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

“高考移民”,是中國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現象。由於我國幅員遼闊、考生眾多,且各地區之間教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所以實行各省、市、自治區分別評卷和劃定高考錄取分數線的政策。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數線及錄取率的差異,通過轉學或遷移戶口等辦法,到高考分數線相對較低、錄取率較高的地區參加高考,這些考生就被稱為高考移民。

河北省衡水中學(以下簡稱衡中)這座“神一樣的學校”。高考戰績輝煌,清華、北大的搖籃。

2019年5月初,在距離高考還有30多天的關鍵時刻,一起“深圳疑似高考移民”事件,再次將河北省衡水中學這座“神一樣的學校”推到了風口浪尖。

有學生家長質疑,深圳的一所私立中學富源學校,將衡中的尖子生戶口轉移到該校,學生平時在衡水中學上課,考試在深圳富源學校。家長們認為,此舉系衡水中學進行高考移民,擠佔廣東省高考名額,侵害廣東考生的利益。一時間,人們口誅筆伐,衡中再陷輿論的漩渦。

"

“高考移民”,是中國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現象。由於我國幅員遼闊、考生眾多,且各地區之間教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所以實行各省、市、自治區分別評卷和劃定高考錄取分數線的政策。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數線及錄取率的差異,通過轉學或遷移戶口等辦法,到高考分數線相對較低、錄取率較高的地區參加高考,這些考生就被稱為高考移民。

河北省衡水中學(以下簡稱衡中)這座“神一樣的學校”。高考戰績輝煌,清華、北大的搖籃。

2019年5月初,在距離高考還有30多天的關鍵時刻,一起“深圳疑似高考移民”事件,再次將河北省衡水中學這座“神一樣的學校”推到了風口浪尖。

有學生家長質疑,深圳的一所私立中學富源學校,將衡中的尖子生戶口轉移到該校,學生平時在衡水中學上課,考試在深圳富源學校。家長們認為,此舉系衡水中學進行高考移民,擠佔廣東省高考名額,侵害廣東考生的利益。一時間,人們口誅筆伐,衡中再陷輿論的漩渦。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衡水中學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高考工廠,應試監獄,考試航母,清北搖籃......

在民間,衡中總是有著各種各樣具有傳奇色彩的名頭。

在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鬆口中,衡中則被形容得更加生動——成批成批的像韭菜一樣批發生產狀元的學校。

衡中到底憑藉什麼實力能獲得這樣的評價?

據統計,從2006-2018年,13年時間,衡中已經往清華北大輸送了1289人,平均每年將近100人。

僅2018年就高達214人。其中99人被提前保送,115人通過高考被錄取。而2018年清華北大在河北的錄取總人數僅僅有370人,其餘學校只能爭剩下的100多個名額。

這神一樣的數字真心讓人驚歎,到底是怎樣的教育才會生產那麼多狀元?

據親歷者說,來自上廁所都要控制在大便3分鐘、小便1分鐘的高壓控制和精細化管理模式。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家長削尖了腦袋都要把孩子往這裡送,為的就是讓孩子考上清華、北大,通過高考實現人生逆襲。

身為一位母親,我也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機會,我會不會送孩子去衡中,拿三年換一生?

思考很久,我的答案是“不會”你們可以說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我為什麼不願把孩子送去衡水中學

壓抑、壓抑、壓抑!壓抑了青春、壓抑了本性、壓抑了生活,震驚之餘,讓人有著說不出來的心疼。

我真的不忍心,讓孩子的青春年少以這樣的方式度過,所以,看完後,讓我更堅定的是:即使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的機率被翻倍,我也不願意送他去上學。

"

“高考移民”,是中國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現象。由於我國幅員遼闊、考生眾多,且各地區之間教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所以實行各省、市、自治區分別評卷和劃定高考錄取分數線的政策。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數線及錄取率的差異,通過轉學或遷移戶口等辦法,到高考分數線相對較低、錄取率較高的地區參加高考,這些考生就被稱為高考移民。

河北省衡水中學(以下簡稱衡中)這座“神一樣的學校”。高考戰績輝煌,清華、北大的搖籃。

2019年5月初,在距離高考還有30多天的關鍵時刻,一起“深圳疑似高考移民”事件,再次將河北省衡水中學這座“神一樣的學校”推到了風口浪尖。

有學生家長質疑,深圳的一所私立中學富源學校,將衡中的尖子生戶口轉移到該校,學生平時在衡水中學上課,考試在深圳富源學校。家長們認為,此舉系衡水中學進行高考移民,擠佔廣東省高考名額,侵害廣東考生的利益。一時間,人們口誅筆伐,衡中再陷輿論的漩渦。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衡水中學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高考工廠,應試監獄,考試航母,清北搖籃......

