般在石壁上開鑿的通道,好像捉迷藏一樣,迴廊曲折,遮遮藏藏,想來外人進得去,似乎很難走出來。

突然間有些猶豫了,有一份陌生,有一絲害怕,沒走過這樣的路,心中有一份異樣的忐忑。

或許是一連串的驚奇、驚喜讓腦子一下適應不過來,或許是想著還有一艱鉅任務——“下步道”要完成,立刻慌不迭地告辭回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半個多世紀過去,老地方早已經滄海桑田。父母搬離了七星崗,自己亦在外地工作幾十年。故人斷了聯繫,故地也少去回訪。

偶爾乘車路過通遠門,看著那已經以連二石壘成的一面峭壁,常暗自思忖:

石壁上的吊腳樓可以拆除,但洞房還在嗎?

山洞是填了還是隻是遮掩在裡面了呢?

如果只是遮掩於內,以後打開還能找到那個年代的生活痕跡嗎?

很想問問那些依然旁枝橫逸的黃桷樹,你還記得山屋的主人嗎?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也常常在想:這峭壁人家的戶口是屬於那條街呢?屬興隆街吧,卻在它之上,屬鼓樓巷吧,又在它之下。

這沒有屬於自己地平面的地方,有街名嗎?或許,他們有自己的街名,只是我從來都不知道。

我將往事煮成茶,甘甜苦澀都是它,不說濃淡世味在,不論暖涼話繁華。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重慶城,自古鑿崖為城,依山而建,重屋壘居。

欣賞過這些洞房,領略過吊腳樓的風采,便可領略到山城人順應自然,又不斷地與自然抗爭,執著地營造生活,又拼命地享受生命的個性。

大山是真誠、樸實、厚重、無私、奉獻的,它從遠古走來,養育了我們祖祖輩輩。無論時光隧道如何穿越延伸,大山依舊恪盡職守,誠穩偉岸,亙古不變地守護著一代又一代重慶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通過一張張老照片,三、四十年前的重慶幽暗民居、沉默的遺址所釋放出來的史實,毫不遜色於微博熱搜話題。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季節,傍晚下班,突然的邀請並沒讓我感到意外。意外的是短短的一條興隆街,就是一個菜市場,快走完了還沒到她家入口。

幾次詢問後,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告訴我:“我家小喲,跟你家的住房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指著糧食公司水面車間邊的一塊岩石說:“就從這裡上去。”

抬頭一看,哪裡有什麼住房!整個就是一面九十度的峭壁!就是緊連著通遠門東南邊的一面山壁!

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於這面石壁早已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見過這上面有人家!?

只知道崖壁的下面有幾個小山洞,常有江北、南岸來賣菜的農民,一天趕不回家,為了省些費用,也為看管貨物,常在洞中蓆地而臥。

或許是因為興隆街菜場的大頂棚的遮蓋擋住了視線,平時也沒注意著崖壁,或許是山壁與通遠門位置平行,不易上眼。

也或許是小孩的觀察範圍有限,總之,當時的驚詫讓人如木頭一般地愣住,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2

垂直的峭壁上,從鼓樓巷底部平生出的幾株大大的黃桷樹,大樹橫伸旁逸,枝繁葉茂,蔥蘢青翠,遮住了半壁。細看枝葉間,果然有房屋底樑伸出在垂枝之外。雖不見房屋,但吊腳樓式的建築特色已顯現出來。

上壁的路,第一步是一塊石板,穩穩地嵌入地面。第二步也是石板,只是比第一塊更厚實,更高一些,亦稱為石墩更為合適。

兩步石板路以後,就是沿崖壁用鋼釺般粗的圓鋼和木板搭建的二尺餘寬的漏空梯道。

圓鋼一根根依次爬高,深深地插入巖壁,一付“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勢態。

木板則溫情脈脈斜依圓鋼之上,雖是“捆綁夫妻”,看起來也還是“琴瑟和鳴”。只是壁梯是漏空的,真擔心一步不慎,腳會滑下去。

梯道踏上去有些微顫,感覺像在峽江上游覽的棧道。梯道順山壁的曲度而彎曲,不時地迂迴折來,只是高度在不斷地拔上。

梯道只容一人行走,但在彎折處都留有兩尺見方的平臺,是為上下相逢的人,留出來的打轉身平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上到高約七、八米,便有一戶人家。

上下行的人都熱情地打著招呼。而我卻不敢賣眼睛,晃眼一看,那戶人家是在山壁上的一塊凹陷處,用木板作為外牆,裝上一道門,其他三面和房頂、地坪都免了。一個石窟也就成了一戶人家。

