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療法 | 來了解下“白蛋白”,它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幫助很大'

"

“肝臟疾病僅在中國就影響了約4億人口,肝硬化腹水作為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之一,是肝硬化自然病程進展的重要標誌。患者一旦出現腹水,1年病死率約15%,5年病死率約44%~85%。因此,肝腹水的防治一直是臨床工作中常見的難點和研究的熱點問題。

在肝病學領域,人血白蛋白被普遍用於治療或預防肝硬化的嚴重併發症。國內外多個指南已支持了白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地位。近年來國際上發佈了一些關於人血白蛋白治療肝硬化腹水最新研究,提出了白蛋白長期應用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及其他併發症發生風險。而在國內,臨床醫師在應用白蛋白治療肝硬化腹水患者時,還存在不明確啟用指徵,不確定合理的使用劑量和時間問題,限制了其合理應用。

日前,在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在石家莊主辦的第二次全國肝病相關感染疾病學術會、及由《醫師報》、華夏肝臟病學聯盟主辦的中歐專家肝硬化與白蛋白應用研討會上,國內外肝病大咖共聚一堂,對白蛋白改善肝硬化及其併發症的最新研究、中歐診療指南、臨床具體實踐等方面展開交流,不少信息對患者相當有用。

臨床研究

長期應用白蛋白成為失代償期肝硬化,降低死亡率,改善整體病程新方法

"

“肝臟疾病僅在中國就影響了約4億人口,肝硬化腹水作為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之一,是肝硬化自然病程進展的重要標誌。患者一旦出現腹水,1年病死率約15%,5年病死率約44%~85%。因此,肝腹水的防治一直是臨床工作中常見的難點和研究的熱點問題。

在肝病學領域,人血白蛋白被普遍用於治療或預防肝硬化的嚴重併發症。國內外多個指南已支持了白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地位。近年來國際上發佈了一些關於人血白蛋白治療肝硬化腹水最新研究,提出了白蛋白長期應用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及其他併發症發生風險。而在國內,臨床醫師在應用白蛋白治療肝硬化腹水患者時,還存在不明確啟用指徵,不確定合理的使用劑量和時間問題,限制了其合理應用。

日前,在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在石家莊主辦的第二次全國肝病相關感染疾病學術會、及由《醫師報》、華夏肝臟病學聯盟主辦的中歐專家肝硬化與白蛋白應用研討會上,國內外肝病大咖共聚一堂,對白蛋白改善肝硬化及其併發症的最新研究、中歐診療指南、臨床具體實踐等方面展開交流,不少信息對患者相當有用。

臨床研究

長期應用白蛋白成為失代償期肝硬化,降低死亡率,改善整體病程新方法

新療法 | 來了解下“白蛋白”,它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幫助很大

Mauro Bernardi教授

2018年《柳葉刀》發表了人血白蛋白在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中長期應用的開放性、隨機研究(ANSWER),探討了人血白蛋白在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中長期應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該研究納入33箇中心的440例肝硬化和單純性腹水患者接受白蛋白長期治療,患者通過分層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標準醫學治療(SMT),另一組接受SMT﹢人血白蛋白治療,40 g 次,每週2次× 2 周,第3周起,40 g/次,每週1次,隨訪18個月。結果顯示,SMT﹢人血白蛋白治療組顯著降低死亡風險38%,降低患者腹腔穿刺及頑固型腹水發生風險,改善整體病程。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內科教授,歐洲慢性肝功能衰竭研究聯合會(EASL-CLIF)副主席Bernardi教 授 作 為ANSWER研究的作者之一,解釋了白蛋白的作用機制:肝硬化患者中普遍存在血清白蛋白結構異常異常,外源性補充白蛋白可以提高患者體內的有效白蛋白濃度,並且白蛋白除了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之外,還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

該結果與2019年Di Pascoli等在《國際肝臟雜誌》(Liver Int)發表的另外一項研究結果相似。而2018年《肝臟病學雜誌》(J Hepatol)發表的一項173例肝硬化和腹水患者的MACHT研究,SMT﹢人血白蛋白治療組與SMT組無顯著差異。

分析這3項研究帶來的不同結果的原因,Bernardi教授指出,或與MACHT研究人血白蛋白用量不足及持續治療時間不足有關(MACHT研究持續時間僅為63 d)。因此,對比最新的3項臨床研究,長期白蛋白治療可視為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病情改善療法,其前提條件是血清白蛋白濃度持續升高(即白蛋白用量要足夠)及治療持續時間足夠長,以發揮其作用。