在民間,衡中總是有著各種各樣具有傳奇色彩的名頭。

在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鬆口中,衡中則被形容得更加生動——成批成批的像韭菜一樣批發生產狀元的學校。

衡中到底憑藉什麼實力能獲得這樣的評價?

據統計,從2006-2018年,13年時間,衡中已經往清華北大輸送了1289人,平均每年將近100人。

僅2018年就高達214人。其中99人被提前保送,115人通過高考被錄取。而2018年清華北大在河北的錄取總人數僅僅有370人,其餘學校只能爭剩下的100多個名額。

這神一樣的數字真心讓人驚歎,到底是怎樣的教育才會生產那麼多狀元?

據親歷者說,來自上廁所都要控制在大便3分鐘、小便1分鐘的高壓控制和精細化管理模式。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家長削尖了腦袋都要把孩子往這裡送,為的就是讓孩子考上清華、北大,通過高考實現人生逆襲。

身為一位母親,我也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機會,我會不會送孩子去衡中,拿三年換一生?

思考很久,我的答案是“不會”你們可以說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我為什麼不願把孩子送去衡水中學

壓抑、壓抑、壓抑!壓抑了青春、壓抑了本性、壓抑了生活,震驚之餘,讓人有著說不出來的心疼。

我真的不忍心,讓孩子的青春年少以這樣的方式度過,所以,看完後,讓我更堅定的是:即使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的機率被翻倍,我也不願意送他去上學。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原因1:他們集體策劃的高考移民,正在教會孩子不誠實

高考移民,是部分有心之人利用個別省份的戶籍、學籍制度管理不嚴的空隙,想盡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徑,將考生向錄取分數線比較低、錄取率比較高的省份流動。

換言之,高考移民,和走後門、插隊沒什麼區別。

正在風口浪尖的“深圳疑似高考移民”事件,是一場由衡中、深圳富源中學、學生家長、學生本人集體策劃的走後門行動。

甚至有學生這樣評價班主任:“他是把權力運用到極致,把教育玩成了權術”。

學校和家庭,本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兩個教育環境;老師和家長,本是對一個人具有最大影響力的教育者。但現在這兩個環境裡的大人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上演一堂真真實實的德育課,教會孩子如何徇私舞弊,如何策劃不公平。

這樣的行為不僅擠佔了當地考生的名額,毀了當地考生的利益,如果高考移民經查實,涉案的幾個高考移民的學生還可能會被清退學籍。

於人於己,都不是件好事。

得了成績,輸了誠信;得了名校,輸了人格。這樣的教育,不值得相信,更不值得託付。

"

“高考移民”,是中國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現象。由於我國幅員遼闊、考生眾多,且各地區之間教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所以實行各省、市、自治區分別評卷和劃定高考錄取分數線的政策。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數線及錄取率的差異,通過轉學或遷移戶口等辦法,到高考分數線相對較低、錄取率較高的地區參加高考,這些考生就被稱為高考移民。

河北省衡水中學(以下簡稱衡中)這座“神一樣的學校”。高考戰績輝煌,清華、北大的搖籃。

2019年5月初,在距離高考還有30多天的關鍵時刻,一起“深圳疑似高考移民”事件,再次將河北省衡水中學這座“神一樣的學校”推到了風口浪尖。

有學生家長質疑,深圳的一所私立中學富源學校,將衡中的尖子生戶口轉移到該校,學生平時在衡水中學上課,考試在深圳富源學校。家長們認為,此舉系衡水中學進行高考移民,擠佔廣東省高考名額,侵害廣東考生的利益。一時間,人們口誅筆伐,衡中再陷輿論的漩渦。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衡水中學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高考工廠,應試監獄,考試航母,清北搖籃......

