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


"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01

公司有個同事的孩子,今年參加高考,分數超出一本錄取分近一百分。

這個分數可喜可賀,但離家人心儀的川大,還差一點。最終孩子被西北的一所985高校錄取。

因為前期和這個孩子的爸爸聊過天,大概瞭解到,孩子的成績上一本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要想讀到心儀的學校,可能會有些差距。

孩子自己對遊戲方向的專業很有興趣,但爸爸覺得學習人工智能比較好,媽媽則希望孩子學醫。三個人的想法並不統一。

"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01

公司有個同事的孩子,今年參加高考,分數超出一本錄取分近一百分。

這個分數可喜可賀,但離家人心儀的川大,還差一點。最終孩子被西北的一所985高校錄取。

因為前期和這個孩子的爸爸聊過天,大概瞭解到,孩子的成績上一本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要想讀到心儀的學校,可能會有些差距。

孩子自己對遊戲方向的專業很有興趣,但爸爸覺得學習人工智能比較好,媽媽則希望孩子學醫。三個人的想法並不統一。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我曾暗暗擔心,感覺這樣的狀態,對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會是一件因不斷思考不同的選擇而不斷消耗精力。

前幾天,這個孩子來公司和爸爸一起就餐,還很巧坐在了我的對面。孩子的爸爸對他說我是公司裡很愛看書的一位阿姨,可好好聊一下。

我們先從共同喜歡的作家聊起,慢慢地熟悉起來,話題也多了起來。

話說生活中,我娃不過才上初中,相對來說,我對中考的關注度遠大於高考。但從去年開始,陸陸續續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參加高考,我也順便關注了一下。

我還真發現,如今的高考和我們十幾年前考大學時,已經有了明顯的不同。

正好有這樣一個機會,我就忍不住和眼前這個孩子,聊了起來。

我能明顯感覺到,孩子對自己的成績不夠滿意,似乎為沒考上川大,很是遺憾。

我說:“可你現在考上的學校,真得也很不錯。要是讀了川大,天天就在你爸媽的眼皮底下活動,一點都沒自己的空間了,感受不到上大學的氣氛呀。”

這個少年被我的話逗笑了。

我正準備跟他討論,接下來該怎麼度過四年大學生活,他卻向我表達了自己想復讀的想法。

大概是覺得自己沒考上川大,有些遺憾。想再戰一年,通過復讀了此心願。

我接著問他:“讀川大,究竟是你的願望,還是父母的願望呢?”

他想了想,回答我:“算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吧。”

我又問他:“可是你想學的專業,你媽你爸希望你學的專業,都不一樣,你又該怎麼決定呢?”

他沉默不語。

我接著告訴他,其實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進入大學後的學習,才是一個人自我學習的起點。

如果考慮本科之後繼續攻讀研究生,現在這所985學校,起點已經非常高了。如果想早點就業,如果在大學期間就發現,自己對其他的領域感興趣。

完全可以利用大學時間深入探索,還可以選擇在研究生階段,跨專業就讀,順便還可以考回自己心儀的川大。

他看起來有點心動。

我跟他強調,其實以這幾年的情況來看,很多在大學裡學的知識,到畢業的時候,可能就有一半知識在實踐中用不上了。

必須要保持專業學習和自己興趣愛好同步探索,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燃點,在實踐中,才能找到自己熱愛的領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我特別提醒他,大學時光是很短暫的。很多人會在這個階段,昏昏噩噩的度過幾年,但總有極少數的人,會清晰的瞭解並認定自己選擇的方向,不斷地拓展自我。走入社會時,已經掌握了除大學學科以外的實踐操作技能。

這樣的人在事業發展中,總會走得更順,贏得更多選擇的機會。

接著,我們還在一起聊了很多以前我們大學學習英語的事,對於眼前這個英語水平比較高的孩子,學英語也是一個和他有很多共同語言的話題。

我還建議他,可以利用現在的假期以及大學期間多看書,最好多看不同領域的書。

這種暢想未來的方式,讓孩子身心愉悅。那天,告別的時候,我們彼此都挺開心。

02

結果昨天,吃飯時碰到同事,我問他:“孩子想通了沒?他還想去復讀不?”

