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建即成網紅,大別山區最大親子樂園落戶光山鐘鼓樓

連日來,信陽人的朋友圈被大片紫色花海刷屏。花海所在地為光山縣潑陂河鎮鐘鼓樓,和普通的景點不同,這個開建即成網紅的項目,是豫南、鄂北地區唯一、最大的親子園區。它的建成,將續寫著百年來豫南山區的發展命脈,蘊含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巨大勢能。



開建即成網紅,大別山區最大親子樂園落戶光山鐘鼓樓



一、山的格局


開建即成網紅,大別山區最大親子樂園落戶光山鐘鼓樓


明末清初,中原腹地。鐘鼓樓前,龍湖山、馬鞍山、荷尖山相對而立。

“咚咚!咚咚咚!”狂響的鼓聲,打破月夜的寧靜,酣睡中百姓披上衣服,向西北方向的龍虎山狂奔。

山上已狼煙滾滾。男人們在山頂嚴陣以待,女人抱著孩子躲藏在密林中。堅石磙木從山上滾落,砸向進犯的土匪。山坳易守難攻,來者很快悻悻歸去。

惡戰後是沉默,天空陷入更深的暗,夜色中很多雙眼睛一閃一閃,等待著——鐘聲響了,晨光熹微。人們走向各自的屋子,孩子翻身睡了,男人、女人和老人餵豬、餵雞,燒水、砍柴,扛著鋤頭走向耕地,一切如常。

動盪年代,卻沒有磨滅百姓對幸福的追求。每年二月二日廟會,這裡的人們都要組織花鼓戲、旱船、皮影戲、舞獅、大鼓書等活動,四面八方的村民前來燒香許願,祈求平安。

康熙年間,花和尚代金龍來到這裡的馬鞍山安營紮寨,欺男霸女。朝廷遣派“金鏢黃天霸”前往,剿滅了代金龍,在潑河菜市口斬首示眾。


開建即成網紅,大別山區最大親子樂園落戶光山鐘鼓樓


(鐘鼓樓)


上世紀70年代末,第二次農業學大寨會議後,植樹造林的戰役打到了鐘鼓樓。全公社在此挖山造林,栽上杉樹。光山居民老侃回憶,十五歲的他在小分隊勞動,夜晚住在牛欄裡。當時最大的幸福,就是放工後可以吃米飯到飽。


“在校期間,我們無數次在鐘鼓樓上參加勞動。出了校門,也依然再赴鐘鼓樓勞動。但依然沒能給鐘鼓樓穿上新裝。”讓老侃驚喜地是,鐘鼓樓在今天再次敲響了鑼鼓。


90年代末,綠皮車沿著京九鐵路呼嘯而過,打破了山村蔽塞的狀態;如今的馬鞍山,樹林密佈,奇石怪峰間多野果藥材。從山頂北望,潑河鎮全境一覽無餘:潑河水庫波光淋漓,散落在山間的豫南民居炊煙裊裊。


日升月落,昔日荒蕪的田地變成紫色的柳葉馬鞭草花海,相向而行的火車在此交匯,幻化出夢境般的場景。


算而今,重到須驚。


二、一張證書


開建即成網紅,大別山區最大親子樂園落戶光山鐘鼓樓



6月15日,驕陽似火。七八個人行走在鐘鼓樓附近。他們經過熱火朝天的工地、遊客頻頻拍照的花海,穿過尚在施工的棧橋、木屋,走進項目部。


“梯田花海景觀區概貌基本完成,公共景觀區正在施工……”項目負責人指出效果圖對應的區域。


“花海花期延續到幾月份?”“入園道路什麼時候完工?”“兒童遊樂設施什麼時候到位?”……一個平頭的中年男人仔細看著工程圖,問出一連串兒問題。


他是光山縣縣長王建平。故事從兩年前開始。


兩年前,王建平到浙江松陽縣掛職鍛鍊。作為一位中部地區尤其是國家級貧困縣的政府領導,見識到江浙的富足與發達,尤其是鄉伴文旅集團打造的一系列最美鄉居、鄉村旅遊的成功案例,深受觸動。



開建即成網紅,大別山區最大親子樂園落戶光山鐘鼓樓


(鐘鼓樓效果圖)


在此期間,光山縣黨政領導多次去鄉伴江浙項目,進行深度考察,一致邀約鄉伴這個“金鳳凰”,到光山進行鄉村旅遊的開發建設。

彼時鐘鼓樓居民陳鈺和他的鄰居們,或為生計發愁,或乾脆遠走務工。但很快,在2018年12月23日,當他們從市、縣領導手中接過宅基地所有權證、資格權證和使用權證時,開始意識到:幾乎廢棄的老宅,要“精貴”起來。

隨著鄉村振興上升為國家戰略,激活閒置的農村要素、增加農民財產性收益,成為地方政府面臨的挑戰。作為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先行先試的縣區,光山在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以文件形式保障了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

