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市記憶:2010,觀象山北麓·那些悄然逝去的老建築

觀象山 青島 建築 日本 歷史 膠州 禹城 德國 歐洲 中管院道德教育中心 2019-04-09
青島城市記憶:2010,觀象山北麓·那些悄然逝去的老建築

臨清路1號獨立住宅,點綴著裝飾性的半木結構。


位於觀象山北麓的禹城路、福建路一帶,與市立醫院(西院區)隔路相望,是一片形成於1910-20年代的老街區。從1919年的《青島街區工事圖》中已可以看到這片街道亦已成型的區域,在日本人的規劃中,這裡被叫做“膠州町附近住宅地工事”。雖然在幾年前的東西快速路施工中,靠近膠州路的老房子均被拆毀,但福建路北側、禹城路一帶的老街老房因位置靠後而得以倖免。

2009年6月,一紙拆遷通告宣佈了這個老街區被拆毀的命運。據當時媒體的報道,此次拆遷屬於市北區的舊城改造項目,拆遷範圍包括禹城路1~7號(單號),7號甲,9~13號(單號),13號甲、13號乙,15號,17號,4號,6號,6號甲、乙,8號,10號,10號乙,12~28號(雙號),28號甲、乙,30號,32號,32號甲,34~44號(雙號),44號甲;臨清路:1號,3號,3號甲、乙、丙、丁、戌;福建路:16~5號,16號甲、乙、丙、丁、戌、已、庚、辛、壬,18~24號(雙號),24號甲,26~30號(雙號),30號甲、乙,36號,38號,38號甲,40號,40號乙,42號、42號甲,44號;膠州路:8號2、3、4、5號樓,共涉及700多戶居民,約7. 1萬平方米。

大規模的拆遷在通告之後不久就全面展開了, 2010年春節過後不久,這片曾經掩映在綠樹與山坡之間的紅瓦就徹底地消逝了……

青島城市記憶:2010,觀象山北麓·那些悄然逝去的老建築

臨清路3號戊獨立住宅

青島城市記憶:2010,觀象山北麓·那些悄然逝去的老建築

禹城路5號獨立住宅

青島城市記憶:2010,觀象山北麓·那些悄然逝去的老建築

禹城路7號獨立住宅

在已經被拆除的區域裡,有幾座別緻的獨立住宅非常引人注目。像臨清路1號、臨清路3號戊、禹城路3號、禹城路5號,以及禹城路28號等。這些小樓雖均為當時渡海而來的日本僑民所建,但許多處理手法卻均沿用歐式風格,體現出大正時期(1911—1925)折衷式的“和洋風”,不知名的建築師通過建築形體的變化、屋頂形狀的處理和設置山牆,使整個區域生動多樣,併兼顧本地特色。比如臨清路1號獨立住宅的山牆上,點綴的裝飾性仿半木結構、禹城路5號住宅入口的門套和羅馬柱等,都體現出仿歐式古典主義的特點。雖然立面上僅能見到幾處不多的裝飾元素,但根據青島其他許多建築現狀與歷史照片的對比,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建築在初建成時,一定還有更多動人的細節。

在建築的內部,日本傳統住宅裡的拉門、榻榻米、玄關等,雖然歷經多年的改建和歲月侵蝕,依然清晰可辨。在門跺、窗臺和牆基上使用的粗製花崗石也多少閃現出青島獨有的建築元素。受到地勢和道路分割的限制,這些獨立住宅的地塊面積均較小,再加上設有車庫或門房,也就使得庭院等外部空間較為侷促。這一時期的單體建築雖然在設計水準、建築特色、以及施工質量上,均無法與德國時期相提並論,但是它們所展現出的風格特點,以及歷史意義,卻也讓這些小樓均具有一定保護價值。目前,在青島,只有黃臺路還較好地保存有這種風格和樣式的建築。