等上到十來米高,一聲熱情的招呼:“來客了!”,才知道主家到了。

抬起頭來,看到鄧媽媽的盈盈笑臉,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雖是初冬,兩手早已攥出一把冷汗。回頭望去,通遠門的路燈亮了起來,來時路已經漸隱在了淡淡的暮色之間。

3

步入崖壁人家,兩步石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原始淳樸的屋子。

仍然是石窟屋,與半道上相遇的那間大了好些。仍然是木板自建一面牆,但木板牆上除了門,還留著一扇窗。

進入門內,平地不過十多平方米,但隨洞往裡傾斜的幅度,估算平面積也有近二十多平方吧,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一間大房間了。

整個房間的六面體,五面都是無縫對接,雖無明顯的牆角線,但卻一幅渾然天成的大氣。

高高低低,整齊不一的洞房放著寬窄不同的三張床。

房間的右邊,上兩級自然臺階,在一方平地上置著一張單人床,床頭邊緊貼一個簡單的小衣櫃。

左邊,上三級半自然臺階,也就是正對門的地方,那塊平地就更大些,放置的是一張寬床和一個大衣櫃。

兩床中間的位置,上去五、六級臺階,還有一塊凹陷之地,穩穩地置著一張小床,床面離著天花板有一米多高呢。

因為超越了人們平常對房間的認知,猛然一看,好像灰白色帶著弧形的石壁上是平行掛著的三張床,像魔術展示,又像壁畫再現。初看讓人驚訝不已,再看卻讓人讚歎不已!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本來這房只有兩個放床的地方,就是下面兩張床,我們姐妹三人住剛好。有了小妹妹後,我爸爸把上面那塊凹進去的地方再打進去一些,剛好放一張小床,就給小妹妹用了。”

躍榮大姐正說著,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大眼睛漂亮小姑娘推門而入,見有來客,狐疑的眼光一閃而過,迅速把小書包丟在窗下的書桌上,幾步一登,如履平地,上了擱置在牆上的小床,取下紅領巾,換上拖鞋,又一溜煙地回到書桌前,攤開了課本。

不用問,是小妹妹放學了 ,這才打斷了進屋的驚訝。

環屋一看,到底是閨房,處處都不失女兒家的氣息。

一張床頭掛著兩串絲線纏裹的紙折粽子,許是端午留下的吧,那藍的、綠的、黃的絲線纏過,明亮、鮮豔,尾上一籫大紅的瓔珞,一串細小的彩珠,把房間映襯得鮮亮起來。

另一張床上,一件隨意掛在床頭的火紅外套,給房間帶來陣陣暖意。在五屜櫃的小花桌布上面,一面鏡子以背示人,“追魚”姑娘嬌羞滴滴;一個透明的罐頭玻璃瓶中,一把黃色的小野花正展示著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從洞頂垂下的黃色燈泡上,一個自制的圓盤紙殼燈罩,恰到好處地聚攏了柔和的光線,雖是洞,房內卻充盈著一片溫馨……

4

洞房的對面,就是黃桷樹掩映的吊腳樓了。

吊腳樓的外端,以巖壁為支撐點,高高的圓木柱斜抵在巖壁上,與直壁、房底構成一個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另一端則利用地形緊緊地貼在巖壁上,整個結構充滿了一種力量的美。

別看是吊腳樓,它的妙處還在於,防潮避溼,通風乾燥,節約土地,造價低廉。這不,下無寸土,便也建起一片漂亮瓦房來。

吊腳樓房間不大,竹木結構。裡間是鄧媽媽的臥室,外間是一家人的小廚房。

第一次踏進吊腳樓,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看著似乎透光的地板,走起路來也是小心翼翼。猛然抬頭,漂亮的小窗戶吸引了我的目光:“好漂亮呀!”

