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15冷月寒星

"

作者:15冷月寒星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三國演義中曹操敗走華容道,關雲長因曹公過去恩義放走他的故事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

從評書演義,到小說遊戲,再到電影電視劇,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人或讚揚關雲長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情義,或遺憾他這一因私心放虎歸山,沒能改變歷史走向的行為。

但真實的歷史真的像羅貫中所述的那樣戲劇化嗎?今天,筆者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真實的華容道究竟是如何的。

"

作者:15冷月寒星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三國演義中曹操敗走華容道,關雲長因曹公過去恩義放走他的故事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

從評書演義,到小說遊戲,再到電影電視劇,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人或讚揚關雲長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情義,或遺憾他這一因私心放虎歸山,沒能改變歷史走向的行為。

但真實的歷史真的像羅貫中所述的那樣戲劇化嗎?今天,筆者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真實的華容道究竟是如何的。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一)最原始的官方史書記載

據西晉時期陳壽所著的《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也就是說,對於赤壁之戰,魏國方面的記載是非常少的,僅僅一句和劉備打了一仗,輸了,然後又遇上軍隊爆發瘟疫,死傷慘重,只好撤退。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魏國作為戰敗國臉上無光,家醜不可外揚。

但是蜀國方面,同樣沒有相關的記載。《蜀書·先主傳》記載:“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這和我們平時知道的赤壁之戰過程基本相同:即孫劉聯軍火燒赤壁,曹操損失慘重,軍中又爆發瘟疫,只好大敗而歸。

但是蜀書裡同樣沒有關於華容道的相關記載,那麼華容道的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作者:15冷月寒星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三國演義中曹操敗走華容道,關雲長因曹公過去恩義放走他的故事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

從評書演義,到小說遊戲,再到電影電視劇,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人或讚揚關雲長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情義,或遺憾他這一因私心放虎歸山,沒能改變歷史走向的行為。

但真實的歷史真的像羅貫中所述的那樣戲劇化嗎?今天,筆者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真實的華容道究竟是如何的。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一)最原始的官方史書記載

據西晉時期陳壽所著的《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也就是說,對於赤壁之戰,魏國方面的記載是非常少的,僅僅一句和劉備打了一仗,輸了,然後又遇上軍隊爆發瘟疫,死傷慘重,只好撤退。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魏國作為戰敗國臉上無光,家醜不可外揚。

但是蜀國方面,同樣沒有相關的記載。《蜀書·先主傳》記載:“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這和我們平時知道的赤壁之戰過程基本相同:即孫劉聯軍火燒赤壁,曹操損失慘重,軍中又爆發瘟疫,只好大敗而歸。

但是蜀書裡同樣沒有關於華容道的相關記載,那麼華容道的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三國志的記載過於簡略,南朝宋皇帝劉義隆便命令裴松之為現有三國志作註解,華容道的故事在史書上終於浮出了水面:

“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觽。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

這段話大致是說,曹操的艦船被劉備燒了之後帶著殘兵敗將從華容道逃跑,由於道路泥濘還不得不讓老弱病殘拿著乾草給騎兵墊腳,導致老弱病殘死傷甚眾。曹操逃跑之後非常高興於劉備沒有及時在華容道放火,否則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而劉備也確實是在曹操逃跑之後不久來這裡放了一把沒有用的火。

"

作者:15冷月寒星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三國演義中曹操敗走華容道,關雲長因曹公過去恩義放走他的故事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

從評書演義,到小說遊戲,再到電影電視劇,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人或讚揚關雲長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情義,或遺憾他這一因私心放虎歸山,沒能改變歷史走向的行為。

但真實的歷史真的像羅貫中所述的那樣戲劇化嗎?今天,筆者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真實的華容道究竟是如何的。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一)最原始的官方史書記載

據西晉時期陳壽所著的《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也就是說,對於赤壁之戰,魏國方面的記載是非常少的,僅僅一句和劉備打了一仗,輸了,然後又遇上軍隊爆發瘟疫,死傷慘重,只好撤退。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魏國作為戰敗國臉上無光,家醜不可外揚。

但是蜀國方面,同樣沒有相關的記載。《蜀書·先主傳》記載:“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這和我們平時知道的赤壁之戰過程基本相同:即孫劉聯軍火燒赤壁,曹操損失慘重,軍中又爆發瘟疫,只好大敗而歸。

但是蜀書裡同樣沒有關於華容道的相關記載,那麼華容道的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三國志的記載過於簡略,南朝宋皇帝劉義隆便命令裴松之為現有三國志作註解,華容道的故事在史書上終於浮出了水面:

“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觽。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

這段話大致是說,曹操的艦船被劉備燒了之後帶著殘兵敗將從華容道逃跑,由於道路泥濘還不得不讓老弱病殘拿著乾草給騎兵墊腳,導致老弱病殘死傷甚眾。曹操逃跑之後非常高興於劉備沒有及時在華容道放火,否則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而劉備也確實是在曹操逃跑之後不久來這裡放了一把沒有用的火。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二)華容道跟關羽一點兒關係沒有

華容道的真相至此明朗了,原來跟關羽一點兒關係沒有,而是劉備自己遲到才放虎歸山!這樣的結果估計出乎很多隻看過《三國演義》的人的意料,現在看來也會覺得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情。

堂堂劉皇叔居然因為遲到放跑了自己的一生之敵,不僅我們看了都會扼腕嘆息,恐怕劉皇叔自己內心都會追悔莫及,猶如當年曹操青梅煮酒之後放走了他自己一樣。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

作者:15冷月寒星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三國演義中曹操敗走華容道,關雲長因曹公過去恩義放走他的故事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