在民間,衡中總是有著各種各樣具有傳奇色彩的名頭。

在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鬆口中,衡中則被形容得更加生動——成批成批的像韭菜一樣批發生產狀元的學校。

衡中到底憑藉什麼實力能獲得這樣的評價?

據統計,從2006-2018年,13年時間,衡中已經往清華北大輸送了1289人,平均每年將近100人。

僅2018年就高達214人。其中99人被提前保送,115人通過高考被錄取。而2018年清華北大在河北的錄取總人數僅僅有370人,其餘學校只能爭剩下的100多個名額。

這神一樣的數字真心讓人驚歎,到底是怎樣的教育才會生產那麼多狀元?

據親歷者說,來自上廁所都要控制在大便3分鐘、小便1分鐘的高壓控制和精細化管理模式。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家長削尖了腦袋都要把孩子往這裡送,為的就是讓孩子考上清華、北大,通過高考實現人生逆襲。

身為一位母親,我也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機會,我會不會送孩子去衡中,拿三年換一生?

思考很久,我的答案是“不會”你們可以說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我為什麼不願把孩子送去衡水中學

壓抑、壓抑、壓抑!壓抑了青春、壓抑了本性、壓抑了生活,震驚之餘,讓人有著說不出來的心疼。

我真的不忍心,讓孩子的青春年少以這樣的方式度過,所以,看完後,讓我更堅定的是:即使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的機率被翻倍,我也不願意送他去上學。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原因1:他們集體策劃的高考移民,正在教會孩子不誠實

高考移民,是部分有心之人利用個別省份的戶籍、學籍制度管理不嚴的空隙,想盡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徑,將考生向錄取分數線比較低、錄取率比較高的省份流動。

換言之,高考移民,和走後門、插隊沒什麼區別。

正在風口浪尖的“深圳疑似高考移民”事件,是一場由衡中、深圳富源中學、學生家長、學生本人集體策劃的走後門行動。

甚至有學生這樣評價班主任:“他是把權力運用到極致,把教育玩成了權術”。

學校和家庭,本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兩個教育環境;老師和家長,本是對一個人具有最大影響力的教育者。但現在這兩個環境裡的大人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上演一堂真真實實的德育課,教會孩子如何徇私舞弊,如何策劃不公平。

這樣的行為不僅擠佔了當地考生的名額,毀了當地考生的利益,如果高考移民經查實,涉案的幾個高考移民的學生還可能會被清退學籍。

於人於己,都不是件好事。

得了成績,輸了誠信;得了名校,輸了人格。這樣的教育,不值得相信,更不值得託付。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原因2:孩子可以吃學習的苦,但不能扭曲了人格

林禾青,衡中學生,2014年河北省高考狀元。

在衡中的3年裡,大部分的時間她都在跟這個環境做抗爭。

“我始終在摸索,自我和環境之間的界限。我不甘心把自己縮在那麼小的一個地方,五點半起床,跑步,讀書吃飯,吃完飯繼續讀書,吃飯,睡覺,睡完覺繼續讀書,讀完書又睡覺……這樣的三年對我來說,太無聊了。

我還有精神世界、自我發展和人格健全。我試圖找到一個界限,在這樣的氛圍和管理中,我能夠得到的自我到底有多少?”

在衡水的3年裡,她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會讓她發出這樣的吶喊?

衡中這種整齊劃一、泯滅個性的管理方式,強壓在風華正茂的十幾歲少年身上,給不少人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被高壓扭曲的回憶。

也是一位衡中畢業生,在回憶錄中,寫道:

“中學有一棟每晚都燈火通明的樓,是高三學生所在的明志樓。每間教室的窗戶下部半米都裝上磨砂玻璃,為的是不讓學生有機會把視線漂移到窗外。”

從管理到環境,從生活到學習,衡水中學的模式,處處都與十多歲青少年所需的快樂和青春大相徑庭,處處都散發著令人窒息的冰冷氣息。

歷經滄桑的成年人,都覺得不能呼吸,何況孩子呢。

我一直在說,我的孩子,可以吃學習的苦,但我希望他是快樂、充實、心安地吃苦,而不是忐忑、慌張、壓抑地吃苦。

"