不由得加快步子,直接撲上了窗櫺,用幾近貪婪的目光欣賞起窗外景色來。

窗戶的對面,保節院那片房屋盡收眼底,一眼望去,真是層見疊出,遠近互襯,一片高下井然、錯落有致,初融夜色,恰如浮雕,一派大氣。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的夜霧在悄悄地下來,夜色漸漸濃郁,通遠門下白日的喧囂似乎也少了一些,那些櫛次麟比的房屋已由浮雕變幻成了剪影,萬家民居燈火已為背景。

我那協和裡的家已經融化於其中,分辨不出哪盞燈屬於我家的小窗。只有母校中一路小學凸在剪影的最上面,五愛樓和少先樓像欲飛大鳥的兩翼,隨時準備扶搖直上。

夜霧瀰漫開來,像女孩們的白紗巾悄然飄落,從通遠門延展出來的路燈開始朦朧,抬頭遠望,像一條巨大的珍珠項鍊蜿蜒在七星崗道路邊。

汽車開始流光,街樹下,路人行色匆匆,戀人時傍時離。依稀飛起的喇叭聲、歡笑聲、孩子們的追逐聲,給通遠門平添無限生機。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微風漸起,窗外樹葉撫頭。

躍榮大姐拍拍我的肩:“再去看看我哥哥的房間吧。”走在石壁路上,看著那猶如【地道戰】裡地道般在石壁上開鑿的通道,好像捉迷藏一樣,迴廊曲折,遮遮藏藏,想來外人進得去,似乎很難走出來。

突然間有些猶豫了,有一份陌生,有一絲害怕,沒走過這樣的路,心中有一份異樣的忐忑。

或許是一連串的驚奇、驚喜讓腦子一下適應不過來,或許是想著還有一艱鉅任務——“下步道”要完成,立刻慌不迭地告辭回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半個多世紀過去,老地方早已經滄海桑田。父母搬離了七星崗,自己亦在外地工作幾十年。故人斷了聯繫,故地也少去回訪。

偶爾乘車路過通遠門,看著那已經以連二石壘成的一面峭壁,常暗自思忖:

石壁上的吊腳樓可以拆除,但洞房還在嗎?

山洞是填了還是隻是遮掩在裡面了呢?

如果只是遮掩於內,以後打開還能找到那個年代的生活痕跡嗎?

很想問問那些依然旁枝橫逸的黃桷樹,你還記得山屋的主人嗎?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也常常在想:這峭壁人家的戶口是屬於那條街呢?屬興隆街吧,卻在它之上,屬鼓樓巷吧,又在它之下。

這沒有屬於自己地平面的地方,有街名嗎?或許,他們有自己的街名,只是我從來都不知道。

我將往事煮成茶,甘甜苦澀都是它,不說濃淡世味在,不論暖涼話繁華。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重慶城,自古鑿崖為城,依山而建,重屋壘居。

欣賞過這些洞房,領略過吊腳樓的風采,便可領略到山城人順應自然,又不斷地與自然抗爭,執著地營造生活,又拼命地享受生命的個性。

大山是真誠、樸實、厚重、無私、奉獻的,它從遠古走來,養育了我們祖祖輩輩。無論時光隧道如何穿越延伸,大山依舊恪盡職守,誠穩偉岸,亙古不變地守護著一代又一代重慶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通過一張張老照片,三、四十年前的重慶幽暗民居、沉默的遺址所釋放出來的史實,毫不遜色於微博熱搜話題。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攝影:戴前鋒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59個故事

通遠門舊事

峭壁人家

作者:張蔓

圖片:戴前鋒

在山城居住,誰人回家不爬幾步坡坡?誰家的屋簷下沒幾梯坎坎?沿坡街道、梯坎人家、比比皆是。坪、壩、坡、巖、坎之類的地名數不勝數。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土生土長見慣了也不足為奇。

可在這大城市中,峭壁之上有人家,也是成年之後才第一次開眼。

1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就結識了下班同路回家的同事大姐——鄧躍榮。

早晨,在通遠門前,我們隔街招手互相呼喚。傍晚,也是在通遠門前揮手道別。知道她家與我家只一條馬路之隔。也聽說過她家是很窄小,可那年代,百姓誰家也沒寬大的房屋,窄小是不足為奇的。

直到彼此非常交好,她邀我去她家玩,這才又一次長了見識。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季節,傍晚下班,突然的邀請並沒讓我感到意外。意外的是短短的一條興隆街,就是一個菜市場,快走完了還沒到她家入口。

幾次詢問後,她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告訴我:“我家小喲,跟你家的住房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然後指著糧食公司水面車間邊的一塊岩石說:“就從這裡上去。”

抬頭一看,哪裡有什麼住房!整個就是一面九十度的峭壁!就是緊連著通遠門東南邊的一面山壁!

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於這面石壁早已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見過這上面有人家!?

