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技巧:猜透命題人的意圖

公務員考試 經濟 政治 教育 泰州中公教育 2017-06-08

江蘇人事考試網認為在面試複習中,綜合分析能力的考察一直佔據著很大的比例,其中最讓考生頭疼的便是社會熱點類題目的把握。由於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常常讓考生無處下手。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和大家一起揭開它神祕的面紗。點擊江蘇人事考試網獲得更多考試備考面試指導。

想答好熱點類的題目,就必須明白命題人出此類題目的初衷,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精準應對。熱點類題目的考察主要是為了考察考生與職位的匹配性,測查考生的社會認知水平和政策分析能力,審視考生能否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解決問題。

比如:“當前,有很多大學生為了買iphone, ipad等奢侈品,去工地上搬磚還貸款,按揭購買。對此,有人說這體現了當今大學生的自力更生,應該鼓勵提倡,有人說這折射了大學生們錯誤的消費觀念,應該引導。你怎麼看?”誠然,對於那些搬磚還貸款的學生來說,確實體現了他們自力更生,渴求用自身行動獲得價值的想法,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但坐在考場,我們代表的就不僅僅是個人,還是公職人,一言一行都將會對他人社會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試想,作為公職人,我們這樣講合適嗎?當大眾聽到我們這樣的言論會作何感受,第二天的工地上又會出現多少為了購買I-paid而搬磚的大學生們呢。

又如:“有人說‘年輕幹部要學會察言觀色’,請問,在你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會如何做好察言觀色?”看到這樣一道題目,很多同學心中竊喜,頓時文思泉湧,大談特談如何查領導言,觀領導色。但是,我們整天喊,未來的工作中“要為人民服務”“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而一到答題,就開始維領導是論,這樣真的合適嗎?一個稱職的公職人,應該時刻銘記自己的身份,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切實服務群眾。

僅僅明白出題人的意圖還是不夠的,考生更應該闡述出自己對於此問題的認識,條理清晰的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能夠讓考官聽懂,達成共識。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考生就應該按照“提出觀點--論證觀點--落實觀點”這樣的思路將自己的想法明白無誤的表述。當然,在語言表述過程中,考生勢必要讓自己的語言規範自如,符合政府的用語習慣。

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在備考時還是一定要關注時事政治,對於當前發生的事情能有一個基本的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完勝公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