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只有九百字且評價不高的他,為何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人?

關羽,字雲長,生前是漢亭侯,是漢代最低一級的爵位。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其傳記在正史《三國志》中不過九百多字,得到的評價也並不算高,然而在他身死後,卻步步高昇壓倒群雄,逐漸成為統管儒道釋三教,人鬼神三界的關聖大帝,覆蓋了社會全部階層,成為傳統倫理道德最大的價值符號,也成為了千年來中國最有影響力者,至今仍如此,無法不令人驚歎。

在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故事有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賺城斬車胄、屯山約三事、斬顏良誅文丑、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義釋曹操、單刀赴會、攻撥襄陽、水淹七軍、刮骨遼毒、敗走麥城等等。

溫酒斬華雄—關羽的成名一戰,這也是流傳最廣的一個典故。

過五關斬六將—這個故事完完全全體現出關羽的強大戰鬥力。

刮骨療傷—套用典故中華佗的話:“將軍乃神人也。”

關羽身後的發跡,起源於隋朝。

隋朝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也就是關羽身死三百多年以後,佛教天台宗的開山之祖,智者大師來到荊州北部的玉泉山。為了使當時的人們更容易接受佛教這種外來宗教,他將關羽點化,皈依佛門。智者奏於晉王楊廣,遂封關羽為守護佛法的“伽藍菩薩”。

宋徽宗崇寧二年,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用符召請關羽殺死了解州鹽池裡的蛟怪,保護了鹽池,於是宋徽宗封關羽為崇寧真君。到了宋徽宗大觀年間,又追封其為武安王,廟號義勇。

在古代能被封王,很不容易啊。

明代,《三國演義》已經成書並流傳於民間。隨著《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關羽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威望愈發日益攀升,明朝政府也開始了新一輪加封高潮。萬曆年間的三次加封,使關羽晉升帝位。

明朝末年,關羽成為武聖,同文聖孔子受世人膜拜。

明清時山西商人富甲天下。晉商們縱橫天下,總是把家鄉的英雄關公,作為出門在外的保護神。

由於晉商富甲天下,其他地方的生意人也紛紛跟進,關公也就成了公認的財神了。

此時的關羽,不但在佛教和道教裡,身居高位,而且更是傳播儒家仁義禮智信的領軍偶像。

明末清初,《三國演義》成為了滿洲人的政治和軍事教科書,關公的作用,在清朝發揮到了極至,甚至被奉為至神至聖,萬世人極。

清代之前,與關公同為武聖的岳飛地位也很高,嶽王廟遍佈全國,深受老百姓尊崇與愛戴。眾所周知,岳飛抗擊的是女真人的侵略,而女真人又是滿族人的祖先。因此,在清朝建立以後,統治者對岳飛很不感冒,有關岳飛的《說岳全傳》等小說被全面禁燬。滿清統治者為了打壓岳飛在民間的影響,全力拔高關羽形象,以消除人民的反清意識。

從清朝中期開始,歷任皇帝都對關羽推崇倍至。乾隆三十三年,關公被賜封號“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十個字。

正史上只有九百字且評價不高的他,為何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人?

此後,一百多年間,歷代皇帝屢次加封,光緒五年最後一次加封時,他的封號繁雜而冗長,有二十六個字之多:“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栩贊宣德關聖大帝”。

在清初《三國志演義》的評語中,關公已被崇譽為集儒雅、英靈、神威、義重於一身,“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霽月光風”的“古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了。

清末時統計,全國記錄在冊的關帝廟不下幾萬座,遠遠多於孔廟的數量,而他對普通民眾的影響,更是超過了孔子。一時間,“關公廟貌遍天下,五州無處不焚香。”

“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三教盡皈依。式詹廟貌長新,無人不肅然起敬;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歷朝加尊號。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謂蕩乎難名。”這幅清代關廟中的對聯頗能概括關羽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巨大影響。

關羽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中國大陸,在一切有華人居住的地方,崇拜關公的香火都十分興旺——30多個國家和地區至今有4萬多座關帝廟宇。(劉繼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