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鑲牙 你該關心哪些事兒

拔牙鑲牙 你該關心哪些事兒

■本報記者孫燕明

由於平時不注重口腔衛生,很多人出現牙齒損壞。牙齒早期損壞並不感到疼痛,大多數患者損壞到一定程度時才感覺到特別疼痛,最終不得不拔除。很多牙缺失患者認為,缺一顆或幾顆牙不影響吃飯和外貌美觀,因此不必管它。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知,這種做法不僅給口腔疾病留下可乘之機,也會給自身健康帶來更大損害。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綜合科主任醫師劉亦洪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牙齒具有三大功能,即咀嚼、發音和美觀。醫學研究發現,人只要缺失一顆牙,咀嚼功能就會下降30%。患者對缺失牙若不及時修復,因缺乏咀嚼功能的刺激,會造成牙槽骨的萎縮,加速面容的衰老,造成肌肉鬆弛,臉上的皺紋增多。多牙缺失會造成咀嚼功能嚴重下降甚至喪失,唾液分泌減少,給腸胃加重負擔,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利於全身健康。長期缺牙會導致鄰牙向缺牙區傾斜,到時候就不是鑲牙能解決的了,必須進行牙齒矯正。劉亦洪建議,每人每年應到醫院進行一次牙齒檢查,做到口腔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特殊人群拔牙須慎重

劉亦洪介紹說,病灶牙長期不治療可能導致局部骨髓炎,造成間隙感染。若細菌沿著血液循環擴散,可能導致敗血症、心內膜炎、胃炎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對不能保留的患牙要及時拔除,但有些特殊人群拔牙應非常慎重。例如,罹患嚴重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糖尿病、血液病的患者拔牙前需要對系統疾病做評估,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拔牙時機;患有急性傳染病、口腔黏膜急性炎症的患者應暫緩拔牙;口腔惡性腫瘤患者,在決定治療方案前、放射治療期間和手術實施半年之內均不宜拔牙;女性月經期間也應視情況暫緩拔牙,妊娠期前後3個月內一般也不適宜拔牙。

長期服藥的患者拔牙時一定要主動向醫生交代服藥的情況,以免造成嚴重後果。服用抗凝藥物的患者應在停藥一週後拔牙,以免造成出血不止的情況。服用某些特殊藥物,如治療嚴重骨質疏鬆藥物的患者,拔牙後可能造成骨壞死,服藥期間也不宜拔牙。

拔牙後3個月左右適宜鑲牙

患者拔牙後要咬住壓在傷口上的消毒棉球或紗布30至40分鐘再吐掉,因為在麻藥作用下容易發生咬傷舌頭和頰黏膜。拔牙後兩個小時內最好不要吃東西,24小時內不要漱口、刷牙,以免造成流血不止。拔牙當天可用另一側吃一些涼的軟食,不要進食熱的食物或喝熱水,這樣有利於止血。有些患者因為麻藥或者口腔內的血腥味而不停地吐口水,或者反覆吮吸口水,這樣做會造成傷口的破裂和出血。拔牙後口腔內有少量的血液或有血腥味兒是正常的,過一兩天就會消除。

拔牙當天應儘量避免劇烈運動,應適當休息。通常情況下,拔牙後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如果拔牙的過程很複雜、治療時間很長或患牙有嚴重感染,醫生可能會給予適當的預防感染用藥。在拔牙後是否服藥的問題上,一定要遵從醫囑,擅自用藥沒有好處。對疼痛非常敏感的患者,在拔牙前後的48小時可以服用止痛藥。

患者拔牙以後24小時之內口水中有血絲是不用處理的,但拔牙後半小時口腔內仍有明顯出血,或止血後又重新出血,就要引起高度注意,而大口吐血就需要及時就醫。

感染也是可能出現的情況之一,可能誘發“幹槽症”。它大多是由拔牙創急性感染所引起,會出現劇烈疼痛、拔牙窩空洞、口腔異味等症狀,需要及時就醫,採取局部沖洗、上藥治療,並配合適當的抗菌素治療,通常1至2周後可痊癒。另外,打麻藥時出現不能閉眼、口歪或麻木等症狀,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等麻藥的作用減退,很快就可以恢復健康,嚴重的可以用冰袋冷敷。

