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學長:公考落榜後,我回到了起點


復旦學長:公考落榜後,我回到了起點


// 我的公考經歷 //

- 01 -

準備信念,製造條件


去年12月的某天,有一個重大情事致使我做出了影響人生走向的重大決定:上海市公務員局發佈了2019年公務員招生簡章,上海金融法院招4個法官助理。

這個信息著實讓早已被求職折磨的我煥發了些許生機。

復旦學長:公考落榜後,我回到了起點


之前我為自己定下的求職計劃,就是加入律所的訴訟業務團隊。但在上海,但凡比較知名的律所只做訴訟的機會都比較少,要麼沒有勞動力需求,要麼是不區分訴訟非訴業務(往往是以非訴業務為主)。

在接連碰壁後,我覺得先進入體制內磨鍊幾年也有機會出來繼續從事律師,如果在體制內發展的好選擇法官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未嘗不可。

金融法院又是上海去年剛成立的專門性法院,如果加入的話肯定能積累不少金融審判的業務經驗,工作的性價比相較律師而言也比較高,之前考的注會也興許能派上用場。

思考再三,我當即決定辭去實習脫產備考。

此時離考試還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

應該可以吧,我心說。畢竟我在這之前已經經歷了司考、考研到復旦和注會,再多準備一個也無妨。於是,我滿懷信心的開啟了半路出家的公考之旅。

但最終看來,我還是小覷了公考的磨難和阻力。先埋個伏筆,後文再詳細提及。


復旦學長:公考落榜後,我回到了起點



- 02 -

辛酸備考,僅苦無功

此時研三過半,考慮到這是一場直接影響後半生的考試,我便像以前考研時一樣用盡全力,每天按部就班地採取圖書館、食堂、家的動線。

但也不知是年紀大了還是精力少了,已經體會不到當初認真備考時的衝動。

之前並未準備過任何有關公務員的考試,所以一切從零開始,時間緊任務重。我像以往備考那樣大致對複習進度進行了規劃。

上海法檢的公務員需要報考政法類,考試科目分為行測、申論和政法。我根據每個科目的分值和難度進行了時間上的分配,基本上遵循6:3:1的原則。

任何考試都要以真題為第一要義,所以做題佔據了絕大部分複習時間。行測有很多猜題速算的技巧,這部分我選擇看粉筆的網課。申論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因為各大輔導機構給出的只是參考答案,因此檢視自己的答案和滿分答案的距離是關鍵。

這個滿分答案並非現成的,而是結合各個機構的官方答案以及給定的閱讀材料自己總結出來的。

政法科目和司考的複習完全不同,屬於純粹記憶性考試,因此法條背誦很重要。我整理了考綱範圍內的法條,每天抽時間瀏覽記憶,再結合真題檢驗複習情況。不過,2019年政法科目有了重要變化:不再單純考法條填空,出現了一些給出法條考對法條的理解的偏司考性的題目。

由於時間緊張,越臨近考試越發心慌,對自己的水平並沒有什麼底氣。更慘的是,考前我還病了一個禮拜。

今年公務員和選調生報名人數激增,分數線比去年高了十幾分。一個月之後,選調生的分數線先出了:我差了2分。

這裡科普一下,上海的選調生考試和公務員考試是同一張卷子、不同時間的考試。對於符合學校、學歷、政治面貌以及獎學金條件的,可以同時報考兩個考試。先考選調生,如果未達到分數線或未被錄用,還可再考公務員。

我身邊的K par 和小H分別過線4分和0.4分,相比而言他們可以多一種選擇,很幸福了。

過了幾天,公務員的分數線也出了。我的分數高出分數線8分。考完就說沒戲了的H大哥居然高出分數線近20分(所以感覺這種東西不能信)。

我這個分數報金融法院並不保險,再加上金融法院今年是第一年招人,競爭肯定激烈。我猶豫了,到底是追隨一開始考公務員的內心動機,還是安穩一點,報一個競爭不算激烈的基層法院或檢察院?


復旦學長:公考落榜後,我回到了起點



- 03 -

實力分析,慘遭碾壓


我決定仔細分析一下。由於金融法院是第一年招生,並沒有歷年的報崗情況和進面分數線可以參考。但是,我找到了一個去年的可比單位進行參考:三中院。

之所以稱之為可比單位,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第一,三中院和金融法院一樣也是剛成立不久,去年第一年招人;第二,三中院去年招3個人,金融法院今年招4個人,招生人數相差不大,招錄比可參考;第三,三中院也即知識產權法院,和金融法院一樣也是專門性法院,因此考生對此二者的預期基本類似,可以參考。

經過進一步分析,我發現去年三中院的進面分數線(就是按筆試分數排名最後一名進入面試考生的筆試成績)較去年的筆試合格線高了9分,而我的筆試分數較今年的筆試合格線高了8分。

