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考失利的人,現在過著怎樣的人生?

高考 中國研究生入學考試 大學 機關槍 志願填報莊老師 2019-07-12

成功的人從不在意之前的路有多灰暗,因為他自帶光明。

那些高考失利的人,現在過著怎樣的人生?

高考已結束一個月了,對於高考失利的同學來說,這一個月的心情與體驗只有自

己知道,莊老師看到一篇舊文,特分享給大家。

01

今年,一個小妹高考發揮失常了。

後來選擇復讀,那天剛好在醫院見到她,犯了胃病,清瘦單薄的身軀愈發無力。

先是她媽開腔“妮只考了二本線,失利了”說完嘆一口氣。

她尷尬地看著我:“本來是個好學生,見到之前的學生和老師都不願意打招呼”

“要是我明年還考不上,怎麼辦呀?”她眉頭緊蹙。

其實呀,人的苦惱往往來自對未知的恐懼,恐懼使人不能安於當下,使人目光飄渺,使人削弱自我價值感,最好的方式是靜下來,與內在力量溝通,它會幫我們解決問題。

想起她的哥哥,也是名震年級的尖子生,最終二本線沒得上。於是相當難過,恰逢暑假徵兵,他來醫院體檢時一臉愁容地與我寒暄幾句:“姐,我不打算復讀了,當兩年兵去,看看能不能混出個樣子來”

安慰的話實在微薄,我並沒有過多言語,只是隨口一聊“你到部隊也可以學習,考軍校嗎?”,我並未深入瞭解過部隊的事情,只是嘴上帶過。

後來他從部隊來了信,他媽說“我兒子考上軍校了”,的確,他到部隊後勤勤懇懇,再加上愛學習的習慣和原來的知識底子,考上軍校是件並不稀奇的事情。

第一次回來探親,他父母備了几席宴請鄉鄰,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對於他的妹妹,我並未侃侃而談,因為我也不過是摸索階段。我只是告誡她多與哥哥聊聊,未免會有一些啟發。

但有一點我很明確:條條路途皆通羅馬。

世上哪有什麼“如果”和“本來”,它們是無法解決問題的罪魁禍首,人多半的鬥爭都用於此。

成功的必經之路不過是一次次試誤,抗拒錯誤會越發遠離成功。而重新來過的最好姿態就是:承認自己不好,然後去做。

那些高考失利的人,現在過著怎樣的人生?

02

關於我姐,她是個十分幸運又十分不幸運的人。幸運是因為她高考躍居省重點線,不幸運是她參加了三次高考。

要論高考的感受,我想沒有人能深刻得過她,高中三年,成績均為班級10名左右,第一次高考由於腸痙攣發作,發揮失常;復讀一年,第二次高考時,身體基本無恙,爸媽戰戰兢兢地陪護了兩天,依然與二本失之交臂,於是報考了專科院校。

整個暑假裡,她異常煩躁,不吃不喝,總願意躲在房間裡,甚至一度抱怨生活無趣,眼看著曾經的同學都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她開始焦灼,甚至急不可耐。

爸媽的建議保持中立,她最終下定決心回到學校,待心思剛剛放到學習上,大專院校錄取通知書就到了,她開始動搖,最後歷經各方勸阻和反覆掙扎,她留了下來。

不得不承認,她遇到了人生的好老師,那個簡樸的中年男人,有點就像《墊底辣妹》中鼓勵女主的老師一樣,給予了她無比堅定的認可與支持,於是這世界上好老師常有,但伯樂卻寥寥無幾,甚至根本就不堅信自己是伯樂。

姐姐一如既往地勤奮,早上六點鐘起床,晚上十點鐘準時上床,由時間的持久戰轉為效率戰,一改內向的性格,主動向別人請教學習方法。

一路走過來,最大的還是心理的轉變,慶幸我爸媽是開明的,幾乎很少給她學習上的壓力,也從不與鄰里比較,隔三差五帶她去吃好吃的,值得一提的是,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爸媽很少心疼錢。加上小姑的悉心照料,和表弟表姐們唱唱歌,姐姐心情開朗了許多。

高考僅兩天,和她一起復習的許多同學又哭又鬧,甚至整夜失眠,而她也一下子瘦了六斤,因為沒有退路,因為恐懼,甚至她意識到這將是她最後一次翻盤的機會……但她堅持不讓爸媽寸步不離地守候,甚至還笑著安慰他們。孰不知,那兩天她經歷了十幾年來第一次刻骨的成長。

猶記得查分數那天,她顫顫巍巍,聽到自己的分數時,異常激動,彷彿所有的忍耐都是值得的,她為自己掙扎後的選擇付出了努力,而這份努力得到了應有的回饋。

以後的人生就像開了掛,步入大學後,跑步比賽,社團辯論賽,專業成績樣樣優異,她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晚上23點睡,早上6:30醒。無論颳風下雨,無論酷暑寒冬,圖書館成了她的第二宿舍,看、讀、聽、寫……彷彿在進行一場宏偉的鉅作,從不怠慢。

就連放寒假,無論多晚睡覺,早上六點鐘堅持從被窩裡跳出來,給我們全家做飯。

後來參加考研,從沒考過第一的她,拿到了專業第一名,研究生畢業後,即使參加工作她也沒有一勞永逸,而是不斷地學英語,考雅思,逢年過節回家,還會不顧形象和勞碌地幹活,打掃、縫製、樣樣做的好,即使後來我們不在老家生活了,她依然是家鄉一帶方方面面的榜樣,目前暫定英國牛津。