同事這才很鬱悶的告訴我:“就是不復讀呢。尤其是那天跟你聊了天,孩子回家和我們溝通,堅決表示不復讀。”

我這才知道,原來希望孩子復讀的,一直是孩子的爸爸媽媽。

他們覺得孩子的學習狀態很輕鬆,再努力一年的話,完全可以考到更好的學校。

我問:“多花一年時間,讓孩子到你心儀的大學,是不是嘛?”

他說:“嗯,我們覺得復讀後,問題應該不大。更好的學校,有利於就業。結果我們的計劃,就這樣被你給攪黃了。”

我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繼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我總覺得考試這件事,本身的偶然性很大。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儘量不要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再說了,新一屆的高三家長,會感激我的攪黃壯舉的。”

周圍一起吃飯的其他同事,全都被我的話,逗笑了。

其實我這樣說,絕不是一時性起或是不冷靜的隨便說說。還是基於我的認真思考和判斷。

我同事兩口子在成都工作,孩子就讀於老家的一所地級市的重點學校。

家長沒法在身邊輔導,也沒法給予孩子各種及時的反饋,所有的學習,基本上全靠孩子自己。班上六十多個孩子,同事的孩子,成績一般穩定在班上十名左右。

這一次的高考成績,算是高三以來考得最好的一次。按總成績排到班上第四名,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有一點超常發揮了。

在我看來,高考時超常發揮的孩子,很多都是基礎比較紮實,應試心態比較放鬆,壓力不是特別大的孩子。

而真正選擇復讀,對自己有更高的期待,孩子壓力是否變大,真的不太好說。有些人是越戰越勇,可有些人是越戰越怕,因人而異。

我以前的助理告訴過我,95年出生的她,選擇復讀時,壓力大到做噩夢。她的好幾個高中同學,在復讀中,都還往下掉了不少分。

對於我同事的孩子,已經考上了985的高校,起點並不差。

我真是覺得,從現在起把往後的路走好,其實是比糾結於起點本身,更重要的事。

畢竟,從更長的人生維度來看,高考之後,真的只是一個人終身學習的起點。

"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01

公司有個同事的孩子,今年參加高考,分數超出一本錄取分近一百分。

這個分數可喜可賀,但離家人心儀的川大,還差一點。最終孩子被西北的一所985高校錄取。

因為前期和這個孩子的爸爸聊過天,大概瞭解到,孩子的成績上一本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要想讀到心儀的學校,可能會有些差距。

孩子自己對遊戲方向的專業很有興趣,但爸爸覺得學習人工智能比較好,媽媽則希望孩子學醫。三個人的想法並不統一。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我曾暗暗擔心,感覺這樣的狀態,對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會是一件因不斷思考不同的選擇而不斷消耗精力。

前幾天,這個孩子來公司和爸爸一起就餐,還很巧坐在了我的對面。孩子的爸爸對他說我是公司裡很愛看書的一位阿姨,可好好聊一下。

我們先從共同喜歡的作家聊起,慢慢地熟悉起來,話題也多了起來。

話說生活中,我娃不過才上初中,相對來說,我對中考的關注度遠大於高考。但從去年開始,陸陸續續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參加高考,我也順便關注了一下。

我還真發現,如今的高考和我們十幾年前考大學時,已經有了明顯的不同。

正好有這樣一個機會,我就忍不住和眼前這個孩子,聊了起來。

我能明顯感覺到,孩子對自己的成績不夠滿意,似乎為沒考上川大,很是遺憾。

我說:“可你現在考上的學校,真得也很不錯。要是讀了川大,天天就在你爸媽的眼皮底下活動,一點都沒自己的空間了,感受不到上大學的氣氛呀。”

這個少年被我的話逗笑了。

我正準備跟他討論,接下來該怎麼度過四年大學生活,他卻向我表達了自己想復讀的想法。

大概是覺得自己沒考上川大,有些遺憾。想再戰一年,通過復讀了此心願。

我接著問他:“讀川大,究竟是你的願望,還是父母的願望呢?”