臨床實踐

一次性排放腹水4~5 L ,並補充足量的白蛋白,不會引起肝性腦病

"

“肝臟疾病僅在中國就影響了約4億人口,肝硬化腹水作為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之一,是肝硬化自然病程進展的重要標誌。患者一旦出現腹水,1年病死率約15%,5年病死率約44%~85%。因此,肝腹水的防治一直是臨床工作中常見的難點和研究的熱點問題。

在肝病學領域,人血白蛋白被普遍用於治療或預防肝硬化的嚴重併發症。國內外多個指南已支持了白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地位。近年來國際上發佈了一些關於人血白蛋白治療肝硬化腹水最新研究,提出了白蛋白長期應用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及其他併發症發生風險。而在國內,臨床醫師在應用白蛋白治療肝硬化腹水患者時,還存在不明確啟用指徵,不確定合理的使用劑量和時間問題,限制了其合理應用。

日前,在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在石家莊主辦的第二次全國肝病相關感染疾病學術會、及由《醫師報》、華夏肝臟病學聯盟主辦的中歐專家肝硬化與白蛋白應用研討會上,國內外肝病大咖共聚一堂,對白蛋白改善肝硬化及其併發症的最新研究、中歐診療指南、臨床具體實踐等方面展開交流,不少信息對患者相當有用。

臨床研究

長期應用白蛋白成為失代償期肝硬化,降低死亡率,改善整體病程新方法

新療法 | 來了解下“白蛋白”,它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幫助很大

Mauro Bernardi教授

2018年《柳葉刀》發表了人血白蛋白在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中長期應用的開放性、隨機研究(ANSWER),探討了人血白蛋白在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中長期應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該研究納入33箇中心的440例肝硬化和單純性腹水患者接受白蛋白長期治療,患者通過分層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標準醫學治療(SMT),另一組接受SMT﹢人血白蛋白治療,40 g 次,每週2次× 2 周,第3周起,40 g/次,每週1次,隨訪18個月。結果顯示,SMT﹢人血白蛋白治療組顯著降低死亡風險38%,降低患者腹腔穿刺及頑固型腹水發生風險,改善整體病程。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內科教授,歐洲慢性肝功能衰竭研究聯合會(EASL-CLIF)副主席Bernardi教 授 作 為ANSWER研究的作者之一,解釋了白蛋白的作用機制:肝硬化患者中普遍存在血清白蛋白結構異常異常,外源性補充白蛋白可以提高患者體內的有效白蛋白濃度,並且白蛋白除了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之外,還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

該結果與2019年Di Pascoli等在《國際肝臟雜誌》(Liver Int)發表的另外一項研究結果相似。而2018年《肝臟病學雜誌》(J Hepatol)發表的一項173例肝硬化和腹水患者的MACHT研究,SMT﹢人血白蛋白治療組與SMT組無顯著差異。

分析這3項研究帶來的不同結果的原因,Bernardi教授指出,或與MACHT研究人血白蛋白用量不足及持續治療時間不足有關(MACHT研究持續時間僅為63 d)。因此,對比最新的3項臨床研究,長期白蛋白治療可視為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病情改善療法,其前提條件是血清白蛋白濃度持續升高(即白蛋白用量要足夠)及治療持續時間足夠長,以發揮其作用。

臨床實踐

一次性排放腹水4~5 L ,並補充足量的白蛋白,不會引起肝性腦病

新療法 | 來了解下“白蛋白”,它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幫助很大

傅青春 教授

上海站研討會中,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傅青春教授分享了治療肝硬化伴有大量腹水患者進行腹腔穿刺大量放液治療的案例。包括腹水的分級,患者疾病的評估,LVP術後注意事宜等,並強調了在國內外指南和臨床實踐中,都確認在進行腹腔穿刺大量放液術後,應使用人血白蛋白作為擴容劑,以避免出現循環功能障礙。

關於腹水的放液量,傅青春教授提出可以一次性排放腹水4~5 L ,並補充足量的白蛋白,不會引起肝性腦病。

人血白蛋白在肝硬化腹水及相關併發症治療中的作用機制

"

“肝臟疾病僅在中國就影響了約4億人口,肝硬化腹水作為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之一,是肝硬化自然病程進展的重要標誌。患者一旦出現腹水,1年病死率約15%,5年病死率約44%~85%。因此,肝腹水的防治一直是臨床工作中常見的難點和研究的熱點問題。

