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故事:我家房子的變遷'

服裝 農村 不完美媽媽 裝修 新鄉 棉花 魅力新鄉 2019-08-01
"

張玉紅


我76年出生,在河南封丘農村長大。在我的記憶中,我家有7種房子。

最初的記憶是“庶秸疙瘩”。記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院裡的東屋是廚房,牆是父母用土、麥秸、水和成泥巴垛成的,上面用幾根木棍,搭上高粱杆,然後攤一層厚厚的“麥秸泥”,再鋪上一層稻草算完工。這種房子沒門也沒窗,是最簡陋的。父親45年出生,他說他和我媽結婚時住的就是這樣的房子,只不過是多個門和窗。窗戶是報紙糊的。這樣的房子最怕連陰天下雨。“屋外下雨,屋裡養魚”是最讓人啼笑皆非的。雨量大的時候,屋子裡大人小孩的鞋子像小船般四處漂啊漂,桌子和床像浮萍般飄搖啊搖。貧瘠的幸福和微薄的希望伴著父母親的嘆息,飄散在了風雨裡。於是,全家老少拿著舀子、桶、盆齊上陣排水。這種廉價的房子容易建,也容易倒塌。住在裡面,常常令人提心吊膽。

"

張玉紅


我76年出生,在河南封丘農村長大。在我的記憶中,我家有7種房子。

最初的記憶是“庶秸疙瘩”。記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院裡的東屋是廚房,牆是父母用土、麥秸、水和成泥巴垛成的,上面用幾根木棍,搭上高粱杆,然後攤一層厚厚的“麥秸泥”,再鋪上一層稻草算完工。這種房子沒門也沒窗,是最簡陋的。父親45年出生,他說他和我媽結婚時住的就是這樣的房子,只不過是多個門和窗。窗戶是報紙糊的。這樣的房子最怕連陰天下雨。“屋外下雨,屋裡養魚”是最讓人啼笑皆非的。雨量大的時候,屋子裡大人小孩的鞋子像小船般四處漂啊漂,桌子和床像浮萍般飄搖啊搖。貧瘠的幸福和微薄的希望伴著父母親的嘆息,飄散在了風雨裡。於是,全家老少拿著舀子、桶、盆齊上陣排水。這種廉價的房子容易建,也容易倒塌。住在裡面,常常令人提心吊膽。

新鄉故事:我家房子的變遷

第2種是“穿鞋戴帽”。這是我家的堂屋。聽父親說,這座房子是他結婚後沒幾年翻蓋的,地基挖得很淺,幾個人抬著大石頭或木樁,喊著號子砸幾遍,算是打過夯了。鋪幾層破舊的老磚,往上是“麥秸泥”垛成的牆,有木頭做的門框和窗子。從門窗往上再砌幾層磚,疊脊,上樑、檁條和椽子,再上蘆葦編成的荊笆,攤上一層泥,瓦上瓦,新房就落成了。母親說,66年我大哥就出生在這個屋子裡,土壞是自己打的,磚是自己在北地那個老窯裡燒的。

第3種是“裡生外熟”。這座房子是大叔的婚房。從外面看是磚瓦房,但從屋裡看,全是土壞。

"

張玉紅


我76年出生,在河南封丘農村長大。在我的記憶中,我家有7種房子。

最初的記憶是“庶秸疙瘩”。記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院裡的東屋是廚房,牆是父母用土、麥秸、水和成泥巴垛成的,上面用幾根木棍,搭上高粱杆,然後攤一層厚厚的“麥秸泥”,再鋪上一層稻草算完工。這種房子沒門也沒窗,是最簡陋的。父親45年出生,他說他和我媽結婚時住的就是這樣的房子,只不過是多個門和窗。窗戶是報紙糊的。這樣的房子最怕連陰天下雨。“屋外下雨,屋裡養魚”是最讓人啼笑皆非的。雨量大的時候,屋子裡大人小孩的鞋子像小船般四處漂啊漂,桌子和床像浮萍般飄搖啊搖。貧瘠的幸福和微薄的希望伴著父母親的嘆息,飄散在了風雨裡。於是,全家老少拿著舀子、桶、盆齊上陣排水。這種廉價的房子容易建,也容易倒塌。住在裡面,常常令人提心吊膽。

新鄉故事:我家房子的變遷

第2種是“穿鞋戴帽”。這是我家的堂屋。聽父親說,這座房子是他結婚後沒幾年翻蓋的,地基挖得很淺,幾個人抬著大石頭或木樁,喊著號子砸幾遍,算是打過夯了。鋪幾層破舊的老磚,往上是“麥秸泥”垛成的牆,有木頭做的門框和窗子。從門窗往上再砌幾層磚,疊脊,上樑、檁條和椽子,再上蘆葦編成的荊笆,攤上一層泥,瓦上瓦,新房就落成了。母親說,66年我大哥就出生在這個屋子裡,土壞是自己打的,磚是自己在北地那個老窯裡燒的。

