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議論文橫向分析論述法講與練'

高考 朱自清 魯迅 不完美媽媽 文章 語文夢工場 2019-08-08
"

一、讀美文,初步體會“橫”的魅力

引導:我們先來賞析課本70頁《論時間》

找論點,初步接觸橫式結構

提問:請大家找一找,此文的中心論點、分論點是什麼?

學生活動:找中心論點、分論點。

明確:總——提出論題“時間”

分——(並列)

①時間很玄妙。

②時間讓人感到神祕莫測。

③時間不可捉摸。

④時間對每個人都很公正。

總——贏得時間就能創造奇蹟。

二、瞭解橫向並列結構的基本特徵

引導:由此文,我們可以瞭解橫向並列結構的基本特徵。

明確:“總(引論)——分(本論)——總(結論)

橫向展開議論,是圍繞一個觀點,在同一個層面上,從不同角度展開議論。不同角度之間是一種並列關係,平行展開,互不交叉。

三、提煉分論點的方法(老師引導,學生討論、動筆)

①學習因果分析法

引導:我們已經知道橫向結構本論部分由幾個並列分論點組成,那麼我們如何提煉分論點呢?從《談意氣》一文的分論點可以看出,它是定下中心論點後從“為什麼”的角度提煉分論點。“人要有意氣”,為什麼呢?“人有意氣,才能……”,找出了三個原因。

明確:《談意氣》一文所使用的提煉分論點的方法叫“因果分析法”。這裡的“因”是指分論點,“果”是指中心論點。就是在確立了中心論點(果)後,再來分析達成這個結果的原因。

板書:因果分析法。

②學習概念分析法

引導:我們來看一道作文題。

“這山望著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遠不知足,得到了還指望另外更好的,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請以《“這山望著那山高”新解》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顯然,此文的中心論點是提倡“這山望著那山高”的精神,那麼,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呢?請大家依此思路用橫向結構列出分論點。

學生活動:寫《“這山望著那山高”新解》分論點。

明確:分論點——(並列)

A這山望著那山高,是一種永不滿足的精神;

B這山望著那山高,是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

C這山望著那山高,是一種進取開拓的精神;

D這山望著那山高,是一種力爭上游的精神。

小結:《“這山望著那山高”新解》一文所使用的提煉分論點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這裡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論點中的關鍵語句,對這些語句加以分析,明確其內涵和外延,有助於我們對中心論點進行分解。從“是什麼”的角度闡釋內涵,提煉分論點

板書:概念分析法。

③學習條件分析法

引導:我們再來看一道作文題。

做人和處事,如果凡事追求圓滿,事事工於算計,互不相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緊張,就會裂變。留一道縫隙,給自己,給他人,給社會留一個可供吻合的人際空間。以“留一道縫隙”為話題,聯繫社會生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材料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應該留一道縫隙,那麼,應該怎麼去留縫隙呢?請同學們依此思路用橫向結構寫出作文的提綱。

學生活動:寫作文提綱。

明確:《給生活留一道縫隙》

總——給生活留一道縫隙。

分——(並列)

①給自己留一道縫隙,輕鬆快樂的生活。

②給理想留一道縫隙,坦然面對失去。

③給子女留一條縫隙,使自己和孩子獲取快樂。

④給他人留一道縫隙,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總——給生活留一道縫隙。

小結:我們在這裡所使用的提煉分論點的方法叫“條件分析法”。這裡的中心論點是指結果,而分論點是指滿足結果的“條件”。此種類型主要從“怎麼辦”的角度來設立分論點。

板書:條件分析法。

四、橫向結構的優點

引導:我們一起領略了橫向結構的魅力,大家說說,在議論文的寫作中,適時恰當地採用橫向結構,有哪些好處呢?

學生活動:探討橫向結構的優點。

明確: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條理分明。議論文重在闡明道理,而要說明某個問題,如能分成幾個方面來進行論述,往往可以使議論顯得有條不紊,多而不亂。

其次,從議論的力度和效果來看,採用橫向結構往往能使議論氣韻酣暢,有如重浪排闊,給讀者造成強烈印象,從而增強了議論的說服力。

再次,議論時恰當合理地採用橫向結構,能顯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維範圍內的不同指向的深度開掘,體現出作者思維的深刻程度。

可以說,橫向結構是應試作文寫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五、以時間話題為文,運用橫向結構

過渡:我們已經理解了議論文橫向結構的特點及優點,這時,我們來開動腦筋,挑戰自我,用橫向結構寫一篇議論文。寫什麼呢?“時間”。

引導:請同學們說說,你們知道哪些關於時間的名言,讀過哪些關於時間的名篇。

明確:孔子說:“逝者如斯夫。”魯迅說:“無端地浪費別人的時間就是謀財害命,無端地浪費自己的時間就等於慢性自殺。”朱自清曾用《匆匆》來表達他對霎時間的感受,李大釗用《今》告誡人們要把握現在,高爾基借《時鐘》的“嘀嗒”之聲揭示生命的歷程,劉墉則在《創造超越的人生》中闡釋“瞬間”和“永恆”的辯證關係。