他想了想,回答我:“算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吧。”

我又問他:“可是你想學的專業,你媽你爸希望你學的專業,都不一樣,你又該怎麼決定呢?”

他沉默不語。

我接著告訴他,其實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進入大學後的學習,才是一個人自我學習的起點。

如果考慮本科之後繼續攻讀研究生,現在這所985學校,起點已經非常高了。如果想早點就業,如果在大學期間就發現,自己對其他的領域感興趣。

完全可以利用大學時間深入探索,還可以選擇在研究生階段,跨專業就讀,順便還可以考回自己心儀的川大。

他看起來有點心動。

我跟他強調,其實以這幾年的情況來看,很多在大學裡學的知識,到畢業的時候,可能就有一半知識在實踐中用不上了。

必須要保持專業學習和自己興趣愛好同步探索,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燃點,在實踐中,才能找到自己熱愛的領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我特別提醒他,大學時光是很短暫的。很多人會在這個階段,昏昏噩噩的度過幾年,但總有極少數的人,會清晰的瞭解並認定自己選擇的方向,不斷地拓展自我。走入社會時,已經掌握了除大學學科以外的實踐操作技能。

這樣的人在事業發展中,總會走得更順,贏得更多選擇的機會。

接著,我們還在一起聊了很多以前我們大學學習英語的事,對於眼前這個英語水平比較高的孩子,學英語也是一個和他有很多共同語言的話題。

我還建議他,可以利用現在的假期以及大學期間多看書,最好多看不同領域的書。

這種暢想未來的方式,讓孩子身心愉悅。那天,告別的時候,我們彼此都挺開心。

02

結果昨天,吃飯時碰到同事,我問他:“孩子想通了沒?他還想去復讀不?”

同事這才很鬱悶的告訴我:“就是不復讀呢。尤其是那天跟你聊了天,孩子回家和我們溝通,堅決表示不復讀。”

我這才知道,原來希望孩子復讀的,一直是孩子的爸爸媽媽。

他們覺得孩子的學習狀態很輕鬆,再努力一年的話,完全可以考到更好的學校。

我問:“多花一年時間,讓孩子到你心儀的大學,是不是嘛?”

他說:“嗯,我們覺得復讀後,問題應該不大。更好的學校,有利於就業。結果我們的計劃,就這樣被你給攪黃了。”

我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繼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我總覺得考試這件事,本身的偶然性很大。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儘量不要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再說了,新一屆的高三家長,會感激我的攪黃壯舉的。”

周圍一起吃飯的其他同事,全都被我的話,逗笑了。

其實我這樣說,絕不是一時性起或是不冷靜的隨便說說。還是基於我的認真思考和判斷。

我同事兩口子在成都工作,孩子就讀於老家的一所地級市的重點學校。

家長沒法在身邊輔導,也沒法給予孩子各種及時的反饋,所有的學習,基本上全靠孩子自己。班上六十多個孩子,同事的孩子,成績一般穩定在班上十名左右。

這一次的高考成績,算是高三以來考得最好的一次。按總成績排到班上第四名,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有一點超常發揮了。

在我看來,高考時超常發揮的孩子,很多都是基礎比較紮實,應試心態比較放鬆,壓力不是特別大的孩子。

而真正選擇復讀,對自己有更高的期待,孩子壓力是否變大,真的不太好說。有些人是越戰越勇,可有些人是越戰越怕,因人而異。

我以前的助理告訴過我,95年出生的她,選擇復讀時,壓力大到做噩夢。她的好幾個高中同學,在復讀中,都還往下掉了不少分。

對於我同事的孩子,已經考上了985的高校,起點並不差。

我真是覺得,從現在起把往後的路走好,其實是比糾結於起點本身,更重要的事。

畢竟,從更長的人生維度來看,高考之後,真的只是一個人終身學習的起點。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03

從這件事,我也思考了為什麼現在,高三選擇復讀的比例這麼高?