第3種是“裡生外熟”。這座房子是大叔的婚房。從外面看是磚瓦房,但從屋裡看,全是土壞。

新鄉故事:我家房子的變遷

第4種是紅磚藍瓦“二四”。這是父親為給大哥娶媳婦翻新的房子。牆壁刷了白花花的塗料,屋裡用蘆葦杆和高粱冪兒席子吊了頂,貼了明星畫和大紅的喜字。之前,我們一家五口住在一個屋子裡,大哥結婚後有了他自己的房子,而我跟二哥和老爹老媽仍擠在一個房子裡。我穿二哥穿小的衣服。大哥結婚不但住新房子,還穿新衣服,把十歲的我眼氣得不能行,心底暗自萌生了將來一定要早點結婚的念頭。

第5種是“明三暗五”。這是我家93年蓋的西屋,95年成了二哥的婚房。三間起脊,帶走廊,左右各帶一間耳房,從後面看是三間,進屋再看是五小間。頂是簡單的石膏扣板,地面是水泥地。

第6種是“房上房”。就是三間平房上面再起一間房,這種房子的主牆多是“三七”,其餘均為“二四”。這樣的房頂就成了自家的晒穀場,晴天可晾晒小麥、玉米、棉花……颳風下雨時,就把農作物收進這間小屋裡。這種“房上房”一般不住人,只是儲藏室。一家人坐在屋頂晒著太陽剝著玉米、摘著棉花,說著笑著,每每月亮和星星露出了笑臉,我卻躺在棉花堆裡睡著了,夢見自己美美地躺在白雲上,在藍天上飄飛……這是我永遠難以磨滅的美好記憶。這種房子沒過幾年就被翻新了,原因是風水仙說“房上房,家破人亡。”

我結婚時,和公婆弟弟同住一座“明三暗五”。公婆住中間,我和弟分別住左右耳房。每逢有遠路的親戚朋友到來,我便頭疼萬分,根本沒地方安排客人住宿。最可惱的是天一直連陰雨,屋裡好幾處就開始漏水,把床逼得無處躲藏。於是趕緊捲起被褥,床頭放盆,床尾蓋上塑料布。常常是徹夜難眠,可憐巴巴無可奈何地任由雨張牙舞爪,霸道地佔據我的被窩。這種房子不隔音,這屋說話,那屋聽得清清楚楚,對於新婚燕爾的夫妻來說,得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不然會尷尬得要死。記得有一天晚上,他和朋友一起喝酒後回來,我已經睡著了,進屋後他一個公主抱把我抱起,床頭的一個玻璃杯“啪”一聲掉在地上,被摔得粉碎。在酒精的作用下,他顯得很興奮,話喋喋不休,吵著非要讓我陪他聊天,被驚醒的我還沒來得及穿衣服,婆婆聞聲推門而進“這是幹啥呢?半夜不睡覺摔東西?”霎時,我的臉火辣辣的,羞得恨不得找個地縫立馬鑽進去。

擁有一座寬敞明亮、溫馨舒適的大房子,有自己和家人的單獨臥室,還有親戚朋友住的臥室,並且房子不漏雨,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近幾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房子如花般五顏六色、千姿百態,幾乎家家都是鋼筋混凝土、雙層防盜門窗、水電暖設施齊全、裝修豪華、設計獨特合理的樓房。

"

張玉紅


我76年出生,在河南封丘農村長大。在我的記憶中,我家有7種房子。

最初的記憶是“庶秸疙瘩”。記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院裡的東屋是廚房,牆是父母用土、麥秸、水和成泥巴垛成的,上面用幾根木棍,搭上高粱杆,然後攤一層厚厚的“麥秸泥”,再鋪上一層稻草算完工。這種房子沒門也沒窗,是最簡陋的。父親45年出生,他說他和我媽結婚時住的就是這樣的房子,只不過是多個門和窗。窗戶是報紙糊的。這樣的房子最怕連陰天下雨。“屋外下雨,屋裡養魚”是最讓人啼笑皆非的。雨量大的時候,屋子裡大人小孩的鞋子像小船般四處漂啊漂,桌子和床像浮萍般飄搖啊搖。貧瘠的幸福和微薄的希望伴著父母親的嘆息,飄散在了風雨裡。於是,全家老少拿著舀子、桶、盆齊上陣排水。這種廉價的房子容易建,也容易倒塌。住在裡面,常常令人提心吊膽。

新鄉故事:我家房子的變遷

第2種是“穿鞋戴帽”。這是我家的堂屋。聽父親說,這座房子是他結婚後沒幾年翻蓋的,地基挖得很淺,幾個人抬著大石頭或木樁,喊著號子砸幾遍,算是打過夯了。鋪幾層破舊的老磚,往上是“麥秸泥”垛成的牆,有木頭做的門框和窗子。從門窗往上再砌幾層磚,疊脊,上樑、檁條和椽子,再上蘆葦編成的荊笆,攤上一層泥,瓦上瓦,新房就落成了。母親說,66年我大哥就出生在這個屋子裡,土壞是自己打的,磚是自己在北地那個老窯裡燒的。

