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文/田志剛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1


正好是中國“文化大革命”開始的1966年,他24歲,獲得了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

然後從1966年到1970年,他去當兵了,成為美國海軍的一員,服役期間被派到過越南後來還在五角大樓幹過一段時間。

1970年,他又回到學校,在斯坦福大學獲得了MBA的學位,並乘勝追擊在1977年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的組織行為學博士學位。

期間,1973-1974年他還做過美國白宮的藥物濫用顧問,並在1974年加入了麥肯錫公司。


在麥肯錫公司他一直幹到1981年,期間於1979年成了合夥人和組織有效性實踐的leader,從麥肯錫出來後自己成了獨立的諮詢顧問。

到這,都還是一個美國典型白領的奮鬥歷程,沒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也沒顯出骨骼清奇大師範兒來。

2

直到1982年,他辭職單幹後的第二年,這年他正好40歲。

這一年,他與自己的前同事羅伯特·沃特曼合作出版的一本《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的書,這本書在國內被翻譯成《追求卓越》,副標題是“美國企業成功的祕訣”。

因為這本書,突然他就突然成為了明星和管理學大師

這是人類第一本銷量過百萬的商業書籍,充滿激情的作者不僅四處出現在報紙雜誌上,而且頻頻在電視上露臉。

"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文/田志剛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1


正好是中國“文化大革命”開始的1966年,他24歲,獲得了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

然後從1966年到1970年,他去當兵了,成為美國海軍的一員,服役期間被派到過越南後來還在五角大樓幹過一段時間。

1970年,他又回到學校,在斯坦福大學獲得了MBA的學位,並乘勝追擊在1977年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的組織行為學博士學位。

期間,1973-1974年他還做過美國白宮的藥物濫用顧問,並在1974年加入了麥肯錫公司。


在麥肯錫公司他一直幹到1981年,期間於1979年成了合夥人和組織有效性實踐的leader,從麥肯錫出來後自己成了獨立的諮詢顧問。

到這,都還是一個美國典型白領的奮鬥歷程,沒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也沒顯出骨骼清奇大師範兒來。

2

直到1982年,他辭職單幹後的第二年,這年他正好40歲。

這一年,他與自己的前同事羅伯特·沃特曼合作出版的一本《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的書,這本書在國內被翻譯成《追求卓越》,副標題是“美國企業成功的祕訣”。

因為這本書,突然他就突然成為了明星和管理學大師

這是人類第一本銷量過百萬的商業書籍,充滿激情的作者不僅四處出現在報紙雜誌上,而且頻頻在電視上露臉。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京東噹噹淘寶有售,你讀了嗎?

《追求卓越》自1982年出版以來,連年榮登《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排行榜,旋即被譯成十幾種文字風靡全球,僅在美國的發行量就達600萬冊。《福布斯》評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工商書籍,《追求卓越》排名第一。

說起來,這本書還是跟麥肯錫脫不開關係,因為他來自於1977年被分配去參與的“卓越公司”的項目研究。

為了這個研究項目,作者花費數年時間輾轉美國各地,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取得了數百個大小公司的第一手材料,樣本包括製造、信息、服務、銷售、交通、食品等諸多行業,其中有我們熟知的跨國公司,如IBM、通用電氣、惠普、通用汽車、3M、麥當勞、寶潔等等。

作者發現,儘管每個優秀企業的個性不同,但擁有許多共同的品質,並將這些共同品質總結為8條原理:

