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安在國道邊

高黎貢山 怒江 怒江大峽谷 交通 保山新聞網 2017-05-27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傳遍祖國大江南北的《美麗富饒的潞江壩》歌曲中有一句“公路彎彎入雲端,汽車日夜把貨拉”,唱的就是潞江壩、怒江大峽谷逶迤蜿蜒的生命鎖鑰——國道320線和省道六庫至曼海橋公路。在今天的320國道上,在怒江州六庫至保山曼海橋公路沿線上,仍然能經常看見一名身穿橘黃色工作服、中等個頭、手握鐵鍬的中年男子來回奔波,他就是雲南省先進工作者、省公路養護“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首席專家楊紹軍。26年來,他把家安在這“公路彎彎入雲端”的怒江大峽谷國道省道邊上,從一個毛頭小夥變成了中年人,從一名普通青工成長為全省公路養護“技能大師”、雲南省先進工作者。

1991年,年僅18歲的楊紹軍初中畢業,本可以上高中的他接過父親手中的掃把、鐵鍬成為原保山公路管理總段東風段燈籠所一名普通的養路工。從人工管理砂石路再到機械化養護柏油路,他一干就是26年,不僅成為全省公路養護的行家裡手,還用青春和汗水充實了養路人生。時任燈籠所所長的邊保和回憶道:“楊紹軍剛參加工作時個頭不高,身體還有些單薄,但他好動腦好動手。那時候養砂石路,他拜了個傈僳族老工人為師學習養護技術,不到幾個月他就熟練地掌握了養護方法,還經常幫助別人。”2015年,隆陽公路分局實行站所合一,楊紹軍擔任了整合後的隆陽公路分局兩大養護所之一的東風所所長。

1994年,楊紹軍被調到海拔近3千米的國道高黎貢山山麓蒲滿哨公路管理所,當時那裡還沒有通電,是原東風段所有站所中條件最艱苦的地方。他二話不說,背上行囊一個人跋涉幾十裡山路到蒲滿哨所報到。高黎貢山山麓多雨且雨水集中,大雨暴雨說下就下,看到快要下雨,就算只是一個人他也趕緊扛起鐵鏟、鋤頭去排查隱患,經常是隱患還沒有排查完,大雨就來了,緊接著塌方和落石下來了;他又擔心路面、邊溝、涵洞排水不暢,出現更多的塌方,顧不上考慮危險不危險,堅持一個人排查和解決這些問題,如果實在幹不完再跑回去喊工友;雨後,還沒來得及休息,他又去查看路面損毀情況並及時上報。他的責任與擔當感召著同事,該所好路率連年攀升。

在楊紹軍擔任三達地機械化養護站站長時,由於生產任務重,瀝青路面養護質量要求高,機械養護設備少和缺乏操作人員,他便率先鑽研機械養護設備的操作和維修,並動員大家積極參與。他又在人機結合既保證質量又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上動起了腦子,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創造出一套路面裂縫養護的新方法。

該方法不同於傳統的直接灌縫或劃線切割縫隙處理,即先對裂縫灌砂礫、級配然後再填充瀝青刮油,既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成本,又能有效避免裂縫再次產生的根本問題。針對柏油攤鋪機木質刮油耙子容易損壞、且不能保證路面平整度的問題,楊紹軍在全總段率先改木質耙子為鐵耙子,既保證路面平整又確保耙子不易損壞。這兩項技術創新不僅在保山被普遍推廣,而且被德宏、怒江總段借鑑運用。

2005年,他和其他工友在操作裝載機開挖坑塘時,發現裝載機剷鬥大導致開挖過程阻力大,開挖速度慢,在沒有條件購買其他先進機械設備的情況下,他們成功地把裝載機的大剷鬥改為操作方便、運用靈活的小鏟鬥,使得開挖坑塘時間由原來5分鐘/平米縮短為2分鐘/平米。在操作瀝青拌合機的過程中,他們發現燃燒柴油拌合效率低、成本高,楊紹軍與其他工友一道通過查閱大量技術資料並多次試驗,成功把拌合機由柴油燃燒拌合改為煤炭燃燒拌合,效率提高了40%,每年為單位節約成本9萬元。

在不斷積累經驗的同時,楊紹軍還時刻鑽研機械化公路養護的前沿知識,並對每年新分到站所的青工做好傳幫帶工作,他們所在保山公路局、隆陽公路分局多次舉辦的崗位練兵、技術比武中均取得好成績。1991年12月參加工作至今,楊紹軍先後9次被保山公路局、省公路局評為“先進生產者”,並在2010年12月雲南省機關事業單位公路養護工職業技能競賽中榮獲個人第一名;2012年被交通部授予“全國交通技術能手”榮譽稱號、雲南省交通運輸系統2009—2011年度“十佳技術創新能手”榮譽稱號;2013年獲得由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雲南省財政廳核准的“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殊榮,2015年12月被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為“保山市委聯繫專家”,今年4月又榮獲省人民政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因為有夢想才會奮鬥不息;因為有希望才會追求不止。楊紹軍——一個普普通通的養路工,既沒有多高的文化,也沒有超人的本領,但他以不甘平庸的鑽勁、忠誠養路事業的情懷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實現著一個普通工人的人生價值,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期一名養路工人的忠誠與擔當。(胡家科 趙其正 劉玉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