實戰訓練:下面有關於時間的作文題,採用我們學的橫向結構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根據下面的材料,以“時間”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有段時間,下地獄的人銳減,閻羅王便緊急召集群鬼,商討如何誘人下地獄。群鬼各抒己見。

牛頭提議說:“我告訴人類:丟棄良心吧,因為人世間根本就沒有天堂!”閻王考慮了一會兒,搖搖頭。

馬面提議說:“我告訴人類:為所欲為吧,因為人世間根本就沒有地獄!”閻王想了想,還是搖搖頭。

過了一會兒,旁邊一個小鬼說:“我去對人類說:還有明天呢!”閻王終於點了頭。

課堂小結

結語:同學們,任何事物都是由許多要素構成的,都有其許多不同的側面,揭示這些要素和側面,也就揭示了整個事物。橫式就是從幾個角度去論證中心論點,即將中心論點分成幾個要素組成分論點,然後逐一加以論述,最後加以歸納,得出結論。關鍵是從並列的幾個方面做多角度的分析。

通過對“時間”的分析,我們明白了活在過去,那是徒勞;活在未來,那是虛幻;惟有活在當下才是真實。當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又無法掌握未來時,就應好好地把握與珍惜現在,不讓它白白流逝,活出自我,活在當下!

六、例文評析:

把握每一天

隨著太陽的落山,日子被貼上了郵票。夜,悄悄而來的郵差,背起了人們封好的日子,用一宿的行程把今天寄給明天。公雞啼鳴,收到日子的人,又讀起了新的一天。日子就在這寄出與寄回中走過了一年又一年,人們也就在寄出與讀著日子中走完了一生。時光就是這樣一天一天的慢慢流逝了。時光會倒流嗎?我能比昨天年輕嗎?不能,過去的永遠過去了,不會回來了,那麼請我們好好把握每一天吧。

也許你覺得光陰似箭,時光短暫,但只要珍惜它,就能得到我們想要的一切。

時間是財富。15.8秒——僅有初中學歷的工人孔祥瑞有著“藍領專家”的美譽,憑藉自己的勤勞與智慧,主持創新機器的技術改革,使門機每一次作業可節省時間 15.8 秒,當年就為國家創造了 1600 萬元的經濟效益。短短的十幾秒的時間, 竟能創造如此巨大的財富,令人難以想象,這就是時間的價值。抓緊時間,努力 學習充電, 我們就能不斷更新知識, 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始終站在時代潮頭, 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迎接新的機遇,應對新的挑戰。

時間是榮譽。12 秒 91—— “飛人”劉翔在雅典實現了一次偉大的跨 越。那是行雲流水一般的流暢,追風的青年傳承了龍的神奇,這一偉大的時刻不 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我們中國人的榮譽。他向世界宣佈:“黃種人也可以在田 徑賽場上開創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兩年後,他瑞士洛桑打破塵封 12 年的 110 米欄世界紀錄,12 秒 88!他不斷的超越,代表著一個正在加速的中華民 族…… 所以,我們不要哀嘆人生如“白駒過隙”,我們應該養成珍惜時間、節約時間、 用好時間的優良習慣,做時間的主人,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充實而無愧地對待生 活中,把握每一天,成就美好明天。 也許你覺得光陰如河,時光漫漫,但它是試金石,用來考驗我們、品評 我們所做的一切。

時間是鑑定書。 20 年——20 多年前的一次軍事行動中,丁曉兵失去了右 臂,成為英雄,一名大學生給他寫了封信:“我現在並不佩服你,如果 10 年或 者 20 年以後依然還有事蹟從你的身上出現,到那個時候,這個英雄的稱號你才 當之無愧。”20 年過去了,丁曉兵交出了一封出色的“回信”:所帶領的集體, 先後獲得 248 面獎牌、證書和 36 座獎盃。20 多年前他成為英雄,也許很多人都 能做到;但他用 20 年的時間再次成為英雄,只有“英雄”才能做到!

時間是馬拉松賽。30 年——林秀貞,這位讓九州動容的農村婦女,用 畢生的光陰幫助他人,30 年如一日,她克服各種困難,像親生女兒一樣贍養了 6 位孤寡老人。她樸實淳厚,牢記母親的教誨:人人管閒事,世上沒難事。她用自 己的熱心溫暖了世道。在時間的長跑中,她是勝利者。

人生就是時間的積累,我們無法把今日存入銀行,明天取出來再用。所 以,我們應抓住每一分每一秒,把握每一天,不要企圖把今天留給明天。 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我們已經讀完,今天即將過去,而時間的郵差 也馬上要為我們送來明天的日子。我們不能痴心妄想了,上蒼給予了我們今天, 就給予了我們機會,我們不要奢求太多——把握好每一天就足夠了。

學生例文

珍 惜 時 間

魯迅曾說過 “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又曾 說過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肯擠,總是有的”。這些至理名言,都是告訴我們要珍 惜時間,只有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是充實的。

珍惜時間,可以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獲得永恆的快樂。感動中國的黃舸,一個陽 光少年,面對時間一分分的流走,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在慢慢的流逝,但他並沒有讓這些時 間白白流走,而是將這一分一秒的時間都牢牢抓住,用自己的笑聲、用自己的感恩之心使它 們跳躍起來,變成一曲優美動聽的歌。黃舸讓時間隨著他的輪椅流淌,讓快樂永遠伴在他和 他人的左右。試問,一個不珍惜時間的人,他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體味到什麼?我想,不過 是和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一口吞下,不知道是什麼滋味,那麼哪還有快樂可言?