是不是很大程度上是來自家長的意願,以及學生們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但其實這些家長忘記了一點,孩子對自己的瞭解,肯定超過家長對孩子的瞭解。

選擇復讀或者選擇不復讀,其實更應該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在這件事上,孩子的意見很重要,尊重孩子的重要選擇,比家長自己做出選擇更重要。

今天時代變化這麼快,家長的見識,並不代表著預見未來的方向。除非是保持終身學習能力對未來有強烈預判的家長。

但這一點非常的難,因為很多事,並不可能事先就在預期規劃中。

就像以前我們認為招分最高、發展前途最好的財經類專業,反而在今年遇冷,錄取分數下跌了不少。

而錄取分段比較高的人工智能類專業,也可能就業時,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熱門。

目前人工智能現在探索和實踐的主要領域,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公司和大平臺。他們所從事的人工智能,更多是基於公司本身的商業服務和探索,基於收集海量數據和快速分析數據能力,做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但其實我們也都知道,人工智能應該還有更多的探索方向,而這些方向目前又是未知的。

反觀,今天很多零零後的孩子,自己對未來的設想和規劃,已經遠超出父母親的預期。

最近,北師大考試和評價中心推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報告,叫做《“00後”高考志願興趣報告》。

這份高考興趣報告的結果,和我們常規認知中“收入水平高,行業前景強,就業出口好”竟然也都完全不同。

越來越多的“00後”,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把個人的興趣放在了首位。

"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01

公司有個同事的孩子,今年參加高考,分數超出一本錄取分近一百分。

這個分數可喜可賀,但離家人心儀的川大,還差一點。最終孩子被西北的一所985高校錄取。

因為前期和這個孩子的爸爸聊過天,大概瞭解到,孩子的成績上一本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要想讀到心儀的學校,可能會有些差距。

孩子自己對遊戲方向的專業很有興趣,但爸爸覺得學習人工智能比較好,媽媽則希望孩子學醫。三個人的想法並不統一。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我曾暗暗擔心,感覺這樣的狀態,對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會是一件因不斷思考不同的選擇而不斷消耗精力。

前幾天,這個孩子來公司和爸爸一起就餐,還很巧坐在了我的對面。孩子的爸爸對他說我是公司裡很愛看書的一位阿姨,可好好聊一下。

我們先從共同喜歡的作家聊起,慢慢地熟悉起來,話題也多了起來。

話說生活中,我娃不過才上初中,相對來說,我對中考的關注度遠大於高考。但從去年開始,陸陸續續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參加高考,我也順便關注了一下。

我還真發現,如今的高考和我們十幾年前考大學時,已經有了明顯的不同。

正好有這樣一個機會,我就忍不住和眼前這個孩子,聊了起來。

我能明顯感覺到,孩子對自己的成績不夠滿意,似乎為沒考上川大,很是遺憾。

我說:“可你現在考上的學校,真得也很不錯。要是讀了川大,天天就在你爸媽的眼皮底下活動,一點都沒自己的空間了,感受不到上大學的氣氛呀。”

這個少年被我的話逗笑了。

我正準備跟他討論,接下來該怎麼度過四年大學生活,他卻向我表達了自己想復讀的想法。

大概是覺得自己沒考上川大,有些遺憾。想再戰一年,通過復讀了此心願。

我接著問他:“讀川大,究竟是你的願望,還是父母的願望呢?”

