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

坐落於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接納了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00多名幹部家屬和知名人士,其中有40多位是省部級領導幹部。如今,這座規格較高的幹校被以博物館的形式留住了那段歷史和記憶。

"

坐落於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接納了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00多名幹部家屬和知名人士,其中有40多位是省部級領導幹部。如今,這座規格較高的幹校被以博物館的形式留住了那段歷史和記憶。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位於寧夏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東屏滔滔黃河水,西依巍巍賀蘭山。

"

坐落於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接納了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00多名幹部家屬和知名人士,其中有40多位是省部級領導幹部。如今,這座規格較高的幹校被以博物館的形式留住了那段歷史和記憶。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位於寧夏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東屏滔滔黃河水,西依巍巍賀蘭山。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俗稱石嘴子,因賀蘭山至此,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1960年,設立石嘴山市。是一座新興城市,號稱“ 塞上 煤城”,生產無煙煤而聞名中外。

"

坐落於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接納了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00多名幹部家屬和知名人士,其中有40多位是省部級領導幹部。如今,這座規格較高的幹校被以博物館的形式留住了那段歷史和記憶。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位於寧夏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東屏滔滔黃河水,西依巍巍賀蘭山。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俗稱石嘴子,因賀蘭山至此,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1960年,設立石嘴山市。是一座新興城市,號稱“ 塞上 煤城”,生產無煙煤而聞名中外。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主要包括從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81名幹部、家屬,他們中有40多名省部級領導幹部和葉籟士、林漢達、周有光等著名學者、知名人士。

"

坐落於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接納了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00多名幹部家屬和知名人士,其中有40多位是省部級領導幹部。如今,這座規格較高的幹校被以博物館的形式留住了那段歷史和記憶。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位於寧夏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東屏滔滔黃河水,西依巍巍賀蘭山。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俗稱石嘴子,因賀蘭山至此,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1960年,設立石嘴山市。是一座新興城市,號稱“ 塞上 煤城”,生產無煙煤而聞名中外。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主要包括從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81名幹部、家屬,他們中有40多名省部級領導幹部和葉籟士、林漢達、周有光等著名學者、知名人士。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五七幹校的創辦與著名的“五七指示”有關。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指示: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

"

坐落於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接納了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00多名幹部家屬和知名人士,其中有40多位是省部級領導幹部。如今,這座規格較高的幹校被以博物館的形式留住了那段歷史和記憶。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位於寧夏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東屏滔滔黃河水,西依巍巍賀蘭山。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俗稱石嘴子,因賀蘭山至此,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1960年,設立石嘴山市。是一座新興城市,號稱“ 塞上 煤城”,生產無煙煤而聞名中外。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主要包括從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81名幹部、家屬,他們中有40多名省部級領導幹部和葉籟士、林漢達、周有光等著名學者、知名人士。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五七幹校的創辦與著名的“五七指示”有關。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指示: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1968年5月,黑龍江省革委會在慶安縣柳河辦個有500名省直機關人員參加勞動鍛鍊的農場。

"

坐落於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接納了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00多名幹部家屬和知名人士,其中有40多位是省部級領導幹部。如今,這座規格較高的幹校被以博物館的形式留住了那段歷史和記憶。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位於寧夏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東屏滔滔黃河水,西依巍巍賀蘭山。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俗稱石嘴子,因賀蘭山至此,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1960年,設立石嘴山市。是一座新興城市,號稱“ 塞上 煤城”,生產無煙煤而聞名中外。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主要包括從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81名幹部、家屬,他們中有40多名省部級領導幹部和葉籟士、林漢達、周有光等著名學者、知名人士。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五七幹校的創辦與著名的“五七指示”有關。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指示: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1968年5月,黑龍江省革委會在慶安縣柳河辦個有500名省直機關人員參加勞動鍛鍊的農場。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同年10月5日,人民日報用整版篇幅進行了報道,並在編者按中傳達了毛澤東的“最新”指示。

"

坐落於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接納了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00多名幹部家屬和知名人士,其中有40多位是省部級領導幹部。如今,這座規格較高的幹校被以博物館的形式留住了那段歷史和記憶。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位於寧夏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東屏滔滔黃河水,西依巍巍賀蘭山。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俗稱石嘴子,因賀蘭山至此,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1960年,設立石嘴山市。是一座新興城市,號稱“ 塞上 煤城”,生產無煙煤而聞名中外。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主要包括從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81名幹部、家屬,他們中有40多名省部級領導幹部和葉籟士、林漢達、周有光等著名學者、知名人士。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五七幹校的創辦與著名的“五七指示”有關。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指示: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1968年5月,黑龍江省革委會在慶安縣柳河辦個有500名省直機關人員參加勞動鍛鍊的農場。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同年10月5日,人民日報用整版篇幅進行了報道,並在編者按中傳達了毛澤東的“最新”指示。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此後,全國各地競相興辦五七幹校。直至1979年2月國務院發出通知,各地此類幹校方陸續宣告撤銷。

"