(1)崇尚行動(A bias for action):偏好行動而不是沉思;(2)貼近顧客(Close to the customer):在產品和服務上滿足顧客的需求;(3)自主與創新(Autonomy and entrepreneurship):鼓勵自治和放鬆,而不是緊密監督;(4)以人助產(Productivity through people):對僱員的態度是鼓勵其生產力,避免對立情緒;(5)價值驅動(Hands-on ,value driven leadership):以一種被稱為“走動式管理”的方式,保持與大家的緊密接觸;(6)不離本行(Stick to the knitting/stay close tothe business you know ):“專注於自身”以保持商業優勢,避免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領域與人競爭;(7)精兵簡政(Simple form ,lean staff):組織結構簡潔,人員精幹;(8)寬嚴並濟(Simultaneous tight-looseproperties/central core values combined with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 )。對目標同時保持鬆緊有度的特性但卻不窒息創新的控制系統。

3

今天看這8條原理,估計大部分人覺得也沒有什麼特別牛的地方,為什麼就突然火了呢?

從今天的角度看,這裡面說到的親近客戶也好、激勵員工也罷,都是很平常不過的理念,甚至還不如小米、聯想、華為他們的管理方法酷炫。

但如果你能從歷史的角度看,你就能明白這本書的震撼和價值。在那個中國還沒有全面改革開放甚至沒有一家市場化企業的年代,他們提出了個人自治將取代組織化的監督, 標榜創意與行動高於一切, 個人而非數字與制度將成為一切商業行為的核心等觀點,是不是跟今天的個人崛起有點異曲同工。

"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文/田志剛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1


正好是中國“文化大革命”開始的1966年,他24歲,獲得了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

然後從1966年到1970年,他去當兵了,成為美國海軍的一員,服役期間被派到過越南後來還在五角大樓幹過一段時間。

1970年,他又回到學校,在斯坦福大學獲得了MBA的學位,並乘勝追擊在1977年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的組織行為學博士學位。

期間,1973-1974年他還做過美國白宮的藥物濫用顧問,並在1974年加入了麥肯錫公司。


在麥肯錫公司他一直幹到1981年,期間於1979年成了合夥人和組織有效性實踐的leader,從麥肯錫出來後自己成了獨立的諮詢顧問。

到這,都還是一個美國典型白領的奮鬥歷程,沒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也沒顯出骨骼清奇大師範兒來。

2

直到1982年,他辭職單幹後的第二年,這年他正好40歲。

這一年,他與自己的前同事羅伯特·沃特曼合作出版的一本《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的書,這本書在國內被翻譯成《追求卓越》,副標題是“美國企業成功的祕訣”。

因為這本書,突然他就突然成為了明星和管理學大師

這是人類第一本銷量過百萬的商業書籍,充滿激情的作者不僅四處出現在報紙雜誌上,而且頻頻在電視上露臉。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京東噹噹淘寶有售,你讀了嗎?

《追求卓越》自1982年出版以來,連年榮登《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排行榜,旋即被譯成十幾種文字風靡全球,僅在美國的發行量就達600萬冊。《福布斯》評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工商書籍,《追求卓越》排名第一。

說起來,這本書還是跟麥肯錫脫不開關係,因為他來自於1977年被分配去參與的“卓越公司”的項目研究。

為了這個研究項目,作者花費數年時間輾轉美國各地,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取得了數百個大小公司的第一手材料,樣本包括製造、信息、服務、銷售、交通、食品等諸多行業,其中有我們熟知的跨國公司,如IBM、通用電氣、惠普、通用汽車、3M、麥當勞、寶潔等等。

作者發現,儘管每個優秀企業的個性不同,但擁有許多共同的品質,並將這些共同品質總結為8條原理:

(1)崇尚行動(A bias for action):偏好行動而不是沉思;(2)貼近顧客(Close to the customer):在產品和服務上滿足顧客的需求;(3)自主與創新(Autonomy and entrepreneurship):鼓勵自治和放鬆,而不是緊密監督;(4)以人助產(Productivity through people):對僱員的態度是鼓勵其生產力,避免對立情緒;(5)價值驅動(Hands-on ,value driven leadership):以一種被稱為“走動式管理”的方式,保持與大家的緊密接觸;(6)不離本行(Stick to the knitting/stay close tothe business you know ):“專注於自身”以保持商業優勢,避免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領域與人競爭;(7)精兵簡政(Simple form ,lean staff):組織結構簡潔,人員精幹;(8)寬嚴並濟(Simultaneous tight-looseproperties/central core values combined with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 )。對目標同時保持鬆緊有度的特性但卻不窒息創新的控制系統。

3

今天看這8條原理,估計大部分人覺得也沒有什麼特別牛的地方,為什麼就突然火了呢?

