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西紅柿在上海買房,靠的並不是奇蹟 網事熱評

購房 西紅柿 創業 房產 央視網新聞 央視網新聞 2017-09-29

賣西紅柿的商戶在上海買3套房,每年毛利竟達一個億!曹建是上海市嘉定區江橋批發市場的一名商戶,從2002年開始,就從事西紅柿的批發生意。起初,曹建每年能賣出200噸西紅柿,到了2017年,他幾乎每天都能在上海賣出100到180噸,特別是最近這五年,西紅柿的銷量逐年猛增。

賣西紅柿在上海買房,靠的並不是奇蹟 網事熱評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小小的西紅柿,市場上可能幾毛錢就能買到一個,再普通不過。但也別小看這普普通通的西紅柿,也能做成大生意,實現美好的創業夢想。比如新聞中的曹建,就靠著賣西紅柿,改善了生活,還擁有了上海幾套房,成為了人生的贏者。

花開滿樹紅,勞動最光榮。天上不會掉餡餅,任何財富都得靠自己的誠實勞動來賺取。我們既要看到曹建憑藉著賣西紅柿積攢起來的財富,也應看到其背後付出的艱辛。比如說,可能我們在呼呼大睡的時候,他們已經四處奔走進貨;當我們都在看電影、玩遊戲的時候,他們正在餓著肚子和買家談判。

人生本平等,職業無貴賤。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社會所需。或許有人會對賣西紅柿不屑一顧,但曹建15年的堅持證明了一點,就是從事“不光鮮的職業”同樣可以成為勞動者中的傑出代表。不管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只要有益於人民和社會,他們的勞動就是光榮的,他們同樣值得尊重。

破除慣性思維,摘掉有色眼鏡。工作是養家餬口的工具,對於工作,不少人都有著無限憧憬。青年人懷著跳出農門、躍進豪門的夢想,把就業的出路定格在大城市、機關、知名企業等,對於類似賣西紅柿等工作往往不屑一顧。這種對人生與理想的不合理定位,很容易就會造成就業困局。

人生沒有後悔藥,愛拼才會贏。有什麼樣的態度,也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與未來。任何時候都不要抱怨自己的天分不如別人,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關鍵就在於有沒有實幹,在於敢不敢下決心去做。陽光總在風雨後,賣西紅柿也能實現人生夢想。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再沉淪再徘徊,必須努力成為一個創業的強者,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唯此,買房也就不再是夢想。(特約評論員 楊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