他想了想,回答我:“算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吧。”

我又問他:“可是你想學的專業,你媽你爸希望你學的專業,都不一樣,你又該怎麼決定呢?”

他沉默不語。

我接著告訴他,其實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進入大學後的學習,才是一個人自我學習的起點。

如果考慮本科之後繼續攻讀研究生,現在這所985學校,起點已經非常高了。如果想早點就業,如果在大學期間就發現,自己對其他的領域感興趣。

完全可以利用大學時間深入探索,還可以選擇在研究生階段,跨專業就讀,順便還可以考回自己心儀的川大。

他看起來有點心動。

我跟他強調,其實以這幾年的情況來看,很多在大學裡學的知識,到畢業的時候,可能就有一半知識在實踐中用不上了。

必須要保持專業學習和自己興趣愛好同步探索,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燃點,在實踐中,才能找到自己熱愛的領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我特別提醒他,大學時光是很短暫的。很多人會在這個階段,昏昏噩噩的度過幾年,但總有極少數的人,會清晰的瞭解並認定自己選擇的方向,不斷地拓展自我。走入社會時,已經掌握了除大學學科以外的實踐操作技能。

這樣的人在事業發展中,總會走得更順,贏得更多選擇的機會。

接著,我們還在一起聊了很多以前我們大學學習英語的事,對於眼前這個英語水平比較高的孩子,學英語也是一個和他有很多共同語言的話題。

我還建議他,可以利用現在的假期以及大學期間多看書,最好多看不同領域的書。

這種暢想未來的方式,讓孩子身心愉悅。那天,告別的時候,我們彼此都挺開心。

02

結果昨天,吃飯時碰到同事,我問他:“孩子想通了沒?他還想去復讀不?”

同事這才很鬱悶的告訴我:“就是不復讀呢。尤其是那天跟你聊了天,孩子回家和我們溝通,堅決表示不復讀。”

我這才知道,原來希望孩子復讀的,一直是孩子的爸爸媽媽。

他們覺得孩子的學習狀態很輕鬆,再努力一年的話,完全可以考到更好的學校。

我問:“多花一年時間,讓孩子到你心儀的大學,是不是嘛?”

他說:“嗯,我們覺得復讀後,問題應該不大。更好的學校,有利於就業。結果我們的計劃,就這樣被你給攪黃了。”

我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繼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我總覺得考試這件事,本身的偶然性很大。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儘量不要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再說了,新一屆的高三家長,會感激我的攪黃壯舉的。”

周圍一起吃飯的其他同事,全都被我的話,逗笑了。

其實我這樣說,絕不是一時性起或是不冷靜的隨便說說。還是基於我的認真思考和判斷。

我同事兩口子在成都工作,孩子就讀於老家的一所地級市的重點學校。

家長沒法在身邊輔導,也沒法給予孩子各種及時的反饋,所有的學習,基本上全靠孩子自己。班上六十多個孩子,同事的孩子,成績一般穩定在班上十名左右。

這一次的高考成績,算是高三以來考得最好的一次。按總成績排到班上第四名,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有一點超常發揮了。

在我看來,高考時超常發揮的孩子,很多都是基礎比較紮實,應試心態比較放鬆,壓力不是特別大的孩子。

而真正選擇復讀,對自己有更高的期待,孩子壓力是否變大,真的不太好說。有些人是越戰越勇,可有些人是越戰越怕,因人而異。

我以前的助理告訴過我,95年出生的她,選擇復讀時,壓力大到做噩夢。她的好幾個高中同學,在復讀中,都還往下掉了不少分。

對於我同事的孩子,已經考上了985的高校,起點並不差。

我真是覺得,從現在起把往後的路走好,其實是比糾結於起點本身,更重要的事。

畢竟,從更長的人生維度來看,高考之後,真的只是一個人終身學習的起點。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03

從這件事,我也思考了為什麼現在,高三選擇復讀的比例這麼高?

