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節地中國學術研討會舉行 順德完成土地整理8323畝

第二屆節地中國學術研討會舉行 順德完成土地整理8323畝第二屆節地中國學術研討會舉行 順德完成土地整理8323畝

廣東工業設計城

第二屆節地中國學術研討會舉行 順德完成土地整理8323畝

廣東工業設計城為廣東乃至全國的製造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工業設計服務。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名潤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波

舊廠房蝶變現代工業園,為發展騰空間;老城區引來新業態,煥發新活力……佛山“三舊”改造引來各方取經。6月22日,第二屆節地中國學術研討會在佛山順德舉行。在土地進入“存量時代”的背景下,這場國家級研討會聚焦國土資源如何實現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高質量發展。

順德正積極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綜合示範區,以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作為重要抓手,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據瞭解,順德“三舊”改造最早可溯至2005年的天富來工業城改造,這開啟了佛山乃至廣東“三舊”改造的先河。而當天的研討會,也是從走訪考察順德的舊改項目開始。

利好:順德獲獎2500畝用地計劃指標

今年5月,一則喜訊傳來:順德區獲國務院辦公廳發文表彰“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效好、閒置土地少”,獲獎勵用地計劃指標,在2019年國務院大督查實地督查中予以“免督查”。

據瞭解,廣東省僅廣州市南沙區和佛山市順德區獲此殊榮。這意味著順德將獲得獎勵2500畝的用地計劃指標,在編制全國土地利用計劃時單獨列出。

但該負責人也強調,“三舊”改造不可忽視的是在集約、節約利用自然資源等方面的更深層次的社會效益。佛山市自然資源局順德分局方面表示,順德是廣東省三舊改造的發祥地。2005年,順德容桂成功引入港資公司全面改造容裡工業區,建設天富來工業城,開啟了佛山乃至廣東三舊改造的先河。自此,三舊改造從順德到佛山,從佛山再到廣東省,最終上升為國家低效建設用地再開發政策。

自然資源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主任劉晞表示,會議選在順德召開,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方面,廣東省是全國首個節約集約用地示範省;另一方面,佛山市順德區在國務院2018年督查中,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效好、閒置土地少且用地需求量較大,是全國16個受到通報表揚的地區之一。

走訪:分散土地整合為高質量產業用地

與會代表們走進位於順德容桂的恆鼎工業園,8棟9層65米高的高標準廠房及1棟5層25米高的辦公樓映入眼簾。但你可知道,20年前,這裡曾是容桂華口電鍍城,曾因企業佈局分散,生產規模小,被列入拆除重建類工業提升改造項目,是“三舊”改造典型案例。

煥然一新的恆鼎工業園令人眼前一亮。據瞭解,改造後的恆鼎工業園建成高標準工業廠房,吸引大批電鍍企業進駐,目前已進駐電鍍企業16家,使用廠房58層。項目負責人表示,該項目的成功改造一方面解決了土地歷史遺留問題,將分散土地整合為高質量的產業用地,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充足空間;另一方面通過建設高標準的廢水廢氣處理設施,對園區內的廢水廢氣統一集中處理,從根本上解決了電鍍企業環保問題。

另外,從2009年開園之初僅50名設計師到如今聚集了8345名設計師,廣東工業設計城的發展之路具有代表性。據瞭解,位於順德北滘鎮的廣東工業設計城是廣東省政府重點項目以及“省區共建”項目,園區啟動區佔地面積4.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1億元。

據瞭解,設計城突出政府主導、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立足順德製造,對接廣佛商圈,聯動深港資源,為廣東乃至全國的製造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引進孵化新型產業提供工業設計服務。

此外,與會人員還走訪了佛山市禪城區“三舊”改造的“龍頭項目”——祖廟東華里片區改造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初見規模,成為融合嶺南民俗文化,具有禪城時代特色和現代商業文明,輻射珠三角,集文化、旅遊、商業、休閒、居住為一體的綜合性街區,成為佛山又一標誌地塊和新的城市名片——嶺南新天地。

成績:廣東省“三舊”改造工作考核屢獲獎

當天走訪考察的三個改造項目,都是佛山市盤活存量用地、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果的典範。據透露,近年來,佛山市在自然資源領域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在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7年均獲廣東省“三舊”改造工作考核一等獎,2016年獲廣東省“三舊”改造工作考核三等獎。

對於該研討會的舉辦地佛山順德,更是三舊改造的前沿陣地。順德區區長彭聰恩介紹,為破解可持續發展難題,從2009年開始,順德大力推進“三舊”改造工作,通過盤活存量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2018年,順德進一步向村級工業園要土地、要空間,將村級工業園改造作為“頭號工程”,舉全區之力加速推進。目前,順德全區382個村級工業園已累計完成土地整理8323畝。

順德區委常委樑偉沛表示,在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的過程中,順德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努力在拆和建之間、試點先行和全面鋪開之間、強力攻堅和社會穩定之間取得平衡,形成了一些改造經驗,包括大力開展政策創新、探索創新改造模式、審批改革打通項目關鍵節點、區內平衡解決土地規模痛點、營造全開放招商格局、黨建引領推動系統改革等。

聚焦:三舊改造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

當天下午舉行了“節地中國”學術研討會,與會代表就“走進存量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談及三舊改造,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朱道林表示,佛山、順德地區的舊改項目善於平衡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他說,“當地政府通過出臺有利於三舊改造的相關政策法規,釋放政策利好,吸引市場、社會資源等參與改造,形成良性循環。”同時,他建議,三舊改造在發揮經濟機制作用上要以產權清晰為前提,存量低效用地的再開發應是重點。

在土地進入“存量時代”的背景下,國土資源如何實現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高質量發展?國家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副司長杜官印建議,第一是從宏觀層面到區域層面,逐步構建起有效的存量建設用地再開發、再利用的工作機制體制、評價體系。第二是要更加註重統籌規劃。更加註重規劃與產業主體的互動。

記者觀察

順德村改如何 跑出新速度?

不見了,低矮簡易的廠房;建起了,現代化的標準大樓。得益於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這樣的場景越來越多地在順德湧現,而這也是目前順德三舊改造的主陣地。

從2005年順德開啟了佛山乃至廣東三舊改造的先河,到如今,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成為順德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助推順德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綜合示範區。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順德在爭當“全國標杆”上也走在前列。

據瞭解,廣東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順德區率先建設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賦予順德18項政策支持和權限突破,其中涉及村改11項,實實在在解決了影響村改推進的重大難題和制度束縛。在此基礎上,順德進一步解放思想,再創新了12項村改新做法。目前“11+12”創新政策落實及配套文件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順德通過強化組織機制保障,堅持把握改造原則,創新政策釋放紅利,探索改造“特例”類型,聯審機制快速破解難題等不斷探索和積累村改經驗。尤其是在創新政策釋放紅利,在《順德區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實施意見》基礎上,為更好推進村改工作,不斷研究、制定、完善、出臺創新政策細則。佛山市自然資源局順德分局方面表示,截至目前,已先後出臺了《村級工業園廠房搬遷工作指引》等各類配套政策文件共40份。“通過不斷的創新再創新,逐漸形成了日漸完備的村改政策體系,將不可能的事情變為無限可能。”該局負責人充滿信心。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