“高考移民”,是中國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現象。由於我國幅員遼闊、考生眾多,且各地區之間教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所以實行各省、市、自治區分別評卷和劃定高考錄取分數線的政策。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數線及錄取率的差異,通過轉學或遷移戶口等辦法,到高考分數線相對較低、錄取率較高的地區參加高考,這些考生就被稱為高考移民。

河北省衡水中學(以下簡稱衡中)這座“神一樣的學校”。高考戰績輝煌,清華、北大的搖籃。

2019年5月初,在距離高考還有30多天的關鍵時刻,一起“深圳疑似高考移民”事件,再次將河北省衡水中學這座“神一樣的學校”推到了風口浪尖。

有學生家長質疑,深圳的一所私立中學富源學校,將衡中的尖子生戶口轉移到該校,學生平時在衡水中學上課,考試在深圳富源學校。家長們認為,此舉系衡水中學進行高考移民,擠佔廣東省高考名額,侵害廣東考生的利益。一時間,人們口誅筆伐,衡中再陷輿論的漩渦。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衡水中學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高考工廠,應試監獄,考試航母,清北搖籃......

在民間,衡中總是有著各種各樣具有傳奇色彩的名頭。

在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鬆口中,衡中則被形容得更加生動——成批成批的像韭菜一樣批發生產狀元的學校。

衡中到底憑藉什麼實力能獲得這樣的評價?

據統計,從2006-2018年,13年時間,衡中已經往清華北大輸送了1289人,平均每年將近100人。

僅2018年就高達214人。其中99人被提前保送,115人通過高考被錄取。而2018年清華北大在河北的錄取總人數僅僅有370人,其餘學校只能爭剩下的100多個名額。

這神一樣的數字真心讓人驚歎,到底是怎樣的教育才會生產那麼多狀元?

據親歷者說,來自上廁所都要控制在大便3分鐘、小便1分鐘的高壓控制和精細化管理模式。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家長削尖了腦袋都要把孩子往這裡送,為的就是讓孩子考上清華、北大,通過高考實現人生逆襲。

身為一位母親,我也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機會,我會不會送孩子去衡中,拿三年換一生?

思考很久,我的答案是“不會”你們可以說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我為什麼不願把孩子送去衡水中學

壓抑、壓抑、壓抑!壓抑了青春、壓抑了本性、壓抑了生活,震驚之餘,讓人有著說不出來的心疼。

我真的不忍心,讓孩子的青春年少以這樣的方式度過,所以,看完後,讓我更堅定的是:即使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的機率被翻倍,我也不願意送他去上學。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原因1:他們集體策劃的高考移民,正在教會孩子不誠實

高考移民,是部分有心之人利用個別省份的戶籍、學籍制度管理不嚴的空隙,想盡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徑,將考生向錄取分數線比較低、錄取率比較高的省份流動。

換言之,高考移民,和走後門、插隊沒什麼區別。

正在風口浪尖的“深圳疑似高考移民”事件,是一場由衡中、深圳富源中學、學生家長、學生本人集體策劃的走後門行動。

甚至有學生這樣評價班主任:“他是把權力運用到極致,把教育玩成了權術”。

學校和家庭,本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兩個教育環境;老師和家長,本是對一個人具有最大影響力的教育者。但現在這兩個環境裡的大人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上演一堂真真實實的德育課,教會孩子如何徇私舞弊,如何策劃不公平。

這樣的行為不僅擠佔了當地考生的名額,毀了當地考生的利益,如果高考移民經查實,涉案的幾個高考移民的學生還可能會被清退學籍。

於人於己,都不是件好事。

得了成績,輸了誠信;得了名校,輸了人格。這樣的教育,不值得相信,更不值得託付。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原因2:孩子可以吃學習的苦,但不能扭曲了人格

林禾青,衡中學生,2014年河北省高考狀元。

在衡中的3年裡,大部分的時間她都在跟這個環境做抗爭。

“我始終在摸索,自我和環境之間的界限。我不甘心把自己縮在那麼小的一個地方,五點半起床,跑步,讀書吃飯,吃完飯繼續讀書,吃飯,睡覺,睡完覺繼續讀書,讀完書又睡覺……這樣的三年對我來說,太無聊了。

我還有精神世界、自我發展和人格健全。我試圖找到一個界限,在這樣的氛圍和管理中,我能夠得到的自我到底有多少?”