得出結論:如果我報金融法院,我就在進與不進這個邊緣徘徊,可能最後一名進面,也可能差一名進面。

這個結論科學合理,具有強大說服力,然而好像並沒有什麼用,並沒有解決我到底該不該報的問題。

我邀請高我2分的小H出來喝茶,順便探討一下如何報崗。他建議我報市檢察院,級別高又輕鬆,條件也契合,以後升得快。他報了一中院。

K par 倒是建議我堅持金融法院,不然之前準備的和金融相關的東西太可惜,大不了不上就是了。

後來我還是決定報上金融法院,因為我覺得檢察院發展未必好,歷年法院系統的分數都高於檢察院系統,我還是比較相信所有考生形成的普遍預期。此外,沒有其他的單位可以作為替代選擇,至少這樣沒有遺憾。

藝高人膽大,富貴險中求。

出結果那天,我未能在茫茫多的考生編號中搜索到我的編號——徹底涼了。小H以末後幾名的成績險進面試。

倒也不虧,因為我發現如果我報一中院也得涼。

這個結果似乎在我意料之中,更讓我震驚的是我自己精準的判斷:在緊張刺激的21進12的競爭環節,我以第13名的“好成績”遙遙領先於其他未進面試的考生。

金融法院還是競爭激烈,我身邊其他報基層法院的同學都順利地進入並通過了面試。

由於調劑階段也沒有合適的崗位,我並未考慮繼續調劑流程。至此,我的公考告一段落了。

只能怪自己太菜。


復旦學長:公考落榜後,我回到了起點


// 關於公考,我的一些看法 //

結合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對公考稍作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失敗原因總結

首先,我總結了一下公考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 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體制外的生活不再光鮮,尋求體制內庇護的預期增加,導致競爭對手數量大幅上漲;

復旦學長:公考落榜後,我回到了起點


復旦學長:公考落榜後,我回到了起點


第二, 今年就業環境顯著惡化,清北復交等名校失業人數增加,導致公考考生水平大幅上漲,據瞭解今年進入面試的考生來自復旦、交大、財大等名校的顯著多於去年,不再是華政一統天下的局面;

第三, 公務員考試有其獨特的技巧,與我以前經歷的司考、注會等資格考試性質完全不同,與高考、考研等競爭性考試也有差異,在短期內我並未適應並掌握應對公考的技巧。

比如,公考的有些題設置的目的不是讓你完成而是讓你跳過,要是在這種題目上認真就輸了。

第四, 公務員考試運氣成分佔比相當,沒能控制上帝擲骰子的結果。


復旦學長:公考落榜後,我回到了起點


(二)淺談備考經驗

我結合某乎上的一些大神的經驗,談一談我對如何備考的看法,供已經義無反顧地決定要應考的同學:

第一, 用簡單的一句話來總結,公考是不復習不一定沒用但複習一定有用的考試。

有的人自帶RP光環,蒙的全對考的都會,當然不用複習,自不在探討之列。我身邊有沒怎麼複習就考170+的,也有很認真複習沒有過的。但是,公考還是有它固定的套路的,複習就是熟悉套路的過程。如前所述,有些題目設置不是為了考你會不會做,而是為了考你會不會跳過。

所以,適當的複習是必要的。

第二,無論是複習還是考試,過於較真就輸一半了。複習中過於較真容易疲憊,患得患失會影響狀態,對一個小點反覆的琢磨也容易因小失大浪費時間。

第三, 報不報班無所謂,但是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高效掌握考試的套路並多加練習,除了老師講解的比較常見的套路外最好能形成自己的套路,在行測中表現為思維方式,在申論中表現為模板結構。

(三)職業選擇愚見

最後,對於還沒有想清楚是否要進入體制內的同學,我談幾點關於是否選擇公務員作為職業的看法:

第一, 要充分考慮自身的所有條件並綜合分析,如人生觀、家庭條件、性格、追求目標的偏向等。比如,更享受忙碌還是空閒的生活、對於事業和愛情(或家庭)的權重分配、是否適合並能接受官場的交際、人生目標是大富大貴還是權傾天下等等。

第二, 公務員體制是個圍城,無需多言,重要的是要對未來的一定時期有基本的職業預見和判斷。以法官助理和檢察官助理為例,是否進入體制內這一選擇與未來想在體制內一直髮展還是伺機要跳出體制從事律師工作息息相關。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未來的職業規劃想清楚再做決定。

第三, 公務員基本不會向沒落的方向發展,競爭只會愈發激烈。這是由社會發展的本質決定的。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物質水平的豐富,貨幣的購買力極大增加,使得同樣的對價能夠獲得越來越高層次的東西。但是,人的進化速度與經濟發展相比基本可忽略不計,導致我們無法享受超出我們認知範圍的東西,從而形成了無慾望或低慾望社會。公務員的工作性質極其符合無慾望或低慾望社會的特徵,因此會受到更多青睞。

第四, 不要用優秀與否來衡量自己是否應該進入體制。優秀的人在體制內和體制外都會成功,但無能的人在體制內只是變得平凡,在體制外可能面臨淘汰。


復旦學長:公考落榜後,我回到了起點


// 後記 //


此時此刻,隨著公務員面試的落幕,研究生生涯已接近尾聲。

小H和K par都順利地進入了擬錄取名單。

讀到這裡,你可能也關心我最終會選擇哪裡作為我的工作起點。現在,我又回到了原初的起點,離當初定下的目標近在咫尺。

任何當下選擇的正當性都只能在未來進行檢驗。這是歷史的缺陷,卻是逃離的慰藉。

法律求職原創 作者:陳陽;

配圖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