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高考閱卷老師:應試作文的“高分鐵律”是什麼?

高考 文章 保險 語文 恰好同年 2019-05-25

作文在考試中分值佔的比例非常大,其實,作文分數也是比較容易在短期內提升見效的,你知道什麼樣的作文更容易打動閱卷老師嗎?一位多年參與高考閱卷的資深老師給出了答案。


歷年高考閱卷老師:應試作文的“高分鐵律”是什麼?

“鳳頭、豬肚、豹尾”是高分鐵律

“鳳頭、豬肚、豹尾”,這三樣,其實指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文首、正文、文尾。“鳳頭”就是文章開頭一定要讓人耳目一新,過目不忘;“豬肚”則是指文章容量大,在此不多提;“豹尾”則指文章結尾有力、點題,直入主題,讀之令人回味無窮。

由於閱卷老師不能很仔細地看完那麼多文章,因而這些作文的首尾就很重要。一旦“鳳頭”、“豹尾”入得“法眼”,作文本身素質再優秀一些,就有可能借語文拔得頭籌。

那麼,如何做好這兩部分工作?以開頭為例,就是要說清楚作文寫了什麼,講什麼故事,簡明扼要,寫法流暢,同時在文字上稍加潤飾,讓人覺得該生文字功底頗不錯。而在結尾,重在點題,這樣才能讓老師注意到你強調的主題,你在寫什麼。

另外,來自閱卷的經驗,考生們有必要在作文各段的首尾句多多用心,這樣也有可能因為老師們不經意的“一瞥”,而讓作文不被埋沒。所以,考場作文,一要寫得好,二要“略懂包裝″。

記敘文最保險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寫什麼體裁的作文最保險?如果是體裁不限的題目,老師們根據閱卷經驗,認為適合大多考生髮揮的當數記敘文。

記敘文相對來說比較好寫,講一個故事,適合作文水平普通的學生去寫。儘管不容易拿高分,但應該保證能得平均分,不至於拉開差距。為什麼說寫記敘文不易得高分?由於寫記敘文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難以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一個老師要看幾千篇作文,也不可能看得太仔細。但正因如此,也差不到哪去。

議論文分高有風險

相對於記敘文的“平庸”,歷來應試作文的高分,都屬議論文。議論文的要求高一個檔次,寫好的話往往吸引閱卷老師眼球,也容易拿高分。

雖然議論文易奪高分,但並不是每個考生都可效仿。有些考生寫議論文空議論,沒任何憑據、材料佐證,這就不像也不是議論文了,就是忌“空自嗟嘆”。寫議論文還有一個風險,就是容易跑題。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本來文章議論先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焦點在誰先,如果議論成“怎麼生”,那就有跑題之嫌。而除了跑題,議論文也大忌“不勻稱”。議論就是要因議生論,無對錯判斷。如果議論著議論著就否定其中一方觀點,那就不是議論,而似“定論”了。

歷年高考閱卷老師:應試作文的“高分鐵律”是什麼?

“夾敘夾議”易賺高分

考生看到考題所給材料,寫議論文怕寫不好,寫記敘文又不甘心怎麼辦?

閱卷老師們支招說,完全可寫成“夾敘夾議”的形式,這樣可兼顧周全。

“夾敘夾議”,當然也沒那麼容易。首先,“敘”的部分要脈絡明晰,而“議”的部分要條理分明。如若不然,那就是“驢頭不對馬嘴”。寫記敘文,中間貫穿議論,這樣比較保險。寫作時切不能生搬硬套,否則一眼看上去就露出馬腳,更與高分無緣。

那麼,“夾敘夾議”怎麼做比較好呢?首先是整理思路,根據考題材料判斷要寫作哪種文體,如果選擇保險的記敘文,則先鋪陳故事。鋪陳故事中間,應當注意找出矛盾點、心理描寫、轉折點等,在這些方面不動聲色地穿插議論,人物內心的自我獨白往往可以借用議論形式出彩。但要注意,寫作貴在真誠,切莫過分浮華雕琢。

硬傷幹萬別碰

有些“硬傷”萬萬不可碰,比如字數不夠、錯別字、病句、成語誤用、主幹不搭等。

一方面,這些錯誤怎麼扣分都有明文規定,就算你得了滿分,字數不夠,照樣倒扣,錯別字、用錯符號也一樣倒扣。而另一方面,作文寫得平常,且“漏洞百出”,難免讓老師們覺得考試不認真,或許也會影響到老師判分效果,因此要儘可能減少這種錯誤的發生。

此外,卷面分也至關重要,答卷時不用心急,可冷靜斟酌字句,從容書寫。萬一有錯,應當用標準改錯符號修改,不要隨便塗鴉,讓卷面看上去亂七八糟。另外,也要注意書寫別太潦草,以免“好文被壞字害


歷年高考閱卷老師:應試作文的“高分鐵律”是什麼?


本文轉自恰同年公眾號[ 關注恰同年公眾號(ID:gh_1bf6a6603100),專注學生家長生活學習知識分享平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