這是河南農民的喜事兒,當地政府的喜事兒,卻也牽動著一個雲南人的心。

這一天,一位叫朱勝萱的雲南人在現場發了一條朋友圈:“在司馬光砸缸、三蘇開悟的地方,河南第一張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證書在信陽市光山縣頒發。”

很快,這個信息在民宿圈流傳開,敏銳的媒體人餘超在朱勝萱的朋友圈留下“值得關注”的評論。

朱勝萱是上海世博園區景觀工程總顧問,鄉伴的創始人,他還有個“江湖綽號”:民宿教父。

實際上,“三權分置”正是鄉村振興這盤大旗的重要一步。

在2019年1月的河南“兩會”期間,王建平向記者提出過構想:光山縣委、縣政府在信陽市乃至河南省率先啟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縣農商銀行給予貸款授信,盤活了農村資產,實現了農村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

“我們採取工程總承包(EPC)模式,與專業公司合作,引進外地人才和經驗,啟動了鐘鼓樓徐坪村片區、南王崗東嶽村片區等鄉村振興示範點,流轉了當地居民的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正在建設鐘鼓樓自然親子教育樂園,為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提供了探索先行經驗。”王建平說。

三、智者與田園


開建即成網紅,大別山區最大親子樂園落戶光山鐘鼓樓


(鐘鼓樓效果圖)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賦詩讚美的大別山區田園之樂,今將再度呈現。

去鐘鼓樓,在花海中看綠皮車呼嘯而過,山谷包容了它的喧囂。在水系農田間,孩童區分著麥子與稻子,電子屏幕上的動植物,在這裡鮮活起來: 閉上雙眼,聽腳踩葉子嗶嗶啵啵的聲音,松鼠儲備食物咯吱咯吱的聲音,南歸的燕兒呼喚同伴的聲音。在親子樂園和無邊際泳池裡,享受天倫之樂。

日落西山,可以就地露營,欣賞燦爛的星軌。茶室中,紅泥供著灼灼的火爐,茶湯餘溫尚存。

這是鐘鼓樓不遠未來的場景。隨著鄉伴團隊首次進入河南,與地方政府展開合作,這裡成為其在豫建設的首個特色文旅項目,定位是鄉村研學基地和自然教育學校。

“差異化發展”,是當地政府與鄉伴團隊達成的重要共識。

“從過去的經驗看,我們發展旅遊靠‘單打一’缺乏市場力量。不搞同類惡性競爭,要差異化地抱團發展,是未來大別山區旅遊發展的出路。親子樂園屬於新產品,在信陽乃至豫南、鄂北都是唯一的,我們定位幾個省市,迎合市場需求,打造出與大別山區不同類型的人氣產品,可以形成獨特旅遊市場,培養核心優勢。”光山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周永珩說,鐘鼓樓具有區位、交通和自然資源優勢,“鄉伴”團隊帶來先進的建設和管理模式,也帶來流量和市場,接下來可以在這裡進行人才培養、技能培養、各類服務培訓,為光山旅遊發展提供動力。

從項目的規劃來看,這裡以生態山林、田園鄉村環境為基地,以兒童自然實踐教育為核心,建設部分主要包括入口服務建築、自然學校、覆土建築、茶室、辦公用房、親子民宿、帳篷營地,景觀部分主要包括景觀綠化、道路硬化、廣場鋪裝、景觀亭、觀鳥亭、廊架、水車、景觀橋、傢俱小品、兒童戶外遊客設施、水系工程、農田整治等。

如此巨大的框架,為何民宿只有寥寥幾十棟,餐廳幾乎不存在?

周永珩說,項目以教育、娛樂為主體,只提供少量吃住,是考慮到大量遊客到來後,可以帶動周邊村民參與其中,同時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形成百花齊放的旅遊業態,為鄉村旅遊提供更多空間。


開建即成網紅,大別山區最大親子樂園落戶光山鐘鼓樓


(鐘鼓樓效果圖)


“這不僅僅是一個旅遊項目,而是我們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周永珩說,鐘鼓樓親子樂園將帶動周邊三個鄉、十幾個村的發展,同時在未來對接西邊袁灣水庫移民,幫助他們解決生存發展問題。


“項目建成後,當地居民可以直接獲得實惠。”潑陂河鎮黨委書記餘效前為老百姓算了一筆賬:有了宅基地經營權和使用權後,村民可以選擇就近經營農家樂、民宿,也可以出租給他人或企業;土地流轉、勞務用工、土特產品出售,都可以直接增加村民的收入。


當地方政府與專業團隊相聚,一場情懷的邀約,成就智者的田園之樂。歷經磨難的古村,迎來屬於村莊主體的涅槃。

來源: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王姝/文 章繼軍/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