只知道崖壁的下面有幾個小山洞,常有江北、南岸來賣菜的農民,一天趕不回家,為了省些費用,也為看管貨物,常在洞中蓆地而臥。

或許是因為興隆街菜場的大頂棚的遮蓋擋住了視線,平時也沒注意著崖壁,或許是山壁與通遠門位置平行,不易上眼。

也或許是小孩的觀察範圍有限,總之,當時的驚詫讓人如木頭一般地愣住,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2

垂直的峭壁上,從鼓樓巷底部平生出的幾株大大的黃桷樹,大樹橫伸旁逸,枝繁葉茂,蔥蘢青翠,遮住了半壁。細看枝葉間,果然有房屋底樑伸出在垂枝之外。雖不見房屋,但吊腳樓式的建築特色已顯現出來。

上壁的路,第一步是一塊石板,穩穩地嵌入地面。第二步也是石板,只是比第一塊更厚實,更高一些,亦稱為石墩更為合適。

兩步石板路以後,就是沿崖壁用鋼釺般粗的圓鋼和木板搭建的二尺餘寬的漏空梯道。

圓鋼一根根依次爬高,深深地插入巖壁,一付“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勢態。

木板則溫情脈脈斜依圓鋼之上,雖是“捆綁夫妻”,看起來也還是“琴瑟和鳴”。只是壁梯是漏空的,真擔心一步不慎,腳會滑下去。

梯道踏上去有些微顫,感覺像在峽江上游覽的棧道。梯道順山壁的曲度而彎曲,不時地迂迴折來,只是高度在不斷地拔上。

梯道只容一人行走,但在彎折處都留有兩尺見方的平臺,是為上下相逢的人,留出來的打轉身平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上到高約七、八米,便有一戶人家。

上下行的人都熱情地打著招呼。而我卻不敢賣眼睛,晃眼一看,那戶人家是在山壁上的一塊凹陷處,用木板作為外牆,裝上一道門,其他三面和房頂、地坪都免了。一個石窟也就成了一戶人家。

等上到十來米高,一聲熱情的招呼:“來客了!”,才知道主家到了。

抬起頭來,看到鄧媽媽的盈盈笑臉,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雖是初冬,兩手早已攥出一把冷汗。回頭望去,通遠門的路燈亮了起來,來時路已經漸隱在了淡淡的暮色之間。

3

步入崖壁人家,兩步石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原始淳樸的屋子。

仍然是石窟屋,與半道上相遇的那間大了好些。仍然是木板自建一面牆,但木板牆上除了門,還留著一扇窗。

進入門內,平地不過十多平方米,但隨洞往裡傾斜的幅度,估算平面積也有近二十多平方吧,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一間大房間了。

整個房間的六面體,五面都是無縫對接,雖無明顯的牆角線,但卻一幅渾然天成的大氣。

高高低低,整齊不一的洞房放著寬窄不同的三張床。

房間的右邊,上兩級自然臺階,在一方平地上置著一張單人床,床頭邊緊貼一個簡單的小衣櫃。

左邊,上三級半自然臺階,也就是正對門的地方,那塊平地就更大些,放置的是一張寬床和一個大衣櫃。

兩床中間的位置,上去五、六級臺階,還有一塊凹陷之地,穩穩地置著一張小床,床面離著天花板有一米多高呢。

因為超越了人們平常對房間的認知,猛然一看,好像灰白色帶著弧形的石壁上是平行掛著的三張床,像魔術展示,又像壁畫再現。初看讓人驚訝不已,再看卻讓人讚歎不已!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本來這房只有兩個放床的地方,就是下面兩張床,我們姐妹三人住剛好。有了小妹妹後,我爸爸把上面那塊凹進去的地方再打進去一些,剛好放一張小床,就給小妹妹用了。”

躍榮大姐正說著,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大眼睛漂亮小姑娘推門而入,見有來客,狐疑的眼光一閃而過,迅速把小書包丟在窗下的書桌上,幾步一登,如履平地,上了擱置在牆上的小床,取下紅領巾,換上拖鞋,又一溜煙地回到書桌前,攤開了課本。

不用問,是小妹妹放學了 ,這才打斷了進屋的驚訝。

環屋一看,到底是閨房,處處都不失女兒家的氣息。

一張床頭掛著兩串絲線纏裹的紙折粽子,許是端午留下的吧,那藍的、綠的、黃的絲線纏過,明亮、鮮豔,尾上一籫大紅的瓔珞,一串細小的彩珠,把房間映襯得鮮亮起來。

另一張床上,一件隨意掛在床頭的火紅外套,給房間帶來陣陣暖意。在五屜櫃的小花桌布上面,一面鏡子以背示人,“追魚”姑娘嬌羞滴滴;一個透明的罐頭玻璃瓶中,一把黃色的小野花正展示著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從洞頂垂下的黃色燈泡上,一個自制的圓盤紙殼燈罩,恰到好處地聚攏了柔和的光線,雖是洞,房內卻充盈著一片溫馨……