在衡水的3年裡,她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會讓她發出這樣的吶喊?

衡中這種整齊劃一、泯滅個性的管理方式,強壓在風華正茂的十幾歲少年身上,給不少人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被高壓扭曲的回憶。

也是一位衡中畢業生,在回憶錄中,寫道:

“中學有一棟每晚都燈火通明的樓,是高三學生所在的明志樓。每間教室的窗戶下部半米都裝上磨砂玻璃,為的是不讓學生有機會把視線漂移到窗外。”

從管理到環境,從生活到學習,衡水中學的模式,處處都與十多歲青少年所需的快樂和青春大相徑庭,處處都散發著令人窒息的冰冷氣息。

歷經滄桑的成年人,都覺得不能呼吸,何況孩子呢。

我一直在說,我的孩子,可以吃學習的苦,但我希望他是快樂、充實、心安地吃苦,而不是忐忑、慌張、壓抑地吃苦。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原因3:我不想讓孩子有了成績,沒了主見

在衡中,為了成績,學生們每天被安排得像一臺精準的機器。

一天24小時,衡中學生的每一分鐘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早上跑操時,人手一本書或一張卷子,只為在停下來休整或等待之時,看課文背單詞。

各項動作的時間都被嚴格規定,大廁3分鐘,小廁1分鐘。

為了保證上課不遲到,竟然還有男女生和衣而睡,整整3年。

衡中學生說,印象裡從來沒有超過10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

衡中這種泯滅個性的作風,不僅體現在督促學生學習的作息安排上,還體現在學生選擇人生方向這樣的重要抉擇上。

黎方是個物理奧賽生。他熱愛物理,是頗具天賦的人。

但是到了衡中以後,他想看國家隊難度的奧賽題、學大學物理,被視為歪門邪道,還因為想多擠一些時間學物理,被老師沒收書、和老師吵架、被趕出教室。

被趕出後,他就沒再回去,找了一間空教室,自己在裡面偷偷學物理。黎方雖然為自己爭取到了一部分學習的自由,但是他也為此變得歇斯底里,揹負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我本來是一個情緒很穩定很理性的人,被他們逼得很瘋狂很極端。給我自由的話我是不會放縱的,我是可以把我自己管得很不錯的。但是他們給我一頓亂管,我就什麼都不會了。”

他熱愛物理,到了極致。高考後填報志願,他只填報了一個學校一個專業——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幸運的是,他通過了該校的自主招生,實現了他的願望。

但在老師的眼裡,他這麼報考不是實現願望,而是一大遺憾,甚至是一種恥辱。

“你如果那時候再聽話一點,就能走清華了”他的老師說道。在典型的衡中思維,清華北大高於一切,只管學校不管專業。

多少衡中學生上了清華北大,卻不一定實現了自己內心真正的理想,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而我,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只有成績,沒有主見。

"

“高考移民”,是中國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現象。由於我國幅員遼闊、考生眾多,且各地區之間教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所以實行各省、市、自治區分別評卷和劃定高考錄取分數線的政策。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數線及錄取率的差異,通過轉學或遷移戶口等辦法,到高考分數線相對較低、錄取率較高的地區參加高考,這些考生就被稱為高考移民。

河北省衡水中學(以下簡稱衡中)這座“神一樣的學校”。高考戰績輝煌,清華、北大的搖籃。

2019年5月初,在距離高考還有30多天的關鍵時刻,一起“深圳疑似高考移民”事件,再次將河北省衡水中學這座“神一樣的學校”推到了風口浪尖。

有學生家長質疑,深圳的一所私立中學富源學校,將衡中的尖子生戶口轉移到該校,學生平時在衡水中學上課,考試在深圳富源學校。家長們認為,此舉系衡水中學進行高考移民,擠佔廣東省高考名額,侵害廣東考生的利益。一時間,人們口誅筆伐,衡中再陷輿論的漩渦。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衡水中學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高考工廠,應試監獄,考試航母,清北搖籃......

