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只籤購房合同可不夠 補充協議這幾個內容一定不能少!

購房 裝修 房產 諸葛找房鄭州 2018-11-29

在買房的時候,尤其是新房買賣,簽訂購房合同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情,但只簽訂購房合同還不夠,大多數情況下還要簽訂補充協議。但是,你知道購房合同的補充協議怎麼籤嗎?裡邊重點約定哪些問題呢?

購房補充協議的意義在於對購房合同裡的不完整或缺失內容進行補充說明。一般來說,補充協議是對原合同的補充或者變更。所以在這裡,一定要注意,補充協議中要明確約定,如果補充協議條款與原合同不一致或發生衝突時,應當以補充協議為準,但如果原合同中有明確不得變更的條款的話,那麼補充協議中對該條款發生的變更則不具備法律效力。

那麼,購房者應該如何簽訂補充協議,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買房只籤購房合同可不夠 補充協議這幾個內容一定不能少!

1、關於產權

一般來說,交房後1-2年內辦理產權證是我們心知肚明的不成文規定,有很多購房合同對此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很多隻是口頭協議。所以在籤購房合同時,如合同裡沒有明確的辦理產權證的時間,那麼補充協議中一定要約定辦理產權證的具體時間,並註明違約和賠償責任。

2、關於公攤

關於公攤是被很多購房者吐槽的問題,隨著樓越蓋越高,公攤也越來越大,本來公攤的存在是否合理就被人質疑,而購房合同裡也並未明確寫明公攤面積,這更令購房者不平。況且不寫進合同裡的條款,口頭承諾說的再好聽也沒有用,為避免開發商後期在公攤上做文章,所以補充協議中關於公攤就不得不提。

在實際買房過程中,絕大部分城市其實也要為公攤花錢的,所以在補充協議中,最好約定清楚公攤的面積或比例,而且也要約定如公攤發生變化,應該如何解決。

3、關於交房標準

關於交房標準,毛坯房一般都是質量問題,但精裝房裡邊的“貓膩”可多了。如果不在補補充協議中寫明交房標準,很可能買的品牌精裝房秒變山寨精裝房。

在補充協議中,購房者對於交房標準要明確到裝修材料的品牌、型號、顏色、材質等等多方面,儘可能使用避免名牌、高級等含糊不清的詞彙,因為到底什麼是名牌、什麼是高級,可能每個人理解又有所不同,萬一出現以次充好的現象,很容易出現扯皮,所以在協議中一定要註明品牌的名字最好。

4、關於貸款

買房貸款是現代很多人的購房方式,不過買房貸款審批未必是所有人都能通過的,可能是因為購房者的自身原因,也可能是開發商原因,當然,還有可能是銀行審批政策或國家政策的變化導致審批無法通過也是可能的。

為了避免糾紛的發生,補充協議中必須約定因為貸款失敗導致交易無法完成的話該怎麼辦。如果是因為購房者自身原因,可先和開發商進行協商解決後續款項問題,如無法繳納剩餘房款,雙方解除購房合同,但購房者需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是因為開發商原因導致貸款不成,購房者可申請退房,開發商自己承擔承擔違約責任;如果不幸因為銀行或國家政策的變化導致貸款失敗的,雙方自行解除合同。

5、關於退房後的責任問題

很多時候,退房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一般這幾種情況下會產生退房問題:購房者購買的房屋與實際面積相差超過3%、房屋主體質量出現問題、開發商私自變更小區規劃、非購房者自身原因導致銀行貸款失敗、開發商沒有銷售許可證或遲遲不為購房者辦理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等等,購房者都可申請退房,而且是無責退房,開發商自負全責。

不過,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權益,購房者可以在補充協議裡說明如果遇到退房的情況,開發商具體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已交房款應該在多少個工作日內退還等。

此外,對於開發商的口頭承諾,一定不要輕信,尤其是一些市政規劃方面的問題,一般官方網站都會有相關公佈,可以去查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