青島城市記憶:2010,觀象山北麓·那些悄然逝去的老建築

具有居住樣板意義的膠州8號住宅三排具有現在主義風格的公寓式住宅。

膠州路8號的2、3、4號樓,靠近聖保羅教堂,是一組具有居住樣本意義的老建築。如果不是一位1949年之前就搬來此處的老人的指點,大概很難讓人相信這三排外觀簡潔的平頂樓建於半個多世紀以前。無論從外觀還是內部設置形式上看,這幾座建築都是徹徹底底的現代主義作品。每個樓座三個單元,每個單元三層,每層兩戶,有南向的陽臺,室內除了面積略小,每戶都有獨立的廚衛……這種套房樣式的結構佈局,雖然在歐洲早在19世紀末就已出現,但在青島,記憶裡大約要到1970年代後期才開始逐漸普及。而在距1970年代末也有近半個世紀之久的三四十年代就出現了這一具有現代意義的套房建築,其在青島建築和居住變遷史的樣本作用可謂重要。

青島城市記憶:2010,觀象山北麓·那些悄然逝去的老建築

禹城路上拾級而上,直通觀象山公園的大石梯。

禹城路上曾經還有一條拾階而上,直通觀象山公園的大石梯。

本地學者王音在《城南山梯:禹城路大臺階》一文中這樣寫道:“汽笛轟鳴的膠州路與墨綠的觀象山北麓合力夾擊出一條半弧狀的禹城路。島上最陡、最寬的大臺階就聳立在街中央。據老人說,孤傲的大臺階已與觀象山風雨同舟了80餘載……30年代初,在國內有口皆碑的“民報”社就在老街的旁邊。編稿的文人,投稿的文青,白天黑夜的問候著大臺階。才華橫溢的憤青崔嵬,經常在這老街上踱來踱去,挖空心思琢磨著他的角色,絞盡腦汁的構思著他的名山之作。……詩人蒲風遊歷島城時,他的那首登高詠懷的“青島”詩篇就是從這大臺階上即興起句的:“頭戴著鮮紅的帽子,/身穿著綠色的衣裳,/大小馬路是花格子,/中山街直通棧橋的柔水,/恰似長垂的綵帶在海風中飄揚。/大港、小港,像作她的四肢。.......”而今,這一切卻皆以化為了純粹的記憶 ……

青島城市記憶:2010,觀象山北麓·那些悄然逝去的老建築

1919年《青島街區工事圖》中的“膠州町附近住宅工事”(來源:日本國立公文書館)

青島老城的房子,類型曾經區分的特別清楚。南邊靠海的全部是花園洋房,即便是集合住宅,也多裝扮成洋房的樣子,叫人從外面分辨不出。而大鮑島、海關後和西鎮,則是清一色的裡院。這些房子大多給中下階層提供庇護之所,屋狹院窄,狹小的生活空間常常讓人覺得透不過氣來。但禹城路、福建路區域卻是一個例外,在這裡存在著洋房、裡院、“寮”(公寓)式建築混雜的特點。如福建路26號,是一座典型的裡院式建築,經網友“棧橋夜泊”的考證,曾為一平度籍洋車行老闆所有,所建房屋均用於出租給拉車的工人。而膠州路8號2、3、4號樓,卻是典型的公寓式建築。或許這裡的特殊之處便在於這種混雜,在於洋房與裡院“零距離”的結合,在於這裡曾經洋溢著青島特色的生動,還有曾經在福建路36號的崔巍……這也正是值得我們去追憶和思索的價值所在……

青島城市記憶:2010,觀象山北麓·那些悄然逝去的老建築

1920年的福建路、禹城路一帶(右側可見1919年底竣工投入使用的普濟醫院)

在《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中有關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是這樣界定的:“歷史文化街區的範圍內要謹慎建設高層建築,對原有的自由式道路格局和街巷進行保留,並嚴禁拓寬道路”。“歷史街區要延續傳統風貌,重點保護獨具特色的依山傍海的城市風格山川和城市肌理,體現原有的居住內涵、商業氛圍和文化特徵。注重保護歷史建築、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環境要素,保護歷史街區內具有歷史科學價值的市政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和市政類文物古蹟等。“並要求,”不得擅自改變建築的外部結構,在歷史建築的控制帶內新建、改建、擴建建築時,其高度、色彩等應與歷史建築相協調,不得破壞原有歷史環境和風貌。” 而恰好位於觀象山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之內的禹城路、福建路街區,卻沒有被保護下來,當那些在建的最高達11層的板式住宅樓出現後,原有的歷史環境和風貌即被徹底的破壞了。

本文作者為青島文史專家王棟,發表於2010年11月。(來源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整理:何良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