從今天的角度看,這裡面說到的親近客戶也好、激勵員工也罷,都是很平常不過的理念,甚至還不如小米、聯想、華為他們的管理方法酷炫。

但如果你能從歷史的角度看,你就能明白這本書的震撼和價值。在那個中國還沒有全面改革開放甚至沒有一家市場化企業的年代,他們提出了個人自治將取代組織化的監督, 標榜創意與行動高於一切, 個人而非數字與制度將成為一切商業行為的核心等觀點,是不是跟今天的個人崛起有點異曲同工。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還有就是,當時日本企業在全球咄咄逼人,大肆購買美國的企業。

而最引以為自豪的美國公司卻成為被譏笑的對象,贏利不如日本企業、質量不如日本企業。

相比於日本文化中對集體主義與一致性的尊崇,美國那些具備強烈個人化精神的員工該如何管理、美國企業該如何煥發青春,彷彿窮途末路了。


所以當這本《追求卓越》的書出來後,被美國企業界追捧也就不奇怪了。類似於認為自己飽受欺負的人們更喜歡看《中國可以說不》、愛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一個道理。

4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個人是誰了?

托馬斯·彼得斯(Tom Peters),他在40歲那年出版的那本書讓他成為“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學大師之一,後現代企業之父”等各種稱號。

彼得斯不同於大部分的管理專家,他很少的學術背景而更多的是個人體會和實踐(但實踐也不多),他更像是一個文藝青年。

喜歡生活在聚光燈下, 喜歡和人群分享自己的激情與意見, 他有煽動性和親和力。

彼得斯說, 管理不僅是理性、命令、控制, 它更是一種好奇心、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遊戲。

主流商學院的教授並不認可他,他總是將那些流行的詞語和段子都塞到他的暢銷書裡面,和管理思想攪拌起來。

"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文/田志剛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1


正好是中國“文化大革命”開始的1966年,他24歲,獲得了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

然後從1966年到1970年,他去當兵了,成為美國海軍的一員,服役期間被派到過越南後來還在五角大樓幹過一段時間。

1970年,他又回到學校,在斯坦福大學獲得了MBA的學位,並乘勝追擊在1977年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的組織行為學博士學位。

期間,1973-1974年他還做過美國白宮的藥物濫用顧問,並在1974年加入了麥肯錫公司。


在麥肯錫公司他一直幹到1981年,期間於1979年成了合夥人和組織有效性實踐的leader,從麥肯錫出來後自己成了獨立的諮詢顧問。

到這,都還是一個美國典型白領的奮鬥歷程,沒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也沒顯出骨骼清奇大師範兒來。

2

直到1982年,他辭職單幹後的第二年,這年他正好40歲。

這一年,他與自己的前同事羅伯特·沃特曼合作出版的一本《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的書,這本書在國內被翻譯成《追求卓越》,副標題是“美國企業成功的祕訣”。

因為這本書,突然他就突然成為了明星和管理學大師

這是人類第一本銷量過百萬的商業書籍,充滿激情的作者不僅四處出現在報紙雜誌上,而且頻頻在電視上露臉。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京東噹噹淘寶有售,你讀了嗎?

