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考生高考成績屏蔽 3文科生來自同一班

4考生高考成績屏蔽 3文科生來自同一班

四名考生分享放榜後的第一感受以及學習歷程

中山紀念中學高三(1)班班主任稱讓孩子們野蠻生長,享受學習快樂

重磅熱點 持續關注

2019年高考放榜啦!今年廣東高考的高分段屏蔽人數擴大至文理科前50名。南都記者瞭解到,中山共有4名考生成績被屏蔽,他們分別是:中山市第一中學理科考生張子怡;中山紀念中學高三(1)班蘇琪智、雷霆、餘煒灝,均是文科考生。

這四名考生接受南都記者採訪,分享了在放榜後的第一感受以及學習歷程。同時,中山紀念中學高三(1)班的班主任韓宜奮老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教育是快樂的、陽光的、大氣的,讓孩子們“野蠻生長”,享受學習的快樂。

張子怡

女生也可以學好理科

中山市第一中學理科生張子怡被屏蔽了成績,進入全省理科前50名。張子怡是中山市一中豐山部161班的學生,成績一直名列年級前茅。她告訴南都記者,在得知自己考進全省前50時,她並沒有特別激動,心境依然是平和的。

一般人認為,男生在理科方面的學習上會更具有優勢,但張子怡並不這麼認為,她覺得在學科能力的比較上,個人差異大於性別差異,女生同樣也可以把理科學得很好。

如今,張子怡正在考慮選擇修讀醫學類專業,這也是她在高中開始就已經產生的想法。但在“世紀難題”———讀清華還是讀北大之間,她仍然沒做好抉擇。

據張子怡介紹,高中時期,放學回家的張子怡選擇讓自己放鬆,與父母吃吃飯,聊聊天,並沒有進行高強度的學習。在學校裡,張子怡會與老師溝通,高三時期的她曾出現成績波動,但在老師的疏導下,她最終迴歸自然心態,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張子怡的班主任老師周俊娥告訴南都記者,張子怡是一個很謙和的女生,不張揚,很低調。據周俊娥介紹,張子怡的每一科排名前列且成績穩定。高二的她曾參加全國奧數競賽,獲二等獎。同時,她對生物也很感興趣,是班裡的生物課代表。除此之外,她還參加過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是一個“均衡發展”的好學生。

餘煒灝

高考前一天高燒39℃,本已做好復讀準備

6月24日上午10點半左右,中山紀念中學文科考生餘煒灝同學收到省考試院的短信通知,他的高考成績進入全省前50,已被屏蔽。

“我真的不敢相信,我考試前一天還是39℃高燒,考完後都想著要做好復讀的準備了。”餘煒灝是江門人,高考期間父母一直在中山陪著生病的他。得知好成績,媽媽和他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據餘煒灝介紹,發燒時“一片空白”的大腦沒有成為影響他發揮的阻礙,上場考試時他還意外地找到了狀態。在語文科目考試時,他在交卷前5分鐘還想起了一道語文默寫題的正確答案。

餘煒灝認為,一個好的心態就是最重要的學習祕籍。他建議未來的高考考生們,當平時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那就好好總結,準備下一次的考試,不要太在乎刷了多少題量。

蘇琪智

如果考得不好,就當做是一次“排毒”

與餘煒灝、雷霆同班的蘇琪智也考進了全省文科前50,高考成績公佈後,記者電話聯繫到蘇琪智時,他淡定地說自己還沒有去查成績。

蘇琪智告訴南都記者,高考後,他也只是對了英語一科的答案。因為英語是他的弱項學科。有時候考試,即使他的綜合成績已在全班排前3名,但英語總是拖後腿的一科。“我口語還行,就是單詞不夠。於是那段時間常看英語的國際新聞,慢慢找到語感,成績就上來了。”

蘇琪智說,自己最喜歡的還是語文,班主任韓宜奮老師像媽媽一樣,營造了很暖心的班級氛圍。

據韓宜奮老師介紹,蘇琪智有著非常淡定的性格。遇到考試成績不理想的狀況,他會把它當作是一次“排毒”,有時學習累了,他又會去找韓老師聊天。師生倆多數是聊學習以外的各種話題,如生活、審美、政治經濟文化等,心中有一種彼此都懂得的感覺。韓老師形容蘇琪智時用了“四個一”:一手好字、一口好話、一篇好文章,一腔情懷。而這“四個一”也是韓老師對全班學生的要求。

雷霆

文科生要多讀書、多看報

餘煒灝的同桌雷霆同學也同樣考進了全省文科前50。就在放榜前一天的夜裡,雷霆的爸爸接到了清華大學招生辦打來了電話,告知他雷霆的高考分數被屏蔽了。

“剛開始還是有點意外的,高考前的幾次模擬考成績有些波動,不過一般是在全年級十幾名左右,也進過前10。”雷霆告訴南都記者,自己的成績在班級裡並不算拔尖,高三下學期時還出現了比較大的成績波動,父母都為此感到擔心,“但是我是個心態比較好的人吧,一般不會去多想,一步一步做好就行了。”雷霆說道。

雷霆說,他心儀的大學是人大和復旦,希望就讀的專業是金融方向。

對於文科方面的學習,雷霆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文科生要多讀書,多看報紙,不要侷限於課本,也不要只是刷題,要儘量提高自己的閱讀量,拓展思維和見識。”

班主任韓宜奮:

高考前夜,全班一起看《出水芙蓉》

今年中山考入全省文理科前50的4名學生中,有3名都來自中山紀念中學高三(1)班,取得優異的成績,班主任韓宜奮可謂功不可沒。據悉,韓宜奮是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特級教師,已有34年教齡,明年即將退休。

韓宜奮認為,高考放榜,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更要思考背後他們的成績是怎麼得來的。她說,想要在高考這塊“蛋糕”之中爭得較大的一份,靠死嗑題是不行的,對學生綜合素養的考驗才是高考的大勢所趨。她認為真正的教育是快樂的、陽光的、大氣的,有這樣的特質,才能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得到綜合素養的提升。

高考前一晚,韓宜奮給同學們播放了電影《出水芙蓉》,6月7日早上,紀念中學高三(1)班的同學們朗誦了一首激勵自己的詩歌,每個女生頭上繫著紅頭繩,嘴裡含著糖,手上繫著吉祥手繩走進考場。

在韓宜奮的朋友圈裡,學生們的每一張照片都是帶著笑臉,她認為,孩子能否取得好成績取決於他們是否快樂地享受學習。韓宜奮說,“彼此懂得”是她與學生之間的“暗號”,平時,她從不批評和打壓學生,她認為野蠻生長、自由享受、快樂成長,才是教育最應該有的樣子。她說,今後無論是去到哪所大學學習,希望學生都能同樣有快樂學習的理念。

統籌:南都記者王衛

採寫:南都記者侯玉曉實習生唐培峰

攝影:南都記者吳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