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珍和她的軍嫂姐妹們

服裝 白浪情之友 2019-05-31

申玉珍和她的軍嫂姐妹們

文/朱錦富 原倉庫二班班長

文/周 勇 原倉庫二班副班長

45年前、鐵道兵第一師一團倉庫裡活躍著一支不懼艱苦、相當能幹、樂於奉獻的軍嫂隊伍、她們的出色表現,給我們留下了充滿敬意、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申玉珍和她的軍嫂姐妹們

這是一團(將軍河山頭上)團部

那是1969——1970年、鐵道兵第一師從成昆線轉戰到湖北、修建大三線工程——襄渝鐵路。當時師部指揮機關設在丹江口、一團指揮機關設在老營、一團倉庫基地設在均縣的丁家營。丁家營倉庫自1973年被洪水淹沒之後搬至團部西邊的老營貨站、處於六裡坪客運站的東邊。鐵道北側有長約40多米、寬約15米左右的貨物週轉倉庫,搬來的五金、器材、工具、機械、被服等各種物資就堆放在這裡。為配合施工進度,團部指揮機關和後勤倉庫前移至十堰將軍河。老營團部和倉庫成為留守處。物資調撥、轉運、分發和倉庫留守工作由團物資股馬助理員負責。當時我倆在倉庫二班任班長和副班長,負責帶領全班16人和20多位軍嫂們,共同完成老營倉庫的籌建和物資分發、管理工作。

剛搬到老營貨站後,就在貨站對面、鐵道南側,開始自己動手搭建配套營房、崗樓等生活、執勤設施。還在營房南面的山坡上開墾種菜,用於改善生活。剛進駐那會誰都不適應,因老營貨站線路呈東西走向,兩端都有山洞,都有進、出站道口和信號燈,每列火車進出山洞,進出道口都要鳴號。白天無所謂,夜間更無法入眠,剛入眠又時不時地被鳴笛聲叫醒。特別是火車載滿貨物進站變道,前後往復,不停的車輪聲和口哨聲,最快也得連續一個半小時。可以說、我們的每次入眠,都是在車輪聲、鳴笛聲、口哨聲的交響樂和地表震動中完成的。回想起來,是那麼的不一般、又充滿夢幻般的浪漫。

申玉珍和她的軍嫂姐妹們

老團長(後任一師副師長)石銀才

申玉珍和她的軍嫂姐妹們

老團長(後任一師副師長)石銀才和愛人申玉珍

倉庫搬到老營貨站後,相伴而來的一支由團機關、直屬分隊和營部的幹部隨軍家屬組成的軍嫂隊伍。20多個人,組成了一個家屬委員會,推選老團長(後任一師副師長)石銀才愛人申玉珍為委員長。由她帶領這支堅強而又充滿活力的“娘子軍”,加入了倉庫的籌建和物資分發、管理工作。和我們留守執勤的倉庫二班,一起架電線、建倉庫;一起裝卸貨物、分發物資;一起搬運堆碼物資;一起修舊利廢。有力地保障了前線大部隊施工的工程急需。

她們很會組織。在籌建倉庫營房時,她們主動配合我們二班,負責傳運磚塊、土坯和各種建材。在委員長申玉珍的組織下,她們按傳運路徑、排好工位,搭成人工傳送帶實施快速傳運。在清洗維修鋼絲繩時也是這樣,按工序排好工位:第一道放卷、第二道清除泥巴和附著物、第三道除鏽、第四道柴油清洗、第五道上黃油、第六道上卷,每道2—3人,流水作業,進度快、質量好。在維修帳篷時,因帳篷笨重、塊頭大、又必須在夏日進行野外作業(便於上油上臘幹噪),她們採取集中作業,在開闊的站臺上展開篷布,再用熱溶後的黃油、石臘溶液,滿滿地塗刷在篷布上,以確保防水效果。在堆碼貨物、器材維修保養時,她們實施分組作業,三五人一組、各負其職。在搬運物資、抬舉大件時,三五人或七八個人,叫上號子,一齊用力。在器材、工具修舊利廢時,也是本著能修則修、能換件的則換件,修復困難時她們也會組織研討和技術攻關,最大限度地恢復其應有功能。