《追求卓越》自1982年出版以來,連年榮登《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排行榜,旋即被譯成十幾種文字風靡全球,僅在美國的發行量就達600萬冊。《福布斯》評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工商書籍,《追求卓越》排名第一。

說起來,這本書還是跟麥肯錫脫不開關係,因為他來自於1977年被分配去參與的“卓越公司”的項目研究。

為了這個研究項目,作者花費數年時間輾轉美國各地,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取得了數百個大小公司的第一手材料,樣本包括製造、信息、服務、銷售、交通、食品等諸多行業,其中有我們熟知的跨國公司,如IBM、通用電氣、惠普、通用汽車、3M、麥當勞、寶潔等等。

作者發現,儘管每個優秀企業的個性不同,但擁有許多共同的品質,並將這些共同品質總結為8條原理:

(1)崇尚行動(A bias for action):偏好行動而不是沉思;(2)貼近顧客(Close to the customer):在產品和服務上滿足顧客的需求;(3)自主與創新(Autonomy and entrepreneurship):鼓勵自治和放鬆,而不是緊密監督;(4)以人助產(Productivity through people):對僱員的態度是鼓勵其生產力,避免對立情緒;(5)價值驅動(Hands-on ,value driven leadership):以一種被稱為“走動式管理”的方式,保持與大家的緊密接觸;(6)不離本行(Stick to the knitting/stay close tothe business you know ):“專注於自身”以保持商業優勢,避免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領域與人競爭;(7)精兵簡政(Simple form ,lean staff):組織結構簡潔,人員精幹;(8)寬嚴並濟(Simultaneous tight-looseproperties/central core values combined with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 )。對目標同時保持鬆緊有度的特性但卻不窒息創新的控制系統。

3

今天看這8條原理,估計大部分人覺得也沒有什麼特別牛的地方,為什麼就突然火了呢?

從今天的角度看,這裡面說到的親近客戶也好、激勵員工也罷,都是很平常不過的理念,甚至還不如小米、聯想、華為他們的管理方法酷炫。

但如果你能從歷史的角度看,你就能明白這本書的震撼和價值。在那個中國還沒有全面改革開放甚至沒有一家市場化企業的年代,他們提出了個人自治將取代組織化的監督, 標榜創意與行動高於一切, 個人而非數字與制度將成為一切商業行為的核心等觀點,是不是跟今天的個人崛起有點異曲同工。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還有就是,當時日本企業在全球咄咄逼人,大肆購買美國的企業。

而最引以為自豪的美國公司卻成為被譏笑的對象,贏利不如日本企業、質量不如日本企業。

相比於日本文化中對集體主義與一致性的尊崇,美國那些具備強烈個人化精神的員工該如何管理、美國企業該如何煥發青春,彷彿窮途末路了。


所以當這本《追求卓越》的書出來後,被美國企業界追捧也就不奇怪了。類似於認為自己飽受欺負的人們更喜歡看《中國可以說不》、愛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一個道理。

4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個人是誰了?

托馬斯·彼得斯(Tom Peters),他在40歲那年出版的那本書讓他成為“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學大師之一,後現代企業之父”等各種稱號。

彼得斯不同於大部分的管理專家,他很少的學術背景而更多的是個人體會和實踐(但實踐也不多),他更像是一個文藝青年。

喜歡生活在聚光燈下, 喜歡和人群分享自己的激情與意見, 他有煽動性和親和力。

彼得斯說, 管理不僅是理性、命令、控制, 它更是一種好奇心、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遊戲。

主流商學院的教授並不認可他,他總是將那些流行的詞語和段子都塞到他的暢銷書裡面,和管理思想攪拌起來。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追求卓越》獲得成功的兩年後, 《商業週刊》稱該書提供的大部分成功企業已經失敗。

在2001年12月號的《快公司Fast Company》雜誌上彼得斯承認在《追求卓越》一書中基礎數據造假,並認為當時許多人都認可這種方式(" This is pretty small beer, but for what it's worth, okay, I confess: We faked the data. A lot of people suggested it at the time.")。