珍惜時間,可以讓我們的生命在空中畫出一道優美的弧線。邰麗華,一位容貌出眾 的女子,不幸的是,她卻是一個聾啞人。但她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放棄自己的人生,放棄上天 賜給自己的時間,相反,她卻是爭分奪秒的練習舞蹈,練到膀子腫了、腳趾腫了依舊繼續的 跳。要不然她怎會有如此出眾的成就?要不然“千手觀音”怎會打感千千萬萬人的心?邰麗 華將時間變成了臺階,讓她6一步一步往上走,走到頂峰。試問,一個不珍惜時間的人,他會 讓時間把他的生命構繪成一條完美的弧線嗎?我想, 只不過是一條平平的直線, 沒有起伏。

珍惜時間,可以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輝煌。劉翔,亞洲飛人,他用 12.88 秒的時 間打破了世界紀錄,讓世人為他驕傲,為中國驕傲,如果不是他平時在訓練中珍惜時間,秒 秒必爭,現在何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怎麼能讓全世界為他歡呼,為他鼓掌?劉翔將時間 變成他手中的王牌,在最短的時間裡發出王牌,贏得勝利。試問,一個不珍惜時間的人,他 懂得出示這張王牌嗎?只可能隨意發牌,被別人的王牌重重的壓在下面。

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吧,讓我們的生命唱起來,讓我們的生命舞起來,讓我們的生命 亮起來!

簡評: 本文采用橫向結構:引論、結論均點題,相互呼應;本論部分三個並列的分論點是使用 “因果分析法”從“為什麼”的角度提煉的。作者從近三年 CCTV“感動中國”中各選一位 人物作論據,有說服力,有時代氣息。而且文中有反問句、有感嘆句,句式靈活。只是文章 標題偏於直白,若能在這方面有所創新則更好。

時間的厚度

我們不能增加時間的長度,但能增加時間的厚度。 ——題記

大漠孤煙, 長河落日, 虎嘯深山, 駝走大漠, 這些雄渾開闊的場景讓人陶醉;帝王將相, 功過是非,鐘鳴鼎食,瓊樓玉宇,這些光芒四射的字眼讓人目眩。但山河依舊,昔人已去, 他們都已被時間滌盪得無影無蹤。面對這,我們不要感喟人生易逝,歲月難留,我們要能把 握時間,增加時間的厚度,讓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要增加時間的厚度,就不要哀嘆生命的短暫,要打造精彩的人生。民族英雄岳飛被害 風波亭,年僅 39 歲,正當壯年,上天留給他的時間實在太少。但他在金人入侵、朝廷偏安 的多事之秋,刺上“精忠報國”,寫下“還我河山”,高聲吟唱著“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決心要直搗黃龍府,打得金人驚歎“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如一朵開得正 豔的花被狂風吹落,短短的生命卻是濃縮的精華,較之碌碌無為空活百年的人,其時間豈只 厚百倍!

要增加時間的厚度, 就要敢於憧憬未來, 不斷挑戰自我。 年少的班超由於家境貧寒, 只能替官府抄寫文書,維持生計。面對歲月的流逝,他開始思考: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我該擁 有的,人生縱使沒有大志也不該整天只抄抄寫寫。於是他將筆重重一擲,說:“大丈夫應當 像張騫那樣到塞外去立功,怎麼能老死在書房裡呢。”便演繹出了出使西域的傳奇人生。而 他所做的,就是時時刻刻把握著時間,憧憬著未來。試想,倘使沒有那千鈞一力的一擲,歷 史便少了一段傳奇,而班超縱使長命百歲,也只會一輩子哀嘆人生無味的。

要增加時間的厚度,就要能夠勇敢面對坎坷,向認定的目的地前進。“有志者,事 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 蒲松齡對生命的理解,對人生價值的理解。蒲松齡的一生,確實很苦,他屢試不中,生活貧 苦,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面對一次次打擊,蒲松齡從沒放棄書寫《聊齋志異》。好友勸他 不要寫小說,全心全意考功名,但他相信自己的選擇,要證實自己的價值。於是,我國文言 短篇小說的顛峰之作問世了。於是,一個失意文人終於懂得了怎樣去把握人生,呈現生命的 價值。

上天賜給我們的時間是多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珍惜時間,讓每一天過 得有意義,勇於挑戰,不畏挫折,以此來增加屬於自己的時間的厚度。那麼我們的人生就不 會是過眼雲煙,我們將會抒寫出人生的傳奇!

簡評: 此文標題新穎,有內涵,行文中多處點題,緊扣中心。作者在第一段就點明中心論點, 然後使用“條件分析法”從 “怎麼辦”的角度提煉出並列的三個分論點,結尾再次點明主旨, 結構嚴謹。是一篇典型的橫向結構議論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