在民間,衡中總是有著各種各樣具有傳奇色彩的名頭。

在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鬆口中,衡中則被形容得更加生動——成批成批的像韭菜一樣批發生產狀元的學校。

衡中到底憑藉什麼實力能獲得這樣的評價?

據統計,從2006-2018年,13年時間,衡中已經往清華北大輸送了1289人,平均每年將近100人。

僅2018年就高達214人。其中99人被提前保送,115人通過高考被錄取。而2018年清華北大在河北的錄取總人數僅僅有370人,其餘學校只能爭剩下的100多個名額。

這神一樣的數字真心讓人驚歎,到底是怎樣的教育才會生產那麼多狀元?

據親歷者說,來自上廁所都要控制在大便3分鐘、小便1分鐘的高壓控制和精細化管理模式。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家長削尖了腦袋都要把孩子往這裡送,為的就是讓孩子考上清華、北大,通過高考實現人生逆襲。

身為一位母親,我也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機會,我會不會送孩子去衡中,拿三年換一生?

思考很久,我的答案是“不會”你們可以說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我為什麼不願把孩子送去衡水中學

壓抑、壓抑、壓抑!壓抑了青春、壓抑了本性、壓抑了生活,震驚之餘,讓人有著說不出來的心疼。

我真的不忍心,讓孩子的青春年少以這樣的方式度過,所以,看完後,讓我更堅定的是:即使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的機率被翻倍,我也不願意送他去上學。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原因1:他們集體策劃的高考移民,正在教會孩子不誠實

高考移民,是部分有心之人利用個別省份的戶籍、學籍制度管理不嚴的空隙,想盡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徑,將考生向錄取分數線比較低、錄取率比較高的省份流動。

換言之,高考移民,和走後門、插隊沒什麼區別。

正在風口浪尖的“深圳疑似高考移民”事件,是一場由衡中、深圳富源中學、學生家長、學生本人集體策劃的走後門行動。

甚至有學生這樣評價班主任:“他是把權力運用到極致,把教育玩成了權術”。

學校和家庭,本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兩個教育環境;老師和家長,本是對一個人具有最大影響力的教育者。但現在這兩個環境裡的大人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上演一堂真真實實的德育課,教會孩子如何徇私舞弊,如何策劃不公平。

這樣的行為不僅擠佔了當地考生的名額,毀了當地考生的利益,如果高考移民經查實,涉案的幾個高考移民的學生還可能會被清退學籍。

於人於己,都不是件好事。

得了成績,輸了誠信;得了名校,輸了人格。這樣的教育,不值得相信,更不值得託付。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原因2:孩子可以吃學習的苦,但不能扭曲了人格

林禾青,衡中學生,2014年河北省高考狀元。

在衡中的3年裡,大部分的時間她都在跟這個環境做抗爭。

“我始終在摸索,自我和環境之間的界限。我不甘心把自己縮在那麼小的一個地方,五點半起床,跑步,讀書吃飯,吃完飯繼續讀書,吃飯,睡覺,睡完覺繼續讀書,讀完書又睡覺……這樣的三年對我來說,太無聊了。

我還有精神世界、自我發展和人格健全。我試圖找到一個界限,在這樣的氛圍和管理中,我能夠得到的自我到底有多少?”

在衡水的3年裡,她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會讓她發出這樣的吶喊?

衡中這種整齊劃一、泯滅個性的管理方式,強壓在風華正茂的十幾歲少年身上,給不少人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被高壓扭曲的回憶。

也是一位衡中畢業生,在回憶錄中,寫道:

“中學有一棟每晚都燈火通明的樓,是高三學生所在的明志樓。每間教室的窗戶下部半米都裝上磨砂玻璃,為的是不讓學生有機會把視線漂移到窗外。”

從管理到環境,從生活到學習,衡水中學的模式,處處都與十多歲青少年所需的快樂和青春大相徑庭,處處都散發著令人窒息的冰冷氣息。

歷經滄桑的成年人,都覺得不能呼吸,何況孩子呢。

我一直在說,我的孩子,可以吃學習的苦,但我希望他是快樂、充實、心安地吃苦,而不是忐忑、慌張、壓抑地吃苦。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原因3:我不想讓孩子有了成績,沒了主見