但後來他又否認,說是雜誌社斷章取義。

5

《追求卓越》以後,彼得斯又出版了很多著作。

雖然觀點都激情滿滿,但大部分的影響力和銷量都不算太高,更不用說達到《追求卓越》的高度。

而且其作品對於商業、管理的影響力日漸衰落,人們甚至很少再提起他。

許知遠有一個評價很中肯:

“湯姆從來就不是一個深刻的管理思想家,,他是一位傳教士。他的全部思想在《追求卓越》中已經表現殆盡。倘若說查爾斯· 秦勒所開創的科學管理,將人置於制度壓迫下,從而獲得了工業時代的效率的話, 那麼彼得斯則是大膽地將非理性思潮引人管理界,,將對個人的尊崇提升至組織之上,並將個人的創造力在商業中的作用推向一個極致。而湯姆·彼得斯本人天然的表演氣質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而我看到的則是:

一個富有激情而且聰明的諮詢顧問,在合適的時間寫了一本正好是社會需要的作品,就擁有了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並開闢了一個時代,被捧成了各種大師的故事。

"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文/田志剛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1


正好是中國“文化大革命”開始的1966年,他24歲,獲得了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

然後從1966年到1970年,他去當兵了,成為美國海軍的一員,服役期間被派到過越南後來還在五角大樓幹過一段時間。

1970年,他又回到學校,在斯坦福大學獲得了MBA的學位,並乘勝追擊在1977年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的組織行為學博士學位。

期間,1973-1974年他還做過美國白宮的藥物濫用顧問,並在1974年加入了麥肯錫公司。


在麥肯錫公司他一直幹到1981年,期間於1979年成了合夥人和組織有效性實踐的leader,從麥肯錫出來後自己成了獨立的諮詢顧問。

到這,都還是一個美國典型白領的奮鬥歷程,沒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也沒顯出骨骼清奇大師範兒來。

2

直到1982年,他辭職單幹後的第二年,這年他正好40歲。

這一年,他與自己的前同事羅伯特·沃特曼合作出版的一本《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的書,這本書在國內被翻譯成《追求卓越》,副標題是“美國企業成功的祕訣”。

因為這本書,突然他就突然成為了明星和管理學大師

這是人類第一本銷量過百萬的商業書籍,充滿激情的作者不僅四處出現在報紙雜誌上,而且頻頻在電視上露臉。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京東噹噹淘寶有售,你讀了嗎?

《追求卓越》自1982年出版以來,連年榮登《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排行榜,旋即被譯成十幾種文字風靡全球,僅在美國的發行量就達600萬冊。《福布斯》評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工商書籍,《追求卓越》排名第一。

說起來,這本書還是跟麥肯錫脫不開關係,因為他來自於1977年被分配去參與的“卓越公司”的項目研究。

為了這個研究項目,作者花費數年時間輾轉美國各地,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取得了數百個大小公司的第一手材料,樣本包括製造、信息、服務、銷售、交通、食品等諸多行業,其中有我們熟知的跨國公司,如IBM、通用電氣、惠普、通用汽車、3M、麥當勞、寶潔等等。

作者發現,儘管每個優秀企業的個性不同,但擁有許多共同的品質,並將這些共同品質總結為8條原理:

(1)崇尚行動(A bias for action):偏好行動而不是沉思;(2)貼近顧客(Close to the customer):在產品和服務上滿足顧客的需求;(3)自主與創新(Autonomy and entrepreneurship):鼓勵自治和放鬆,而不是緊密監督;(4)以人助產(Productivity through people):對僱員的態度是鼓勵其生產力,避免對立情緒;(5)價值驅動(Hands-on ,value driven leadership):以一種被稱為“走動式管理”的方式,保持與大家的緊密接觸;(6)不離本行(Stick to the knitting/stay close tothe business you know ):“專注於自身”以保持商業優勢,避免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領域與人競爭;(7)精兵簡政(Simple form ,lean staff):組織結構簡潔,人員精幹;(8)寬嚴並濟(Simultaneous tight-looseproperties/central core values combined with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 )。對目標同時保持鬆緊有度的特性但卻不窒息創新的控制系統。

3

今天看這8條原理,估計大部分人覺得也沒有什麼特別牛的地方,為什麼就突然火了呢?

