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不斷革新的高考路

高考 語文 數學 大學 近報融媒 2017-06-11

恢復高考40年間,高考制度經歷了數次改革。高考科目從最初的“文6理7”到山東自主命題的“3+X+1”,再到如今迴歸全國卷的“3+X”,每一次的變革都帶著一個時代的特徵。招生並軌改革、高中會考制度、基本能力測試、自主招生、合併本科一二批……這些與高考有關的詞彙,見證著高考40年的改革與變遷。

40年,不斷革新的高考路

“十六字方針”被廢除,高考終於恢復

1977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生招生工作的意見》,規定凡是具有高中畢業或相當於高中畢業的文化水平等條件的工人、農民、知識青年、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畢業生都可以參加高考。

“招生會議開了兩次一共68天,才形成了廢除‘十六字方針’恢復高考的意見。”曾任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的馬慶水說,1971年至1976年招收了六屆工農兵大學生。招生原則是“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即“十六字方針”。當時省裡每年下達一個招生文件,把招生名額下達到各地市,誰能上學、上哪個學校由地市領導決定。

馬慶水說,第一次招生會議是1977年6月在山西太原,開了22天,但沒有實質進展。直到8月11日第二次全國高校招生會議召開,歷時46天的會議形成了恢復高考的意見,具有歷史性意義。

“從命題、印刷,到試卷的運送、分發,要求萬無一失。幾十名有經驗的中學、大學教師封閉在長山島的一個小島上命題。”馬慶水回到山東後,緊鑼密鼓的開展考試工作,山東省在12月9—11日進行考試:9日上午語文,下午史地或理化;10日上午政治,下午數學;11日上午,報考外語專業者加試外語。

馬慶水說,那年山東80萬人考試,招生人數是8000人,真正是百裡挑一。“那時錄取辦法是‘段段清’,今天錄取300分的考生,300分的都錄完了,明天再放290分的考生,以此類推,上一個分數段的錄不完,下個分數段的不能放。那時社會風氣也好,沒有人敢遞條子、找關係。”錄完8000人以後,還有不少“老三屆”(指1966、1967、1968屆高中畢業生)的學生成績很好,但受名額限制上不了學,又考慮到這些人年齡都在30歲左右,今後的機會不多了。因此,又動員高校多招了2000人,總共招生1萬人,錄取比例是80∶1。

據瞭解,真正意義上的全國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是從1978年正式恢復的。在考試科類方面,山東省使用國家統一規定考試科目,全國卷共分七門:數學、物理、化學、語文、歷史、地理、政治,分文理科,各考五門,總分500分。在1979年,山東高考首次增加外語考試,而到了1981年,山東高考科目變為文科6門(政治、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外語),理科7門(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直到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了“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政策。

增加會考,減少高考科目

1985年是我國高考體制改革的重要年份,招生多元化、高中會考制度、“3+2”方案、推進標準化考試、試行保送生和招生並軌改革等都在這一年實施。

“1985年開始實行國家計劃招生、用人單位委託招生、招收少數自費生等三種招生辦法。”山東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不僅如此,那個年代的高考變化也體現在增設招收保送生試點和高考科目的減少上。

1985年國家教委決定在北京大學等43所高等學校進行招收保送生的試點。到1996年,普通高校招生試行並軌招生改革,高校的學費開始增加,在後續的幾年中,高校的學費年增長幅度達到了30%,甚至50%。

1985年以後,全國各地高考科目開始推行“3+2”考試方案,而山東是在1994年才進行的,即把高中畢業會考後的高考科目分為文史、理工兩大類,並將理工類7門、文科類6門的考試科目都減為5門,所有的考生都必須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理工類加考物理、化學,文史類加考政治、歷史,理工類取消了政治、生物兩門學科,文史類取消了地理學科,每科滿分原始分150分。

高校開始擴招,“山東卷”誕生

1999年中國高校開始擴招,大學生人數隨擴招逐年增加。據瞭解,1999年招生總數達159.68萬人,較前一年相比增加了51.32萬人,增長速度達到了史無前例的47.4%。

同年2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製度改革的意見》,提出“3+X”科目設置方案。

“這次改革是歷次科目設置變革中變化最大的一次,它不再採用全國統一的、有固定科目組合的科目設置方式,僅對全國必考的三門科目作了規定,其餘的科目設置都由各地區自己掌握。”一位教育界人士說。據瞭解,實行此項改革的原因是地區教育水平差異嚴重,並且各個地區的教育模式不同,所學習的科目及內容也有所不同,統一命題很難顧及到各個地區。2002年,山東正式實行“3+X”的高考模式。同年,外語考試增加聽力,並計入總分。

2003年,考慮到7月份天氣炎熱,教育部決定將高考時間提前一個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5和2006年,山東省在繼續實行“3+X”考試方案的同時,語文、數學、英語3科首次自主命題,“X”即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使用全國卷。2007年,廣東、山東、寧夏、海南4省區作為全國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首批試驗區,迎來課程改革後的第一次高考,考試科目由“3+X”調整為“3+X+1”,加考基本能力測試。基本能力測試的題目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意在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

基本能力退出舞臺,山東高考迴歸全國卷

2010年,教育部發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為高考改革的三大關鍵點,高考改革正式進入“窗口期”。在此期間,山東省高考政策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2年,山東省將專科兩個批次合二為一,分數線依然是180分。從最後公佈的數據看,這兩個措施的效果不明顯。“山東2012年高考招生最後一批徵集志願投檔時,有5.6萬個計劃等待考生,只投出不到3000人,上百所高校出現了零投檔。”教育局的工作人員介紹。

2014年,山東省夏季高考考試科目調整為實行“3+X”模式,外語考試科目中的聽力考試不作為夏季高考內容,基本能力測試也退出了高考歷史舞臺。

2015年,山東夏季高考英語科目使用全國卷,並恢復了聽力考試的內容。2016年山東省高考文綜、理綜也開始使用全國卷,2017年夏季高考本科一批和二批合併,啟動免費教育醫學生招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