在衡中,為了成績,學生們每天被安排得像一臺精準的機器。

一天24小時,衡中學生的每一分鐘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早上跑操時,人手一本書或一張卷子,只為在停下來休整或等待之時,看課文背單詞。

各項動作的時間都被嚴格規定,大廁3分鐘,小廁1分鐘。

為了保證上課不遲到,竟然還有男女生和衣而睡,整整3年。

衡中學生說,印象裡從來沒有超過10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

衡中這種泯滅個性的作風,不僅體現在督促學生學習的作息安排上,還體現在學生選擇人生方向這樣的重要抉擇上。

黎方是個物理奧賽生。他熱愛物理,是頗具天賦的人。

但是到了衡中以後,他想看國家隊難度的奧賽題、學大學物理,被視為歪門邪道,還因為想多擠一些時間學物理,被老師沒收書、和老師吵架、被趕出教室。

被趕出後,他就沒再回去,找了一間空教室,自己在裡面偷偷學物理。黎方雖然為自己爭取到了一部分學習的自由,但是他也為此變得歇斯底里,揹負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我本來是一個情緒很穩定很理性的人,被他們逼得很瘋狂很極端。給我自由的話我是不會放縱的,我是可以把我自己管得很不錯的。但是他們給我一頓亂管,我就什麼都不會了。”

他熱愛物理,到了極致。高考後填報志願,他只填報了一個學校一個專業——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幸運的是,他通過了該校的自主招生,實現了他的願望。

但在老師的眼裡,他這麼報考不是實現願望,而是一大遺憾,甚至是一種恥辱。

“你如果那時候再聽話一點,就能走清華了”他的老師說道。在典型的衡中思維,清華北大高於一切,只管學校不管專業。

多少衡中學生上了清華北大,卻不一定實現了自己內心真正的理想,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而我,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只有成績,沒有主見。

學生盒子:高考移民、千萬裡、只為那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

原因4:我希望孩子一生都對學習和生活充滿熱情

衡中,這所應試教育體制下誕生的超級中學,高考是唯一目標,無數家長削尖腦袋也要把孩子送進這裡。

但這些父母從沒想過,這所讓無數人崇拜的學校,也許會給孩子的人生造成一些影響和傷害。

這些後遺症,甚至需要他們用盡一生去自愈。

2006年,衡中河北省理科榜眼王子藤(與高考狀元僅10分區別),大二那年,被清華勸退了。理由是:被清華判定為不符合“人才”考核標準。

成王敗寇,在衡中,考不上清華、北大就是loser!至於,考進去後被勸退,沒有人會在意,衡中更不會在意。

有人做過一項調查,實地採訪了衡中畢業生和衡中有過接觸的人,在評價這段求學經歷時,很多人的記憶多是灰色的、不愉快的。

衡中的學生就像彈簧,長時間緊繃後突然鬆手,很多人就難以回到原來的狀態,甚至放飛墮落。

高中三年,他們很少有機會嘗試過獨立思考的快樂、嘗試過放飛自我的暢快,他們只是像機器一樣,按照學校設定好的路徑在不停地運作。

強壓之後無人約束的日子裡,他們更易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對生活的熱情,他們要達成自主的願望和擁有自由的能力,恐怕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心力。

作為一名母親,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不管高考是否成功,不管人生路上遇到什麼成敗,都始終隨遇而安,始終保有對學習的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情。因為持有這樣的心態和狀態,孩子才能不斷吸收新的能量去解決人生路上的各種問題,應對各種挫折。

而衡中的教育模式,在我看來,正在讓孩子喪失這種能力。衡中,高考戰績輝煌,清華、北大的搖籃。

但我卻不願把孩子送進衡中讀書。因為我認為它的教育正在遠離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本質》一書中提出:真正的教育,其責任必須引導學習者以成人為務,以發展人性,培養人格,改善人生為目的。

衡中的教育模式,是把人送進了清華北大,看似改變了人生。

但對於咱們獨立的個體“人“來說,在發展人性、培養人格、改善人生方面,到底是在成就人生還是在毀滅人生,這點,值得所有人深思。

也許來自一位衡中畢業生,對自己母校真實的一句評價,能說明一切:“我很感謝母校把我送到了好大學,但我永遠不會說我愛我的母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