是不是很大程度上是來自家長的意願,以及學生們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但其實這些家長忘記了一點,孩子對自己的瞭解,肯定超過家長對孩子的瞭解。

選擇復讀或者選擇不復讀,其實更應該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在這件事上,孩子的意見很重要,尊重孩子的重要選擇,比家長自己做出選擇更重要。

今天時代變化這麼快,家長的見識,並不代表著預見未來的方向。除非是保持終身學習能力對未來有強烈預判的家長。

但這一點非常的難,因為很多事,並不可能事先就在預期規劃中。

就像以前我們認為招分最高、發展前途最好的財經類專業,反而在今年遇冷,錄取分數下跌了不少。

而錄取分段比較高的人工智能類專業,也可能就業時,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熱門。

目前人工智能現在探索和實踐的主要領域,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公司和大平臺。他們所從事的人工智能,更多是基於公司本身的商業服務和探索,基於收集海量數據和快速分析數據能力,做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但其實我們也都知道,人工智能應該還有更多的探索方向,而這些方向目前又是未知的。

反觀,今天很多零零後的孩子,自己對未來的設想和規劃,已經遠超出父母親的預期。

最近,北師大考試和評價中心推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報告,叫做《“00後”高考志願興趣報告》。

這份高考興趣報告的結果,和我們常規認知中“收入水平高,行業前景強,就業出口好”竟然也都完全不同。

越來越多的“00後”,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把個人的興趣放在了首位。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比如說,在人文專業的選擇中,過去我們眼中薪資待遇較低的歷史學、文物保護和博物館學,都非常受學生歡迎。

而在理科類的專業選擇中,心理學和法醫竟然都排到了最熱門榜單。

今天的孩子,已經脫離了生存的基本壓力,他們更在乎的是,在一個經濟發展平穩的和平年代,自己做什麼樣的事才有長久的興趣。

未來選擇為自己熱愛的事業去奮鬥,對他們來說,是比賺錢本身更重要的一件事。

唯有這樣,對抗未來時間流逝,才會更有力量。

我把北師大的研究報告結果,和幾個閨蜜媽媽們一起討論,大家也很感慨:“要是沒有這些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奠定的基礎,我們的孩子,是很難像今天這樣,開始走上自我選擇、興趣優先的道路。”

那一刻,我想起了同事的孩子,我想起了那個和我對話中,彬彬有禮總是微笑的少年。

他真是沒有,在我面前表現出一絲一毫,復讀只是父母願望的想法,這才讓我誤以為,復讀是他個人的想法。

這個長期遠離父母的孩子,在眾人看不見的地方,在家庭中,勇敢表達自我願望,哪怕和父母親站在對立面。

他最終選擇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遠赴西北,暫別家人,為自己人生新的征程,下一個人生里程碑,奮鬥不止。

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有夢想並有著強烈自我意識的少年。

"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01

公司有個同事的孩子,今年參加高考,分數超出一本錄取分近一百分。

這個分數可喜可賀,但離家人心儀的川大,還差一點。最終孩子被西北的一所985高校錄取。

因為前期和這個孩子的爸爸聊過天,大概瞭解到,孩子的成績上一本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要想讀到心儀的學校,可能會有些差距。

孩子自己對遊戲方向的專業很有興趣,但爸爸覺得學習人工智能比較好,媽媽則希望孩子學醫。三個人的想法並不統一。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我曾暗暗擔心,感覺這樣的狀態,對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會是一件因不斷思考不同的選擇而不斷消耗精力。

前幾天,這個孩子來公司和爸爸一起就餐,還很巧坐在了我的對面。孩子的爸爸對他說我是公司裡很愛看書的一位阿姨,可好好聊一下。

我們先從共同喜歡的作家聊起,慢慢地熟悉起來,話題也多了起來。

話說生活中,我娃不過才上初中,相對來說,我對中考的關注度遠大於高考。但從去年開始,陸陸續續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參加高考,我也順便關注了一下。