申玉珍和她的軍嫂姐妹們

她們很能吃苦。籌建營房、架設電路、裝車卸貨、修舊利廢等事項,都是重體力活。人工傳運土坯、磚塊、搬油桶、扒釘校正打包等,一上手就是幾十斤,一件件貨物堆碼、轉運等、一上手就是上百斤、幾百斤。她們大多上了年紀,幹起活來積極勇躍從不示弱。即使是年青人,一天干下來,也會腰痠背痛的。但她們從不說一聲苦和累。就說清洗鋼絲繩,一弄就是從頭到腳,不僅一身灰、一身油,而且還滿腔吸了油臭味,她們從不道一聲髒和臭。因鋼絲繩自身有較大的應力和扭力,有一次因放卷多了,鋼繩的扭力夾住了一位家屬的手,申玉珍和我們一道,隨即用木捧將扭起的鋼繩撬開,讓她及時脫險。十指連心,疼痛難忍,可是她還是堅強地忍著傷痛繼續幹活。你想想看,盛夏之時,頭頂烈日,野外三、四個小時的連續作業,還要手提上百度的高溫溶液,用手工塗刷在蓬布上,是個什麼樣的情形。這時看著她們一:頭帶草帽、身作圍裙、護袖和手套、一手提著熔劑、一手拿著毛刷子,滿臉的汗珠和那被汗浸透的衣服,還個個笑得那麼甜,多麼地讓人敬佩。可以豪不誇張地說:她們是印刻在鐵兵畫卷中最美的風景,是鐵兵大軍中最美的巾幗英雄。

她們很樂觀。她們中大多是50來歲,年輕一點的不滿40歲,不論年長的、年青的,大多愛說愛笑,幹起活來,笑話、笑聲不斷,偶爾有時也冒出一兩句粗話。委員長她比較含蓄、靦腆、愛笑不愛多說話。有時覺得有人粗話多點,她會說:“行了、你們別說了”。說者聽後便自動轉移了話題。充滿情趣的話題是“晒老公”。有的說:“我老公週末回來,就讓他去劈材、擔水、河邊洗衣服”。有的說:“我才捨不得讓他幹呢,遇上一個週末,得讓他好好地休息”。有時還誇耀誰會打扮,誰的鞋子漂亮,引來了陣陣說笑聲。在工休時間,她們也會三三兩兩,在地上劃上棋盤,用小石子作棋子戰它兩局。有時愛唱歌的,得空也唱上幾段心中的歌,使勞作時的心情變得更加愉悅。

申玉珍和她的軍嫂姐妹們

申玉珍和石銀才老團長

她們很自律。第一是她們嚴格遵守上下班時間,上班時一道來,下班時一道走,還實行記工制度。第二是她們自備防護服,如工作服、圍裙、護袖都是自備的,只有帆布手套是從倉庫裡領的。第三是她們個個自覺,在倉庫勞作幾年裡,沒有人從倉庫帶走一塊布頭、一顆釘子。第四條關鍵是申玉珍委員長她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在排工位時,總把自已排在苦和重的工位上,邊幹邊組織協調,看不出一點點頭頭和監工的樣子,乾的只比別人多、比別人重,因而倍受倉庫指戰員和她的姐妹們的愛戴。和石銀才老團長一樣,處處彰顯鐵兵風采,德高望重,倍受鐵一師指戰員的敬重。

讓我們一起緬懷老團長石銀才和夫人申玉珍老前輩,一起傳承他們不懼艱苦、樂於奉獻的鐵兵精神。

鐵兵精神永遠光芒四射,永遠活力無限。

2019.5.28於漣水

*

責編:嚴京平《白浪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