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盛地產耿建明:從廊坊小兵到百億身家

過去一年,榮盛發展跨入銷售額千億軍團,被媒體譽為河北最掙錢的企業,穩居房企淨利潤、營收等等多個榜單。提到榮盛,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屢上胡潤富豪榜的董事長耿建明。

他幾乎白手起家,從無到有,1995年創立榮盛,如今走過24個年頭,成為環京區域最勵志的創業傳奇。今天,我們就帶大家深度瞭解下這個從"小兵"幹到200多億身家的地產大佬。

(一)當兵出身 一言不合就下海

1962年耿建明出生於江蘇六合,1980 年高中畢業後入伍,在00362部隊當了3年基建工程兵。1983年從部隊考取了華北航天工業學院建築技術經濟管理專業。

1986年畢業後分配到廊坊市一建。在廊坊一建公司,從一名普通的職工做起,後升為一建公司副處長、處長。在公司打拼見識了四年,耿建明不忘繼續加強專業學習,並於1991年考入天津大學工程造價專業。

到了1996年,在外人看來仕途一帆風順的耿建明,卻毅然拋下金飯碗辭職下海,成立了自己的榮盛建築安裝公司,憑著過硬的專業能力很快就在業內混得風生水起。當廊坊建築業正如火如荼時,耿建明覺察到高峰過去就會有低谷,建築市場已經趨向飽和,而市民對高品質住宅的需求才是巨大的市場潛力。於是耿建明轉而進軍房地產。

(二)逆向發展 首個項目落地南京

1999年,耿建明把進軍地產業的第一枚棋子布在了南京,憑藉工程起家積累的設計、施工、造價等優勢,他的第一個住宅項目 "方州花園"一經推出很快就賣光了,並廣受好評。耿建明就此賺到了地產業的第一桶金。

耿建明在做房地產創業階段時,樓市資本論認為他的理念很與眾不同,就是逆向的發展思路。大多數房地產企業的發展模式是先穩固後方,再逐步開闢外部市場。而耿建明卻反其道行之。

邁入21世紀,通過南京項目熟悉地產開發後,耿建明把眼光又盯回了京津冀,這個他奮鬥了多年的區域。2002年,耿建明於河北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了榮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耿建明沒有先進軍北京,而是將在重心放在了廊坊,除了他曾在廊坊當兵的軍旅情結外,他很早就意識到了廊坊處於京津冀腹地的區域優勢,堅信廊坊房地產將會迎來春天。

(三)超前理念 一發不可收拾

耿建明還有著超前的開發理念。當許多開發商致力於高層住宅的開發之時,耿建明卻把目光對準小高層住宅,當時榮盛推出的以小高層為主的廊坊錦繡家園項目,戶型結構合理和配套裝置完善,雖然價格不菲,卻深受購房者的喜愛。

耿建明隨後在廊坊開發阿爾卡迪亞等樓盤,迅速成為以品質地產為特徵的本土地產勁旅。

耿建明看清工程出身所具有的品質優勢,用這樣的品質佈局三線城市,選擇避開與一線城市的實力雄厚的國企、外企的正面較量,以超出當地消費者預期的比較優勢,在三線城市紮根,隨後進軍同級別滄州、徐州等市場,開始全國佈局。

(四)佈局全國 成就輝煌版圖

2007年8月,耿建明帶領榮盛發展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完成上市融資,上市當天市值曾一度突破200億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4萬億救市資金,帶來中國2009年、2010年房地產市場規模和價格的井噴,也讓身在其中的耿建明賺的缽滿盆滿。到2010年底,榮盛發展總資產212.5億元,項目遍及17個城市,銷售額突破百億。

至2013年底,榮盛發展開發項目主要分佈於廊坊、滄州、石家莊、邯鄲、香河和唐山等京津冀一體化受益城市。

到2015年榮盛以開發並形成府邸、盛景、錦繡及花語等多種風格樓盤系列,並初步完成在全國佈局。

時至今日,回顧耿建明帶領榮盛跨越的歷程:從最初承接一兩個小項目,到開發承建項目300餘個;從5000元資金起步,到總資產突破2000億元;從廊坊開發區跬步走出,到佈局全國、走向世界;從單一產業公司,到現在"3+X"多產業佈局集團……榮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成就了今日的輝煌版圖。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耿建明在全國的佈局有其獨特的戰略眼光。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等國家級戰略的加速推進,榮盛依然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