我還真發現,如今的高考和我們十幾年前考大學時,已經有了明顯的不同。

正好有這樣一個機會,我就忍不住和眼前這個孩子,聊了起來。

我能明顯感覺到,孩子對自己的成績不夠滿意,似乎為沒考上川大,很是遺憾。

我說:“可你現在考上的學校,真得也很不錯。要是讀了川大,天天就在你爸媽的眼皮底下活動,一點都沒自己的空間了,感受不到上大學的氣氛呀。”

這個少年被我的話逗笑了。

我正準備跟他討論,接下來該怎麼度過四年大學生活,他卻向我表達了自己想復讀的想法。

大概是覺得自己沒考上川大,有些遺憾。想再戰一年,通過復讀了此心願。

我接著問他:“讀川大,究竟是你的願望,還是父母的願望呢?”

他想了想,回答我:“算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吧。”

我又問他:“可是你想學的專業,你媽你爸希望你學的專業,都不一樣,你又該怎麼決定呢?”

他沉默不語。

我接著告訴他,其實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進入大學後的學習,才是一個人自我學習的起點。

如果考慮本科之後繼續攻讀研究生,現在這所985學校,起點已經非常高了。如果想早點就業,如果在大學期間就發現,自己對其他的領域感興趣。

完全可以利用大學時間深入探索,還可以選擇在研究生階段,跨專業就讀,順便還可以考回自己心儀的川大。

他看起來有點心動。

我跟他強調,其實以這幾年的情況來看,很多在大學裡學的知識,到畢業的時候,可能就有一半知識在實踐中用不上了。

必須要保持專業學習和自己興趣愛好同步探索,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燃點,在實踐中,才能找到自己熱愛的領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我特別提醒他,大學時光是很短暫的。很多人會在這個階段,昏昏噩噩的度過幾年,但總有極少數的人,會清晰的瞭解並認定自己選擇的方向,不斷地拓展自我。走入社會時,已經掌握了除大學學科以外的實踐操作技能。

這樣的人在事業發展中,總會走得更順,贏得更多選擇的機會。

接著,我們還在一起聊了很多以前我們大學學習英語的事,對於眼前這個英語水平比較高的孩子,學英語也是一個和他有很多共同語言的話題。

我還建議他,可以利用現在的假期以及大學期間多看書,最好多看不同領域的書。

這種暢想未來的方式,讓孩子身心愉悅。那天,告別的時候,我們彼此都挺開心。

02

結果昨天,吃飯時碰到同事,我問他:“孩子想通了沒?他還想去復讀不?”

同事這才很鬱悶的告訴我:“就是不復讀呢。尤其是那天跟你聊了天,孩子回家和我們溝通,堅決表示不復讀。”

我這才知道,原來希望孩子復讀的,一直是孩子的爸爸媽媽。

他們覺得孩子的學習狀態很輕鬆,再努力一年的話,完全可以考到更好的學校。

我問:“多花一年時間,讓孩子到你心儀的大學,是不是嘛?”

他說:“嗯,我們覺得復讀後,問題應該不大。更好的學校,有利於就業。結果我們的計劃,就這樣被你給攪黃了。”

我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繼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我總覺得考試這件事,本身的偶然性很大。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儘量不要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再說了,新一屆的高三家長,會感激我的攪黃壯舉的。”

周圍一起吃飯的其他同事,全都被我的話,逗笑了。

其實我這樣說,絕不是一時性起或是不冷靜的隨便說說。還是基於我的認真思考和判斷。

我同事兩口子在成都工作,孩子就讀於老家的一所地級市的重點學校。

家長沒法在身邊輔導,也沒法給予孩子各種及時的反饋,所有的學習,基本上全靠孩子自己。班上六十多個孩子,同事的孩子,成績一般穩定在班上十名左右。

這一次的高考成績,算是高三以來考得最好的一次。按總成績排到班上第四名,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有一點超常發揮了。