從今天的角度看,這裡面說到的親近客戶也好、激勵員工也罷,都是很平常不過的理念,甚至還不如小米、聯想、華為他們的管理方法酷炫。

但如果你能從歷史的角度看,你就能明白這本書的震撼和價值。在那個中國還沒有全面改革開放甚至沒有一家市場化企業的年代,他們提出了個人自治將取代組織化的監督, 標榜創意與行動高於一切, 個人而非數字與制度將成為一切商業行為的核心等觀點,是不是跟今天的個人崛起有點異曲同工。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還有就是,當時日本企業在全球咄咄逼人,大肆購買美國的企業。

而最引以為自豪的美國公司卻成為被譏笑的對象,贏利不如日本企業、質量不如日本企業。

相比於日本文化中對集體主義與一致性的尊崇,美國那些具備強烈個人化精神的員工該如何管理、美國企業該如何煥發青春,彷彿窮途末路了。


所以當這本《追求卓越》的書出來後,被美國企業界追捧也就不奇怪了。類似於認為自己飽受欺負的人們更喜歡看《中國可以說不》、愛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一個道理。

4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個人是誰了?

托馬斯·彼得斯(Tom Peters),他在40歲那年出版的那本書讓他成為“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學大師之一,後現代企業之父”等各種稱號。

彼得斯不同於大部分的管理專家,他很少的學術背景而更多的是個人體會和實踐(但實踐也不多),他更像是一個文藝青年。

喜歡生活在聚光燈下, 喜歡和人群分享自己的激情與意見, 他有煽動性和親和力。

彼得斯說, 管理不僅是理性、命令、控制, 它更是一種好奇心、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遊戲。

主流商學院的教授並不認可他,他總是將那些流行的詞語和段子都塞到他的暢銷書裡面,和管理思想攪拌起來。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追求卓越》獲得成功的兩年後, 《商業週刊》稱該書提供的大部分成功企業已經失敗。

在2001年12月號的《快公司Fast Company》雜誌上彼得斯承認在《追求卓越》一書中基礎數據造假,並認為當時許多人都認可這種方式(" This is pretty small beer, but for what it's worth, okay, I confess: We faked the data. A lot of people suggested it at the time.")。

但後來他又否認,說是雜誌社斷章取義。

5

《追求卓越》以後,彼得斯又出版了很多著作。

雖然觀點都激情滿滿,但大部分的影響力和銷量都不算太高,更不用說達到《追求卓越》的高度。

而且其作品對於商業、管理的影響力日漸衰落,人們甚至很少再提起他。

許知遠有一個評價很中肯:

“湯姆從來就不是一個深刻的管理思想家,,他是一位傳教士。他的全部思想在《追求卓越》中已經表現殆盡。倘若說查爾斯· 秦勒所開創的科學管理,將人置於制度壓迫下,從而獲得了工業時代的效率的話, 那麼彼得斯則是大膽地將非理性思潮引人管理界,,將對個人的尊崇提升至組織之上,並將個人的創造力在商業中的作用推向一個極致。而湯姆·彼得斯本人天然的表演氣質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而我看到的則是:

一個富有激情而且聰明的諮詢顧問,在合適的時間寫了一本正好是社會需要的作品,就擁有了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並開闢了一個時代,被捧成了各種大師的故事。

40歲時因一本書被稱為'管理大師',後來卻銷聲匿跡

那麼,你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呢?不妨在留言裡面說說,更多信息在《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書裡面有詳細介紹!

(本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該書已經上市,京東、噹噹和淘寶都有銷售)

(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KMCenter主任、《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