4

洞房的對面,就是黃桷樹掩映的吊腳樓了。

吊腳樓的外端,以巖壁為支撐點,高高的圓木柱斜抵在巖壁上,與直壁、房底構成一個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另一端則利用地形緊緊地貼在巖壁上,整個結構充滿了一種力量的美。

別看是吊腳樓,它的妙處還在於,防潮避溼,通風乾燥,節約土地,造價低廉。這不,下無寸土,便也建起一片漂亮瓦房來。

吊腳樓房間不大,竹木結構。裡間是鄧媽媽的臥室,外間是一家人的小廚房。

第一次踏進吊腳樓,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看著似乎透光的地板,走起路來也是小心翼翼。猛然抬頭,漂亮的小窗戶吸引了我的目光:“好漂亮呀!”

不由得加快步子,直接撲上了窗櫺,用幾近貪婪的目光欣賞起窗外景色來。

窗戶的對面,保節院那片房屋盡收眼底,一眼望去,真是層見疊出,遠近互襯,一片高下井然、錯落有致,初融夜色,恰如浮雕,一派大氣。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初冬的夜霧在悄悄地下來,夜色漸漸濃郁,通遠門下白日的喧囂似乎也少了一些,那些櫛次麟比的房屋已由浮雕變幻成了剪影,萬家民居燈火已為背景。

我那協和裡的家已經融化於其中,分辨不出哪盞燈屬於我家的小窗。只有母校中一路小學凸在剪影的最上面,五愛樓和少先樓像欲飛大鳥的兩翼,隨時準備扶搖直上。

夜霧瀰漫開來,像女孩們的白紗巾悄然飄落,從通遠門延展出來的路燈開始朦朧,抬頭遠望,像一條巨大的珍珠項鍊蜿蜒在七星崗道路邊。

汽車開始流光,街樹下,路人行色匆匆,戀人時傍時離。依稀飛起的喇叭聲、歡笑聲、孩子們的追逐聲,給通遠門平添無限生機。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微風漸起,窗外樹葉撫頭。

躍榮大姐拍拍我的肩:“再去看看我哥哥的房間吧。”走在石壁路上,看著那猶如【地道戰】裡地道般在石壁上開鑿的通道,好像捉迷藏一樣,迴廊曲折,遮遮藏藏,想來外人進得去,似乎很難走出來。

突然間有些猶豫了,有一份陌生,有一絲害怕,沒走過這樣的路,心中有一份異樣的忐忑。

或許是一連串的驚奇、驚喜讓腦子一下適應不過來,或許是想著還有一艱鉅任務——“下步道”要完成,立刻慌不迭地告辭回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半個多世紀過去,老地方早已經滄海桑田。父母搬離了七星崗,自己亦在外地工作幾十年。故人斷了聯繫,故地也少去回訪。

偶爾乘車路過通遠門,看著那已經以連二石壘成的一面峭壁,常暗自思忖:

石壁上的吊腳樓可以拆除,但洞房還在嗎?

山洞是填了還是隻是遮掩在裡面了呢?

如果只是遮掩於內,以後打開還能找到那個年代的生活痕跡嗎?

很想問問那些依然旁枝橫逸的黃桷樹,你還記得山屋的主人嗎?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也常常在想:這峭壁人家的戶口是屬於那條街呢?屬興隆街吧,卻在它之上,屬鼓樓巷吧,又在它之下。

這沒有屬於自己地平面的地方,有街名嗎?或許,他們有自己的街名,只是我從來都不知道。

我將往事煮成茶,甘甜苦澀都是它,不說濃淡世味在,不論暖涼話繁華。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重慶城,自古鑿崖為城,依山而建,重屋壘居。

欣賞過這些洞房,領略過吊腳樓的風采,便可領略到山城人順應自然,又不斷地與自然抗爭,執著地營造生活,又拼命地享受生命的個性。

大山是真誠、樸實、厚重、無私、奉獻的,它從遠古走來,養育了我們祖祖輩輩。無論時光隧道如何穿越延伸,大山依舊恪盡職守,誠穩偉岸,亙古不變地守護著一代又一代重慶人。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通過一張張老照片,三、四十年前的重慶幽暗民居、沉默的遺址所釋放出來的史實,毫不遜色於微博熱搜話題。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故城時光 | 通遠門舊事(二)峭壁人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