鑲牙是在拔牙創口癒合後,通過合理的設計,利用人工假牙使之恢復口腔的咀嚼功能及美觀。醫學術語稱這個過程為“義齒修復”。一般情況下,拔牙後3個月左右鑲牙比較合適,這是因為拔牙創口下的牙槽骨完全癒合需要有一個過程。也就是俗話說的傷筋動骨100天,牙槽骨的癒合也需要3個月。

鑲牙前一般要進行必要的準備工作:去除不合適的舊假牙或牙套;拔除無法保留的壞牙;牙齒的潔治和牙齦的消炎治療;充填治療齲壞牙齒,對已經發生牙髓炎症或牙根周圍組織炎症的牙齒進行根管治療。

三種義齒修復方式因人而異

人們常說鑲牙分為鑲“活牙”和“死牙”,所謂“活牙”就是指活動義齒,所謂“死牙”就是指固定義齒。劉亦洪介紹說,目前人的牙齒缺失後有三種義齒修復方式,即活動義齒、固定義齒和種植牙。選擇哪種修復方式,要因人而議、因病而定。

鑲活動義齒的適應範圍比較廣泛,不受缺牙多少的限制,非常便捷,費用較低,但活動假牙只能達到天然牙1/3左右的咀嚼效率,不能進食堅硬的食物。固定假牙用的卡環會影響美觀,也是活動義齒的缺點。患者初戴活動義齒會流口水,感到噁心,發音不清楚。由於活動義齒有比較大的基託安放在缺牙區的牙床上以及上顎的位置,口腔空間會變小,患者會感覺到非常明顯的異物感。長期全口牙缺失時,患者的舌頭會變大,鑲上活動假牙後,不但異物感明顯,還會影響義齒的穩定性,鑲的全口義齒很容易脫落,需要很長時間適應。此外,活動假牙的耐用性較差,一般只能使用3至5年。劉亦洪建議,嚴重的牙周病、顳下頜關節病患者採用活動義齒修復。癲癇患者由於存在活動假牙誤吞的風險,不要鑲活動義齒。

鑲固定義齒一般適合缺牙少、剩餘牙齒比較堅固、身體能夠配合較長時間治療的患者。這種修復方式利用缺失牙兩側的天然牙做固位,舒適度較好,沒有明顯異物感,對發音和美觀沒有影響,可以達到天然牙80%的咀嚼效率。鑲固定義齒也具有一定的侷限性,缺失牙兩側必須有天然牙作為固位體,並對兩側牙齒進行一定幅度的磨除,對兩側天然牙損害較大。同時,由於鑲一顆固定義齒就要做3個牙冠,費用較高。一般來說,前牙區最多可以修復4顆連續缺失的牙齒,後牙區只能修復1至2顆缺失牙。

種植牙被譽為“人類的第三副義齒”,穩定性、美觀度、使用時間都類比真牙,受到不少缺牙患者的歡迎。種植牙是將種植體直接種植在牙槽骨內,在種植體的上方安置假牙冠,行使咀嚼功能,因此不會影響兩側天然牙的健康,單顆牙的種植義齒基本上可以完全恢復咀嚼效率,全口牙缺失的種植義齒根據不同情況可以達到50%至80%的咀嚼效率。同時,種植牙費用高,一般療程需要4至5個月。

患者選擇種植牙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缺牙區的牙槽骨和頜骨要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並達到一定的骨密度,不能有嚴重的骨質疏鬆。若有中輕度骨缺損可以採取人工骨和自採骨移植的方式彌補骨量的不足,做植骨手術的療程需要6至10個月。

劉亦洪強調,癌症患者在放療期兩年之內,心臟病患者做搭橋手術後一年內並服用抗凝血藥物,不建議做種植手術。全身骨質疏鬆患者並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不適合做種植手術。若患者每天吸菸10支以上,會對種植牙產生明顯不利影響。因為菸草中的尼古丁損傷毛細血管,將影響血液在口腔局部的微循環。牙周病會影響種植體與牙槽骨的結合,會造成種植牙的脫落。若患有牙周病和口腔黏膜疾病必須先進行治療,治癒後才能實施種植手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