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16醫院看病“一碼通行”

廣州16醫院看病“一碼通行”

活動現場發佈電子健康碼。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伍仞、喬軍偉

廣州啟用電子健康碼,首批16家醫院今天啟動應用,年底前覆蓋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明年6月前全市所有公立醫院和公共衛生機構通用。

電子健康碼相當於患者就醫過程中的“身份證”,一人一碼,在任何開通電子健康碼服務的醫療機構都可使用,無需再辦一摞診療卡,也無需再擔心診療卡丟失等問題。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伍仞 通訊員穗衛健宣) 上醫院看病,總要記著帶上診療卡;不同醫院之間的卡互不通用,家裡光是診療卡就一大疊……不過,以上情景將逐漸成為“歷史”,廣州 “無卡就醫、一碼通行”時代即將到來。

昨天上午,廣東省全國電子健康碼廣州市首發活動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電子健康碼是一人一碼的二維碼,廣州的16家醫院今天啟動應用,年底前覆蓋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明年6月前全市所有公立醫院和公共衛生機構通用。

一碼通用:

不用再擔心丟失診療卡

“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廣州市電子健康碼是廣州市衛生健康委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居民電子健康卡應用標準要求而推出的醫療健康服務碼,關聯市民的個人身份信息和健康信息等信息。

電子健康碼是二維碼形式,可以以圖片的格式存儲在手機中,也可以打印出來貼在病歷本、手機殼等方便攜帶的介質上。“就相當於患者就醫過程中的‘身份證’,在任何開通電子健康碼服務的醫療機構都可以使用。”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陳斌介紹,患者在線下或線上就診時,不再需要領取實體卡,也不需要擔心卡片丟失問題,只要手持這個專屬二維碼,通過掃描,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跨機構、跨區域、跨系統使用,實現“一碼通用”全流程健康服務。

昨天電子健康碼完成全市首發後,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16家醫療機構啟動應用(詳見右表)。患者此前在上述醫院的就診資料,已全部連通。

今年12月前,電子健康碼應用範圍全面覆蓋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明年6月前,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機構全面實現應用,有條件的民營醫院也能實現。

一碼多能:

婦幼保健慢病管理都能用

據介紹,電子健康碼“一碼多能”,除了在醫療機構就診前後的預約診療、移動支付、檢驗檢查、取藥、健康檔案查詢、報告查詢中實現一碼通用以外,在家庭醫生簽約、婦幼保健、計免預約、無償獻血、慢病管理等公共衛生服務中,也能用上個人電子健康碼。

未來,電子健康碼還會搭載更多便民功能,包括基層首診、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健康管理、健康檢測、健康教育、在線諮詢等。

市衛健委表示,居民電子健康碼的普及應用,能夠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醫療機構“一院一卡、重複髮卡、互不通用”現象,破解群眾就醫的堵點問題。居民電子健康碼首發儀式標誌著廣州市居民持卡接受服務進入了電子健康碼時代,也標誌著廣州市“互聯網+醫療健康”工作、健康醫療信息惠民服務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6家醫院首“用碼”

昨天電子健康碼完成全市首發後,在16家醫療機構啟動應用,患者此前在上述醫院的就診資料,已全部連通。這16家醫院為: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廣東省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

“申碼”步驟

1.關注“廣州健康通”服務號 (下圖二維碼) 2申領健康碼 3.人臉識別 4.申領成功

“用碼”貼士

問:之前在各醫院開的“一卡通”怎麼辦?

答:電子健康碼啟用後,各醫院原有的一卡通會被轉換和整改合到電子健康碼上,電子健康碼可跨院使用。

問:電子健康碼安全嗎?

答:電子健康碼的二維碼分靜態和動態兩種。

靜態碼只能用於確認身份,即使有人撿到,也無法窺探你的健康信息,隱私和財產安全都有保障。

動態碼才能用於繳費支付和檔案查詢等,且每個碼只能使用一次。

電子健康碼信息通過國家加密算法進行加密,必須通過國家安全認證配套的掃碼工具和專用的密碼機才能讀取數據,信息安全有保障。

問:老年人不會申領怎麼辦?

答:老年人可由家人按步驟代為操作申領。使用時,老人家點擊“廣州健康通”微信的電子健康碼欄目,就可出示電子健康碼,操作非常簡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