第3種是“裡生外熟”。這座房子是大叔的婚房。從外面看是磚瓦房,但從屋裡看,全是土壞。

新鄉故事:我家房子的變遷

第4種是紅磚藍瓦“二四”。這是父親為給大哥娶媳婦翻新的房子。牆壁刷了白花花的塗料,屋裡用蘆葦杆和高粱冪兒席子吊了頂,貼了明星畫和大紅的喜字。之前,我們一家五口住在一個屋子裡,大哥結婚後有了他自己的房子,而我跟二哥和老爹老媽仍擠在一個房子裡。我穿二哥穿小的衣服。大哥結婚不但住新房子,還穿新衣服,把十歲的我眼氣得不能行,心底暗自萌生了將來一定要早點結婚的念頭。

第5種是“明三暗五”。這是我家93年蓋的西屋,95年成了二哥的婚房。三間起脊,帶走廊,左右各帶一間耳房,從後面看是三間,進屋再看是五小間。頂是簡單的石膏扣板,地面是水泥地。

第6種是“房上房”。就是三間平房上面再起一間房,這種房子的主牆多是“三七”,其餘均為“二四”。這樣的房頂就成了自家的晒穀場,晴天可晾晒小麥、玉米、棉花……颳風下雨時,就把農作物收進這間小屋裡。這種“房上房”一般不住人,只是儲藏室。一家人坐在屋頂晒著太陽剝著玉米、摘著棉花,說著笑著,每每月亮和星星露出了笑臉,我卻躺在棉花堆裡睡著了,夢見自己美美地躺在白雲上,在藍天上飄飛……這是我永遠難以磨滅的美好記憶。這種房子沒過幾年就被翻新了,原因是風水仙說“房上房,家破人亡。”

我結婚時,和公婆弟弟同住一座“明三暗五”。公婆住中間,我和弟分別住左右耳房。每逢有遠路的親戚朋友到來,我便頭疼萬分,根本沒地方安排客人住宿。最可惱的是天一直連陰雨,屋裡好幾處就開始漏水,把床逼得無處躲藏。於是趕緊捲起被褥,床頭放盆,床尾蓋上塑料布。常常是徹夜難眠,可憐巴巴無可奈何地任由雨張牙舞爪,霸道地佔據我的被窩。這種房子不隔音,這屋說話,那屋聽得清清楚楚,對於新婚燕爾的夫妻來說,得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不然會尷尬得要死。記得有一天晚上,他和朋友一起喝酒後回來,我已經睡著了,進屋後他一個公主抱把我抱起,床頭的一個玻璃杯“啪”一聲掉在地上,被摔得粉碎。在酒精的作用下,他顯得很興奮,話喋喋不休,吵著非要讓我陪他聊天,被驚醒的我還沒來得及穿衣服,婆婆聞聲推門而進“這是幹啥呢?半夜不睡覺摔東西?”霎時,我的臉火辣辣的,羞得恨不得找個地縫立馬鑽進去。

擁有一座寬敞明亮、溫馨舒適的大房子,有自己和家人的單獨臥室,還有親戚朋友住的臥室,並且房子不漏雨,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近幾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房子如花般五顏六色、千姿百態,幾乎家家都是鋼筋混凝土、雙層防盜門窗、水電暖設施齊全、裝修豪華、設計獨特合理的樓房。

新鄉故事:我家房子的變遷

2015年我村民房整體規劃,歐式風格,兩層,獨院。18年秋天,按我的意願裝修完畢,風格時尚、簡約、大氣。客廳、臥室、廚房、書房、車庫、衛生間全部城市化。搬新家那天,在二樓陽臺上,公爹和他幾個故友一邊喝茶,一邊敘舊“老哥啊,現在咱這一代人真有福,趕上了好時代,過上了好日子,真該感謝黨和政府,真該感謝改革開放……”“是啊,現在樓上樓下、不出家門都能洗澡購物刷卡,老百姓種莊稼不交公糧,國家倒補貼啊,還發扶貧款改建危房……以前想都不敢想啊。”這一天,我特意畫了妝,穿上愛人買的旗袍,踩著閨女送的時尚高跟鞋,前來賀喜的親朋好友紛紛讚歎“玉越活越年輕了哦!瞧瞧這氣質,比以前還好看哦。”“那是,不看看是誰媳婦兒?我哩。”他衝我眨眨眼,笑著說。於是,笑聲此起彼伏。在大家的讚美祝福聲中,我幸福得像朵開在春風裡的花。第二天,婆婆說,她睡在席夢思床上,望著天花板上的水晶燈,興奮得一夜沒睡著,她說她在一遍又一遍地想像再過四十年後我們家的模樣。

我家房子的變遷,只是千千萬萬改革開放中農村家庭的一個縮影。雖然那些老房子早被洋氣的小別墅代替,但這些美好回憶將會永遠珍藏在我的心裡。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脫貧攻堅、建設美麗城市鄉村、奔小康不是夢。堅信,我們的家一定會變得越來越美好!我們的祖國也一定會越來越富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