世上沒有完美的事情,如果不能兩全,堅持自己潛意識的選擇,併為此負責到底,你一定不會後悔。

人生的太多限制都是自設的,不要等成功了才堅信自己能夠打破,而是先去打破才能步步為贏。

因此別太早定義自己的人生,它充滿無限可能

03

趙同學,是我的高中同學,確切點來說他是擾了我兩年的後桌,一個鋼炮般的苦行僧,習慣機關槍掃射般唸書,整個高中時代常常是廢寢忘食,炮聲連天。

大多時候,他會成為大家口中的笑料,他的專注憨態可掬,“書呆子”的稱謂不脛而走,大家習慣了他的辯論和較真,習慣了他的聲嘶力竭和熱情過火。

講真,他有用不完的力氣,胸口就像按了一口鐘,腦子並不靈光,並不是老師口中的楷模,於他而言並無大礙,大多時候一笑了之。他喜歡看書,幾乎會把老師要求之外的課題也一同倒背如流,很少見他悻悻不語的狀態,他完全符合王寶強式路子。

遇到問題,絕不四處觀望,只會埋頭鑽研,不解的時候也會求助於人,課堂上他的問題是最多的,滔滔不絕,細繁可陳。

高考時,老天並沒有偏愛他的勤奮,他選擇復讀,一如既往地苦哈哈版,越發像個小學生一樣按部就班,有一批同學被大學錄取,他從不羨慕,傻根模式開啟,生命不止,勤奮不息。

然而,這是一個悲情的故事,第二次高考,他依然沒有嶄露頭角,讀了三流的大學,據說在大學裡,他進步了許多,由高三時代的小學生版進化為中學生款,熱愛運動,喜歡讀書,單純老實。

畢業後考到基層當合同工,27歲時的初戀是現在的老婆,自從有了女兒,他在大家的臆想裡還算圓滿。

去年,我意外得知他參加國考,留在了省廳,雖說公務員在有些人的眼裡並不算一份高逼格的工作,但那個崗位是許多人望塵莫及的,其中不乏名校研究生,對於他來說,的確很高逼格了,至少工資翻倍,至少農村出來的他告慰了年老的父母。

幸運只會砸向那些努力而又準備的平凡人。

那些懂得很多道理的人,有時反而不如懂得道理少而單純踐行的人,因為前者更容易陷入迷茫。

04

那些高考失利的人,現在過著怎樣的人生?

閆同學,是我高中時代的上鋪姑娘,典型的傻白甜,完美的灰姑娘模型,善良樸素,不急不躁,不八卦。

出風頭的事沒有她,熄燈臥談的事沒有她,她就像個透明人一樣存在,她和趙同學類似,但卻不急於爭論,不善於表達,甚至具備女孩子特有的內斂。

關於成績,確實也不錯。記憶中她比較愛“死學”,高考在老師和家長的鼓吹吶喊中神聖化,許是因為家境的原因,她的膽識、心性和底氣並不足以抵抗各方的壓力,失利了,沒過二本線,在小城的傳統觀念裡,高考是唯一決定命運的門檻,讀三流的學校沒前途,復讀是毋庸置疑的唯一退路。

然而,復讀失利,也成了她的標配。徵集志願時報了十八線二本院校。大學時代她依然後知後覺,不緊不慢,形單影隻,幾乎每天都會去自修晚自習,舍友們打扮得花枝招展,翹首以待的時候,她看恐龍和化石的紀錄片;別人急著脫單和撩漢的時候,她研究女人和男人的發展史。

合理地規劃時間,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大學是一個突破的好時機,它並不是肆意揮霍的代名詞,可惜太多人以為到站了,就擱淺了,所以那些無放蕩不青春的人,不過是早點認慫了,最終你會明白,真正的酷裝不來。

別人千擁萬擠在體制的舒適圈安逸度日的時候,她選擇了老家發展最慢、管理最鬆的中學,當了一名老師。

年長的同事們,個個以過來人的身份勸她“從良”,畢竟在小城不入流的單位是很難遇到“優秀”男人的,建議她去考縣裡的公務員,或者去應聘重點中學的崗位,她總是一副無關緊要的態度,最後那些“勸良”者也都作罷,大抵是嫌她沒腦子,不懂得變通。

其實只有她自己知道,長遠的安全感來自強大的意志力和完全的自我,而強大的意志力往往爆發於目前的安全感與舒適圈之外,想要跳的更遠,不如退遠一點來助跑

2015年7月,她辭了職,等待著南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是她最喜歡的歷史考古學專業。當別人玩爛了幾部智能手機時,她還在用那部大一時買的按鍵機,她說查資料用電腦,帶在身上的手機不用太花哨,因為很少登錄QQ,當時連微信都沒有。

繁雜的世界中,四處觀望,一味尋求捷徑,不過是在浪費成功的必要精力而已,所以她從不浪費有限的精力。

讀研期間,親戚給她介紹條件極好的男票,她考慮再三,甚至還不想開始自己的初戀,目前,她也學會了裝扮自己,想去看看世界,於是去了一些地方,讀了很多書,甚至也會準備考試,但絕不會被生活牽著走了。

於是,一個人對待外界的態度,往往就是她對待自己的態度,她在浮躁的世界中安靜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是一種難得境界

那些高考失利的人,現在過著怎樣的人生?

她真正做到了外表平靜如水,內心穩重如山,她的笨,她的後知後覺,不過是常人難以企及的大智若愚。

這麼多年過去了,打敗你的根本就不是高考,而是懶做、膽怯又不善於成長的自己罷了。

本文轉載,侵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