在我看來,高考時超常發揮的孩子,很多都是基礎比較紮實,應試心態比較放鬆,壓力不是特別大的孩子。

而真正選擇復讀,對自己有更高的期待,孩子壓力是否變大,真的不太好說。有些人是越戰越勇,可有些人是越戰越怕,因人而異。

我以前的助理告訴過我,95年出生的她,選擇復讀時,壓力大到做噩夢。她的好幾個高中同學,在復讀中,都還往下掉了不少分。

對於我同事的孩子,已經考上了985的高校,起點並不差。

我真是覺得,從現在起把往後的路走好,其實是比糾結於起點本身,更重要的事。

畢竟,從更長的人生維度來看,高考之後,真的只是一個人終身學習的起點。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03

從這件事,我也思考了為什麼現在,高三選擇復讀的比例這麼高?

是不是很大程度上是來自家長的意願,以及學生們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但其實這些家長忘記了一點,孩子對自己的瞭解,肯定超過家長對孩子的瞭解。

選擇復讀或者選擇不復讀,其實更應該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在這件事上,孩子的意見很重要,尊重孩子的重要選擇,比家長自己做出選擇更重要。

今天時代變化這麼快,家長的見識,並不代表著預見未來的方向。除非是保持終身學習能力對未來有強烈預判的家長。

但這一點非常的難,因為很多事,並不可能事先就在預期規劃中。

就像以前我們認為招分最高、發展前途最好的財經類專業,反而在今年遇冷,錄取分數下跌了不少。

而錄取分段比較高的人工智能類專業,也可能就業時,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熱門。

目前人工智能現在探索和實踐的主要領域,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公司和大平臺。他們所從事的人工智能,更多是基於公司本身的商業服務和探索,基於收集海量數據和快速分析數據能力,做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但其實我們也都知道,人工智能應該還有更多的探索方向,而這些方向目前又是未知的。

反觀,今天很多零零後的孩子,自己對未來的設想和規劃,已經遠超出父母親的預期。

最近,北師大考試和評價中心推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報告,叫做《“00後”高考志願興趣報告》。

這份高考興趣報告的結果,和我們常規認知中“收入水平高,行業前景強,就業出口好”竟然也都完全不同。

越來越多的“00後”,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把個人的興趣放在了首位。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比如說,在人文專業的選擇中,過去我們眼中薪資待遇較低的歷史學、文物保護和博物館學,都非常受學生歡迎。

而在理科類的專業選擇中,心理學和法醫竟然都排到了最熱門榜單。

今天的孩子,已經脫離了生存的基本壓力,他們更在乎的是,在一個經濟發展平穩的和平年代,自己做什麼樣的事才有長久的興趣。

未來選擇為自己熱愛的事業去奮鬥,對他們來說,是比賺錢本身更重要的一件事。

唯有這樣,對抗未來時間流逝,才會更有力量。

我把北師大的研究報告結果,和幾個閨蜜媽媽們一起討論,大家也很感慨:“要是沒有這些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奠定的基礎,我們的孩子,是很難像今天這樣,開始走上自我選擇、興趣優先的道路。”

那一刻,我想起了同事的孩子,我想起了那個和我對話中,彬彬有禮總是微笑的少年。

他真是沒有,在我面前表現出一絲一毫,復讀只是父母願望的想法,這才讓我誤以為,復讀是他個人的想法。

這個長期遠離父母的孩子,在眾人看不見的地方,在家庭中,勇敢表達自我願望,哪怕和父母親站在對立面。

他最終選擇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遠赴西北,暫別家人,為自己人生新的征程,下一個人生里程碑,奮鬥不止。

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有夢想並有著強烈自我意識的少年。

我把一個考上985的高考少年,還想復讀的計劃攪黃了

祝願他,永遠像現在這樣,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大步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親子教育與自我成長的終身學習者。

13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圖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