在肝病學領域,人血白蛋白被普遍用於治療或預防肝硬化的嚴重併發症。國內外多個指南已支持了白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地位。近年來國際上發佈了一些關於人血白蛋白治療肝硬化腹水最新研究,提出了白蛋白長期應用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及其他併發症發生風險。而在國內,臨床醫師在應用白蛋白治療肝硬化腹水患者時,還存在不明確啟用指徵,不確定合理的使用劑量和時間問題,限制了其合理應用。

日前,在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在石家莊主辦的第二次全國肝病相關感染疾病學術會、及由《醫師報》、華夏肝臟病學聯盟主辦的中歐專家肝硬化與白蛋白應用研討會上,國內外肝病大咖共聚一堂,對白蛋白改善肝硬化及其併發症的最新研究、中歐診療指南、臨床具體實踐等方面展開交流,不少信息對患者相當有用。

臨床研究

長期應用白蛋白成為失代償期肝硬化,降低死亡率,改善整體病程新方法

新療法 | 來了解下“白蛋白”,它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幫助很大

Mauro Bernardi教授

2018年《柳葉刀》發表了人血白蛋白在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中長期應用的開放性、隨機研究(ANSWER),探討了人血白蛋白在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中長期應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該研究納入33箇中心的440例肝硬化和單純性腹水患者接受白蛋白長期治療,患者通過分層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標準醫學治療(SMT),另一組接受SMT﹢人血白蛋白治療,40 g 次,每週2次× 2 周,第3周起,40 g/次,每週1次,隨訪18個月。結果顯示,SMT﹢人血白蛋白治療組顯著降低死亡風險38%,降低患者腹腔穿刺及頑固型腹水發生風險,改善整體病程。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內科教授,歐洲慢性肝功能衰竭研究聯合會(EASL-CLIF)副主席Bernardi教 授 作 為ANSWER研究的作者之一,解釋了白蛋白的作用機制:肝硬化患者中普遍存在血清白蛋白結構異常異常,外源性補充白蛋白可以提高患者體內的有效白蛋白濃度,並且白蛋白除了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之外,還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

該結果與2019年Di Pascoli等在《國際肝臟雜誌》(Liver Int)發表的另外一項研究結果相似。而2018年《肝臟病學雜誌》(J Hepatol)發表的一項173例肝硬化和腹水患者的MACHT研究,SMT﹢人血白蛋白治療組與SMT組無顯著差異。

分析這3項研究帶來的不同結果的原因,Bernardi教授指出,或與MACHT研究人血白蛋白用量不足及持續治療時間不足有關(MACHT研究持續時間僅為63 d)。因此,對比最新的3項臨床研究,長期白蛋白治療可視為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病情改善療法,其前提條件是血清白蛋白濃度持續升高(即白蛋白用量要足夠)及治療持續時間足夠長,以發揮其作用。

臨床實踐

一次性排放腹水4~5 L ,並補充足量的白蛋白,不會引起肝性腦病

新療法 | 來了解下“白蛋白”,它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幫助很大

傅青春 教授

上海站研討會中,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傅青春教授分享了治療肝硬化伴有大量腹水患者進行腹腔穿刺大量放液治療的案例。包括腹水的分級,患者疾病的評估,LVP術後注意事宜等,並強調了在國內外指南和臨床實踐中,都確認在進行腹腔穿刺大量放液術後,應使用人血白蛋白作為擴容劑,以避免出現循環功能障礙。

關於腹水的放液量,傅青春教授提出可以一次性排放腹水4~5 L ,並補充足量的白蛋白,不會引起肝性腦病。

人血白蛋白在肝硬化腹水及相關併發症治療中的作用機制

新療法 | 來了解下“白蛋白”,它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幫助很大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謝青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謝青教授講解了人血白蛋白在肝硬化腹水及相關併發症治療中的作用機制:白蛋白只能在肝臟內合成,且體內沒有儲存。肝臟受損時,白蛋白的合成受到極大影響。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和有效血容量不足是導致肝硬化腹水的重要因素,通過補充外源性人血白蛋白,可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維持膠體滲透壓,還可維持循環血容量,並增加對利尿劑的應答反應,在肝硬化腹水治療中作用不可替代。因為維持有效血容量、增加利尿劑應答的作用與白蛋白治療前血清濃度關係不大,因此無需根據血清濃度決定是否使用白蛋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