坐落於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接納了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00多名幹部家屬和知名人士,其中有40多位是省部級領導幹部。如今,這座規格較高的幹校被以博物館的形式留住了那段歷史和記憶。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位於寧夏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東屏滔滔黃河水,西依巍巍賀蘭山。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俗稱石嘴子,因賀蘭山至此,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1960年,設立石嘴山市。是一座新興城市,號稱“ 塞上 煤城”,生產無煙煤而聞名中外。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主要包括從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81名幹部、家屬,他們中有40多名省部級領導幹部和葉籟士、林漢達、周有光等著名學者、知名人士。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五七幹校的創辦與著名的“五七指示”有關。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指示: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1968年5月,黑龍江省革委會在慶安縣柳河辦個有500名省直機關人員參加勞動鍛鍊的農場。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同年10月5日,人民日報用整版篇幅進行了報道,並在編者按中傳達了毛澤東的“最新”指示。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此後,全國各地競相興辦五七幹校。直至1979年2月國務院發出通知,各地此類幹校方陸續宣告撤銷。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成立於1968年10月,撤消於1972年4月,歷時4年多。

"

坐落於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接納了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00多名幹部家屬和知名人士,其中有40多位是省部級領導幹部。如今,這座規格較高的幹校被以博物館的形式留住了那段歷史和記憶。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位於寧夏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東屏滔滔黃河水,西依巍巍賀蘭山。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俗稱石嘴子,因賀蘭山至此,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1960年,設立石嘴山市。是一座新興城市,號稱“ 塞上 煤城”,生產無煙煤而聞名中外。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主要包括從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81名幹部、家屬,他們中有40多名省部級領導幹部和葉籟士、林漢達、周有光等著名學者、知名人士。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五七幹校的創辦與著名的“五七指示”有關。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指示: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1968年5月,黑龍江省革委會在慶安縣柳河辦個有500名省直機關人員參加勞動鍛鍊的農場。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同年10月5日,人民日報用整版篇幅進行了報道,並在編者按中傳達了毛澤東的“最新”指示。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此後,全國各地競相興辦五七幹校。直至1979年2月國務院發出通知,各地此類幹校方陸續宣告撤銷。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成立於1968年10月,撤消於1972年4月,歷時4年多。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該幹校撤消後,一部分人回京,一部人分到石家莊某飛機制造廠繼續接收勞動鍛鍊。

"

坐落於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接納了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00多名幹部家屬和知名人士,其中有40多位是省部級領導幹部。如今,這座規格較高的幹校被以博物館的形式留住了那段歷史和記憶。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位於寧夏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東屏滔滔黃河水,西依巍巍賀蘭山。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俗稱石嘴子,因賀蘭山至此,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1960年,設立石嘴山市。是一座新興城市,號稱“ 塞上 煤城”,生產無煙煤而聞名中外。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主要包括從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81名幹部、家屬,他們中有40多名省部級領導幹部和葉籟士、林漢達、周有光等著名學者、知名人士。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五七幹校的創辦與著名的“五七指示”有關。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指示: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1968年5月,黑龍江省革委會在慶安縣柳河辦個有500名省直機關人員參加勞動鍛鍊的農場。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同年10月5日,人民日報用整版篇幅進行了報道,並在編者按中傳達了毛澤東的“最新”指示。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此後,全國各地競相興辦五七幹校。直至1979年2月國務院發出通知,各地此類幹校方陸續宣告撤銷。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成立於1968年10月,撤消於1972年4月,歷時4年多。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該幹校撤消後,一部分人回京,一部人分到石家莊某飛機制造廠繼續接收勞動鍛鍊。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為了銘記那段歷史,石嘴山市在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遺址上建設的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於2008年8月29日正式開放。

"

坐落於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接納了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00多名幹部家屬和知名人士,其中有40多位是省部級領導幹部。如今,這座規格較高的幹校被以博物館的形式留住了那段歷史和記憶。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位於寧夏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東屏滔滔黃河水,西依巍巍賀蘭山。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石嘴山,俗稱石嘴子,因賀蘭山至此,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1960年,設立石嘴山市。是一座新興城市,號稱“ 塞上 煤城”,生產無煙煤而聞名中外。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主要包括從國務院機關下放的1881名幹部、家屬,他們中有40多名省部級領導幹部和葉籟士、林漢達、周有光等著名學者、知名人士。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五七幹校的創辦與著名的“五七指示”有關。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指示: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1968年5月,黑龍江省革委會在慶安縣柳河辦個有500名省直機關人員參加勞動鍛鍊的農場。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同年10月5日,人民日報用整版篇幅進行了報道,並在編者按中傳達了毛澤東的“最新”指示。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此後,全國各地競相興辦五七幹校。直至1979年2月國務院發出通知,各地此類幹校方陸續宣告撤銷。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成立於1968年10月,撤消於1972年4月,歷時4年多。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該幹校撤消後,一部分人回京,一部人分到石家莊某飛機制造廠繼續接收勞動鍛鍊。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為了銘記那段歷史,石嘴山市在原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遺址上建設的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於2008年8月29日正式開放。

50年前,1881名國務院幹部在寧夏勞動4年,老建築喚醒記憶

博物館佔地面積8000多平方米,陳列有各種實物1200多件,其中綜合館分為9個篇章,23個單元,陳列展出的實物500多件、圖片1200多張、文字資料500份。(圖片來源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