從評書演義,到小說遊戲,再到電影電視劇,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人或讚揚關雲長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情義,或遺憾他這一因私心放虎歸山,沒能改變歷史走向的行為。

但真實的歷史真的像羅貫中所述的那樣戲劇化嗎?今天,筆者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真實的華容道究竟是如何的。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一)最原始的官方史書記載

據西晉時期陳壽所著的《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也就是說,對於赤壁之戰,魏國方面的記載是非常少的,僅僅一句和劉備打了一仗,輸了,然後又遇上軍隊爆發瘟疫,死傷慘重,只好撤退。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魏國作為戰敗國臉上無光,家醜不可外揚。

但是蜀國方面,同樣沒有相關的記載。《蜀書·先主傳》記載:“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這和我們平時知道的赤壁之戰過程基本相同:即孫劉聯軍火燒赤壁,曹操損失慘重,軍中又爆發瘟疫,只好大敗而歸。

但是蜀書裡同樣沒有關於華容道的相關記載,那麼華容道的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三國志的記載過於簡略,南朝宋皇帝劉義隆便命令裴松之為現有三國志作註解,華容道的故事在史書上終於浮出了水面:

“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觽。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

這段話大致是說,曹操的艦船被劉備燒了之後帶著殘兵敗將從華容道逃跑,由於道路泥濘還不得不讓老弱病殘拿著乾草給騎兵墊腳,導致老弱病殘死傷甚眾。曹操逃跑之後非常高興於劉備沒有及時在華容道放火,否則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而劉備也確實是在曹操逃跑之後不久來這裡放了一把沒有用的火。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二)華容道跟關羽一點兒關係沒有

華容道的真相至此明朗了,原來跟關羽一點兒關係沒有,而是劉備自己遲到才放虎歸山!這樣的結果估計出乎很多隻看過《三國演義》的人的意料,現在看來也會覺得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情。

堂堂劉皇叔居然因為遲到放跑了自己的一生之敵,不僅我們看了都會扼腕嘆息,恐怕劉皇叔自己內心都會追悔莫及,猶如當年曹操青梅煮酒之後放走了他自己一樣。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不論如何,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這種對歷史的藝術再創作不僅毫無違和感,更是為關羽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平添了許多的仁義的要素,讓這樣一位武聖的形象變得更加偉大。

華容道的故事經過三百多年的傳承,已經成為了人們心中關於關羽英雄故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樣對歷史的改編倒也不失為一種對藝術文化的傳承。儘管尋求歷史的真相尤其重要,但是對於人們來說,一個合理而又美好的“謊言”和一個忠勇仁義的關羽不是更能夠滿足人們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嗎?

"

作者:15冷月寒星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三國演義中曹操敗走華容道,關雲長因曹公過去恩義放走他的故事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

從評書演義,到小說遊戲,再到電影電視劇,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人或讚揚關雲長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情義,或遺憾他這一因私心放虎歸山,沒能改變歷史走向的行為。

但真實的歷史真的像羅貫中所述的那樣戲劇化嗎?今天,筆者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真實的華容道究竟是如何的。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一)最原始的官方史書記載

據西晉時期陳壽所著的《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也就是說,對於赤壁之戰,魏國方面的記載是非常少的,僅僅一句和劉備打了一仗,輸了,然後又遇上軍隊爆發瘟疫,死傷慘重,只好撤退。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魏國作為戰敗國臉上無光,家醜不可外揚。

但是蜀國方面,同樣沒有相關的記載。《蜀書·先主傳》記載:“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這和我們平時知道的赤壁之戰過程基本相同:即孫劉聯軍火燒赤壁,曹操損失慘重,軍中又爆發瘟疫,只好大敗而歸。

但是蜀書裡同樣沒有關於華容道的相關記載,那麼華容道的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三國志的記載過於簡略,南朝宋皇帝劉義隆便命令裴松之為現有三國志作註解,華容道的故事在史書上終於浮出了水面:

“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觽。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

這段話大致是說,曹操的艦船被劉備燒了之後帶著殘兵敗將從華容道逃跑,由於道路泥濘還不得不讓老弱病殘拿著乾草給騎兵墊腳,導致老弱病殘死傷甚眾。曹操逃跑之後非常高興於劉備沒有及時在華容道放火,否則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而劉備也確實是在曹操逃跑之後不久來這裡放了一把沒有用的火。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二)華容道跟關羽一點兒關係沒有

華容道的真相至此明朗了,原來跟關羽一點兒關係沒有,而是劉備自己遲到才放虎歸山!這樣的結果估計出乎很多隻看過《三國演義》的人的意料,現在看來也會覺得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情。

堂堂劉皇叔居然因為遲到放跑了自己的一生之敵,不僅我們看了都會扼腕嘆息,恐怕劉皇叔自己內心都會追悔莫及,猶如當年曹操青梅煮酒之後放走了他自己一樣。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不論如何,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這種對歷史的藝術再創作不僅毫無違和感,更是為關羽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平添了許多的仁義的要素,讓這樣一位武聖的形象變得更加偉大。

華容道的故事經過三百多年的傳承,已經成為了人們心中關於關羽英雄故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樣對歷史的改編倒也不失為一種對藝術文化的傳承。儘管尋求歷史的真相尤其重要,但是對於人們來說,一個合理而又美好的“謊言”和一個忠勇仁義的關羽不是更能夠滿足人們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嗎?

還原歷史上華容道的真相

【作者簡介】15冷月寒星,文學新人。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熱貢“六月會”上有些看似“血腥”的藏族民俗為何仍被傳承?

關羽:生前死後總跟美女過不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